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行業研究|氟化工行業-製冷劑冬去春來,多因素提振龍頭股

2011年, 氟化工行業全產業鏈價格大幅上漲, 企業利潤快速增長, 出現一輪投資高潮, 但由於產業鏈低中端無序擴張, 導致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等矛盾突出, 氟化工行業自2011年景氣高點後陷入低谷, 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下跌, 2017年開始製冷劑價格持續反彈, 行業週期有望迎來反轉。

1、主要看點

1、國內環保壓力加大

製冷劑的生產過程具有明顯的污染特點, 隨著近來環保壓力的加大, 相關企業生產成本不可避免的出現上漲。 製冷劑上游原材料螢石開採、以及生產國產中的廢酸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在目前環保壓力下,

處理廢酸的企業開工率下降, 副產品氟鹽酸的處理成本大幅上漲, 不少企業出現廢酸脹庫的問題而被迫降低開工率, 導致製冷劑的產量供給緊張, 推動價格的上漲。 絕大多數製冷劑企業並不具備處理廢酸的相關配套設備, 但龍頭企業巨化、東嶽等均具備內部消化處理的能力, 環保壓力的加大對龍頭企業影響相對較少, 但缺乏處理設備的中小型企業影響較大, 導致龍頭企業更具成本優勢(大概每噸2000元的成本優勢), 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2、製冷劑大幅漲價

春節後製冷劑的價格持續上漲, 二月至五月製冷劑漲幅達50%, 其中第二代製冷劑R22以及第三代製冷劑R134a漲幅均超過50%。 隨著製冷劑需求的增加以及海外產能的退出,

製冷劑價格被迫上漲, 而主要原材料氫氟酸以及三氯甲烷的價格大幅上漲導致成本上升。

3、海外產能退出

歐美市場將於2019年之前退出第三代製冷劑的生產, 而目前第四代製冷劑技術還非常不成熟, 不具備替補的前提條件, 海外產能將會近一步向其他國家轉移, 中國作為製冷劑生產大國, 具有豐富的氟石資源, 海外產能的退出將會使國內製冷劑產業直接受益。

4、中國是最大的製冷劑生產國

截止2014年, 全球第三代製冷劑產能總計237萬噸, 主要分佈在中國、美國、歐洲、日本和其他地區, 占比分別為53%、20%、14%、7%、6%。 而我國需求占比相對較少, 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地, 目前, 我國出口占自身產量的56%和全球貿易量的26%。 中國螢石(氟石)儲量豐富,

在世界螢石探明儲量中國排行第三, 其中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是最大的螢石生產國, 排行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墨西哥和內蒙古, 但產量均遠低於中國。 歐美螢石受制于礦產資源不豐富以及成本高企, 導致製冷劑產能主要分佈在發展中國家, 東南亞地區具有較為明顯的成本優勢。

圖一:近年主要螢石開採國產量

圖二:主要國家螢石儲量

2、未來國外製冷劑市場向國內靠攏

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破壞臭氧層系數值高的HCFC落後製冷劑產品將逐步被淘汰, 未來對臭氧層破壞係數為零的HFC產品將會逐步替代HCFC, 而歐美國家對製冷劑的淘汰速度較快, 第三代產能將于2019年完全淘汰, 目前第四代製冷劑還不具備完全替代的能力,

關停的海外產能只能在其他國家尋求進口。 近年製冷劑市場表現低迷, 國內大多數企業只能保持盈虧平衡, 而成本較高的歐美市場更是出現大面積關停。 2014年, 歐洲最大、全球前三的製冷劑廠商阿科瑪關閉了西班牙的2.1萬噸產能, 去年四季度關閉法國本部的7.8萬噸產能, 占歐洲總產能的1/3, 目前已關閉了其在歐洲全部產能, 歐洲另一家全球前5大企業索爾維產能也在逐步退出, 預計減產規模在3萬噸左右。 在製冷劑上歐洲並不具備競爭優勢, 其氟化工成本高企, 而且與製冷劑配套的氯鹼化工關停, 產能很大程度上只能滿足本土的需求, 加上歐洲對氯鹼化工環保要求極其嚴格, 歐盟2020替代汞法氯堿工藝的大限日益臨近,
對本來已經表現低迷的氯堿行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海外產能由於螢石儲量以及配套產業鏈的限制, 難以出現產能擴張, 歐美國家受《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強制限制, 將會由生產向進口轉變, 中國作為最大的製冷劑生產及出口國, 將會直接受益, 行業景氣度有望復蘇。

圖三:《蒙特利爾議定書》部分製冷劑型號限制情況

圖四:製冷劑發展簡圖

3、年後製冷劑價格大幅上漲

作為氫氟酸的主要原材料螢石價格年初開始上漲,氫氟酸廠家集體提升價格,主要原因在於螢石長期處於較低位置,部分廠家出現關停現象,而關停現象導致螢石的需求供不應求,價格水漲船高,上年年末,南方氫氟酸廠家召開行業大會,集體上調產品價格。而物流成本的上漲也驅動價格的上漲,2016年9月21日,國家交通運輸部發佈改運輸貨車超載新規,二軸及二軸以上的貨車超載上限下調,分別下調5-12噸不等,每超載一噸最高罰款500元。而近來環保壓力加強,國家提高行業排放標準,作為具有明顯污染特徵的製冷劑行業首當其衝。而隨著下游空調進入補庫存以及銷售旺季,對製冷劑的需求也將會增加。

圖五:2017年巨化R134a價格走勢

4、製冷劑受益下游空調需求迎來旺季

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空調內銷同比快速增長,主要因為2016年是房地產銷售旺季,在2015年下半年開始空調去庫存力度加大,2016年更是空調的去庫存年,空調庫存數量大幅下降,上年三季度已經開始補庫存階段,預計持續三個季度以上,加上空調馬上迎來銷售旺季,上游製冷劑產品將會直接受益。而汽車的銷量也有所增加,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2017年1-4月,汽車銷量同比增加4.6%。

圖六:2017年空調內銷情況(萬台)

圖七:空調補庫存趨勢

5、龍頭企業優勢凸顯,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受環保壓力的影響,一直被國家嚴格控制氫氟酸開工受限制,作為其產品的製冷劑開工率卻大幅提升,上游原材料和下游產品開工率的落差也是造成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而環保壓力的影響對沒有配套產業鏈的中小企業影響尤為嚴重,製冷劑的生產會產生大量氟鹽酸,以前對廢酸的處理可以以廉價的出售,但是現在每噸的處理成本基本要倒貼300元以上,具備配套能力的大企業一般可以內部消化處理,使得在成本上大概節約2000元/噸,而具備自產氫氟酸能力的大企業每噸成本又節約1200-2200元左右。雖然製冷劑價格大幅上漲,開工率也明顯上升,普遍達到70%以上,但對於不具備配套生產能力的企業來說同樣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處理廢酸價格上漲導致脹庫的問題,我們認為具備配套能力的企業開工率將會更高,未來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圖八:材料成本差異

6、下游產品對製冷劑價格不敏感

製冷劑價格可以大幅上漲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使用製冷劑下游產品對其價格非常不敏感,其中空調每台成本只有10元,冰箱更是不到1元,汽車成本略高,每台20元,但考慮到汽車的價格,成本比例汽車最低,製冷劑繼續提價不會面臨來自下游的壓力。

7、未來競爭主要集中在第三代製冷劑

受制《蒙特利爾議定書》的限制,對臭氧層有損耗的老舊冷劑在國內將會逐步淘汰,在國內產能在早幾年已經停止了擴張,格力等空調龍頭以及逐步推廣帶三代製冷劑的使用,三代產品將會逐步取締二代產品的市場份額,二代製冷劑市場的收縮不可避免。未來競爭集中在第三代製冷劑,R134a、R32、R125前三大企業產能占比分別為67.4%、40.9%、47.1%,受環保的壓力中小企業面臨的影響遠大於龍頭企業,在開工率方面也受到較大的影響,產能不可避免的向龍頭集中。

圖九:各企業製冷劑產能(萬噸)

以上內容源自大策略app原創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祝大家投資愉快~

圖四:製冷劑發展簡圖

3、年後製冷劑價格大幅上漲

作為氫氟酸的主要原材料螢石價格年初開始上漲,氫氟酸廠家集體提升價格,主要原因在於螢石長期處於較低位置,部分廠家出現關停現象,而關停現象導致螢石的需求供不應求,價格水漲船高,上年年末,南方氫氟酸廠家召開行業大會,集體上調產品價格。而物流成本的上漲也驅動價格的上漲,2016年9月21日,國家交通運輸部發佈改運輸貨車超載新規,二軸及二軸以上的貨車超載上限下調,分別下調5-12噸不等,每超載一噸最高罰款500元。而近來環保壓力加強,國家提高行業排放標準,作為具有明顯污染特徵的製冷劑行業首當其衝。而隨著下游空調進入補庫存以及銷售旺季,對製冷劑的需求也將會增加。

圖五:2017年巨化R134a價格走勢

4、製冷劑受益下游空調需求迎來旺季

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空調內銷同比快速增長,主要因為2016年是房地產銷售旺季,在2015年下半年開始空調去庫存力度加大,2016年更是空調的去庫存年,空調庫存數量大幅下降,上年三季度已經開始補庫存階段,預計持續三個季度以上,加上空調馬上迎來銷售旺季,上游製冷劑產品將會直接受益。而汽車的銷量也有所增加,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2017年1-4月,汽車銷量同比增加4.6%。

圖六:2017年空調內銷情況(萬台)

圖七:空調補庫存趨勢

5、龍頭企業優勢凸顯,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受環保壓力的影響,一直被國家嚴格控制氫氟酸開工受限制,作為其產品的製冷劑開工率卻大幅提升,上游原材料和下游產品開工率的落差也是造成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而環保壓力的影響對沒有配套產業鏈的中小企業影響尤為嚴重,製冷劑的生產會產生大量氟鹽酸,以前對廢酸的處理可以以廉價的出售,但是現在每噸的處理成本基本要倒貼300元以上,具備配套能力的大企業一般可以內部消化處理,使得在成本上大概節約2000元/噸,而具備自產氫氟酸能力的大企業每噸成本又節約1200-2200元左右。雖然製冷劑價格大幅上漲,開工率也明顯上升,普遍達到70%以上,但對於不具備配套生產能力的企業來說同樣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處理廢酸價格上漲導致脹庫的問題,我們認為具備配套能力的企業開工率將會更高,未來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圖八:材料成本差異

6、下游產品對製冷劑價格不敏感

製冷劑價格可以大幅上漲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使用製冷劑下游產品對其價格非常不敏感,其中空調每台成本只有10元,冰箱更是不到1元,汽車成本略高,每台20元,但考慮到汽車的價格,成本比例汽車最低,製冷劑繼續提價不會面臨來自下游的壓力。

7、未來競爭主要集中在第三代製冷劑

受制《蒙特利爾議定書》的限制,對臭氧層有損耗的老舊冷劑在國內將會逐步淘汰,在國內產能在早幾年已經停止了擴張,格力等空調龍頭以及逐步推廣帶三代製冷劑的使用,三代產品將會逐步取締二代產品的市場份額,二代製冷劑市場的收縮不可避免。未來競爭集中在第三代製冷劑,R134a、R32、R125前三大企業產能占比分別為67.4%、40.9%、47.1%,受環保的壓力中小企業面臨的影響遠大於龍頭企業,在開工率方面也受到較大的影響,產能不可避免的向龍頭集中。

圖九:各企業製冷劑產能(萬噸)

以上內容源自大策略app原創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祝大家投資愉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