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四川農業大學上演戲曲串燒 再現梨園芳華之美

01 結合了流行歌曲、京歌、川曲的演唱形式, 搭配了扇子舞、油紙傘舞、戲曲身段舞的舞蹈形式, 開場舞《青花瓷》以其優柔縹緲、宛轉悠揚之韻律,

及雨霧紛紛、炊煙嫋嫋之意境, 捕獲了現場觀眾的眼球。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唐歡 攝

中國青年網成都6月2日電(通訊員 楊速)“始於離者, 終於和。 離形而取意, 得意而忘行。 ”作為一種以演員的表演為中心, 以唱念做打為基礎, 融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等為一體的極具表現力的舞臺藝術, 戲曲是高雅的中華傳統文化之一。 5月31日, 正值端午, 為了弘揚戲曲文化, 讓大學生回味國粹, 重溫經典, 四川農業大學大學生藝術團成都戲曲分團舉辦了“梨園芳華”——戲曲專場。 此次戲曲專場形式豐富且新穎, 包含了折子戲、歌舞新編、名段串燒、戲曲小品等形式, 涵蓋了京劇、越劇、豫劇、評劇、黃梅戲這五大核心戲曲劇種, 上演了一出經典戲曲集萃“梨園芳華”,

將戲曲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02 發生在山西洪洞縣的真實故事“蘇三起解”被改編為京劇後成為名段。 淒苦的詞, 淒涼的調, 也唱不盡蘇三內心的悽楚, 道不盡蘇三所受的冤屈。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趙穎麗 攝

03 京劇程派獨居魁首的《鎖麟囊》以其聲腔和唱詞的藝術造就成為戲曲串燒中的壓軸戲。 “鎖麟囊”即指繡有麒麟的荷包, 有祈子之意, 講述的是富家女薛湘靈出嫁之日得母贈一“鎖麟囊”, 途中卻恰逢大雨只得在春秋亭中避雨, 而後見同日出嫁的貧女趙氏排場之寒酸, 自憐卑賤,

悲從中來, 故而啼哭。 選段——“春秋亭”一折, 將一個千金小姐的錦心繡口表現得韻味十足。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趙穎麗 攝

04 京劇選段《小乖乖》出自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白蛇傳》。 法海故技重施, 剛產子百日的白素貞在劫難逃, 自願被關雷鋒塔。 訣別前, 唱下一段《小乖乖》,

道出一把辛酸淚、離別楚。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瑾平 攝

05 京劇選段《坐宮》講述北宋兩國交戰時, 楊廷輝欲出關探母被鐵鏡公主識破, 以實相告後, 公主計盜令箭, 助其出關的故事。 選段以其快而強的韻律和節奏感大獲好評。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唐歡 攝

06 舒緩的節奏,曼妙的意境,一段《西廂記》,唱破多少淚。《西廂記》講述了一個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故事,可見古代人們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對美好愛情的追求。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唐歡 攝

07 國家危亡,丈夫病逝,“這次第”,怎耐得住這“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清麗婉轉卻又悲慘淒涼的唱詞,“若得冰心相匹配,玉蕊冰心永相隨”,《李清照·聲聲慢》以情景劇的形式向觀眾展現這位女詞人悲楚淒涼的心境。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唐歡 攝

08 新形式戲曲小品《新五女拜夀》,融合了京劇、越劇、黃梅戲、川劇和評劇等五個戲曲劇種,以梨園演唱的方式,不僅串聯了前幾個唱段,還引進了越劇《紅樓夢》、黃梅戲《天仙配》、評劇《屠夫狀元》,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聽覺享受。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瑾平 攝

09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言。”黃梅戲名曲《天仙配》在演員的表演下絲毫不掩飾董郎和七女甜蜜愛戀之情。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瑾平 攝

10 梅派代表作品《梨花頌》以其聲韻和神韻之美而具有較高的文學品味,講述楊貴妃和梨園始祖唐明皇的愛情故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玉環以其傾城容顏深得玄宗寵愛,卻在安史之亂為大唐挺身而出,毅然就死于馬嵬坡上。戰亂既平,班師回朝的玄宗晝思夜念玉環,奈何池苑依舊而愛人不再,只留下“長恨一曲千古迷,長恨一曲千古思。”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瑾平 攝

11 “假如你舍一滴淚,假如老去我能陪,煙波裡成灰,去的也完美。”一曲《牽絲戲》牽動多少戲曲愛好者的心!它講述的是一位執著于木偶戲的老翁,雖然自得其樂,卻因鑽研木偶戲誤了自己,到老居無定所,沒有伴侶,唯有一製作精若嬌女、繪珠淚盈睫、惹人見憐之木偶相伴左右。雪夜荒寺,一曲戲終,老翁歎畢生落魄悲涼皆因木偶而起,一怒之下火燒木偶,待翌日翁頓悟,掩面嚎啕:“現在卻真的只剩我一個人了!”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唐歡 攝

12 對原作選段稍作修改後,折子戲《樊江關》在演員的精心表演下,將人物的內心戲表現得透徹明瞭,又因其念白音調幽默滑稽而“接地氣”,贏得了在場觀眾一陣又一陣的笑聲和叫好聲。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瑾平 攝

13 由戲曲團全體成員傾力上演的壓軸節目——“梨園芳華”源自2015年央視春晚,為戲曲之集萃。其中,旦角的一段長綢舞深得觀眾贊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唐歡 攝

14 晚會結束後觀眾與演員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趙穎麗 攝

06 舒緩的節奏,曼妙的意境,一段《西廂記》,唱破多少淚。《西廂記》講述了一個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故事,可見古代人們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對美好愛情的追求。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唐歡 攝

07 國家危亡,丈夫病逝,“這次第”,怎耐得住這“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清麗婉轉卻又悲慘淒涼的唱詞,“若得冰心相匹配,玉蕊冰心永相隨”,《李清照·聲聲慢》以情景劇的形式向觀眾展現這位女詞人悲楚淒涼的心境。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唐歡 攝

08 新形式戲曲小品《新五女拜夀》,融合了京劇、越劇、黃梅戲、川劇和評劇等五個戲曲劇種,以梨園演唱的方式,不僅串聯了前幾個唱段,還引進了越劇《紅樓夢》、黃梅戲《天仙配》、評劇《屠夫狀元》,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聽覺享受。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瑾平 攝

09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言。”黃梅戲名曲《天仙配》在演員的表演下絲毫不掩飾董郎和七女甜蜜愛戀之情。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瑾平 攝

10 梅派代表作品《梨花頌》以其聲韻和神韻之美而具有較高的文學品味,講述楊貴妃和梨園始祖唐明皇的愛情故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玉環以其傾城容顏深得玄宗寵愛,卻在安史之亂為大唐挺身而出,毅然就死于馬嵬坡上。戰亂既平,班師回朝的玄宗晝思夜念玉環,奈何池苑依舊而愛人不再,只留下“長恨一曲千古迷,長恨一曲千古思。”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瑾平 攝

11 “假如你舍一滴淚,假如老去我能陪,煙波裡成灰,去的也完美。”一曲《牽絲戲》牽動多少戲曲愛好者的心!它講述的是一位執著于木偶戲的老翁,雖然自得其樂,卻因鑽研木偶戲誤了自己,到老居無定所,沒有伴侶,唯有一製作精若嬌女、繪珠淚盈睫、惹人見憐之木偶相伴左右。雪夜荒寺,一曲戲終,老翁歎畢生落魄悲涼皆因木偶而起,一怒之下火燒木偶,待翌日翁頓悟,掩面嚎啕:“現在卻真的只剩我一個人了!”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唐歡 攝

12 對原作選段稍作修改後,折子戲《樊江關》在演員的精心表演下,將人物的內心戲表現得透徹明瞭,又因其念白音調幽默滑稽而“接地氣”,贏得了在場觀眾一陣又一陣的笑聲和叫好聲。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瑾平 攝

13 由戲曲團全體成員傾力上演的壓軸節目——“梨園芳華”源自2015年央視春晚,為戲曲之集萃。其中,旦角的一段長綢舞深得觀眾贊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唐歡 攝

14 晚會結束後觀眾與演員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趙穎麗 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