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融圈哭了工資被IT碾壓:華為騰訊券商年薪大揭密-優就業

人怕入錯行。 個人的收入水準, 在很大程度上跟所在行業息息相關。

安徽中公教育優就業, 優就業, 就好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消息, 2016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57394元。 其中最賺錢的行業是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 2016年平均工資為122478元, 首次打敗金融業成為新霸主。 金融業工資水準退居次席, 2016年平均工資為117418元。

此外資料顯示, 10年前金融業的工資至今僅增長90%, 位居各行業的倒數第二。 同期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則增長116%, 也不敵所有行業平均131%的增長。 這意味著未來5-10年, 其它行業的工資有可能繼續趕超這兩大霸主。

一、土豪行業新霸主──IT業的程式師

一提到什麼行業最賺錢, 不少人的條件反射就會是金融業。

的確, 金融業的工資確實稱霸全國各行業多年, 一直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土豪行業。 然而, 從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2016年資料來看,

金融業的領先地位已不再, 首次被it業所取代。

2016年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資料顯示, 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 平均工資為122478元, 比上年增長9.3%, 平均工資水準首次超過金融業排名各行業門類首位。

金融業工資水準退居次席, 主要受銀行業高管限薪以及股市低迷等因素影響, 2016年平均工資為117418元, 比上年僅增長2.3%, 增幅排各行業門類第二低位。

排名第三、第四的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平均工資為96638元、83863元。

不同行業的平均工資差別不小。

平均工資最低的行業則為農、林、牧、漁業, 住宿和餐飲業和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平均工資只有33612元、43382元和47577元。

二、華為、騰訊與金融圈薪酬大PK

先說華為。

華為公司的2016年的年報顯示, 2016年全年華為的工資薪金總額為941.79億元, 加上130多億的時間單位計畫(俗稱加班工資), 平均到17萬華為人身上, 人均年薪為63.1萬元。

銀行、券商和保險三大金融行業中, 券商業平均年薪水準最高,

在2015年牛市環境下全年還有券商的平均年薪能夠達到80萬左右, 例如中信證券2015年平均年薪78.5萬元。

隨後股災和2016年股市的下跌, 使得2016年各大券商的平均年薪普遍下降, 給了華為年薪超越券商的機會。

再說騰訊。

騰訊老師的2016年年報顯示, 截至去年年底, 員工有38775名, 2016年的總薪酬是人民幣234.33億元, 基金君簡單粗暴的平均一下, 嗯人均60.4萬元年薪。

而騰訊最新的季報顯示, 截至2017年一季度, 騰訊員工有39258名, 這三個月騰訊付的總薪酬是74.23億人民幣, 算一下, 平均每一個員工一個月的薪水是......6.3萬元。 大家可以自己乘以12個月算一下哈。

接著說券商、保險、銀行的薪酬。直接上圖。(資料來源年報)

三、IT業工資首次居首意味著什麼?

我們平常印象中最賺錢的、來錢最快的行業莫過於“錢生錢”的金融業。此次其平均工資水準卻被IT業逆襲,多少讓人有些意外。

但這難言突兀:逆襲的背後,是我國“資訊經濟”迅速發展,“IT人士”工資也在水漲船高——雖然我國IT行業薪酬在很多國際IT業薪酬水準最低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與美國等國家IT業薪酬相比,也存在“農民工與銀行家”的距離。這也表明,中國IT業工資“補漲”的空間仍然很大。相形之下,金融業則慢慢進入增長“天花板”。

IT業100%甚至更高的增長率是很平常的。因為IT業產品一旦生產就可以接近零成本無限制複製。像微軟有些產品一旦開發出來,幾乎可以零成本拷貝。勞動生產率是工資增長率的基石。

此外,實體經濟的核心要素是市場、機器、資本等,而IT行業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如比爾·蓋茨、約伯斯、馬雲、馬化騰等。當然,大量的程式師、技術人員等就是IT產業一條條“生產線”。金融業的核心要素還是資本占主導,所以金融從業人員的工資增長是有“天花板”的。

IT業工資首超金融業,也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中國逐步步入“資訊經濟”(知識經濟)時代,以資本為代表的金融業已經開始“遜位”於以知識為代表的IT業。這是經濟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安徽中公教育優就業,優就業,就好業!

接著說券商、保險、銀行的薪酬。直接上圖。(資料來源年報)

三、IT業工資首次居首意味著什麼?

我們平常印象中最賺錢的、來錢最快的行業莫過於“錢生錢”的金融業。此次其平均工資水準卻被IT業逆襲,多少讓人有些意外。

但這難言突兀:逆襲的背後,是我國“資訊經濟”迅速發展,“IT人士”工資也在水漲船高——雖然我國IT行業薪酬在很多國際IT業薪酬水準最低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與美國等國家IT業薪酬相比,也存在“農民工與銀行家”的距離。這也表明,中國IT業工資“補漲”的空間仍然很大。相形之下,金融業則慢慢進入增長“天花板”。

IT業100%甚至更高的增長率是很平常的。因為IT業產品一旦生產就可以接近零成本無限制複製。像微軟有些產品一旦開發出來,幾乎可以零成本拷貝。勞動生產率是工資增長率的基石。

此外,實體經濟的核心要素是市場、機器、資本等,而IT行業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如比爾·蓋茨、約伯斯、馬雲、馬化騰等。當然,大量的程式師、技術人員等就是IT產業一條條“生產線”。金融業的核心要素還是資本占主導,所以金融從業人員的工資增長是有“天花板”的。

IT業工資首超金融業,也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中國逐步步入“資訊經濟”(知識經濟)時代,以資本為代表的金融業已經開始“遜位”於以知識為代表的IT業。這是經濟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安徽中公教育優就業,優就業,就好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