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哈達山口述文化——扡蛤蟆

點上方藍色文字可直接關注我們

◆◆◆

作者 | 常維範

選自《哈達山口述文化》

——

北方人把青蛙叫蛤蟆, 多生活在水泡、溝塘裡, 對人類有益, 是消滅害蟲的能手。

在我們天真的童年時代, 哈達山下有一望無際的柳條通, 在柳條通裡有數不清的水泡子, 有人把它叫作水塘。 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 水塘裡的冰融化了, 塘邊的青草逐漸地伸出頭來, 競相長高, 相互比綠。 這時, 在泥土裡冬眠了一個冬天的蛤蟆也漸漸地蘇醒了, 伸伸懶腰, 打著哈欠, 拱出土面, 跳進清澈見底的水裡。

他們白天很少言語, 也許是怕被那些饞嘴的孩子們發現吧!或怕被掠過天空的野鴨子瞄見。

這兩種擔心可不是沒有必要的。 可一到了黃昏, 夜幕降臨時, 它們便無所顧忌, 張開鼓鼓的嘴巴, 展開一場場讓人震耳欲聾的大合唱。

那時的柳條通相當大, 一望無際, 從三道嶺子到七家子一片連著一片, 綿延七八華里。 在這漫長的柳條通裡, 大大小小的水塘數也數不清。 這些水塘正是蛤蟆生活繁衍的最佳場所。 那時的水源非常清潔, 不受化肥農藥的污染, 動物們棲息生存環境非常好, 因此, 當時蛤蟆的家族也就特別龐大。 人們難以估計它們的數目。 說它們是合唱團, 那太不恰當了, 隨處都可以找到幾個集團軍。 別看白天的水塘風平浪靜, 鴉雀無聲, 可一到傍晚, 它們便使水塘掀起軒然大 波,

此起彼伏。 攪得附近的村民無法入眠。

蛤蟆是益蟲, 人人都知道。 但是它那滑嫩的肉質, 同吋也吸引著人們的眼球, 撩撥著人們的胃口。 所以每到星期天, 閑在家無事的孩子們便三五成群地撲向柳條通的水塘邊。 手中握著一根長杆兒, 杆兒的前端或插著或綁著一根用鐵棍磨成的扡子, 在水塘邊尋找著可能被發現的目標。 一旦發現有蛤蟆露頭, 便貓著腰偷偷地靠近用扡子瞄準後猛然紮去。 就這樣一隻只蛤蟆無可奈何地成了他們手中的獵物。 被拿回家後或燒吃或煎吃。

我從小在父親的教導下愛學習, 很少貪玩, 但學習之餘也好奇地參與幾回。 模仿大家, 找一根筆直的長杆兒, 用玻璃碴子刮磨得潔白光滑。

然後找一段鐵絲或自行車輻條, 把一頭磨得鋒利無比, 固定在杆兒的前端。 跟著小朋友們耀武揚威地向水塘邊進發。 但由於我參加的時候太少, 缺少經驗, 手中的杆兒握得不穩, 衝擊的力量也不夠, 所以每次的收穫都寥寥無幾。 而那些貪玩好勝的孩子們, 早已練就一身好本領, 只要尋到目標, 幾乎是“槍不虛發”。 然後再用繩子把 “戰利品”串成長長的一大串子背在身上而凱旋。 可憐那些幼小的生靈, 轉眼間便成了盤中之餐、火中之肉。

儘管人們如此殘忍地捕捉, 但因為那時的環境優雅, 樹木茂盛, 青草叢生, 大地植被豐厚寬闊, 水土流失少, 泡塘眾多, 而且水質又無污染, 利於蛤蟆的繁殖。 所以怎麼抓也不見少, 每天晚上的大合唱依然不絕於耳。

幾十年的光陰恍惚而過, 在大地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 隨著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 也給自然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山林縮小了, 草甸子、柳條通不見了, 甚至田邊的草隔子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不用說水塘, 就連昔日那些常年流水的小溪都經常斷流, 蛤蟆失去了生存的環境, 幾近滅絕。 當年的大合唱早已銷聲匿跡了, 成了歷史, 成了長輩們講給後人們聽的故事, 再也無法尋找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