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美學散步|但丁·羅塞蒂:沉緬於情愛旋渦中的唯美主義大師

文 | 芯羽

編輯 | 李興東

但丁·加百利·羅塞蒂 (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 ), 19世紀英國拉斐爾前派重要代表畫家。 與同時代的其他幾位畫家不同, 羅塞蒂受到維多利亞風格聖人羅斯金的影響, 是拉斐爾前派藝術向後來唯美傾向轉變的領導人物。 羅塞蒂多才多藝, 有著多重身份, 不僅是著名的英國拉斐爾前派畫家,

還是著名的詩人、插圖畫家和翻譯家。

羅塞蒂是義大利裔學者蓋布瑞爾·羅塞蒂之子, 生於英國倫敦。 因為家學淵源, 羅塞蒂和他的弟弟妹妹們在各自的領域均有建樹, 他的妹妹是詩人克莉斯緹娜·羅塞蒂, 而他的弟弟則是畫家威廉·邁克爾·羅塞蒂。

羅塞蒂本來的名字是蓋布瑞爾·查理斯·但丁·羅塞蒂, 他的朋友和家人稱他為“蓋布瑞爾”, 不過在公眾上他都使用但丁這個名字, 因為這個名字能讓人與著名的文學家但丁產生聯想。

青年時期的羅塞蒂常常糾結於是做詩人還是畫家,

因為在這兩方面他都表現出很大的興趣, 不過天才從來不需要煩惱太久, 正如我們現在所知道的, 羅塞蒂後來不僅成為畫家、詩人, 還是插圖畫家和翻譯家。 1843年, 羅塞蒂跟隨福特·馬多克斯·布朗開始學習繪畫。 1846年起, 他開始就讀於倫敦皇家美術學院。 在學院中, 羅塞蒂結識了與他志趣相投的威廉·霍爾曼·亨特, 他們在藝術及文學上都有著相同的看法, 他們和米萊斯一起發展了拉斐爾前派。

《維納斯》

羅塞蒂的藝術作品以詩人的想像力和堅實的寫實技巧相結合,意境深邃,構思奇巧,讓人印象深刻。羅塞蒂的作品多取材於聖經、希臘神話,但不同於以往描繪神的作品,他既不是讓神處於高高在上的地位,也不像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把神世俗化,畫家筆下的神仙有人的感情,但比人的感情更纖細,含著天真的喜悅或淡淡的憂鬱。他喜用明亮的色彩,人物造型優雅。傳記作者威廉•岡特曾用欣賞的文筆寫道:“羅塞蒂的魅力太龐大了——他仿佛撒開了一張網,無論他走到哪裡,這張網都能捕到朋友、捕到思想。”

羅塞蒂以女性為題材,他畫中的女人也一反“維多利亞時期”蒼白、矮小、神聖的常態,代之以“身材高大、嘴唇性感、眼神勾魂”,而這三點特徵,日後也成為整個拉斐爾前派女性美的藝術尺規。他筆下的女人大都長著相似的兩張臉(希達爾和珍妮,關於他們的情感糾葛可以參考上一篇文章☞ 拉斐爾前派的詩與遠方美學散步),畫面中的女人或是感傷于情感糾葛,或是用慵懶散漫的方式消磨著時光,被稱為“千人一面的現代型美女”。

羅塞蒂幾乎一生都沉緬於悲劇性的愛情旋渦中。他的全部繪畫主題,都與愛情和婦女形象相關,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以其妹妹克莉絲蒂娜為模特,創作了一些宗教題材的作品,如1849年參加拉斐爾前派畫展的第一幅作品《聖瑪利亞的少女時代》以及第二年展出的《受胎告知》。

《聖瑪利亞的少女時代》

《受胎告知》

《受胎告知》是一幅典型的宗教題材作品,畫面簡潔端莊,以耀眼的白色為全畫重心,以前來報信的天使拿持百合花象徵天賜福音,以從開啟的窗子中飛來的白鴿象徵基督降生。整幅面氣氛十分莊重,聖母雖臉色憔悴卻舉止優美。儘管作為超凡脫俗的宗教情節來展示,面畫卻沒有宗教氛圍,反而充滿著人情味。在這裡,羅塞蒂以賦予宗教題材象徵性的細節和色彩,體現了拉斐爾前派的繪畫理想。從羅塞蒂早期的繪畫中,我們可感覺到他所固有的一種藝術個性,即他喜歡用油畫描繪詩意。

《尋找》

第二階段,則以他的妻子希達爾為藍本,抒寫了他本人的愛情生活。這一時期的創作,羅塞蒂以理想中的女性形象——纖弱文靜的氣質、沉思夢幻的外表、繾綣倦怠的愁緒來表現。“她(希達爾)就是開啟我才華的鑰匙,沒有她,我只是個積滿灰層掛著鏽鎖的盒子。”羅塞蒂如是說。

《所愛的》

《但丁在貝婭特利絲死去時夢見》

但正當羅塞蒂的藝術最成熟時期,愛妻希達爾的不幸去世給了他致命的創傷。羅塞蒂陷入了無盡的惆悵,在希達爾的墓地前埋葬了大量未發行的詩稿,羅塞蒂之後的畫風也變得帶有些詭譎的陰鬱傷感。在作品中,前期寶石般的色彩、明快的線條風格開始轉向柔和的邊線、模糊的形體,抒情意味減弱,人物節奏緩慢,表情漸顯鬆散、空乏。

《貝婭特麗絲》

之後,羅塞蒂創作了一系列帶有個人感傷情調的婦女肖像,情緒頹廢,象徵色彩濃重,內涵艱深而流於晦澀。第三個階段,羅塞蒂的藝術出現衰落現象,他已經完全背叛了拉斐爾前派原來的宗旨,他這時所畫的人物臉型幾乎雷同——濃濃的烏髮、修長的脖子、兩片誘惑性的厚唇,顯示出一種病態或醉態的憂鬱、頹廢之美,這是羅塞蒂油畫藝術的通病,也是藝術家鬱鬱寡歡、自我沉淪的結果,已完全是他個人的心靈寫照了。這一時期較為著名的作品有《白日夢》。

羅塞蒂的作品富有盎然的詩情與朦朧悲劇色彩,他的許多繪畫作品都有相應的詩歌對應,頗有“詩情畫意”。

畫面中的綠色衣服的女子象徵著妻子西達爾,她扶靠在樹枝上,眼神渙散,無力看著遠方,像是看到希望卻又無法觸及。手上的花已經沒有力氣握住,感覺隨時都會掉落在地上。她的靈魂好像早已被死神抽離了。在畫家的白日夢裡不是美麗和浪漫的幻想,而是一種徹悟的絕望,羅塞蒂的白日夢給予的不是思念而是絕望和無奈。

《珀爾賽福涅》

羅塞蒂深厚的文學修養、高度的繪畫熱情以及近乎悲劇性的一生,賦予了作品盎然的詩情、朦朧的畫意與濃濃的悲劇情緒。

《維納斯》

羅塞蒂的藝術作品以詩人的想像力和堅實的寫實技巧相結合,意境深邃,構思奇巧,讓人印象深刻。羅塞蒂的作品多取材於聖經、希臘神話,但不同於以往描繪神的作品,他既不是讓神處於高高在上的地位,也不像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把神世俗化,畫家筆下的神仙有人的感情,但比人的感情更纖細,含著天真的喜悅或淡淡的憂鬱。他喜用明亮的色彩,人物造型優雅。傳記作者威廉•岡特曾用欣賞的文筆寫道:“羅塞蒂的魅力太龐大了——他仿佛撒開了一張網,無論他走到哪裡,這張網都能捕到朋友、捕到思想。”

羅塞蒂以女性為題材,他畫中的女人也一反“維多利亞時期”蒼白、矮小、神聖的常態,代之以“身材高大、嘴唇性感、眼神勾魂”,而這三點特徵,日後也成為整個拉斐爾前派女性美的藝術尺規。他筆下的女人大都長著相似的兩張臉(希達爾和珍妮,關於他們的情感糾葛可以參考上一篇文章☞ 拉斐爾前派的詩與遠方美學散步),畫面中的女人或是感傷于情感糾葛,或是用慵懶散漫的方式消磨著時光,被稱為“千人一面的現代型美女”。

羅塞蒂幾乎一生都沉緬於悲劇性的愛情旋渦中。他的全部繪畫主題,都與愛情和婦女形象相關,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以其妹妹克莉絲蒂娜為模特,創作了一些宗教題材的作品,如1849年參加拉斐爾前派畫展的第一幅作品《聖瑪利亞的少女時代》以及第二年展出的《受胎告知》。

《聖瑪利亞的少女時代》

《受胎告知》

《受胎告知》是一幅典型的宗教題材作品,畫面簡潔端莊,以耀眼的白色為全畫重心,以前來報信的天使拿持百合花象徵天賜福音,以從開啟的窗子中飛來的白鴿象徵基督降生。整幅面氣氛十分莊重,聖母雖臉色憔悴卻舉止優美。儘管作為超凡脫俗的宗教情節來展示,面畫卻沒有宗教氛圍,反而充滿著人情味。在這裡,羅塞蒂以賦予宗教題材象徵性的細節和色彩,體現了拉斐爾前派的繪畫理想。從羅塞蒂早期的繪畫中,我們可感覺到他所固有的一種藝術個性,即他喜歡用油畫描繪詩意。

《尋找》

第二階段,則以他的妻子希達爾為藍本,抒寫了他本人的愛情生活。這一時期的創作,羅塞蒂以理想中的女性形象——纖弱文靜的氣質、沉思夢幻的外表、繾綣倦怠的愁緒來表現。“她(希達爾)就是開啟我才華的鑰匙,沒有她,我只是個積滿灰層掛著鏽鎖的盒子。”羅塞蒂如是說。

《所愛的》

《但丁在貝婭特利絲死去時夢見》

但正當羅塞蒂的藝術最成熟時期,愛妻希達爾的不幸去世給了他致命的創傷。羅塞蒂陷入了無盡的惆悵,在希達爾的墓地前埋葬了大量未發行的詩稿,羅塞蒂之後的畫風也變得帶有些詭譎的陰鬱傷感。在作品中,前期寶石般的色彩、明快的線條風格開始轉向柔和的邊線、模糊的形體,抒情意味減弱,人物節奏緩慢,表情漸顯鬆散、空乏。

《貝婭特麗絲》

之後,羅塞蒂創作了一系列帶有個人感傷情調的婦女肖像,情緒頹廢,象徵色彩濃重,內涵艱深而流於晦澀。第三個階段,羅塞蒂的藝術出現衰落現象,他已經完全背叛了拉斐爾前派原來的宗旨,他這時所畫的人物臉型幾乎雷同——濃濃的烏髮、修長的脖子、兩片誘惑性的厚唇,顯示出一種病態或醉態的憂鬱、頹廢之美,這是羅塞蒂油畫藝術的通病,也是藝術家鬱鬱寡歡、自我沉淪的結果,已完全是他個人的心靈寫照了。這一時期較為著名的作品有《白日夢》。

羅塞蒂的作品富有盎然的詩情與朦朧悲劇色彩,他的許多繪畫作品都有相應的詩歌對應,頗有“詩情畫意”。

畫面中的綠色衣服的女子象徵著妻子西達爾,她扶靠在樹枝上,眼神渙散,無力看著遠方,像是看到希望卻又無法觸及。手上的花已經沒有力氣握住,感覺隨時都會掉落在地上。她的靈魂好像早已被死神抽離了。在畫家的白日夢裡不是美麗和浪漫的幻想,而是一種徹悟的絕望,羅塞蒂的白日夢給予的不是思念而是絕望和無奈。

《珀爾賽福涅》

羅塞蒂深厚的文學修養、高度的繪畫熱情以及近乎悲劇性的一生,賦予了作品盎然的詩情、朦朧的畫意與濃濃的悲劇情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