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他是新中國研究《紅樓夢》第一人,深得錢鍾書、胡適賞識

我如今能每天堅持寫一篇紅樓解讀文章, 要感謝一個人, 那就是紅學泰斗周汝昌老先生, 今天是老先生去世五周年的祭日,

想說點什麼。 雖然我的解讀根本無法與老先生相比, 但他卻是我堅持寫下去的動力, 是我前進的方向, 是我學習的目標。

幾年前, 我買過一本書《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 這本書是大紅的封面, 分上下兩本, 當時對紅學所知不多, 但周汝昌老先生的大名卻如雷貫耳, 因為喜歡紅樓夢, 所以趁著打折, 就買了來, 也正是這部書, 為我打開瞭解讀紅樓的一扇門。

周老先生的這部書, 選用了曹雪芹存世的前八十回紅樓文字, 把流傳於世的各個紅樓版本中的相關脂批都彙聚到了一起, 並用紅色字體表示, 方便讀者對比著閱讀, 同時, 周老先生還有自己的點評, 很見功力, 對於資深紅迷來說, 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書。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周老先生為了這部書, 花費了三年多的精力, 當時他已經近90歲高齡了!可以說, 他的大半生, 都獻給了紅學, 都獻給了他摯愛的紅樓夢。

提到紅學家, 可能很多人立馬會想到國學, 會想到經典文學, 而要去深入研究這些古典文學, 需要的是深厚扎實的文學基礎, 文化底蘊, 周汝昌從少年時期, 就是同齡人中的尖子生, 次次考試第一, 被稱為“鐵第一”, 他不僅精通詩詞, 深得錢鐘書賞識, 他的英文也是一流的。

他曾經把《二十四史》翻譯成英文, 介紹到歐洲, 也曾把英國詩人雪萊的《西風頌》以離騷的文體翻譯成中文, 像周老先生這樣精通中英文, 有著很深的詩詞歌賦底蘊, 且術業有專攻的文學家, 在中國的文學界, 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屈指可數。

提到紅學, 有一個人繞不過去, 那就是胡適, 而周老先生最後紮根紅學, 為紅學事業奮鬥終身, 以及最後跟胡適建立親密的關係, 跟他的一個哥哥有關。 他有個哥哥周祜昌, 也是一直致力於《紅樓夢》版本研究的紅學家。

周汝昌29歲那年, 收到哥哥的信件,

說胡適最新的紅學研究成果是敦誠和敦敏都是曹雪芹的生前好友, 曾在他最落魄的時候進行資助, 他讓弟弟周汝昌去燕京大學查證這一論點, 最後, 周汝昌翻遍了燕京大學圖書館, 證實了這一觀點, 並將發現的敦敏詩集中的那首《詠芹詩》發在了報紙副刊上, 這篇文章恰好被胡適看到, 二人因此相識, 並在之後有了書信往來。

我們都知道胡適是國學大師, 藏書甚豐, 與周汝昌相識後, 為了幫助周汝昌更好地研究考證《紅樓夢》, 他曾將自己珍藏的孤本《甲戌本石頭記》無私地借給周汝昌做研究用。 二位國學泰斗曾圍繞《紅樓夢》有頻繁的書信往來。 後來周汝昌老先生出版了《我與胡適先生》一書, 講述了他與胡適先生圍繞《紅樓夢》進行的學術探討。

就紅學來說, 可以說, 周汝昌老先生一生著作等身, 是《紅樓夢》研究的集大成者, 是繼胡適先生之後, 新中國研究《紅樓夢》的第一人。 他先後出版了《紅樓夢新證》《曹雪芹小傳》《石頭記會真》《紅樓夢與中國文化》《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等紅學及與之相關的著作, 可以說是把大半生的心血獻給了摯愛的紅樓事業。

他還曾為著名畫家劉旦宅先生的《石頭記人物畫》中的40位人物, 每人配寫了一首詩, 因為是紅學家, 他的詩獨得人物精髓, 使詩畫之間相得益彰, 為畫作增色不少。

讀過周老著作的都知道, 他對於紅樓的貢獻是後人難以企及的, 比如關於寶玉生日的考證, 現在普遍認為的是四月二十六日, 即是周老先生的結論,且這個生日也被認為是曹雪芹的生日。其次是《紅樓夢》全本為一百一十回說,也是周老先生考證得出的,即為十二個九回,含首尾正好百十回。第三個即周老先生堅持的寶玉湘雲最後重逢並結為夫妻一說,因為紅樓夢裡,周老先生最喜歡的女性就是史湘雲。除此以外,他還考證說,《紅樓夢》脂批的批者脂硯齋以及畸笏叟,都是史湘雲的原型。

最重要的是,周老先生考證認為,《紅樓夢》就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即它講述的是曹雪芹家族的故事,這個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接受。

很多人可能覺得,周老先生是紅學泰斗,對紅樓夢研究那麼精深,一定什麼問題都懂,其實不然,我讀周老校訂批點的《石頭記》時,對於紅學界普遍沒有結論的一些未解之謎,周老先生也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不少地方都有“以待高明解惑”字眼,可見大師治學之嚴謹,不懂就是不懂,沒弄清楚之前不會輕易下結論,且很謙虛很真誠地表示不懂。

現在我們對紅學的認識,對紅學界被普遍接受的很多觀點覺得理所當然,就應該這樣,其實這些成果都是像周老這樣的老一代紅學家殫精竭慮,不舍晝夜地努力下,一點一點研究論證出來的,所以我們如今能看到紅樓夢的更多可能,其實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也許是天妒英才,周老先生少年得志,一生著作等身,滿載榮譽,但身體卻早早地透支,他不到四十歲就失去了聽力,不到六十歲的時候,視力已經開始急劇下降,右眼只有0.01的視力,寫出的字只有女兒能辨認,到了年屆八旬之後,已經全盲,但即便如此,他仍然筆耕不輟,靠著口述完成了著作,直到95歲高齡去世。

周老先生即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心心念念地要寫一部有關紅樓的著作,書名叫《夢悟紅樓》,大綱都已經有了,可惜天不假年,他不是因為生病去世,而是因為太累了,一生為紅樓嘔心瀝血,他已經耗盡了最後的精力,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心裡念的仍舊是紅樓。

2012年5月31日,周汝昌老先生駕鶴西去,享年95歲,他一生潛心治學,淡泊名利,但對文學,對紅學的貢獻,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向他鞠一躬,文學界有這樣治學嚴謹,對真理矢志不渝,對事業奮鬥到最後一刻的大師,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幸事。

謹以此文,紀念紅學泰斗周汝昌老先生。

即是周老先生的結論,且這個生日也被認為是曹雪芹的生日。其次是《紅樓夢》全本為一百一十回說,也是周老先生考證得出的,即為十二個九回,含首尾正好百十回。第三個即周老先生堅持的寶玉湘雲最後重逢並結為夫妻一說,因為紅樓夢裡,周老先生最喜歡的女性就是史湘雲。除此以外,他還考證說,《紅樓夢》脂批的批者脂硯齋以及畸笏叟,都是史湘雲的原型。

最重要的是,周老先生考證認為,《紅樓夢》就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即它講述的是曹雪芹家族的故事,這個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接受。

很多人可能覺得,周老先生是紅學泰斗,對紅樓夢研究那麼精深,一定什麼問題都懂,其實不然,我讀周老校訂批點的《石頭記》時,對於紅學界普遍沒有結論的一些未解之謎,周老先生也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不少地方都有“以待高明解惑”字眼,可見大師治學之嚴謹,不懂就是不懂,沒弄清楚之前不會輕易下結論,且很謙虛很真誠地表示不懂。

現在我們對紅學的認識,對紅學界被普遍接受的很多觀點覺得理所當然,就應該這樣,其實這些成果都是像周老這樣的老一代紅學家殫精竭慮,不舍晝夜地努力下,一點一點研究論證出來的,所以我們如今能看到紅樓夢的更多可能,其實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也許是天妒英才,周老先生少年得志,一生著作等身,滿載榮譽,但身體卻早早地透支,他不到四十歲就失去了聽力,不到六十歲的時候,視力已經開始急劇下降,右眼只有0.01的視力,寫出的字只有女兒能辨認,到了年屆八旬之後,已經全盲,但即便如此,他仍然筆耕不輟,靠著口述完成了著作,直到95歲高齡去世。

周老先生即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心心念念地要寫一部有關紅樓的著作,書名叫《夢悟紅樓》,大綱都已經有了,可惜天不假年,他不是因為生病去世,而是因為太累了,一生為紅樓嘔心瀝血,他已經耗盡了最後的精力,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心裡念的仍舊是紅樓。

2012年5月31日,周汝昌老先生駕鶴西去,享年95歲,他一生潛心治學,淡泊名利,但對文學,對紅學的貢獻,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向他鞠一躬,文學界有這樣治學嚴謹,對真理矢志不渝,對事業奮鬥到最後一刻的大師,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幸事。

謹以此文,紀念紅學泰斗周汝昌老先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