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沙公薦書」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你對待困難的態度,折射對生活和自己的尊重程度

肖洛霍夫

因為有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桂冠, 不管生前還是身後, 肖洛霍夫註定無法靜靜的。 2015年的5月24日, 是作家誕辰110周年。 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

不是在頓河邊的家鄉度過, 就是在莫斯科度過。 和許多名人一樣, 肖洛霍夫的性格是複雜的、多面的。

在1965年, 諾獎評委會終於授予肖洛霍夫諾獎, 理由是作家的作品“給人的感覺是作者心靈深處有對人性的崇高敬意”。 蘇聯官方笑納了這次授獎:“瑞典文學院的這一崇高決定, 提高了它的威信。 ”肖洛霍夫成了唯一一位既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也得了史達林文學獎的作家。 如今, 肖洛霍夫在莫斯科的故居, 並沒有被改造成博物館。 但是人們沒忘記他。 莫斯科有肖洛霍夫國立人文大學, 一個哥薩克少年軍校也以肖洛霍夫命名。 軍校裡有個肖洛霍夫博物館。 這是莫斯科唯一的肖洛霍夫紀念館。

肖洛霍夫故鄉:頓河彎彎向南流

頓河畔羅斯托夫

肖洛霍夫的家鄉屬於羅斯托夫州, 這個州的首府就叫頓河畔羅斯托夫。 1905年, 肖洛霍夫出生在這個城市北部的一個村子——維申斯克。

《靜靜的頓河》構思於1924年。 1930年, 前三部完成。 1940年, 第四部完成。 小說圍繞哥薩克青年士兵葛利高裡等人的在動盪年代的命運展開,

寫盡“紅”“白”哥薩克之間的殘酷殺戮。 葛利高裡則因為各種原因, 一會兒投入紅軍, 一會兒倒向白軍, 最後不為新的紅色政權接納, 走投無路回到家鄉。 這部小說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頓河給了作家養分, 也給了作家思考的空間。

人是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著的。

不管把狼喂得多麼好, 它還是想往樹林子裡跑。

我們只有一條戰術:就是在草原上流竄, 不過要常常回頭看看。

在早風的濛濛霧氣中, 太陽升到斷崖的上空來了, 太陽的光芒照得葛利高裡的沒戴帽子的頭上的密密的白髮閃著銀光, 從蒼白色的, 因為一動不動而顯得很可怕的臉上滑過。 他好像是從一場噩夢中醒了過來, 抬起腦袋, 看見頭頂上是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輪耀眼的黑太陽。

不要向井裡吐痰, 也許你還會來喝井裡的水。

一九一六年。 十月。 夜。 風和雨。 林木繁茂的低地。 一片叢生著赤楊的沼澤邊上是戰壕。 前面是一層一層的鐵絲網。 戰壕裡是冰冷的稀泥。 監視哨的濕漉漉的鐵護板閃著黯光。

從處處的土屋裡透出稀疏的光亮。 一個矮小健壯的軍官在一間軍官住的土屋門口站了一會兒;他的濕淋淋的手指在衣扣上滑著, 匆匆地解開軍大衣, 抖落領子上的水珠, 很快在踏爛的乾草上擦了擦長筒靴, 這才推開門, 彎腰走進土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