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減持新規有利於A股正本清源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進一步對減持制度進行完善,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從證券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本身出發,從制度的頂層設計要求出發,對減持制度作了進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從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實際需要出發,也需要對減持制度作進一步完善。

股市漲跌有其自身運行規律,雖然減持新規出臺後,A股反彈沒有如期到來,但是新規的長期用意更在於引導市場價值回歸,對於維護股票市場秩序穩定,提振市場信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分析人士表示,對比新舊政策,減持新規對減持主體、方式、預披露及節奏等方面提出新要求,更為完善和嚴格;並鼓勵和宣導投資者形成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有利於實體資本脫虛入實和公司大股東做大做強上市公司。

實踐中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

減持新規是在2016年“舊規”的基礎上,針對“舊規”執行後市場減持存在的問題而出臺。

證監會5月27日發佈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是在承接2016年1月出臺的《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的基礎上,保持持股鎖定期、減持數量比例不變等相關規則不變的情況下,擴大了適用範圍,同時對大宗交易、協定轉讓等原有漏洞進行修補完善。

就制度建設方面而言,業內人士稱,與一般公司的股份轉讓不同,上市公司的股份上市交易,是一種更為複雜、高級的市場交易形態,特別是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以及其他持有上市前老股和上市後定增股份的股東,由於其自身的優勢地位、特殊身份及市場影響,其減持行為關係到上市公司經營發展、廣大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和市場交易秩序穩定,涉及利益廣,市場影響大。

“由於受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階段與水準所限,總的來看,相關制度還不夠完善,需要從證券市場頂層制度設計要求出發,不斷總結經驗,結合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進一步完善。 ”業內人士指出。

減持新規適用範圍嚴格界定

證監會此次進一步規範上市公司有關股東減持股份行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減持制度,也是從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實際需要出發。

據瞭解,在去年1月發佈《減持規定》後,證監會對其實施情況、實施效果進行了持續跟蹤、評估,發現《減持規定》雖然在穩定市場秩序,引導上市公司股東依法、規範、透明、有序減持等方面發揮了相應作用,但實踐中確實還存在著一些規避現行減持制度規則、鑽制度漏洞的減持行為,市場上形象地稱之為“清倉式”減持、“斷崖式”減持、“忽悠式”減持、“過橋減持”等等。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這些無序減持、違規減持等問題,不但嚴重影響中小股東對公司經營的預期,也對二級市場尤其是對投資者信心造成了非常負面的影響。

同時,產業資本的大規模減持,不但會令股市承壓,危害股市健康發展,也會給整個宏觀經濟帶來危害,使實體經濟面臨“失血”風險。

而這次證監會對去年發佈的《減持規定》進行了修改完善,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分別制定相應的配套規則,此次完善修訂的內容主要有10個方面。

廣證恒生證券表示,通過更完善的制度設計,減持新規基本上堵住了大宗交易、過橋減持、清倉式減持、辭職減持、股權質押等諸多漏洞。 其中大宗交易是“舊規”後股東減持的主要方式,本次《若干規定》則對這一主要減持手段進行了限制。 總的來看,新規將使得股東短期套利空間縮窄,能夠穩定二級市場流動性預期,緩解市場對密集減持的擔憂。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若干規定》,此次完善減持制度,並不是適用於上市公司所有股東的減持行為,而是基於大股東、董監高身份的特殊性,以及老股和非公開發行股份來源的特殊性,對減持行為進行規範。 對於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取得股份的其他眾多股東,特別是廣大普通中小投資者,他們的股份轉讓交易行為仍按現行規定正常進行,不受減持新規任何影響。

延續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監管導向

經過端午節假期對減持新規的熱議,不少投資者期待A股市場節後反彈。 然而,股市漲跌有其自身運行規律,A股市場近期依舊弱勢。 對此,分析人士稱,新規的長期用意更在於引導市場價值回歸。

“新規完善了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對資本市場構成長期利好,有助於大股東和產業資本專注于企業長期健康發展,抑制短期投機,對A股市場投資環境和理念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市場分析人士指出。

事實上,《若干規定》出臺的背景是集中減持套現問題突出疊加新股發行常態化,在市場弱勢振盪的階段,新規出臺的試點,側面體現了監管層的維穩之意,但長期用意更在於引導市場價值回歸。

記者梳理後得悉,在解讀減持新規時,大部分市場機構都提到,減持新規的出臺有利於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是監管層一次呵護市場的行為。光大證券分析師趙揚表示,減持新政在短期內無疑會對市場風險偏好有提振作用,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政策對市場的“呵護”之意。受此提振,預計市場短期或可企穩反彈,但反彈空間可能有限。

星石投資認為,就市場影響而言,短期來看,由於減持新規不設緩衝期,此舉將大大降低近期二級市場解禁後減持對於A股市場流動性的衝擊,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長期來看,新規極大地限制了大股東和特定股東在二級市場的減持能力,延續了此前的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監管導向。

“新規完善了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對資本市場構成長期利好,有助於大股東和產業資本專注于企業長期健康發展,抑制短期投機,對A股市場投資環境和理念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市場分析人士指出。

事實上,《若干規定》出臺的背景是集中減持套現問題突出疊加新股發行常態化,在市場弱勢振盪的階段,新規出臺的試點,側面體現了監管層的維穩之意,但長期用意更在於引導市場價值回歸。

記者梳理後得悉,在解讀減持新規時,大部分市場機構都提到,減持新規的出臺有利於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是監管層一次呵護市場的行為。光大證券分析師趙揚表示,減持新政在短期內無疑會對市場風險偏好有提振作用,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政策對市場的“呵護”之意。受此提振,預計市場短期或可企穩反彈,但反彈空間可能有限。

星石投資認為,就市場影響而言,短期來看,由於減持新規不設緩衝期,此舉將大大降低近期二級市場解禁後減持對於A股市場流動性的衝擊,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長期來看,新規極大地限制了大股東和特定股東在二級市場的減持能力,延續了此前的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監管導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