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圖書推薦 亂世悲歌中的傳奇

《與民國相遇》

作者:唐小兵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7年1月

定價:42.00元

一提起民國, 你會想起什麼呢?是一條悠長的雨巷,

還是詩人在寂寥的夜裡長籲短歎?是一位位豪傑在亂世裡想著救國的路?還是軍閥們為了土地與財富在不停地鬥爭著。 民國離我們很遠, 但又離我們很近, 它就像披著一層薄薄的面紗, 當我們想仔細看它的時候, 卻又怎麼都看不清楚。 還好, 我們有了這本《與民國相遇》。

唐小兵博士的《與民國相遇》是一部從民國史料生髮出來的短篇隨筆集, 內容相當有包容性, 涉及鼎革之際政局的波瀾、學界的離合、文壇的恩怨、鄉土的變遷, 乃至個人情感的糾葛。

“因對現況的不滿乃至憤懣而一味地謳歌甚至渲染民國的精氣神, 甚至不惜扭曲歷史來迎合當下寫作的價值需求”——唐小兵博士在“後記”中鄭重地批評這是一種“非歷史”的態度。

民國普通人的遭遇就是“火光血影, 流離失所, 生離死別, 人不像人”。 年逾古稀的他, 不忍憶及當時的顛沛——“我逃亡的經過, 沒講得很慘, 再講我自己會哭”。 同時, 唐小兵博士又提醒我們:民國縱有千般不是, 亦有其無從取代、不容抹殺之處, 務必注意“矯枉過正也是‘佛頭著糞’”。

在這本書中, 唐小兵博士運用“無從裁剪的歷史細節”, 引領人們去體悟難以被標籤化的歷史複雜性。 諸君讀一讀《魂兮歸來, 燕京精神》《“先知”杜亞泉》《曹汝霖的“五四”記憶》等便可知曉。 以鉤沉細節來立體地呈現歷史的輪廓, 在當前語境中, 對於修復與完善公眾歷史記憶而言, 是一種很適宜的策略。 畢竟, 流逝的時光以及其他力量, 雖不能完全封印真實的歷史,

但其模糊細節的力量不容忽視, 進而會形成遮蔽、斷裂與遺忘。

這是一本亂世中的時代傳奇, 也是一曲悲歌中的昂揚奮進, 在書中, 我們能看到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 也能看到在斜陽草樹下的悲歡離合, 《與民國相遇》, 讓我們一起與民國相遇。

自由而無用的靈魂

《無用才讀書》

作者:梁小民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定價:48.00元

富家不用買良田, 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 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 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 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 六經勤向窗前讀。 一首宋真宗趙恒的勵學篇讓古往今來的無數讀書人紅光滿面, 撲向了書籍的海洋。 但帶著功利與目的去讀書, 真的是讀書的正確方式嗎?現在, 梁小民給了我們不同的答案, 他將答案寫成了一本書——《無用才讀書》。

作者與老舍先生所提倡的讀書之法異曲同工, 如出一轍。 逮什麼讀什麼, 讀得快, 不費勁去記。 老舍先生說得好:我要都背下來了, 還要書幹什麼呀!還有一條,

讀書只求一點靈感, 不去仔細分析。 這豈非正應和了陶淵明所說的“好讀書不求甚解”。

這才是大家讀書!其實像梁小民和老舍先生的這種讀書之法並非真的無用, 而是無直接功利之用, 無短期效益。 其實無用之中有大用, 若長期堅持, 能陶冶情操, 修身養性, 甚至延年益壽, 也未可知。 即便對於短期, 這種讀書之法也可以給人帶來快樂, 這是所謂有用讀書無論如何所無法達到的。 從未聽說哪個孩子讀教輔同步練習, 讀得興起, 撫掌大笑或拍案叫絕。

老子說過, 大象無形, 大音希聲, 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可見大用無用, 無用者有大用也。 梁先生的無用讀書論正是讀書的大境界, 天馬行空, 隨心所欲的讀書境界。 梁小民所談的其實正是讀書的內在動力。 到底為什麼而讀書?升官,發財,找女人?抑或是為革命而讀書?其實這些都不是讀書的大境界!

正如梁先生書中所說:“我最喜歡還是作為無用之人讀無用之書的狀態。完全從興趣出發,沒有任何目的,把讀書作為一種享受,這正是這本書題目的來由。”

無用才讀書是人生一大境界,追求的是自由而無用的高貴靈魂,手不釋卷而心中無卷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讀千卷書,行萬里路,將讀書當成一種享受,奔向更美麗的人生。

比孤單更孤單

《五十四種孤單》

作者:普玄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4月

定價:49.00元

你漫步在公園的小路上,看著夕陽西下,園中的孩子玩鬧著,你感到一種溫馨;你坐在辦公室裡喝著茶,看著電腦上完成了的工作,你感到一種寧靜;你在咖啡廳和同事寒暄著,站在窗邊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你感到一種寂寞,當你長籲短歎時,你可曾想到,有人的心情其實比你寂寥百倍?也許在城市的某個角落,也許在鄉下的某個小村莊,現在正有一位老人默默地抽著煙,想著幾十年前離家掙錢卻再也沒有回來過的他的孩子。你可曾想過那些住在福利院裡的孤寡老人,他們呼吸著怎樣的空氣,過著怎樣的生活?也許命運跟他們開了一個玩笑,但他們並不好笑。陽光透過葉子灑在地上,斑斑駁駁的十分美麗,但那些葉子背面所隱藏的東西才是這個社會的良心所在。以前,或許沒有人注意過孤寡老人這個人群,現在,這一切改變了。

有那樣的一群人,用大半年的時間面對了一群孤寡老人。他們在湖北,河南採訪了七百餘位孤寡老人,重點寫了其中的六十多位,涉及兩個省幾十個福利院,最終完成了這本《五十四種孤獨》。

人類社會生生不息,有的支脈繁茂,有的支脈萎縮甚至消亡,這都是正常的優劣更迭。但是,孤寡就像一種基因,它深深紮根在我們這個社會,融化在一個個家族,一個個院落,它像天上的隕石,不知什麼時候會落在你身上,砸中你,每個人生,都是一段無法預料的旅程,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隕石擊中的一員。那些孤寡老人曾經的光榮已經隨著時代的潮水慢慢遠去,但它們的生命還在繼續,在他們一張張平凡又不平凡,但都充滿著滄桑的臉上,我們能看到的只有兩個字——承受。

在這一本浮世繪裡,有些老人放下了,他們清閒又了無牽掛,帶著少年時的倔強;有些老人沒有放下,他們佝僂著背,彎著腰,靠在院牆上曬著太陽;有些老人看似放下了,風起時,他們眯著眼睛,輕歎一聲,好大的風啊。但願這本《五十四種孤獨》能成為他們曾經活著的證據。

成長、失去與妥協

《大莫納》

作者:[法]阿蘭·傅尼埃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2月

定價:29.00元

《大莫納》是法國小說家阿蘭·傅尼埃唯一完成的小說,在寫完這部書不久後,他就奔向了戰場,殘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沒有憐憫這個年輕的靈魂,鐵與血帶走了他的生命。

《大莫納》講述了一個美妙的故事,它像是童話,又像是是青春文學。這是浪漫主義詩人對童年消逝的弔唁,也是作者傅尼埃本人少年生活的縮影。《大莫納》講述的故事再簡單不過:十七歲的莫納轉學來到鄉村寄宿學校,成為班上的領袖,被稱為“大莫納”。在一次偶然的迷途中,他來到一座仙境般的古堡,參加了一場盛大的婚禮並邂逅一位美麗的少女——伊馮娜,兩人一見鍾情。婚禮的主角弗朗茲神秘消失,莫納也在第二天就被帶離那裡。此後,他一心想要重新找到城堡與馮伊娜。經過種種周折,他終於在索賴爾的幫助下和伊馮娜結成伴侶。但在新婚之夜,莫納聽到了弗朗茨的求援呼喚,毅然放棄了自己的幸福,去幫助弗朗茲與他的戀人。一年以後,莫納幫助弗朗茲找回他的戀人,使他們終成眷屬,但馮伊娜卻不幸死於難產,只給他留下了一個孤女。

那麼,在這個青春愛情故事的外殼下包裹著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成長內核才能讓人們如此著迷。傅尼埃看似用一個成長小說講了一個拒絕成長的主題。但其絕不只是對浪漫主義兒童觀的繼承以及一味地通過拒絕成長來緬懷失落的純真童年,而是呈現了成長複雜的面貌。

大莫納的故事包含了另一種“三段結構”,即“破而後立”“失而復得”的心路歷程。大莫納到達“領地”時,正是故事轉向下一個三分之一的關鍵時刻。此時,在童話般美不勝收的遊園會遮掩之下,一切其實都已瀕臨破碎。無意間闖入“領地”的大莫納,或許無意間扮演了那根“針”。正因為“立”得太滿,這突如其來的“破”才令所有人都如此不知所措;然而其背後卻暗含著無數積久而成的因果鎖鏈,一切最終都彙集成一句話:“我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傅尼埃描繪的成長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是有時限的,更是永恆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接受實然之世界的同時,不放棄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

到底為什麼而讀書?升官,發財,找女人?抑或是為革命而讀書?其實這些都不是讀書的大境界!

正如梁先生書中所說:“我最喜歡還是作為無用之人讀無用之書的狀態。完全從興趣出發,沒有任何目的,把讀書作為一種享受,這正是這本書題目的來由。”

無用才讀書是人生一大境界,追求的是自由而無用的高貴靈魂,手不釋卷而心中無卷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讀千卷書,行萬里路,將讀書當成一種享受,奔向更美麗的人生。

比孤單更孤單

《五十四種孤單》

作者:普玄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4月

定價:49.00元

你漫步在公園的小路上,看著夕陽西下,園中的孩子玩鬧著,你感到一種溫馨;你坐在辦公室裡喝著茶,看著電腦上完成了的工作,你感到一種寧靜;你在咖啡廳和同事寒暄著,站在窗邊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你感到一種寂寞,當你長籲短歎時,你可曾想到,有人的心情其實比你寂寥百倍?也許在城市的某個角落,也許在鄉下的某個小村莊,現在正有一位老人默默地抽著煙,想著幾十年前離家掙錢卻再也沒有回來過的他的孩子。你可曾想過那些住在福利院裡的孤寡老人,他們呼吸著怎樣的空氣,過著怎樣的生活?也許命運跟他們開了一個玩笑,但他們並不好笑。陽光透過葉子灑在地上,斑斑駁駁的十分美麗,但那些葉子背面所隱藏的東西才是這個社會的良心所在。以前,或許沒有人注意過孤寡老人這個人群,現在,這一切改變了。

有那樣的一群人,用大半年的時間面對了一群孤寡老人。他們在湖北,河南採訪了七百餘位孤寡老人,重點寫了其中的六十多位,涉及兩個省幾十個福利院,最終完成了這本《五十四種孤獨》。

人類社會生生不息,有的支脈繁茂,有的支脈萎縮甚至消亡,這都是正常的優劣更迭。但是,孤寡就像一種基因,它深深紮根在我們這個社會,融化在一個個家族,一個個院落,它像天上的隕石,不知什麼時候會落在你身上,砸中你,每個人生,都是一段無法預料的旅程,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隕石擊中的一員。那些孤寡老人曾經的光榮已經隨著時代的潮水慢慢遠去,但它們的生命還在繼續,在他們一張張平凡又不平凡,但都充滿著滄桑的臉上,我們能看到的只有兩個字——承受。

在這一本浮世繪裡,有些老人放下了,他們清閒又了無牽掛,帶著少年時的倔強;有些老人沒有放下,他們佝僂著背,彎著腰,靠在院牆上曬著太陽;有些老人看似放下了,風起時,他們眯著眼睛,輕歎一聲,好大的風啊。但願這本《五十四種孤獨》能成為他們曾經活著的證據。

成長、失去與妥協

《大莫納》

作者:[法]阿蘭·傅尼埃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2月

定價:29.00元

《大莫納》是法國小說家阿蘭·傅尼埃唯一完成的小說,在寫完這部書不久後,他就奔向了戰場,殘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沒有憐憫這個年輕的靈魂,鐵與血帶走了他的生命。

《大莫納》講述了一個美妙的故事,它像是童話,又像是是青春文學。這是浪漫主義詩人對童年消逝的弔唁,也是作者傅尼埃本人少年生活的縮影。《大莫納》講述的故事再簡單不過:十七歲的莫納轉學來到鄉村寄宿學校,成為班上的領袖,被稱為“大莫納”。在一次偶然的迷途中,他來到一座仙境般的古堡,參加了一場盛大的婚禮並邂逅一位美麗的少女——伊馮娜,兩人一見鍾情。婚禮的主角弗朗茲神秘消失,莫納也在第二天就被帶離那裡。此後,他一心想要重新找到城堡與馮伊娜。經過種種周折,他終於在索賴爾的幫助下和伊馮娜結成伴侶。但在新婚之夜,莫納聽到了弗朗茨的求援呼喚,毅然放棄了自己的幸福,去幫助弗朗茲與他的戀人。一年以後,莫納幫助弗朗茲找回他的戀人,使他們終成眷屬,但馮伊娜卻不幸死於難產,只給他留下了一個孤女。

那麼,在這個青春愛情故事的外殼下包裹著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成長內核才能讓人們如此著迷。傅尼埃看似用一個成長小說講了一個拒絕成長的主題。但其絕不只是對浪漫主義兒童觀的繼承以及一味地通過拒絕成長來緬懷失落的純真童年,而是呈現了成長複雜的面貌。

大莫納的故事包含了另一種“三段結構”,即“破而後立”“失而復得”的心路歷程。大莫納到達“領地”時,正是故事轉向下一個三分之一的關鍵時刻。此時,在童話般美不勝收的遊園會遮掩之下,一切其實都已瀕臨破碎。無意間闖入“領地”的大莫納,或許無意間扮演了那根“針”。正因為“立”得太滿,這突如其來的“破”才令所有人都如此不知所措;然而其背後卻暗含著無數積久而成的因果鎖鏈,一切最終都彙集成一句話:“我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傅尼埃描繪的成長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是有時限的,更是永恆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接受實然之世界的同時,不放棄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