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翻拍完韓劇拍日劇,中國電視劇何時能迷途知返?

《射雕英雄傳》從播出前的“唱衰”到播出後收視率和網路點擊量飄紅, 給人驚喜;湖南衛視剛剛收官的《漂亮的李慧珍》以不俗的成績, 成為年初周播劇中的爆款, 備受矚目;網劇《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上線15天, 播放量破億, 顛覆想像……

咋一看這三部風格迥異的電視劇, 似乎沒有什麼交集。 事實上, 它們卻有著共同的身份:翻拍劇。

你有所不知的是, 近年來, 國內熱播電視劇中絕大多數都是“翻拍劇”, 這似乎已經發展成為中國電視劇行業的一大特色。

從最開始, 熱衷於翻拍金庸武俠劇、四大名著等經典國劇, 到後來翻拍韓劇蔚然成風, 當然其間也不乏少量美劇被翻拍, 而今, 中國資本、電視人又將目光轉移到了日劇身上。 2017年伊始, 大批日劇就被國內影視製作大鱷引進版權, 並起用超強演員陣容進行翻拍。 據說, 一大波日劇翻拍劇正在趕來的路上……

那麼, 中國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翻拍電視劇?這些翻拍劇到底好不好看?翻拍成風背後又有哪些隱患?這些問題值得探討。

中國電視劇怪像:生命不息, 翻拍不止

中國電視劇行業“翻拍風”盛行, 由來已久。 從國劇經典到韓劇、美劇, 再到如今的日劇, 中國電視劇翻拍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1.翻拍國劇:從翻拍經典到無所不拍

從“翻拍大師”張紀中多次翻拍金庸劇, 到四大名著“慘遭不測”, 再到新海岩三部曲的“炮製”和一系列偶像劇的翻拍等等, 中國的影視產業似乎進入了一種無限迴圈的“翻拍熱”狀態。

2000年楊潔重率原班人馬續取“真經”, “梅開二度”的《西遊記》採用了新的視聽手段、新的拍攝手法, 使孫悟空和十幾年前的迥然不同;2010年版的《三國演義》陣容豪華, 特技非同尋常, 但在商業名義之下藝術含金量讓人唏噓;2010年版的新《紅樓夢》詮釋經典, 演繹了不一樣的兒女情長;2011年, 由北京時代電影聯手中影集團和央視共同投資2億多元打造的新版《水滸傳》驚豔亮相, 演繹別樣江湖俠。

此外, 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

也一直不缺觀眾, 因此很早之前就被拍成了電視劇, 早年的《天涯明月刀》、《神雕俠侶》、《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等優秀電視作品都被二次甚至多次翻拍。 雖然“毀經典”的呼聲不絕於耳, 但是依然收視不俗。 而《新白娘子傳奇》《還珠格格》《寶蓮燈》《新上海灘》《京華煙雲》《情深深雨濛濛》《煙雨濛濛》等一眾經典老劇也一直翻拍不止, 不但話題不斷, 而且捧紅了無數默默無聞的藝人。

眼下, 國產劇翻拍已經不止於翻拍經典, 幾乎滲透到了各個類型。 只要是有話題的, 有一定粉絲基礎的, 收視率不錯的都會被盯上, 像一些都市言情劇、懸疑諜戰劇、紅色經典劇、婆媳關係劇、青春偶像劇等, 都無一例外地走上了翻拍的征程。

2.翻拍韓劇:從無處不在到銷聲匿跡

在中國, 韓劇應該是被翻拍得最多的。 《藍色生死戀》《夏娃的誘惑》《天國的階梯》《冬季戀歌》《新娘18歲》《咖啡王子一號店》《未生》……很多經典韓劇都曾被翻拍過。

而韓劇翻拍的巔峰應該是2011年播出的《回家的誘惑》, 這部劇號稱改編自韓劇《妻子的誘惑》, 收視率最高達到了5.2%,打敗了韓劇《大長今》,創造了湖南衛視除神劇《還珠格格》外的最高收視率,至今沒被打破。

《回家的誘惑》無疑給韓劇翻拍打了一劑“強心針”。此後,源源不斷的韓劇被中國翻拍,成為備受追捧的中國偶像劇。凡是大火的韓劇,中國都會收入囊中進行翻拍。比如,此前大火的《繼承者們》、《太陽的後裔》都被傳出翻拍的消息。甚至在《太陽的後裔》還沒播完時,中韓雙方就開始商討翻拍事宜了。不過在“限韓令”不斷升級的背景下,這些翻拍後生有沒有機會面世,還是個未知數呢!

今年,湖南衛視熱播的《漂亮的李慧珍》同樣是翻拍自大熱韓劇《她很漂亮》。從收視率來看,《漂亮的李慧珍》的CMS52城市網收視率在第5集之後,位列同時段收視排名第一,全國網收視率一度破二。據業內人士透露,這可能是今年電視螢幕上出現的唯一一部韓劇翻拍作品。

事實上,今年以來,電視臺、網路平臺對所有韓流作品進行了集體下架,曾經無處不在的韓劇、翻拍劇已經幾乎消失在了觀眾的視線裡。目前,在愛奇藝、騰訊視頻等網站搜“韓劇”,均顯示無相關視頻。

3.翻拍美劇:吃力不討好,數量極少

相較于韓劇的翻拍,中國對美劇的翻拍可謂少得可憐,並且中國翻拍美國影視作品鮮少有成功先例。

早前美劇《醜女貝蒂》在海外創下不俗收視,先後被多國翻拍、改編,在全球刮起一股“醜女”風。湖南衛視本土化改造後的《醜女無敵》卻因翻拍版太“山寨”而廣受網友吐槽,並成了芒果台“雷劇”的代表作。

而很多中國觀眾大愛的《緋聞女孩》,也被芒果台翻拍成了《落跑甜心》,據說郭敬明的《小時代》也是改編自《緋聞女孩》,後來甚至還冒出了楊冪製作的《中國女孩》。另外,曾經風靡一時的《愛情公寓》美其名曰也是美劇《老友記》、《生活大爆炸》的中國式演繹。據說,曾拿下艾美獎的《歌舞青春》在國內也被翻拍,但最終票房慘澹。

眾所周知,美劇的邏輯性很強,很多都是腦洞大開的科幻片或者驚悚片,當然也不乏圍繞西方政府展開的懸疑劇或者思潮開放的愛情劇,這些劇的翻拍,對中國製造公司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往往吃力不討好。畢竟,東西方文化不同,完全按照國外劇情拍攝,在過審上也會有難度。如果改編很大,又會因“面目全非”而招致駡名……這也是導致美劇在內地翻拍熱不起來的原因。

4.翻拍日劇:從無人問津到備受追捧

多年來,能在普通觀眾中引爆話題,被大眾所津津樂道的國外電視劇絕大部分是韓劇,也有不少美劇,日劇則一直被認為是小眾劇,流行度遠在前兩者之下。

不過,進入2017年,這樣的情況發生了逆轉。大批日劇被國內影視製作大鱷引進版權,並起用超強演員陣容進行翻拍。

近日,由郭曉冬擔綱主演的翻拍劇《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正在騰訊視頻播出,引發熱議。中國版選擇將原版故事保留,並由日本編劇古沢良太繼續掌舵,同時加入中國的編劇改編。

除此之外,一大撥翻拍日劇已經在路上,比如《問題餐廳》《最完美的離婚》《深夜食堂》《求婚大作戰》《悠長假期》《龍櫻》等。此外,《嫌疑人X的獻身》《秒速5釐米》《情書》等日本經典影片有的也已被翻拍完成即將上映。

從目前國內引進版權翻拍的日劇來看,多集中於都市情感題材。可以肯定地說,翻拍日劇、日漫,改編日本小說,將是接下來中國螢屏、銀幕的一個新潮流。日劇翻拍的春天正迅速到來!

中國人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翻拍?

從翻拍國劇經典,到經典韓劇,再到熱門美劇,如今又輪到了日劇。中國電視劇在翻拍的道路上,可謂是一直在努力,從未停息過。本以為,在“限韓令”的強壓下,韓劇會斷貨,翻拍的節奏會放緩,但沒想到,中國電視人如此鍥而不捨,又將翻拍的魔抓伸向了一向冷門的日劇。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中國電視劇如此樂此不疲地熱衷於翻拍呢?以文創資訊所見,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1.自帶話題,收視率有保障

近幾年,國內影視市場漸漸形成“無IP不成活”的大趨勢,相比老老實實地寫原創劇本,有受眾基礎的大IP成為投資人和影視公司的首選。而翻拍劇多來源於經典老劇或者是熱門電視劇,自帶話題和圈粉體質,給人一種“贏在起跑線”的優越感。

畢竟現在的影視產業完全是“收視率”做主。有了收視率就有了關注、廣告和回報。製片方必須要通過各種辦法使電視劇達到高收視率的狀態。翻拍這種對於製片方來說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無論最終產品品質是好是壞,原劇的擁護者必定會對比一番,沒看過的在媒體和“擁護者”的帶動下也會關注,這樣一來就有了收視率,也就有了利益的回報。創作成本低、回報率高、投資風險小,資本自然會趨之若鶩。

2.電視臺、視頻網站競爭日趨激烈

翻拍劇之所以盛行,與市場需求是完全分不開的。隨著“一劇兩星”的出臺,本來就火熱的“電視劇市場爭奪戰”更加白熱化。“獨家資源”也顯得愈發緊迫,高價購買引進劇,還要與其他衛視“共用”,這也為今日翻拍劇的流行埋下了“伏筆”, 因為越來越多的電視臺、網站已經意識到,想要“獨家”,就必須“自製”,而為了減少“自製”的風險因素,翻拍劇因為有了市場基礎,更好地為“獨家與自製”投了保,減小了風險。

可以看到的是,電視臺、網站正是炮製各種“首播劇”、“獨播劇”和“自製大戲”,用這些噱頭來吸引觀眾眼球。一方面,是對優質內容的渴求,一方面,則是巨大的消化能力得不到滿足。就視頻網站而言,雖然網站自製劇一度成為流行,但是目前來看真正引爆觀眾的不多,距離《餘罪》的火爆有段時間了,好的自製劇還未出現。從《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只投放網站播出可以看出,製作方也看到了日劇翻拍在網路上的吸睛和吸金能力。

3.演員一夜成名的“捷徑”

對於演員來說,能參演一部翻拍劇似乎是走向成功的捷徑,高關注度和高收視率使得他們仿佛“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也許一部劇就能捧紅一批演員。觀眾呢,更是在一片罵聲中還堅持收看,因為他們需要追趕潮流和時尚。翻拍自經典韓劇《藍色生死戀》的《一不小心愛上你》,從一開始男主角的角色就備受關注,最終張翰憑藉《一起來看流星雨》的收視東風獲得了這一角色,讓他火了一把,名氣迅速上升,而女主角也是備受關注。

可以看到,近幾年電視劇翻拍啟用的都是新人,或者是名氣小的明星,比如最近熱播的新版《射雕英雄傳》。對於投資方來說,小明星價格低,這就迎合了他們低投入、高產出的願望。而對於新人或小明星來說翻拍經典是他們迅速走紅的捷徑,如果拍的超越經典,那麼新人必紅無疑。即使拍的不好,那麼雷翻天的劇情也足以把他們推到輿論的風口。

4.原創力不足,資本急功近利

翻拍,美其名曰是“向經典致敬”,但真正的原因還是原創力不足。儘管美國、日本、韓國也會翻拍中國的影視作品,但大都是二次創作,而且數量十分之少,並不像中國這樣,稍微受歡迎一點的電視劇中,翻拍劇占了一半,甚至更多。

而一部作品的好壞,核心在於編劇。在國外,編劇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且隊伍龐大,但中國真正有實力的編劇屈指可數,很多都是習慣於複製粘貼“打補丁”的搬運工,就算少數厲害的編劇,最終在資本急功近利的左右下,也漸漸迷失了方向。久而久之,挫傷的不僅是編劇的原創能力,還會喪失原創的動力。

翻拍並非靈丹妙藥,繁榮背後現隱憂

年初,湖南衛視一部改編自韓劇《她很漂亮》的都市愛情喜劇《漂亮的李慧珍》,以迪麗熱巴、盛一倫、張彬彬等一眾90後演員為主打,在沒有一線演員和高投資的情況下,收視率和網路點擊量飄紅,以不錯的成績收官,成為年初周播劇中的爆款。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翻拍劇確實填補了螢屏的空白,增加了電視臺的收視率,也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觀眾的文化生活,但是從整體上看,翻拍劇大熱背後,也暗藏著各種隱憂。

1.故步自封,山寨感十足

翻拍的影視劇大都缺乏新意,常常在遵循原作與創作新意之間矛盾徘徊,以至於往往既喪失了原作的韻味,又未能創造新的境界,給觀眾一種山寨感。

一些作品,既然不能有高於原作的再創作,就出現了“複製”的苗頭,如《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就被認為是對原作的“復原”。雖然劇中將一些細節進行了調整,如將劍道換成擊劍,多處情節也做了本土化處理,讓觀眾覺得“高等遊民”男主在中國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整部劇複製意味依然很濃,更無法談超越原作。

2.劇本雖好,水土不服

一些外國經典為什麼被翻拍,一方面是因為國人對外來文化的關注,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異國作品確實好看,題材有新意、製作細膩、主題深刻。比如日劇非常擅長對都市人物個性的細膩表達和對人物情感的深入刻畫,形成了獨特的螢屏風格,尤其出現了一批職場、女性、律政等題材多樣化的劇,能迎合當下年輕人的現實思考和追求,因此讓它逐漸戰勝美劇、韓劇成為流行趨勢。

但是,因為存在著文化背景的差異,以及電視劇題材、價值觀和製作流程的不同,雖然翻拍劇總想在本土化過程中去完美消化國外的劇本,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卻面臨各種挑戰。於是,各種橋段照搬照抄,導致了翻拍劇中出現了一些“只在日本(韓國、美國等)才可能出現”的現象。觀眾一臉懵遭,大喊“不符合國情”,難以接受。

3.翻拍雖易,出不了精品

從過去多年韓劇翻拍的經驗可以看出,雖然翻拍劇以小博大,賺足了眼球,也給投資方帶來了一定的回報,但是真正讓觀眾獻上掌聲的精品還是太少,“翻拍出不了精品”甚至已成為一種共識。

很多翻拍劇都死在文化背景、題材不適應上,甚至有些翻拍劇純屬投機取巧,故意拉長原劇本,拍成注水劇,讓很多觀眾對翻拍劇有很大的敵對情緒。“毀童年”、“毀經典”、“毀原著”……這似乎成了翻拍劇身上特有的標籤。

4.扼殺原創能力,進入惡性循環

翻拍,從表面看似乎是個三全其美的好事,資本有錢賺,平臺有收視、觀眾有劇看,但透過現象,你會發現,這些年來國產劇依賴IP改編,依賴外國資源翻拍,已經讓原創劇本大幅萎縮,甚至失去了市場。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追逐話題、收視和商業利益的翻拍現象,只是一種虛假的繁榮。其背後,挫傷的是中國電視劇的原創能力!這種能力,一旦丟失,相當於一個被廢了武功的俠士,一切都只是徒有虛名罷了!

有得必有失。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翻拍電視劇已經進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之中。想出好劇,就去翻拍,嘗到甜頭之後就越來越不想原創,漸漸地翻拍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事實上,電視劇製作者更應放長眼光,不要被資本裹挾,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以致讓影視劇產業失去了長久發展的原創基石。

翻拍是條不歸路,中國電視劇何時能迷途知返?

在文創資訊看來,影視產業中,翻拍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在一定週期內也是一種正常現象。畢竟,成長的過程都是需要學習和借鑒的。

當然,對於一些年代久遠的經典劇作,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準,而不那麼完美,用現代技術手段重新製作經典也是無可非議的事情。

但這種翻拍必須要把握一個度,哪怕堅持“原創為主,翻拍做輔”的原則都可以。

然而,現在中國的電視劇顯然進入了一種顛倒的狀態,原創電視劇很少,大部分都是翻拍劇。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中國影視產業的劇本荒。當今社會應該是一個創意的社會,但是現在看來,電視人的創造力枯竭了。

也許有人會說,翻拍是影視產業進程中不可避免的,這點文創資訊不否認。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思考,比如在翻拍中增加導演自己的特色,因地制宜地融入本土文化,在原作基礎上,用自己的攝影機將電視劇詮釋得更出眾。然而,現實與夢想,相差太遙遠。

我們可以看到,如今許多翻拍電視劇一播出,就會被冠之以“史上最雷偶像劇”、“火爆山寨武俠劇”、“毀經典、毀童年劇”等等名號。大多數翻拍劇都沒有選擇以精彩的製作、完美的情節來吸引觀眾,格局太小,創新太少,更多地是選擇了複製粘貼+廉價拼湊。

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翻拍電視劇已經走上一條十分錯誤的道路。雖然糾正錯誤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就能做到的,但是必須要有人去糾錯,電視劇才能重新回到正確的道路上去,電視劇行業的前景才值得期待。

翻拍註定是虛假的繁榮,唯有原創才能自救!文創資訊真心地期望中國電視製作人能早日覺醒,迷途知返!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文創資訊(http://news.vsochina.com)

收視率最高達到了5.2%,打敗了韓劇《大長今》,創造了湖南衛視除神劇《還珠格格》外的最高收視率,至今沒被打破。

《回家的誘惑》無疑給韓劇翻拍打了一劑“強心針”。此後,源源不斷的韓劇被中國翻拍,成為備受追捧的中國偶像劇。凡是大火的韓劇,中國都會收入囊中進行翻拍。比如,此前大火的《繼承者們》、《太陽的後裔》都被傳出翻拍的消息。甚至在《太陽的後裔》還沒播完時,中韓雙方就開始商討翻拍事宜了。不過在“限韓令”不斷升級的背景下,這些翻拍後生有沒有機會面世,還是個未知數呢!

今年,湖南衛視熱播的《漂亮的李慧珍》同樣是翻拍自大熱韓劇《她很漂亮》。從收視率來看,《漂亮的李慧珍》的CMS52城市網收視率在第5集之後,位列同時段收視排名第一,全國網收視率一度破二。據業內人士透露,這可能是今年電視螢幕上出現的唯一一部韓劇翻拍作品。

事實上,今年以來,電視臺、網路平臺對所有韓流作品進行了集體下架,曾經無處不在的韓劇、翻拍劇已經幾乎消失在了觀眾的視線裡。目前,在愛奇藝、騰訊視頻等網站搜“韓劇”,均顯示無相關視頻。

3.翻拍美劇:吃力不討好,數量極少

相較于韓劇的翻拍,中國對美劇的翻拍可謂少得可憐,並且中國翻拍美國影視作品鮮少有成功先例。

早前美劇《醜女貝蒂》在海外創下不俗收視,先後被多國翻拍、改編,在全球刮起一股“醜女”風。湖南衛視本土化改造後的《醜女無敵》卻因翻拍版太“山寨”而廣受網友吐槽,並成了芒果台“雷劇”的代表作。

而很多中國觀眾大愛的《緋聞女孩》,也被芒果台翻拍成了《落跑甜心》,據說郭敬明的《小時代》也是改編自《緋聞女孩》,後來甚至還冒出了楊冪製作的《中國女孩》。另外,曾經風靡一時的《愛情公寓》美其名曰也是美劇《老友記》、《生活大爆炸》的中國式演繹。據說,曾拿下艾美獎的《歌舞青春》在國內也被翻拍,但最終票房慘澹。

眾所周知,美劇的邏輯性很強,很多都是腦洞大開的科幻片或者驚悚片,當然也不乏圍繞西方政府展開的懸疑劇或者思潮開放的愛情劇,這些劇的翻拍,對中國製造公司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往往吃力不討好。畢竟,東西方文化不同,完全按照國外劇情拍攝,在過審上也會有難度。如果改編很大,又會因“面目全非”而招致駡名……這也是導致美劇在內地翻拍熱不起來的原因。

4.翻拍日劇:從無人問津到備受追捧

多年來,能在普通觀眾中引爆話題,被大眾所津津樂道的國外電視劇絕大部分是韓劇,也有不少美劇,日劇則一直被認為是小眾劇,流行度遠在前兩者之下。

不過,進入2017年,這樣的情況發生了逆轉。大批日劇被國內影視製作大鱷引進版權,並起用超強演員陣容進行翻拍。

近日,由郭曉冬擔綱主演的翻拍劇《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正在騰訊視頻播出,引發熱議。中國版選擇將原版故事保留,並由日本編劇古沢良太繼續掌舵,同時加入中國的編劇改編。

除此之外,一大撥翻拍日劇已經在路上,比如《問題餐廳》《最完美的離婚》《深夜食堂》《求婚大作戰》《悠長假期》《龍櫻》等。此外,《嫌疑人X的獻身》《秒速5釐米》《情書》等日本經典影片有的也已被翻拍完成即將上映。

從目前國內引進版權翻拍的日劇來看,多集中於都市情感題材。可以肯定地說,翻拍日劇、日漫,改編日本小說,將是接下來中國螢屏、銀幕的一個新潮流。日劇翻拍的春天正迅速到來!

中國人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翻拍?

從翻拍國劇經典,到經典韓劇,再到熱門美劇,如今又輪到了日劇。中國電視劇在翻拍的道路上,可謂是一直在努力,從未停息過。本以為,在“限韓令”的強壓下,韓劇會斷貨,翻拍的節奏會放緩,但沒想到,中國電視人如此鍥而不捨,又將翻拍的魔抓伸向了一向冷門的日劇。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中國電視劇如此樂此不疲地熱衷於翻拍呢?以文創資訊所見,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1.自帶話題,收視率有保障

近幾年,國內影視市場漸漸形成“無IP不成活”的大趨勢,相比老老實實地寫原創劇本,有受眾基礎的大IP成為投資人和影視公司的首選。而翻拍劇多來源於經典老劇或者是熱門電視劇,自帶話題和圈粉體質,給人一種“贏在起跑線”的優越感。

畢竟現在的影視產業完全是“收視率”做主。有了收視率就有了關注、廣告和回報。製片方必須要通過各種辦法使電視劇達到高收視率的狀態。翻拍這種對於製片方來說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無論最終產品品質是好是壞,原劇的擁護者必定會對比一番,沒看過的在媒體和“擁護者”的帶動下也會關注,這樣一來就有了收視率,也就有了利益的回報。創作成本低、回報率高、投資風險小,資本自然會趨之若鶩。

2.電視臺、視頻網站競爭日趨激烈

翻拍劇之所以盛行,與市場需求是完全分不開的。隨著“一劇兩星”的出臺,本來就火熱的“電視劇市場爭奪戰”更加白熱化。“獨家資源”也顯得愈發緊迫,高價購買引進劇,還要與其他衛視“共用”,這也為今日翻拍劇的流行埋下了“伏筆”, 因為越來越多的電視臺、網站已經意識到,想要“獨家”,就必須“自製”,而為了減少“自製”的風險因素,翻拍劇因為有了市場基礎,更好地為“獨家與自製”投了保,減小了風險。

可以看到的是,電視臺、網站正是炮製各種“首播劇”、“獨播劇”和“自製大戲”,用這些噱頭來吸引觀眾眼球。一方面,是對優質內容的渴求,一方面,則是巨大的消化能力得不到滿足。就視頻網站而言,雖然網站自製劇一度成為流行,但是目前來看真正引爆觀眾的不多,距離《餘罪》的火爆有段時間了,好的自製劇還未出現。從《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只投放網站播出可以看出,製作方也看到了日劇翻拍在網路上的吸睛和吸金能力。

3.演員一夜成名的“捷徑”

對於演員來說,能參演一部翻拍劇似乎是走向成功的捷徑,高關注度和高收視率使得他們仿佛“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也許一部劇就能捧紅一批演員。觀眾呢,更是在一片罵聲中還堅持收看,因為他們需要追趕潮流和時尚。翻拍自經典韓劇《藍色生死戀》的《一不小心愛上你》,從一開始男主角的角色就備受關注,最終張翰憑藉《一起來看流星雨》的收視東風獲得了這一角色,讓他火了一把,名氣迅速上升,而女主角也是備受關注。

可以看到,近幾年電視劇翻拍啟用的都是新人,或者是名氣小的明星,比如最近熱播的新版《射雕英雄傳》。對於投資方來說,小明星價格低,這就迎合了他們低投入、高產出的願望。而對於新人或小明星來說翻拍經典是他們迅速走紅的捷徑,如果拍的超越經典,那麼新人必紅無疑。即使拍的不好,那麼雷翻天的劇情也足以把他們推到輿論的風口。

4.原創力不足,資本急功近利

翻拍,美其名曰是“向經典致敬”,但真正的原因還是原創力不足。儘管美國、日本、韓國也會翻拍中國的影視作品,但大都是二次創作,而且數量十分之少,並不像中國這樣,稍微受歡迎一點的電視劇中,翻拍劇占了一半,甚至更多。

而一部作品的好壞,核心在於編劇。在國外,編劇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且隊伍龐大,但中國真正有實力的編劇屈指可數,很多都是習慣於複製粘貼“打補丁”的搬運工,就算少數厲害的編劇,最終在資本急功近利的左右下,也漸漸迷失了方向。久而久之,挫傷的不僅是編劇的原創能力,還會喪失原創的動力。

翻拍並非靈丹妙藥,繁榮背後現隱憂

年初,湖南衛視一部改編自韓劇《她很漂亮》的都市愛情喜劇《漂亮的李慧珍》,以迪麗熱巴、盛一倫、張彬彬等一眾90後演員為主打,在沒有一線演員和高投資的情況下,收視率和網路點擊量飄紅,以不錯的成績收官,成為年初周播劇中的爆款。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翻拍劇確實填補了螢屏的空白,增加了電視臺的收視率,也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觀眾的文化生活,但是從整體上看,翻拍劇大熱背後,也暗藏著各種隱憂。

1.故步自封,山寨感十足

翻拍的影視劇大都缺乏新意,常常在遵循原作與創作新意之間矛盾徘徊,以至於往往既喪失了原作的韻味,又未能創造新的境界,給觀眾一種山寨感。

一些作品,既然不能有高於原作的再創作,就出現了“複製”的苗頭,如《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就被認為是對原作的“復原”。雖然劇中將一些細節進行了調整,如將劍道換成擊劍,多處情節也做了本土化處理,讓觀眾覺得“高等遊民”男主在中國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整部劇複製意味依然很濃,更無法談超越原作。

2.劇本雖好,水土不服

一些外國經典為什麼被翻拍,一方面是因為國人對外來文化的關注,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異國作品確實好看,題材有新意、製作細膩、主題深刻。比如日劇非常擅長對都市人物個性的細膩表達和對人物情感的深入刻畫,形成了獨特的螢屏風格,尤其出現了一批職場、女性、律政等題材多樣化的劇,能迎合當下年輕人的現實思考和追求,因此讓它逐漸戰勝美劇、韓劇成為流行趨勢。

但是,因為存在著文化背景的差異,以及電視劇題材、價值觀和製作流程的不同,雖然翻拍劇總想在本土化過程中去完美消化國外的劇本,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卻面臨各種挑戰。於是,各種橋段照搬照抄,導致了翻拍劇中出現了一些“只在日本(韓國、美國等)才可能出現”的現象。觀眾一臉懵遭,大喊“不符合國情”,難以接受。

3.翻拍雖易,出不了精品

從過去多年韓劇翻拍的經驗可以看出,雖然翻拍劇以小博大,賺足了眼球,也給投資方帶來了一定的回報,但是真正讓觀眾獻上掌聲的精品還是太少,“翻拍出不了精品”甚至已成為一種共識。

很多翻拍劇都死在文化背景、題材不適應上,甚至有些翻拍劇純屬投機取巧,故意拉長原劇本,拍成注水劇,讓很多觀眾對翻拍劇有很大的敵對情緒。“毀童年”、“毀經典”、“毀原著”……這似乎成了翻拍劇身上特有的標籤。

4.扼殺原創能力,進入惡性循環

翻拍,從表面看似乎是個三全其美的好事,資本有錢賺,平臺有收視、觀眾有劇看,但透過現象,你會發現,這些年來國產劇依賴IP改編,依賴外國資源翻拍,已經讓原創劇本大幅萎縮,甚至失去了市場。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追逐話題、收視和商業利益的翻拍現象,只是一種虛假的繁榮。其背後,挫傷的是中國電視劇的原創能力!這種能力,一旦丟失,相當於一個被廢了武功的俠士,一切都只是徒有虛名罷了!

有得必有失。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翻拍電視劇已經進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之中。想出好劇,就去翻拍,嘗到甜頭之後就越來越不想原創,漸漸地翻拍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事實上,電視劇製作者更應放長眼光,不要被資本裹挾,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以致讓影視劇產業失去了長久發展的原創基石。

翻拍是條不歸路,中國電視劇何時能迷途知返?

在文創資訊看來,影視產業中,翻拍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在一定週期內也是一種正常現象。畢竟,成長的過程都是需要學習和借鑒的。

當然,對於一些年代久遠的經典劇作,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準,而不那麼完美,用現代技術手段重新製作經典也是無可非議的事情。

但這種翻拍必須要把握一個度,哪怕堅持“原創為主,翻拍做輔”的原則都可以。

然而,現在中國的電視劇顯然進入了一種顛倒的狀態,原創電視劇很少,大部分都是翻拍劇。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中國影視產業的劇本荒。當今社會應該是一個創意的社會,但是現在看來,電視人的創造力枯竭了。

也許有人會說,翻拍是影視產業進程中不可避免的,這點文創資訊不否認。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思考,比如在翻拍中增加導演自己的特色,因地制宜地融入本土文化,在原作基礎上,用自己的攝影機將電視劇詮釋得更出眾。然而,現實與夢想,相差太遙遠。

我們可以看到,如今許多翻拍電視劇一播出,就會被冠之以“史上最雷偶像劇”、“火爆山寨武俠劇”、“毀經典、毀童年劇”等等名號。大多數翻拍劇都沒有選擇以精彩的製作、完美的情節來吸引觀眾,格局太小,創新太少,更多地是選擇了複製粘貼+廉價拼湊。

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翻拍電視劇已經走上一條十分錯誤的道路。雖然糾正錯誤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就能做到的,但是必須要有人去糾錯,電視劇才能重新回到正確的道路上去,電視劇行業的前景才值得期待。

翻拍註定是虛假的繁榮,唯有原創才能自救!文創資訊真心地期望中國電視製作人能早日覺醒,迷途知返!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文創資訊(http://news.vsochina.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