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深讀 · 人物 ▏我是黃家駒,今年54歲

他吟唱的歌詞裡, 最經常出現的詞就是唏噓, 沒成想, 他真用生命書寫了這樣一個叫人無限唏噓的故事。

他就是黃家駒, 如果他還好好地活著, 今年54歲, 男人最好的年歲。

盼望著長大的童年

他曾是香港街頭最普通的小孩, 不太富裕的家庭, 最平凡的大多數, 他好奇地張望著這個世界, 和黃家強一起玩耍遊蕩, 坐在馬路旁邊, 盼望著下課、盼望著假期、盼望長大的童年。

一切似乎都很平凡,

直到那一年, 一把殘破的木吉他走進他的世界。

有人說, 每一個人在開頭大概都是一樣的模式, 默默成長, 然後在某一天, 遇到自己的命運, 開啟一段特別的時光。

這命運, 有時是物, 有時是人。

17歲, 靠打散工維持生計的黃家駒在鄰居搬家後空落落的房子裡撿到一把被丟棄的木吉他,

指尖觸碰琴弦發出的聲音一定讓他震動吧, 他似乎找到尋覓已久的世界, 滿眼的繁華。 他墜下去, 沉進去, 從此, 長相依, 未別離。

是音樂終於擁有了他, 也是他終於擁有了音樂。

準備迎接光輝歲月

目標已然如此明確,

而通往夢想的道路還尚未鋪就。 而且, 目標越是遠大, 這道路就越是坎坷。

他勤學苦練, 自己覺得有了進步, 高興地想要去參加一個地下樂隊, 結果卻遭到主吉他手輕蔑的羞辱。 回家後, 他流著淚發奮練習, 勵志要超過羞辱他的人。

他開始沒日沒夜地練習, 手指被吉他弦磨得起泡, 泡又破碎, 流出水, 他把手放進溫水裡泡一泡, 繼續練。 這種不服輸的精神從年少時就開始陪伴他, 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天。

這期間, 他集結起幾個志同道合者, 幾個年輕人, 意氣風發, 無限暢想, 誓要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多好的青春, 都獻給癡愛的音樂!

多少的年少迷茫,都在音樂中找到解藥

1983年,BEYOND樂隊正式成立。但從成立到成名,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成員們那麼努力,一心要做出更好的作品,他們每天刻苦練琴,收到的卻總是鄰居被打擾的投訴;每次去酒吧唱歌,都被要求翻唱外國樂隊的作品,自己創作的曲目無人問津;努力了這麼久,只是烙上個地下樂隊的淺顯印記,“這不是我要的世界,不是我要的音樂”,黃家駒下決心要做出自己的音樂。

路真的很長。

可是,不怕,青春就是最好的財富。

1985年,BEYOND向銀行貸款,舉辦了自己樂隊的第一場演唱會“永遠等待”。為什麼叫永遠等待?是說如果得不到世界的認可便永遠等待?還是一語成讖,叫喜歡他的人,永遠等待?

拋開一切的苦惱煩惱,來吧,青春我最狂

為了第一場演唱會,他們細心地準備所有的器材、設備,精心設計宣傳廣告,到處發放、粘貼傳單為自己宣傳。可是,偌大的街,寂寞地貼,沒有多少人願意停下忙碌的腳步,聽他們唱一首並不長的歌。

演唱會效果寥寥,苦繼續吃。

風浪中的小船一般,是退回港灣還是紮進巨浪?

1986年,經過艱難細碎的過程,BEYOND發行了自己的專輯《再見理想》。再見,理想。他們確是有些疲憊了,來自現實生活和精神煎熬的雙重壓力,讓這一群才20多歲的年輕人,有點招架不住,沒有多少人支持他們,沒有幾個人欣賞他們,就連他們的著裝也遭到批評,發行的專輯賣不出去。

變作一堆草芥風中散,與你奏過午夜的怨曲。怨歸怨,夢想還要繼續。

1987年,家駒帶領樂隊繼續嘗試摸索,試圖尋找搖滾與商業之間的平衡點,成全自己、成全音樂,也成全這個浮躁的世界。

終於,他們成功了!

1988年,黃家駒創作的《大地》獲得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獎。

1989年,《真的愛你》獲得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獎以及十大中文金曲獎。

年輕的臉上終於綻放出開心的笑容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他們,越來越多的粉絲圍繞他們,專輯能賣出去了,演唱會也終於座無虛席了。

他們的努力,近十年的堅持,正一點一點得到回報。

勝利來之不易!

勝利來之不易,但批評的言論卻一直都在,可是黃家駒始終堅信,要做好的音樂。

那時候,樂壇上很是流行一些你情我愛的歌,三句不離我愛你。可是BEYOND的歌,卻大處著眼,代表年輕人的另一個世界,他們批判社會、抒發理想,還有偶然的煩悶與茫然。

這些歌都是黃家駒的心聲,是一個又一個無眠的夜晚,煙灰與思緒纏繞的產物。

家駒的歌和那些純商業的歌曲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他的歌是有靈魂的。他們從黃家駒的靈魂中來,到聽者的靈魂中去,這中間傳遞的,是最深厚也最單純的情義,他穿越時空,在無數個漆黑的冷雨夜,給無數人最溫暖的擁抱。

他想救香港樂壇於即倒,可是香港樂壇卻害死了他

是誰說過好景不長這句話?

市場、樂壇變成一個大磁場,成全他們,也吞噬他們,越來越多商業化的表演和音樂,越來越與他們最初的夢想背道而馳。

1992年,帶著對香港樂壇的失望,BEYOND將事業重心轉移到了日本。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真的,會被原諒嗎?

1993年,發行專輯《樂與怒》,其中《海闊天空》獲得1993年十大中文金曲獎、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我最喜愛的本地創作歌曲獎”。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符,都是他靈魂的絨絮……

春風得意正當時,可是……

1993年6月24日,家駒在日本參加一場綜藝節目,從臺上不慎跌落,致重傷,昏迷不醒。

6月30日,家駒在日本東京去世。

大寫的震驚!!!

葬禮那天,全香港交通癱瘓。傷心欲絕的歌迷湧上街道,他們要確認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如今,你真的跌倒了,你怕嗎?

從此香港再無家駒,港式搖滾後繼無人。

羅大佑說:黃家駒想救香港樂壇於即倒,可是香港樂壇卻害死了他。

黃家駒,你即使離開,也永在我的天空裡。

— END —

作者介紹:

欣然,中國第一寫手集結號“尚流她生活”簽約作家。深愛國學,亦喜研究女性文化,對華人圈知名女性多有研究。曉其為何名,知其為何愁,方寫出百美人物譜。

多少的年少迷茫,都在音樂中找到解藥

1983年,BEYOND樂隊正式成立。但從成立到成名,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成員們那麼努力,一心要做出更好的作品,他們每天刻苦練琴,收到的卻總是鄰居被打擾的投訴;每次去酒吧唱歌,都被要求翻唱外國樂隊的作品,自己創作的曲目無人問津;努力了這麼久,只是烙上個地下樂隊的淺顯印記,“這不是我要的世界,不是我要的音樂”,黃家駒下決心要做出自己的音樂。

路真的很長。

可是,不怕,青春就是最好的財富。

1985年,BEYOND向銀行貸款,舉辦了自己樂隊的第一場演唱會“永遠等待”。為什麼叫永遠等待?是說如果得不到世界的認可便永遠等待?還是一語成讖,叫喜歡他的人,永遠等待?

拋開一切的苦惱煩惱,來吧,青春我最狂

為了第一場演唱會,他們細心地準備所有的器材、設備,精心設計宣傳廣告,到處發放、粘貼傳單為自己宣傳。可是,偌大的街,寂寞地貼,沒有多少人願意停下忙碌的腳步,聽他們唱一首並不長的歌。

演唱會效果寥寥,苦繼續吃。

風浪中的小船一般,是退回港灣還是紮進巨浪?

1986年,經過艱難細碎的過程,BEYOND發行了自己的專輯《再見理想》。再見,理想。他們確是有些疲憊了,來自現實生活和精神煎熬的雙重壓力,讓這一群才20多歲的年輕人,有點招架不住,沒有多少人支持他們,沒有幾個人欣賞他們,就連他們的著裝也遭到批評,發行的專輯賣不出去。

變作一堆草芥風中散,與你奏過午夜的怨曲。怨歸怨,夢想還要繼續。

1987年,家駒帶領樂隊繼續嘗試摸索,試圖尋找搖滾與商業之間的平衡點,成全自己、成全音樂,也成全這個浮躁的世界。

終於,他們成功了!

1988年,黃家駒創作的《大地》獲得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獎。

1989年,《真的愛你》獲得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獎以及十大中文金曲獎。

年輕的臉上終於綻放出開心的笑容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他們,越來越多的粉絲圍繞他們,專輯能賣出去了,演唱會也終於座無虛席了。

他們的努力,近十年的堅持,正一點一點得到回報。

勝利來之不易!

勝利來之不易,但批評的言論卻一直都在,可是黃家駒始終堅信,要做好的音樂。

那時候,樂壇上很是流行一些你情我愛的歌,三句不離我愛你。可是BEYOND的歌,卻大處著眼,代表年輕人的另一個世界,他們批判社會、抒發理想,還有偶然的煩悶與茫然。

這些歌都是黃家駒的心聲,是一個又一個無眠的夜晚,煙灰與思緒纏繞的產物。

家駒的歌和那些純商業的歌曲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他的歌是有靈魂的。他們從黃家駒的靈魂中來,到聽者的靈魂中去,這中間傳遞的,是最深厚也最單純的情義,他穿越時空,在無數個漆黑的冷雨夜,給無數人最溫暖的擁抱。

他想救香港樂壇於即倒,可是香港樂壇卻害死了他

是誰說過好景不長這句話?

市場、樂壇變成一個大磁場,成全他們,也吞噬他們,越來越多商業化的表演和音樂,越來越與他們最初的夢想背道而馳。

1992年,帶著對香港樂壇的失望,BEYOND將事業重心轉移到了日本。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真的,會被原諒嗎?

1993年,發行專輯《樂與怒》,其中《海闊天空》獲得1993年十大中文金曲獎、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我最喜愛的本地創作歌曲獎”。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符,都是他靈魂的絨絮……

春風得意正當時,可是……

1993年6月24日,家駒在日本參加一場綜藝節目,從臺上不慎跌落,致重傷,昏迷不醒。

6月30日,家駒在日本東京去世。

大寫的震驚!!!

葬禮那天,全香港交通癱瘓。傷心欲絕的歌迷湧上街道,他們要確認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如今,你真的跌倒了,你怕嗎?

從此香港再無家駒,港式搖滾後繼無人。

羅大佑說:黃家駒想救香港樂壇於即倒,可是香港樂壇卻害死了他。

黃家駒,你即使離開,也永在我的天空裡。

— END —

作者介紹:

欣然,中國第一寫手集結號“尚流她生活”簽約作家。深愛國學,亦喜研究女性文化,對華人圈知名女性多有研究。曉其為何名,知其為何愁,方寫出百美人物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