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漢傳佛像的出現緣起於一個夢,收藏熱在民間悄然興起

漢傳佛像在中國的出現緣起於一個夢, 漢明帝劉莊夜寐, 夢見一個高大的金人從西方飄然而至, 繞屋飛行不絕。 早朝時, 有大臣解釋是西方大神佛陀。 明帝遂遣使西行求法, 在今天的阿富汗一帶不期而遇前往東土弘法的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 以及為他們馱經卷和佛畫像的白馬。 到洛陽後, 明帝給了他們極高的禮遇, 在西雍門外造了一座“卿”才能享用的“寺”, 因白馬的功勞和聖靈, 取名“白馬寺”。 兩位高僧在白馬寺譯出了第一部漢傳佛經《四十二章經》;剃度了中國漢地第一位正式受比丘戒的出家人朱士行,

突破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得損傷的傳統理念。 白馬寺也成為佛教在漢地傳播的初轉法輪。 據傳, 泰國博物館收藏的成人拇指大小的漢傳金銅佛像, 就是根據明帝夢中金人模樣製作的, 是白馬寺漢代供奉過的舊物。 1995年, 泰國一百多位僧侶將按原樣放大的金銅佛像送回白馬寺供奉。

釋迦牟尼坐像 年代:明 尺寸:高60釐米

中國對外來文化並不排斥, 對新事物的認識也是逐漸明晰的。 佛教初傳的東漢至西晉時期, 大多數人對佛的認識是模糊的, 將佛當作“西方大神”的大有人在, 受傳統鬼神信仰的影響, 往往佛神不分。 在江浙一帶墓葬出土的喪葬魂瓶常有佛像與神和神獸一起堆塑或貼塑罐體, 且形象模糊。 還有將佛當作神以犧牲祭拜, 中天竺僧人曇柯迦羅在三國時期來到洛陽, 目睹此景, 甚是驚訝, 因此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譯成漢文, 弘傳佛教儀軌。

誕生佛等身立像 年代:元 尺寸:高 83 釐米

在統治者的積極提倡和中外僧人的共同弘傳下, 善男信女逐漸厘清了佛與傳統神仙的關係, 東晉十六國時期, 佛教造像在漢地已開始成為獨立膜拜對象, 單體的佛像開始廣為塑造。 在佛寺林立的東晉都城建康(今南京), 出現了專事鑄佛及雕刻佛像的藝術家——戴逵, 相傳夾紵佛像是由他首創的。 他刻鑄佛像, 往往“積思三年,

刻像乃成” 。 與南方的建寺塑佛不同, 北方十六國盛行開窟造像, 以供禪修之用, 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佛教造像藝術。 十六國佛像的另一個特色是以金屬大量鑄造金銅佛像, 似為彰顯尊貴和金剛不壞之軀。 此後代有鑄造, 為後人研究佛教漢傳的發展留存了實物資料。

地藏王菩薩坐像 年代:宋 尺寸:高 40 釐米

南北朝是佛造像將外來藝術融合的時期。 無論是刻造于齊永明元年(現藏浙江紹興博物館)的造像碑, 還是四川博物院所藏梁普同四年釋迦佛立像, 其造形和服飾均已完全漢化。

三世佛 年代:, 大理國 尺寸:高26 釐米

隋唐時期,隨著中國第一個佛教宗派——天臺宗的創立,以及玄奘西行求法的成功,佛教漢傳發展到了鼎盛時期,佛教造像不再亦步亦趨於外來模式和手法,適度地表現造像入世的一面,而不破壞造像出世之一面,造像具有個性化、理想化、現實化的特徵。晚唐“會昌法難”是漢傳佛教造像藝術衰微的標誌,以後大規模鑿窟造像在北方很少出現。

關羽、關平、周倉一組 年代:明 尺寸:高 82 釐米、74 釐米、74 釐米

宋代是偏重儒道的社會,佛教為了生存,開始與之融合。西南的四川地區,由於社會的相對安定,有石窟造像群一百二十餘處,其中以儒釋道三教合流的造像最有特色。宋代佛像開臉寫實,完全以世俗的審美情趣來塑造佛像,慈善的女相觀音菩薩和包容的布袋和尚造像即出現於此時。

元代由於政治的因素,藏傳佛教興盛,西天的梵相對佛像藝術影響極大,逐漸成為佛像藝術形式的主流,特別是上層社會。隨著藏傳佛教向漢地的流布,漢藏造像藝術在潛移默化中交融共存,杭州飛來峰石窟造像是此寫照。明清漢傳佛教造像沿著漢藏交融的趨向發展,並摻以儒道和民俗的一些因素,漢地造像愈發龐雜。

地藏王菩薩坐像 年代:元 尺寸:高 36 釐米(含座)

釋迦牟尼坐像 年代:清 尺寸:高 46 釐米(其中佛像 18.5 釐米)

“錢塘陳彥清造”菩薩像 年代:明

雪山大士像 年代:元 尺寸:高 19.5 釐米

魚籃一葉觀音 年代:明 尺寸:高 19.2 釐米

釋迦牟尼說法像 年代:唐 尺寸:高 13.5 釐米

騎吼觀音 年代:元 尺寸:高 125 釐米

由於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重視藏傳佛教的,皇家佛造像自然以藏佛為主。民間供奉的佛像經過“文革”清洗,遺存日益稀少。因此,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民間收藏開始主要以藏傳佛造像為主。隨著收藏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只有漢傳佛造像才能反映佛教在中國的流布狀況,於是,漢傳佛像收藏熱在民間悄然興起。“

隋唐時期,隨著中國第一個佛教宗派——天臺宗的創立,以及玄奘西行求法的成功,佛教漢傳發展到了鼎盛時期,佛教造像不再亦步亦趨於外來模式和手法,適度地表現造像入世的一面,而不破壞造像出世之一面,造像具有個性化、理想化、現實化的特徵。晚唐“會昌法難”是漢傳佛教造像藝術衰微的標誌,以後大規模鑿窟造像在北方很少出現。

關羽、關平、周倉一組 年代:明 尺寸:高 82 釐米、74 釐米、74 釐米

宋代是偏重儒道的社會,佛教為了生存,開始與之融合。西南的四川地區,由於社會的相對安定,有石窟造像群一百二十餘處,其中以儒釋道三教合流的造像最有特色。宋代佛像開臉寫實,完全以世俗的審美情趣來塑造佛像,慈善的女相觀音菩薩和包容的布袋和尚造像即出現於此時。

元代由於政治的因素,藏傳佛教興盛,西天的梵相對佛像藝術影響極大,逐漸成為佛像藝術形式的主流,特別是上層社會。隨著藏傳佛教向漢地的流布,漢藏造像藝術在潛移默化中交融共存,杭州飛來峰石窟造像是此寫照。明清漢傳佛教造像沿著漢藏交融的趨向發展,並摻以儒道和民俗的一些因素,漢地造像愈發龐雜。

地藏王菩薩坐像 年代:元 尺寸:高 36 釐米(含座)

釋迦牟尼坐像 年代:清 尺寸:高 46 釐米(其中佛像 18.5 釐米)

“錢塘陳彥清造”菩薩像 年代:明

雪山大士像 年代:元 尺寸:高 19.5 釐米

魚籃一葉觀音 年代:明 尺寸:高 19.2 釐米

釋迦牟尼說法像 年代:唐 尺寸:高 13.5 釐米

騎吼觀音 年代:元 尺寸:高 125 釐米

由於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重視藏傳佛教的,皇家佛造像自然以藏佛為主。民間供奉的佛像經過“文革”清洗,遺存日益稀少。因此,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民間收藏開始主要以藏傳佛造像為主。隨著收藏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只有漢傳佛造像才能反映佛教在中國的流布狀況,於是,漢傳佛像收藏熱在民間悄然興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