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莞城:楊寶霖講詩歌對仗以及東莞氏族源流

東莞陽光網訊3月18日下午, “追源溯流——楊寶霖講東莞氏族源流”第二十一講“東莞湯氏、楊氏”在莞城圖書館如期開講, 吸引了眾多文史愛好者前來捧場。

本期講座, 楊寶霖在詩詞寫作課程用了接近1個小時講解了對仗的應用, 再進一步引導聽眾們掌握對聯的技巧。 楊寶霖開始向聽眾講授詩詞對仗的知識, 首先由概念分析, 再結合《過故人莊》、《登鸛雀樓》、《春望》等唐詩實例, 詳細解釋當中的語句結構與片語用法, 指出對仗要工整, 上下聯必須要語法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規律。 讓聽眾從基礎層面學習到詩歌的對仗,

再進一步掌握對對聯的技巧。 同時, 楊寶霖還佈置了對下聯的作業, 讓聽眾在課程結束後繼續鞏固知識。

詩詞寫作課結束後, 楊寶霖繼續講氏族源流。 本期氏族源流講座, 楊寶霖講述了大嶺山鎮雞翅嶺湯氏、鬥湧楊氏的源流和事蹟, 以及解讀大嶺山楊屋無楊氏的來龍去脈。

近年來, 莞香作為東莞重要的形象品牌之一, 充分發揮著文化及經濟價值的標誌性作用, 而大嶺山鎮雞翅嶺湯氏與莞香種植之間莫大的淵源卻鮮為人知。 楊寶霖介紹, 南宋時期, 河南汴梁湯統兄弟四人為避戰禍南遷南雄珠璣巷, 又因珠璣巷爆發疫病而分遷各地, 湯統一支遷至今天的廣東臺山, 傳至九世祖湯細弟在明代初期遷居東莞雞翅嶺。

永樂十八年(1420)湯細弟種下了第一棵香樹, 往後雞翅嶺皆以種香聞名, 直到清朝初期屈大均所著《廣東新語》裡仍記載著雞翅嶺盛產莞香上品。

聚族而居是東莞發展歷史中形成的社會狀態, 往往以聚族而居的氏族, 所居村落多以本家姓氏命名, 位於大嶺山鎮的楊屋, 哪怕健在的老人家也無人知曉楊屋還有土著姓楊。 楊寶霖說, 王屋街的人姓王, 吳屋村的人姓吳, 而楊屋的人卻沒人姓楊確實令人費解。 追查出這支迷失的楊氏, 楊寶霖稱得益于廣東吳川《瑚琳楊氏族譜》, 能瞭解到元末明初一支楊氏曾遷來東莞, 曆五世後又為躲避倭患而舉族航海出走至吳川置莊立業, 加以幾輪辯證, 推定出楊屋之名出自此族。

據瞭解,

下一期“2017楊寶霖講東莞氏族源流”將於4月15日開講, 屆時楊寶霖將會進一步講授詩詞寫作的對仗技巧並介紹東莞李氏的源流發展。 (陳雪庭 劉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