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行、證券和保險,誰會成為下一個金融風險的“引爆點”?

從有關部門近期動態來看, 本次金融大整頓正當時, 近期有關部門紛紛開啟風險盤查期:國務院開展第四次大督查, 央行二季度MPA考核在即, 銀監會安排4-6個月的督查整改期……

顯然在有關部門進行盤查的期間, 未來將有更多金融風險點或被“引爆”, 其中率先爆發的可能集中在這幾方面——

銀行方面的企業債務:由於近期央行減少了流動性投放, 同時不斷抬高金融市場資金成本,

銀監會嚴查銀行委外, 將會進一步杜絕流入到債市的通道, 減少債市的資金存量, 都讓債市持續承壓。 因此我們看到近期債券市場呈現量縮價漲的局面。 1季度加權貸款利率上升0.26%至5.53%, 債券融資成本全面上升, 同時近期債券市場不斷有債券推遲或取消發行, 4月共有154只債券取消和推遲發行, 涉及規模達到1406.63億元, 數量和規模已與今年第一季度相當。 綜合來看, 當前銀行方面企業債務風險已逐漸顯現。

保險業務:4月10日以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裡, 保監會連發8份通知, 連續召開6次主題會議, 不斷“亮劍”。 的確, 我們看到去年叱吒風雲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相繼被責令整改。 5月上旬保監會又對一家著名的保險集團處以三個月內禁止申報新產品的處罰。 監管層的態度是, 對中短存續期產品的審核十分嚴格。 目前, 前海人壽已被爆出面臨600億元退保危機, 未來或有部分險企風險將會進一步暴露。

證券市場中的定增和股權質押等再融資問題:我們看到當前證監會在不斷加速IPO的同時, 也在不斷收緊已上市公司再融資管道, 相應地股權融資和定增業務都會受到影響。 近期股市持續震盪, 上市公司主要股東質押股份接近平倉線甚至警戒線的情況不斷出現, 對此, 交易所已緊盯大股東股權質押爆倉風險, 密集發函多家上市公司;同時繼2月出爐的再融資新規後,

證監會於日前發佈實施“減持新規”, 定增市場的騰挪空間也明顯縮小。

綜合來看, 未來銀行方面的企業債務、保險市場、以及證券市場中的定增、股權質押等與再融資相關問題, 最可能成為監管層下一個盤查的重點, 相應地爆發風險的可能性更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