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麻辣財經:實體經濟還有投資空間嗎?機會大把的!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陸婭楠

3月7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 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

這些天兩會上, “實體經濟”絕對算得上是熱詞, 代表委員都在熱議實體經濟。 這兩年, 從中央到地方, 各級政府和企業家都沒少為實體經濟操心。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是相對而言的。 實體經濟主要以農業、製造業、建築業和現代商貿服務業為代表。 虛擬經濟主要指金融證券、房地產等領域中專門從事資本投資的活動, 尤其是主要追求短期投資回報的活動。 再說通俗點, 這幾年新聞中常見的炒房、炒股、炒蔥薑蒜, 這些以“炒”為主、靠錢生錢的生意, 那就肯定不是實體經濟。

為啥要這麼強調實體經濟是根基?實體經濟到底難在哪兒?未來投資的空間有多大?麻辣財經採訪代表委員和專家,

聽聽他們感受和觀點。

實體經濟怎麼了?

過去兩年, 儘管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但實體經濟可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難關。

實體經濟利潤持續下滑, 導致不少企業感歎, “在為銀行打工”。 2015年, 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3%, 為多年來首次下降;2016年中國企業500強資料顯示, 261家製造業大企業, 辛辛苦苦幹一年, 賺的錢也就趕上5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一半, 僅為33 家金融企業實現淨利潤的30%。

實體經濟的難, 直接表現為“脫實向虛”。 一方面, 2016年, 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水準不足2015年的1/3, 是有該資料統計以來的最低速, 社會資本“不敢投、不願投”現象明顯。 另一方面, 資金又在房地產和金融體系內迴圈, 2016年, 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17.8萬億元,

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負債只有近4萬億元。 簡單地講就是大工業企業真正拿到的貸款不足全社會融資規模的1/4。 “關廠炒房”“賣房保殼”也成了年度經濟熱詞。

“2003年企業投到金融領域的資金只占其外部融資的40%左右, 到2013年前後這個數字就超過70%。 金融業在某種程度上已開始擠佔實體經濟的資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說, “脫實向虛”會抬高實體企業的投資成本和經營成本, 也會對消費產生擠出效應, 削弱實體經濟的需求, 導致實體經濟空心化, 新動能得不到資金的哺育, 阻礙經濟轉型升級的進程。 “世界上很多國家就是因為沒有實現良好轉型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

“脫實向虛”也會積累金融風險。

當資金在金融系統體內兜轉, 虛擬經濟就與實體經濟相互割裂, 這一方面使實體經濟的杠杆率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也在金融系統內催生了“錢生錢”“擊鼓傳花”的遊戲, 這些都有可能誘發金融風險。

正是看到了這些消極影響,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促進金融機構突出主業、下沉重心, 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防止脫實向虛。

實體經濟還有投資空間嗎?

那麼現在的中國實體經濟究竟還有沒有投資機會呢?

“當下的中國, 表面看上去好像沒有什麼機會了, 鋼鐵多了, 煤炭多了, 什麼都產能過剩。 其實我們還有太多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比如醫療、教育, 所以說, 投資中國還有大把的機會。 ”全國政協委員、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認為,

像健康、文化、體育、旅遊, 這些盯著富足、健康、快樂且能提升家庭生活品質的行業, 都是值得投資的領域。

實際上, 企業家們的信心大多來自於“人口大國”的市場潛力。 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就表示, “中國消費市場巨大, 西方國家的人口也就三四千萬, 超過1億人口的就算大國。 我們近14億人, 為什麼把這麼好的市場讓給別人?”

既然投資機會“大把的”, 振興實體經濟的突破口在哪裡?

調整存量, 淘汰過剩產能, 才能給新動能留出空間。 《政府工作報告》說了, “今年要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 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 還要“嚴控過剩行業新上產能”。 這就是給投資者和地方政府都亮燈了, 遇到相關領域專案, 就得掂量掂量,別再一猛子往裡紮了。

做強增量,實施創新驅動,才能讓新動能快速成長。振興實體經濟主戰場在製造業,核心是創新。除了發展新材料、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生物製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被點名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利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行銷模式變革,也是振興實體經濟的關鍵。

優化環境,增強投資者信心更重要,而這主要靠改革。

給企業少加碼、多減負,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讓渡真金白銀。《政府工作報告》承諾,“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

“除了顯現的、和價格要素相關的成本之外,我們要非常關注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下降,這方面一靠改革,二靠法治。這其中對產權保護制度的落實尤其重要。”清華大學教授錢穎一委員說。

為企業少設障、多引路,政府通過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和產權制度建設,提高市場效率。《政府工作報告》承諾,“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抓好電力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開放競爭性業務。”

“振興市場經濟,主要是靠企業自己努力。另外,要給實體經濟創造一個良好的行銷環境。落實中央國務院關於搞好實體經濟、振興實體經濟的政策,不要打折扣,不要過多的設置邊界條件,不要延誤時機。”全國政協委員李毅中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陸婭楠)

就得掂量掂量,別再一猛子往裡紮了。

做強增量,實施創新驅動,才能讓新動能快速成長。振興實體經濟主戰場在製造業,核心是創新。除了發展新材料、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生物製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被點名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利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行銷模式變革,也是振興實體經濟的關鍵。

優化環境,增強投資者信心更重要,而這主要靠改革。

給企業少加碼、多減負,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讓渡真金白銀。《政府工作報告》承諾,“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

“除了顯現的、和價格要素相關的成本之外,我們要非常關注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下降,這方面一靠改革,二靠法治。這其中對產權保護制度的落實尤其重要。”清華大學教授錢穎一委員說。

為企業少設障、多引路,政府通過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和產權制度建設,提高市場效率。《政府工作報告》承諾,“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抓好電力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開放競爭性業務。”

“振興市場經濟,主要是靠企業自己努力。另外,要給實體經濟創造一個良好的行銷環境。落實中央國務院關於搞好實體經濟、振興實體經濟的政策,不要打折扣,不要過多的設置邊界條件,不要延誤時機。”全國政協委員李毅中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陸婭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