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精讀《唐詩三百首》024:劉長卿《送靈澈》

精讀《唐詩三百首》024:劉長卿《送靈澈》

文 | 謝小樓

01

送靈澈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此詩一作《送靈澈上人》。

靈澈(chè)上人:唐代著名僧人, 上人是對僧人的敬稱。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蒼蒼:深青色。 竹林寺:在今江蘇丹徒南。 杳(yǎo)杳:形容鐘聲幽遠的樣子。

竹林寺掩映蒼翠的叢林中, 黃昏時分, 遠遠地傳來了寺中的鐘鳴聲。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荷(hè)笠:背著斗笠。 荷, 背著。

夕陽映照在上人背著的斗笠上, 上人正獨自沿著青山走向遠方。

02

先談寫法。

“蒼蒼竹林寺”, 先敘地:“杳杳鐘聲晚”, 再寫時;“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最後出人。 再一個“歸”字點出送別之意。 筆法從容。

“斜陽”映照“晚”, “青山”映照“蒼蒼”, “遠”映照“杳杳”。 只二十字, 卻處處勾連映帶, 唐人作詩, 不離此法。

03

再說意境。

若只用兩個字來形容這首詩的意境, 那就是——清寂。

沉寂則沒有生命力, 孤寂則太過清冷, 而清寂, 風流瀟灑而又不張揚。

這首詩讀來, 就是這種“清寂”的感覺。

詩中連用了兩個疊詞, “蒼蒼”是一種暗色, 但並不是壓抑的沒有生命力的暗, 而是一種內斂而有生命力的顏色, “杳杳”容的是鐘聲, 這鐘聲是幽遠的, 而不是喧鬧的。 在這清寂的景色中, 在這清寂的鐘聲中, 一們僧人背著斗笠, 在夕陽中緩步獨歸山林。

僧人夕陽下的背影, 仿佛可以清淨喧囂的紅塵, 也可以平和孤寂的內心。

關注一起精讀《唐詩三百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