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終南山與王維

但凡一有人提到終南山, 我就會很自然的聯想到一個人,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被譽為一代詩佛唐代著名詩人王維。

縱觀王維的一生,

從他的人生軌跡, 從他的詩詞畫意裡, 很容易就能看出, 終南山在他的生活和生命裡都有著舉足輕重、無可代替的地位, 僅從《終南山》和《終南山別業》這兩個標題, 即使是再愚沌的人也能從中看出些什麼。 不錯, 王維四十歲以後的日子就是在這裡, 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直到度完餘生, 同時還在這裡寫下了大量的傳世名作。

自古終南出隱士, 即便是在當下, 甘願將身影隱匿於在這千峰蒼海中忍受惡劣環境的艱苦, 過著常人無法忍受的生活極端清貧的人, 也絕不在五千人之下。 那麼究竟是什麼能夠讓他們選擇來到終南山隱居而不是別處, 我想這跟一千多年前王維等諸位有名的儒人雅士曾經在此隱居, 必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王維十五歲時便因能寫得一手好詩而名噪長安城, 二十歲時便及第狀元, 像這樣年少有為的人在當時實屬罕見。 然而王維的才華還遠不止於僅這一點, 他對於琴、棋、書、畫甚至是音樂都是無所不通, 無所不精, 稱得上是歷史上一位難得的多才多藝的才子, 而且還是一位長相“妙年潔白, 風姿鬱美”的超級美男子。 像這樣一位兼容貌與才華於一身的人, 假若能夠他出生在現在的話, 那可真的不知道該有何等的風光和榮耀, 他定能夠圈粉絲無數, 讓多少追星族為他顛倒癡狂了, 可惜他竟早生了一千多年。

王維當的第一個官和他也算是專業對口著的, 用現在話來說就是負責歌舞團工作的領導, 可是卻因手下有人偷偷出去撈外快犯了失察之罪,

被貶職成了一個庫管員。 這一當可就是五年, 這對一個負有滿腹經綸又滿腔的政治抱負的王維來說, 其中的失意與不甘自然不用多說也是可想而知的。

後來有一代“賢相”之稱的張九齡上任後, 王維被得以重用, 在這個階段也算是王維最為春風得意的時候。 可是好景不長, 張九齡因遭受到那個口蜜腹劍的奸臣李林甫排擠, 隨後又被其取而代之, 王維也因此遭受牽連, 被貶職放任到塞外做官。

安史之亂時, 王維不幸被俘, 因為他著實是一位很有影響力的名人, 便被強迫出任偽官。 然而王維的心在賊地而心在前朝, 時常會有感而發, 寫詩寄情, 抒發自己的亡國之痛和懷念朝廷的情感。

這足以說明王維雖是文人, 但也一樣擁有威武不屈的英雄主義精神。 後來, 安祿山之亂平息後, 王維因寫過這首《凝碧詩》

萬戶傷心生野煙, 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花落秋宮裡, 凝碧池頭奏管弦。

朝廷不但沒有降罪與他, 反而讓他留在朝廷繼續委以重任。 看來, 人出名了有時候未必就是好事, 會寫詩有時竟然還能救命。 這人世間的事情, 千折百回, 又有誰能一語得道盡, 一眼得望穿呢?

可是, “安史之亂”給王維心理帶來的恥辱和疼痛是永遠都無法抹去的疤痕, 從此, 王維對動盪不靜的官場有了厭倦疏遠和懷疑不安的情緒, 加上他又常年信奉佛事, 所以四十歲以後的他開始在終南山過上了半官半隱的生活。 從此,

他的詩和畫都沒有離開過田園和山水, 沒有離開過“禪”的意境。 王維的山水詩畫獨處一秀, 自成一家, 無論是在詩壇還是畫壇, 都有極高的藝術成就, 被後人稱謂南山派山水畫鼻祖。

王維, 字摹詰, 佛教有一本書名叫《維摹詰經》, 他的名與字就是由來於此, 可見王維對於佛教是何等的追奉篤信。 他的一生, 也算是飽經磨難, 歷盡坎坷, 可是就是因為他常年能堅持侍佛修為, 才使得他能夠擁用一顆平常的心, 從容的面對生活帶來的大起大落、大風大浪。 他晚年曾寫過一首《白髮歎》, 就有這樣的描述“平生幾多傷心事, 不向空門何處銷。 ”在他的作品裡, 你永遠都看不到絕望與掙扎, 呐喊和憤怒, 悲苦與哀愁, 你能看到的只有寧靜。 同時, 他又能把詩、畫、禪巧妙融為一體。蘇軾曾說過,“味摹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摹詰之畫,畫中有詩。”我認為最好再補充上一句,“品摹詰詩畫,如入禪境。”

比如大家都熟知的這首《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在這首詩裡,讀者可以讀到的就是一個被無限放大的極致清靈的“靜”字,想從中體悟和享受這個“靜”字,唯有把自己所有的精神與思想全部放空,也只有擁有了一顆禪者之心方才能夠領悟這一“靜”中之大美。

王維的詩畫裡的內容經常是“沒有人”,最多也是“我一個人”。也許是他看透了人心,討厭與人共處,特別是討厭與李林甫,安祿山這樣的人相處。也許,只有遠離了“人”,他才還原成那個本真的自由的自己。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約。

這首有名的《竹裡館》裡描述的生活狀態,也許就是詩人想追求清淨、自我的生活本質。一個人坐在沒人知道的竹林裡,撫琴弄曲,到了極興處,便吹一陣歡快的口哨,在這樣一個無人的夜裡,竹林深處,只有月亮知道我在幹什麼,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必擔心別人會怎麼看我,我活著只是為了我自己。在許多人看來如果一個人身處這樣的處境裡應該是憂鬱的,孤獨的,可是在詩人眼裡,卻是如此豁達從容,似乎是在告訴人們,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也許有人會說王維過於消沉,不思進取。可是,早年的王維,也有過奔放的青春,也有過豪言壯志,《少年行》四首,言辭雄放,豪邁有力,充分表現了詩人想保國為家的英雄情結。《觀獵》一詩中,王維依舊用毫不雕琢、簡單明瞭的手法,描寫出一位英姿颯爽、氣宇軒昂的將軍形象,以此來闡明自己崇尚英雄想有一番作為的願望。

一首《洛陽女兒行》,體現了王維對權貴驕奢淫逸生活的不滿和對深處社會底層的貧苦大眾的同情,然而,在那個動盪的時局裡,朝不保夕的自己也只能把這些情緒寫進詩裡,然後表現出的只有無能為力的歎息。

王維早年的代表做還有一首曾在塞外任職時寫的《使至塞上》,是一首典型的邊塞詩歌,更是一首千古不朽的名作。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關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的詩最大的特點就是簡潔,不加修飾,然而他卻總能夠在直白的語言之中巧奪天工,恰到好處地把自己想告訴大家的情意景淋漓盡致的介紹給大家。這首詩的整個靈魂就是這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僅僅一個“直”字和一個“圓”字,就這麼直白普通甚至是生硬的兩個字,卻能夠把這首詩成功的推向了一個無人能極的藝術高度。給人們描繪出一副雄渾有力、意境蒼涼的大漠風光,讓人仿佛有一種置身于荒漠於蒼穹之間,那種渺茫無從的淒涼感。

王維不但是著名詩人畫家,而且還是情聖。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想思。

一首《相思》,廖廖數語,語言簡練,依舊沒有什麼雕琢和修飾,沒有卿卿我我,軟濃耳語,感情卻表達的如此真摯細膩,說到了多少情男癡女柔軟的心坎上。成為了一首千百年來被世人一直吟唱不休的千古絕唱。

王維描寫情感的詩少之又少,可他對感情的專一卻稱得上古今第一人,從三十歲喪妻開始,直到六十一歲壽終時都是孑然一身,在孤獨中度過自己的漫漫餘生,可見其用情之專一無人能比!

不管是王維的詩還是畫,還是他的感情經歷,還有他的心路旅程,永遠都離不開佛對他的影響。如果沒有佛,我們也很難想像,他又該以怎樣的面目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

其實我們每個人一生的經歷,大多數都是王維的翻版。都曾有過年少輕狂,有過遠大的理想,有過起起落落,也許每個人都無法躲避生活帶給我們的這樣和那樣的不如意,誰也無法預知將來該怎樣走才是最好的選擇,誰也不知道下一秒等待我們的是悲還是喜。面對困境,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使自己不再憂慮,不再惶恐?

我們不妨去看看王維是怎麼做的,他在《終南山別業》裡這樣告訴大家,“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這是一句含蓄而充滿禪機和哲理的話。

當我們走投無路的時候,不要氣餒,讓我們抬起頭,懷著一顆從容致遠的心,眺望高天,天的盡頭,風氣雲湧間,正在孕育這一次新的契機、新的希望!

作者:

王巧樣,陝西富平人,自幼喜好文學,時常信筆塗鴉,偶有文章見諸報端,雖有挫折,卻依然不改熱愛之心。

他又能把詩、畫、禪巧妙融為一體。蘇軾曾說過,“味摹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摹詰之畫,畫中有詩。”我認為最好再補充上一句,“品摹詰詩畫,如入禪境。”

比如大家都熟知的這首《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在這首詩裡,讀者可以讀到的就是一個被無限放大的極致清靈的“靜”字,想從中體悟和享受這個“靜”字,唯有把自己所有的精神與思想全部放空,也只有擁有了一顆禪者之心方才能夠領悟這一“靜”中之大美。

王維的詩畫裡的內容經常是“沒有人”,最多也是“我一個人”。也許是他看透了人心,討厭與人共處,特別是討厭與李林甫,安祿山這樣的人相處。也許,只有遠離了“人”,他才還原成那個本真的自由的自己。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約。

這首有名的《竹裡館》裡描述的生活狀態,也許就是詩人想追求清淨、自我的生活本質。一個人坐在沒人知道的竹林裡,撫琴弄曲,到了極興處,便吹一陣歡快的口哨,在這樣一個無人的夜裡,竹林深處,只有月亮知道我在幹什麼,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必擔心別人會怎麼看我,我活著只是為了我自己。在許多人看來如果一個人身處這樣的處境裡應該是憂鬱的,孤獨的,可是在詩人眼裡,卻是如此豁達從容,似乎是在告訴人們,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也許有人會說王維過於消沉,不思進取。可是,早年的王維,也有過奔放的青春,也有過豪言壯志,《少年行》四首,言辭雄放,豪邁有力,充分表現了詩人想保國為家的英雄情結。《觀獵》一詩中,王維依舊用毫不雕琢、簡單明瞭的手法,描寫出一位英姿颯爽、氣宇軒昂的將軍形象,以此來闡明自己崇尚英雄想有一番作為的願望。

一首《洛陽女兒行》,體現了王維對權貴驕奢淫逸生活的不滿和對深處社會底層的貧苦大眾的同情,然而,在那個動盪的時局裡,朝不保夕的自己也只能把這些情緒寫進詩裡,然後表現出的只有無能為力的歎息。

王維早年的代表做還有一首曾在塞外任職時寫的《使至塞上》,是一首典型的邊塞詩歌,更是一首千古不朽的名作。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關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的詩最大的特點就是簡潔,不加修飾,然而他卻總能夠在直白的語言之中巧奪天工,恰到好處地把自己想告訴大家的情意景淋漓盡致的介紹給大家。這首詩的整個靈魂就是這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僅僅一個“直”字和一個“圓”字,就這麼直白普通甚至是生硬的兩個字,卻能夠把這首詩成功的推向了一個無人能極的藝術高度。給人們描繪出一副雄渾有力、意境蒼涼的大漠風光,讓人仿佛有一種置身于荒漠於蒼穹之間,那種渺茫無從的淒涼感。

王維不但是著名詩人畫家,而且還是情聖。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想思。

一首《相思》,廖廖數語,語言簡練,依舊沒有什麼雕琢和修飾,沒有卿卿我我,軟濃耳語,感情卻表達的如此真摯細膩,說到了多少情男癡女柔軟的心坎上。成為了一首千百年來被世人一直吟唱不休的千古絕唱。

王維描寫情感的詩少之又少,可他對感情的專一卻稱得上古今第一人,從三十歲喪妻開始,直到六十一歲壽終時都是孑然一身,在孤獨中度過自己的漫漫餘生,可見其用情之專一無人能比!

不管是王維的詩還是畫,還是他的感情經歷,還有他的心路旅程,永遠都離不開佛對他的影響。如果沒有佛,我們也很難想像,他又該以怎樣的面目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

其實我們每個人一生的經歷,大多數都是王維的翻版。都曾有過年少輕狂,有過遠大的理想,有過起起落落,也許每個人都無法躲避生活帶給我們的這樣和那樣的不如意,誰也無法預知將來該怎樣走才是最好的選擇,誰也不知道下一秒等待我們的是悲還是喜。面對困境,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使自己不再憂慮,不再惶恐?

我們不妨去看看王維是怎麼做的,他在《終南山別業》裡這樣告訴大家,“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這是一句含蓄而充滿禪機和哲理的話。

當我們走投無路的時候,不要氣餒,讓我們抬起頭,懷著一顆從容致遠的心,眺望高天,天的盡頭,風氣雲湧間,正在孕育這一次新的契機、新的希望!

作者:

王巧樣,陝西富平人,自幼喜好文學,時常信筆塗鴉,偶有文章見諸報端,雖有挫折,卻依然不改熱愛之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