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窮養兒子不要窮了格局

咕嘀爸爸買了第二套樂高玩具, 幾百軟妹幣就這麼沒了, 我忍不住在心裡換算了一下同等價值的商品, 最終還是忍不住和咕嘀爸爸說了句:這也太貴了, 下次別買這種玩具了……雖然我知道說了也是白說, 因為我和咕嘀爸爸的金錢觀不在一條認識線上。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很辛苦打拼的農民, 他們為了養育我和弟弟, 賣掉土地改經商, 在我的記憶裡, 他們為了省幾塊錢會自己裝卸一大車的貨物, 一個饅頭幾口鹹菜就算是一頓飯了, 他們是那種超級省錢的人, 我應該屬於窮養的範疇。 大學期間,

有時候為了省下公交費, 我會走一個多小時去目的地, 為了省錢從不參加聚餐的活動, 儘管當時的家庭收入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但是我還是覺得自己很窮, 我每一塊錢都想著怎麼節約的用, 裝修好的店鋪從來不敢進去, 可以說, 沒錢導致我極度缺乏安全感, 我寧願把錢存起來也不花。 現在想想, 小時候爸爸媽媽整天向我念叨“沒錢”, 讓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了, 但同時也讓我失去更多:自信、交際能力、安全感等。 雖然畢業工作之後也有了一小筆存款, 但是當真是因為從小“窮怕了”, 沒有安全感的體驗滲透到每個細胞裡。 就好像大象小的時候力氣小被栓在木樁上, 拼盡全力也逃不開;思維定勢延續到壯年, 力大無窮的大象還是能被一個小小的木樁拴住,
並不想到要逃脫。

咕嘀爸爸就不同了, 我認識他時, 他工作了三四年, 幾乎沒有存款, 每個月還要還信用卡, 所以說, 從一開始, 我們的金錢觀就是不一致的, 雖然這些年我們彼此磨合的差不多了, 我已經對花錢這件事不那麼斤斤計較,

他也不再大手大腳的亂花錢, 但是有些時候我還是覺得他實在是太能花錢了, 比如花六百多塊錢給咕嘀買個球衣, 眼睛都不眨一下, 我卻心疼了很久, 按照咕嘀爸爸的說法是, 只要是孩子需要的, 能開闊他們視野的, 盡最大能力的去滿足, 讓孩子對生活有更積極樂觀的品質要求。

咕嘀對金錢還沒有什麼概念, 但是每年的壓歲錢我總會給他一些, 放在他的衣服兜兜裡, 遇到喜歡的玩具就會站在那裡一直盯著看, 他要買的時候我就讓他從自己口袋裡拿錢, 一般特別喜歡的他會毫不猶豫的拿錢出來, 遇到相似的玩具, 他就看看不拿錢出來, 我覺得對於孩子來說, 重要的不是限制他們花錢, 而是培養他們如何正確的花錢。 家長在孩子人生未定型之前, 擁有“適當滿足、量力而為、擴大視野、開拓心胸”的教育觀念才是不能讓孩子輸掉的起跑線。 父母無論貧富, 都可以給孩子傳遞:你的欲求很美好, 你值得一切最好的東西。 那麼孩子未來自然會物質豐盛而且不執著奢靡。

為了孩子未來精神和物質的豐盛, 請收回我們對待生活的沉重和匱乏感, 將希望與豐盛傳遞給下一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