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我的父親張宗昌

張宗昌

張宗昌, 綽號“小窮種”, 路旺鄉肖韓村人。

張家只有父親一個男孩, 祖母憂慮家中男孩稀少。 故而將娘家侄子侯定柱過繼到張家,

成為父親的弟弟。

1931年, 在北京鐵獅子胡同時, 侯定柱隨祖母來到張家, 時年15歲。 大約是在1933年左右, 祖母從山東迎來新媳婦高氏, 與侯定柱完婚。

高氏個頭很高, 比侯定柱高半頭, 小腳。

侯定柱個不高, 大眼睛, 是個色鬼。 他不讀書, 常常欺負丫頭, 抱著就親, 張家的人大多很討厭他, 父親也不喜歡他。

侯定柱夫妻二人天天夜裡讓十姨太帶他們偷偷去看京戲, 祖母是不知道的。

大約是在1934年, 侯定柱隨祖母回到山東家鄉肖韓村(祖母的娘家)。 他40多歲就死了, 沒有後代, 家產因抽大煙等讓他揮霍淨盡, 將父親、外祖母家的家產變賣一空, 綽號“小窮種”可能與此有關。

十七、父親的姐姐張宗光

張宗光, 很多人將其誤寫為張大蟬, 這是錯誤的。

之所以會有此錯, 可能是人們將書上寫的大嬸誤寫為大蟬而流傳下來的。

張宗光嫁劉萬通, 劉為山東掖縣人, 生有二女, 後過繼二子, 均吸毒。 她撫養張昭樂。 張宗光長女生有四個孩子, 次女也生了幾個孩子, 均有出息。 祖母十分喜歡張宗光。

十八、父親的子女數

父親一共有5個兒子, 7個女兒。 其中屬於親生的有4個兒子, 4個女兒。 4個兒子是長子濟樂、次子甯樂、三子盛樂、四子昭樂, 4個女兒是長女春嬌、次女春蘭、三女春亭、四女春緩。 父親重女輕男, 他最喜歡的女兒是春亭, 對兒子反而與眾不同。

列在父親的名下、但並非他所親生的有三女一男。 男孩是東樂, 上海姨太所生;女兒一是春梅, 為袁書娥與賈瘸子所生;二是春霄, 為十七姨太所生;三是春和,

是上海姨太所生。 (轉引自《武漢文史資料》)

附:張宗昌之死

張宗昌被刺一事, 與韓複榘密切相關。

韓複榘曾任馮玉祥部師長, 為馮的“十三太保”之一, 曾背棄過馮, 後雙方關係得到緩解。 當時, 韓複榘已成為山東的土皇帝, 張宗昌從日本回國後的一切動向韓複榘都十分關注。 時在泰山的馮玉祥聽到張宗昌要當華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時, 便對韓複榘說:“如果張宗昌當上了抗日聯軍總司令, 拉著隊伍南下, 你在濟南還呆得住嗎?”馮玉祥一語正中韓複榘的痛處。 為此, 韓幾次上泰山與馮商議此事, 馮玉祥極力主張殺掉張宗昌以免其東山再起。 於是, 韓複榘又請了蔣介石派在山東的代表蔣伯誠將此意電報請示, 蔣回電要不惜一切代價除掉張宗昌。

這樣, 韓複榘往返泰山與馮玉祥密商除張方案。 此時正國難當頭, 張宗昌拒絕日本的收買不當漢奸, 回國抗日, 受到輿論歡迎, 公開殺之已不可能, 於是馮玉祥告訴韓複榘讓鄭繼成以替父報仇之名來殺張宗昌, 這樣可師出有名, 能掩蓋真相, 並可贏得社會各界的同情。

在張宗昌濟南之行前, 張的參謀長李藻麟勸張千萬慎重, 濟南之行不可行。 僚屬間意見不一, 大多數持否定態度, 認為直魯軍與國民軍素有宿怨, 曾進行過殊死搏鬥, 恐積怨難消;且韓複榘為人心胸狹窄, 詭變多端, 時馮玉祥正隱居泰山, 馮的態度如何也深為可慮。 總之, 大多數人認為不可冒險行事, 恐遭不測。 張母侯氏也不同意張去濟南,

讓人速找吳佩孚商量, 吳出言直率, 極力勸阻。 張宗昌則認為, 他是為了抗日收復國土而去濟南的, 如果因此而喪命, 那也算為抗日而死, 為國捐軀, 雖死猶榮。 眼前國難當頭, 昔日個人恩怨已不足掛齒, 直魯軍打敗過國民軍, 國民軍也打敗過直魯軍, 何況今天都已被國民黨戰敗, 早已不復存在, 時過境遷, 何恨之有?況且, 他與韓複榘晤談時, 曾一再鄭重表示此次出山純屬為了抗日, 絕無覬覦山東地盤之心, 韓複榘表態時也極為誠懇。 因此張宗昌認為韓不會對他下毒手, 決心成行張宗昌一行到達濟南後, 韓複榘特派石友三、程希賢、張受騫等人到車站歡迎並以濟南緯二路石友三之私邸做其臨時寓所, 使張安心不疑。 當日,張宗昌赴省府拜望韓複榘,韓熱情接待,兩人談笑甚歡。當晚,韓複榘在石友三寓所大擺酒宴為張宗昌洗塵,並請各廳長、師長和石友三等人作陪。席間,韓複榘又發表熱情講話:“張兄高尚之人格,實堪兄弟欽佩,兄弟與張兄訂交,不勝榮幸之至,將來同舟共濟,一定受益匪淺……”張宗昌聽了更為感動。第二天即9月3日,韓複榘仍指使石友三、程希賢等人以宴會、打牌、招妓相逸樂,使張宗昌無暇他顧。劉懷周等隨行人員,韓也派有專人作陪,讓他們在煙榻之上,吞雲吐霧。然後讓程希賢向張說明,請張暫還北京,等待中央任命。張宗昌為免不測,也不願在濟南多留。決定於當晚6點25分乘京浦202次快車離開。

韓複榘決定在張宗昌返京時於濟南車站將其暗殺,他指派程希賢為暗殺總指揮,某參議副之;他召來鄭繼成面授機宜,考慮鄭一人勢單力薄,複派陳鳳山等5人輔之;為保證萬無一失,又派軍隊一部,預先埋伏於車站四周,形包圍之勢,以便屆時夾擊;他惟恐在車站不能成功,複派精幹人員在火車上張宗昌的包房旁,定包房兩間,隨車同行,準備中途行刺;韓複榘知張槍法甚精,隨身攜有最新式德國造左輪手槍一支,乃于事前指使石友三將其手槍索來,使張宗昌遇刺無拔槍反抗的可能;韓並在張宗昌啟行前的宴會上,讓人向張頻頻勸酒,使張宗昌一行帶著醉意前往火車站。

在張宗昌由石友三、程希賢、張受騫等人陪同前赴火車站時,執行暗殺任務的鄭繼成也與妻子告別,攜帶兩支手槍,與陳鳳山等5名助手,乘兩輛汽車前往火車站。當車開到離車站約半裡路時,鄭力勸他人下車,因為此去暗殺張宗昌十分危險,他不忍別人同去冒險。當即就有4人下了車,但陳鳳山表示願與鄭同生死,堅決要與鄭同去。二人進入車站後,等到張宗昌送石友三、程希賢下車,走到車門口時,陳鳳山拔槍就向張宗昌打去,槍未響,張宗昌狂逃,陳鳳山尾隨猛追。張宗昌跳到車下,陳鳳山也追到車下。當張宗昌的承啟官劉懷周及衛士追下車來時,鄭繼成從月臺台柱後面,一槍擊斃劉懷周,嚇退眾衛兵。而逃到三月臺第七岔道的張宗昌卻被預伏在四周的軍隊用一陣亂槍打中。

張宗昌中槍後,尚還有一絲氣息。金壽良撫著張的軀體痛哭,並叫隨從打電話給濟南醫院,要求救護車前來搶救。到了醫院後,醫生為張取出子彈,裹上了紗布,僅留出面部,照片於次日登在報紙之上。

事後,韓複榘的軍隊迅速包圍了車站,並將鄭繼成等帶走。為掩人耳目,韓還假惺惺地批評金壽良,說他防範不嚴致使張宗昌被刺,讓金先回去覆命。之後,韓複榘將張的屍體運到醫院收殮,並將從現場到醫院的過程一一照相,送給張家,還告知張母,有事可到濟南找他。

張宗昌被殺後,其長子張濟樂曾欲赴濟南報仇,其母袁氏知無政治靠山,不僅報仇不成,還會讓人斬草除根,因而極力勸阻。

張宗昌被刺後,馮玉祥在泰山叫人搜集有關鄭繼成為父報仇的文字,印成小冊子,內容有鄭繼成生平事略和報仇經過,以及濟南72個同業公會請求特赦鄭的電文。其實這些文字大半是王慰農寫的,捏造的成分很大,因為濟南市市長聞承烈將這一任務交給了社會股主任陸實君,王慰農和陸實君住同一宿舍,因而成了陸的代筆人。每寫一篇陸就請王吃一頓,當是酬勞。這本小冊子在當時流行得很廣泛。

當日,張宗昌赴省府拜望韓複榘,韓熱情接待,兩人談笑甚歡。當晚,韓複榘在石友三寓所大擺酒宴為張宗昌洗塵,並請各廳長、師長和石友三等人作陪。席間,韓複榘又發表熱情講話:“張兄高尚之人格,實堪兄弟欽佩,兄弟與張兄訂交,不勝榮幸之至,將來同舟共濟,一定受益匪淺……”張宗昌聽了更為感動。第二天即9月3日,韓複榘仍指使石友三、程希賢等人以宴會、打牌、招妓相逸樂,使張宗昌無暇他顧。劉懷周等隨行人員,韓也派有專人作陪,讓他們在煙榻之上,吞雲吐霧。然後讓程希賢向張說明,請張暫還北京,等待中央任命。張宗昌為免不測,也不願在濟南多留。決定於當晚6點25分乘京浦202次快車離開。

韓複榘決定在張宗昌返京時於濟南車站將其暗殺,他指派程希賢為暗殺總指揮,某參議副之;他召來鄭繼成面授機宜,考慮鄭一人勢單力薄,複派陳鳳山等5人輔之;為保證萬無一失,又派軍隊一部,預先埋伏於車站四周,形包圍之勢,以便屆時夾擊;他惟恐在車站不能成功,複派精幹人員在火車上張宗昌的包房旁,定包房兩間,隨車同行,準備中途行刺;韓複榘知張槍法甚精,隨身攜有最新式德國造左輪手槍一支,乃于事前指使石友三將其手槍索來,使張宗昌遇刺無拔槍反抗的可能;韓並在張宗昌啟行前的宴會上,讓人向張頻頻勸酒,使張宗昌一行帶著醉意前往火車站。

在張宗昌由石友三、程希賢、張受騫等人陪同前赴火車站時,執行暗殺任務的鄭繼成也與妻子告別,攜帶兩支手槍,與陳鳳山等5名助手,乘兩輛汽車前往火車站。當車開到離車站約半裡路時,鄭力勸他人下車,因為此去暗殺張宗昌十分危險,他不忍別人同去冒險。當即就有4人下了車,但陳鳳山表示願與鄭同生死,堅決要與鄭同去。二人進入車站後,等到張宗昌送石友三、程希賢下車,走到車門口時,陳鳳山拔槍就向張宗昌打去,槍未響,張宗昌狂逃,陳鳳山尾隨猛追。張宗昌跳到車下,陳鳳山也追到車下。當張宗昌的承啟官劉懷周及衛士追下車來時,鄭繼成從月臺台柱後面,一槍擊斃劉懷周,嚇退眾衛兵。而逃到三月臺第七岔道的張宗昌卻被預伏在四周的軍隊用一陣亂槍打中。

張宗昌中槍後,尚還有一絲氣息。金壽良撫著張的軀體痛哭,並叫隨從打電話給濟南醫院,要求救護車前來搶救。到了醫院後,醫生為張取出子彈,裹上了紗布,僅留出面部,照片於次日登在報紙之上。

事後,韓複榘的軍隊迅速包圍了車站,並將鄭繼成等帶走。為掩人耳目,韓還假惺惺地批評金壽良,說他防範不嚴致使張宗昌被刺,讓金先回去覆命。之後,韓複榘將張的屍體運到醫院收殮,並將從現場到醫院的過程一一照相,送給張家,還告知張母,有事可到濟南找他。

張宗昌被殺後,其長子張濟樂曾欲赴濟南報仇,其母袁氏知無政治靠山,不僅報仇不成,還會讓人斬草除根,因而極力勸阻。

張宗昌被刺後,馮玉祥在泰山叫人搜集有關鄭繼成為父報仇的文字,印成小冊子,內容有鄭繼成生平事略和報仇經過,以及濟南72個同業公會請求特赦鄭的電文。其實這些文字大半是王慰農寫的,捏造的成分很大,因為濟南市市長聞承烈將這一任務交給了社會股主任陸實君,王慰農和陸實君住同一宿舍,因而成了陸的代筆人。每寫一篇陸就請王吃一頓,當是酬勞。這本小冊子在當時流行得很廣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