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張伯駒:民國四公子之一,傾其家產保護國寶卻無償捐獻國家

1898年, 是戊戌變法的那一年, 也是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建立的那一年。 百度百科列舉這一年出生的名人有:周恩來、劉少奇、彭德懷、康生、陳誠、湯恩伯、毛人鳳、朱自清、鄭振鐸、許廣平······但即便是無所不知的百度, 仍然漏掉了一個不遜於以上任何人的大人物, 他就是張伯駒。

張伯駒這個名字真的不夠響亮。 他是個什麼人, 他都幹了什麼, 為什麼在我眼中他能與諸多偉人並列?這一連串問題的答案可以很長, 也可以很短。 為了讓大家用最短的時間瞭解張伯駒其人, 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些評價:

國學大師啟功說:“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天下民間收藏第一人。 ”

國畫大師劉海粟說:“他是當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 從他那廣袤的心胸湧出四條河流, 那便是書畫鑒藏、詩詞、戲曲和書法。 四種姊妹藝術互相溝通, 又各具性格, 堪稱京華老名士, 藝苑真學人。 ”

政治活動家,

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的章伯鈞在看到張伯駒的詩集後, 一聲歎息:“不論中國文學如何發展, 都不會再有張伯駒!”

著名紅學家周汝昌說:“閱讀張伯駒, 我深深覺得, 他為人超拔是因為時間坐標系特異, 一般人時間坐標系三年五年, 頂多十年八年, 而張伯駒的坐標系大約有千年, 所以他能坐觀雲起, 笑看落花, 視勳名如糟粕、看勢力如塵埃。 ”

周汝昌曾下過這樣的論斷:“以詞人之詞論, 應以南唐後主李煜為首, 以張伯駒為殿。 此後, 很難再產生真正的詞人之詞了。 ”

經濟學家千家駒說:“我參加八寶山追悼會不知道多少次了。 很多人悼辭上無一例外地寫著‘永垂不朽’。 依我看, 並非都能永垂不朽, 真正不朽者,

張伯駒是一個。 ”

如此之高的評價, 愈發讓人對張伯駒產生興趣。 與其介紹這位袁世凱的表侄是如何成為近代歷史上與袁克文、張學良、溥侗(一說為盧永祥之子盧小嘉, 一說為張謇之子孝若)一起並稱民國四公子的, 倒不如將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幾件大事挑出來仔細講講。

張伯駒(1898年3月14日—1982年2月26日), 原名張家騏, 字家騏, 號叢碧, 別號游春主人、好好先生, 河南項城人。 中國著名愛國民主人士, 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

張伯駒無償捐獻國寶

新中國成立後, 張伯駒一生所藏文物精華, 大多歸於故宮博物院收藏。 故宮博物院共計收藏有張伯駒《叢碧書畫錄》著錄的古代書畫22件, 幾乎件件堪稱中國藝術史上的璀璨明珠。

1952年, 張伯駒夫婦把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畫卷)、唐伯虎的《四美圖》連同幾幅清代山水畫軸捐給了故宮博物院。 1956年, 張伯駒和夫人潘素商量後, 將所藏的陸機《平復帖》(傳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杜牧《張好好詩》、范仲淹《道服贊》、蔡襄自書詩冊、黃庭堅《諸上座帖》等珍貴文物八件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

在此前, 張伯駒還通過統戰部徐冰將李白僅存於世的《上陽臺帖》轉呈毛主席, 毛主席收到此帖後, 觀賞數日, 十分愛惜。 1958年, 轉交故宮博物院珍藏。

李白《上陽臺帖》

杜牧《張好好詩帖》

黃庭堅《諸上座帖》

唐伯虎《王蜀宮妓圖》,又名《四美圖》

張伯駒與《平復帖》

在張伯駒的諸多藏品中,最具影響力的則是陸機的《平復帖》。《平復帖》是西晉大文學家陸機問候自己病中友人的書劄,因其中有病體“恐難平復”字樣而得名,距今已有近1700年。

《平復帖》是傳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蹟,有“法帖之祖”的美譽。2011年4月15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古代書法——草書》特種郵票1套4枚。其中之一為陸機章草書《平復帖》。2012年,《國家人文歷史》(原《文史參考》雜誌)獨家邀請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專家,在國寶中做取捨之間的思量、權衡,盤點出中國文物中的九大“鎮國之寶”。《平復帖》為鎮國之書法:其見證了漢字流變。

《平復帖》在乾隆年間流入清朝內府,後來被乾隆皇帝賜給了皇十一子成親王永瑆。光緒年間,書帖又到了朝廷重臣恭親王奕䜣的手裡。上世紀30年代,張伯駒于打聽到《平復帖》在奕䜣之孫、著名畫家溥心畬手裡。幾經中間人斡旋,20萬大洋的天價仍然讓他無力承擔(民國初期,魯迅在北師大學做教授時月薪是300大洋,20萬大洋相當於他七年的工資)。

1936年,讓張伯駒擔心的事發生了,溥心畬舊藏唐代韓幹《照夜白圖》經古董商人流失海外,張伯駒十分惋惜。又請張大千(在畫界溥心畬與張大千齊名,有南張北溥之稱)做說客,從中間說和,表示願以6萬大洋購買《平復帖》,但仍未如願。1937年年底,張伯駒在火車上與著名藏書家傅增湘相遇,從他口中得知,溥心佘母親過世,需款正急,可以借機購得《平復帖》。但張伯駒憂慮,現正遇溥心畬母喪,重提相求之事,有乘人之危之嫌。後來,傅增湘斡旋促成了此事。幾日之後,傅增湘把《平復帖》抱來了。“心佘要價4萬,不用抵押,一次賣斷較為簡便。”張伯駒立即先付2萬大洋。

陸機《平復帖》

雖說張伯駒出身世家,但此時父親張鎮芳已經去世四年,張伯駒雖是鹽業銀行的常務董事,但對銀行的事從來不聞不問,能拿得出來的錢並不多,為了湊足餘下的2萬大洋,他將妻子潘素的首飾都變賣了。《平復帖》來之不易,在收藏後,張伯駒把自己的書房改成為“平復堂”。

張伯駒與《遊春圖》

日本宣佈投降後,溥儀帶到東北的書畫文物比較集中地在市場上出現,北京琉璃廠的古董商穆蟠忱、馬霽川等人最早奔赴東北,以合股的方式收購到不少字畫精品,其中就有隋朝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展子虔是北齊至隋間的大畫家,《游春圖》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山水畫,畫上並沒有展子虔的簽名,之所以被認為是展子虔的畫作,是因為宋徽宗趙佶的題字。

對如此珍貴的書畫,張伯駒認為應由故宮博物院收藏為宜,但當時故宮財務困難,院長馬衡說:“故宮博物院經費困難,難以周轉。”張伯駒則說:“院方經費困難,伯駒願代為周轉。”接著他開始並請墨寶齋的馬保山從中周旋,希望購買《遊春圖》,最終,幾經斡旋以二百兩黃金(金條二十條)談定。但二百兩黃金對剛返回北平不久的張伯駒來說,已是力不從心。表面上家大業大,但十幾年裡,他手裡的錢幾乎都買了古書古畫,萬貫家財已經散盡。在購買《遊春圖》前,張伯駒剛剛收藏了范仲淹的《道服贊》,《道服贊》是范仲淹為友人所制道服撰寫的贊文,也是范仲淹唯一傳世手跡,張伯駒一見此帖便愛不釋手。最終,張伯駒變賣部分家產又加以舉債,以110兩黃金從收藏家靳伯聲處購得此帖。(《道服贊》與《遊春圖》一起剛剛從戰後的東北流回北平)。

隋 展子虔《遊春圖》

范仲淹《道服贊》

為了買下《遊春圖》,手頭拮据的張伯駒決意賣掉自己位於東城弓弦胡同占地15畝的宅院。這宅院據傳原為清朝大太監李蓮英所有,是張伯駒最喜愛的居處。宅院最終賣給了輔仁大學,再加上賣掉夫人的首飾,張伯駒湊齊了二百兩黃金。

據一些資料記載,《遊春圖》最後的成交價格為黃金一百七十兩。這其中也有一些小故事。當年張伯駒湊得黃金後,按照約定的時間辦理手續,但黃金鑒定師對金條進行成色鑒別時,發現金條成色太差,只有足金130多兩,少了70兩。最後,張伯駒答應補齊,並由馬保山擔保。至此,《遊春圖》才最終為張伯駒所購得。後經幾次補交,待補足到170兩黃金時,已經是1949年初。此時北平已和平解放,正是新、舊社會交替,餘下的30多兩黃金也就不了了之了。

當代山水畫家、國畫理論家關瑞之回憶:1980年夏,他陪同張伯駒、關松房、啟功、魏龍驤等老人同游頤和園時,一位領導問關松房、張伯駒兩位老人:當今很多名人都在考慮建博物館、灌唱片將自己的藝術作品傳世,你們是不是也有考慮?張伯駒回答:“我的東西都在故宮裡,不用操心了”。張伯駒的回答也令在場的所有人肅然起敬。1982年2月26日,張伯駒病逝于北京。傾其私產保護國寶字畫,一代名士張伯駒無私的風骨讓人感慨萬千。

張伯駒與夫人潘素

杜牧《張好好詩帖》

黃庭堅《諸上座帖》

唐伯虎《王蜀宮妓圖》,又名《四美圖》

張伯駒與《平復帖》

在張伯駒的諸多藏品中,最具影響力的則是陸機的《平復帖》。《平復帖》是西晉大文學家陸機問候自己病中友人的書劄,因其中有病體“恐難平復”字樣而得名,距今已有近1700年。

《平復帖》是傳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蹟,有“法帖之祖”的美譽。2011年4月15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古代書法——草書》特種郵票1套4枚。其中之一為陸機章草書《平復帖》。2012年,《國家人文歷史》(原《文史參考》雜誌)獨家邀請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專家,在國寶中做取捨之間的思量、權衡,盤點出中國文物中的九大“鎮國之寶”。《平復帖》為鎮國之書法:其見證了漢字流變。

《平復帖》在乾隆年間流入清朝內府,後來被乾隆皇帝賜給了皇十一子成親王永瑆。光緒年間,書帖又到了朝廷重臣恭親王奕䜣的手裡。上世紀30年代,張伯駒于打聽到《平復帖》在奕䜣之孫、著名畫家溥心畬手裡。幾經中間人斡旋,20萬大洋的天價仍然讓他無力承擔(民國初期,魯迅在北師大學做教授時月薪是300大洋,20萬大洋相當於他七年的工資)。

1936年,讓張伯駒擔心的事發生了,溥心畬舊藏唐代韓幹《照夜白圖》經古董商人流失海外,張伯駒十分惋惜。又請張大千(在畫界溥心畬與張大千齊名,有南張北溥之稱)做說客,從中間說和,表示願以6萬大洋購買《平復帖》,但仍未如願。1937年年底,張伯駒在火車上與著名藏書家傅增湘相遇,從他口中得知,溥心佘母親過世,需款正急,可以借機購得《平復帖》。但張伯駒憂慮,現正遇溥心畬母喪,重提相求之事,有乘人之危之嫌。後來,傅增湘斡旋促成了此事。幾日之後,傅增湘把《平復帖》抱來了。“心佘要價4萬,不用抵押,一次賣斷較為簡便。”張伯駒立即先付2萬大洋。

陸機《平復帖》

雖說張伯駒出身世家,但此時父親張鎮芳已經去世四年,張伯駒雖是鹽業銀行的常務董事,但對銀行的事從來不聞不問,能拿得出來的錢並不多,為了湊足餘下的2萬大洋,他將妻子潘素的首飾都變賣了。《平復帖》來之不易,在收藏後,張伯駒把自己的書房改成為“平復堂”。

張伯駒與《遊春圖》

日本宣佈投降後,溥儀帶到東北的書畫文物比較集中地在市場上出現,北京琉璃廠的古董商穆蟠忱、馬霽川等人最早奔赴東北,以合股的方式收購到不少字畫精品,其中就有隋朝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展子虔是北齊至隋間的大畫家,《游春圖》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山水畫,畫上並沒有展子虔的簽名,之所以被認為是展子虔的畫作,是因為宋徽宗趙佶的題字。

對如此珍貴的書畫,張伯駒認為應由故宮博物院收藏為宜,但當時故宮財務困難,院長馬衡說:“故宮博物院經費困難,難以周轉。”張伯駒則說:“院方經費困難,伯駒願代為周轉。”接著他開始並請墨寶齋的馬保山從中周旋,希望購買《遊春圖》,最終,幾經斡旋以二百兩黃金(金條二十條)談定。但二百兩黃金對剛返回北平不久的張伯駒來說,已是力不從心。表面上家大業大,但十幾年裡,他手裡的錢幾乎都買了古書古畫,萬貫家財已經散盡。在購買《遊春圖》前,張伯駒剛剛收藏了范仲淹的《道服贊》,《道服贊》是范仲淹為友人所制道服撰寫的贊文,也是范仲淹唯一傳世手跡,張伯駒一見此帖便愛不釋手。最終,張伯駒變賣部分家產又加以舉債,以110兩黃金從收藏家靳伯聲處購得此帖。(《道服贊》與《遊春圖》一起剛剛從戰後的東北流回北平)。

隋 展子虔《遊春圖》

范仲淹《道服贊》

為了買下《遊春圖》,手頭拮据的張伯駒決意賣掉自己位於東城弓弦胡同占地15畝的宅院。這宅院據傳原為清朝大太監李蓮英所有,是張伯駒最喜愛的居處。宅院最終賣給了輔仁大學,再加上賣掉夫人的首飾,張伯駒湊齊了二百兩黃金。

據一些資料記載,《遊春圖》最後的成交價格為黃金一百七十兩。這其中也有一些小故事。當年張伯駒湊得黃金後,按照約定的時間辦理手續,但黃金鑒定師對金條進行成色鑒別時,發現金條成色太差,只有足金130多兩,少了70兩。最後,張伯駒答應補齊,並由馬保山擔保。至此,《遊春圖》才最終為張伯駒所購得。後經幾次補交,待補足到170兩黃金時,已經是1949年初。此時北平已和平解放,正是新、舊社會交替,餘下的30多兩黃金也就不了了之了。

當代山水畫家、國畫理論家關瑞之回憶:1980年夏,他陪同張伯駒、關松房、啟功、魏龍驤等老人同游頤和園時,一位領導問關松房、張伯駒兩位老人:當今很多名人都在考慮建博物館、灌唱片將自己的藝術作品傳世,你們是不是也有考慮?張伯駒回答:“我的東西都在故宮裡,不用操心了”。張伯駒的回答也令在場的所有人肅然起敬。1982年2月26日,張伯駒病逝于北京。傾其私產保護國寶字畫,一代名士張伯駒無私的風骨讓人感慨萬千。

張伯駒與夫人潘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