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麥理財疑似自擔自保,建議觀望或減倉

今天評測的主人公是“大麥理財”。

評測理由:除了過度包裝, 還可能涉嫌自保, 對關聯平臺依賴度較大;

投資建議:存在一定風險, 建議觀望或者輕倉操作, 投資額度控制在可接受平臺跑路的範圍內!

1

簡單看一下大麥理財的基本情況:

平臺上線於2014年10月12日, 3年時間, 平臺累積成交額超過31億, 註冊用戶超 30萬人, 為投資人實現超過 1億元的投資收益。

資產端以麥田計畫、個人借款、車貸等為主, 平均收益率在8%~11%, 算中等。 其中麥田計畫跟個人均涉及供應鏈金融, 後面我們會說到。

平臺目前稱自己具有國資和上市背景, 也已經完成C輪1000萬人民幣的融資, 不過這個國資+上市背景的含金量, 大玩家覺得有點低。

說完基本情況, 再來看看大麥網對國資+上市背景的過度宣傳。

2

國資背景

2015年11月, 大麥正式獲得國資背景稱號。 這一天國有股份制證券公司長城證券全資子公司——深圳長城長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長城長富”)的B輪注資,

算是成為“國資系”一員, 不過卻並未披露注資資金。

這也是讓大玩家比較疑惑的, 莫非是因為注資太少, 不好意思披露?簡單查了一些大麥股權構成, 果然, 長城長富的持股比例為9.1%, 注資金額僅僅只有100萬元。

上市公司背景

到了2016年1月25日, 大麥再迎新金主——上市系公司升達林業(002259)的1000萬C輪注資, 成為業內第六家完成C輪融資的網貸平臺。

不過跟其他5家平臺的C輪融資相比(有利網4700萬美元、拍拍貸近1億美元、積木盒子8400萬美元、信而富3500萬美元、點融網超過2億美元), 大麥這輪融資顯得有些“寒酸”。

根據其股東構成顯示, 升達林業持有大麥4.76%的股份, 排名第五。 前四位股東分別是:法人谷傳廣持股33.29%,

深圳國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3.29%, 深圳創新穩盈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20%, 長城長富持股8.658%。

(資訊來自企查查, 為大麥理財股東構成)

這樣看來, 大麥雖然有國資和上市公司參股, 但參股比很小, 對平臺幾乎沒有實際控制力。 就算平臺發生危險,

也很難指望這兩家企業來救火。

不過大麥理財對二者的行銷卻即為高調, 在其官網顯著位置及百度搜索中的各種宣傳文章裡, “國資平臺+上市背景”成為其最大“賣點”。 大有過度行銷的意思。

由於目前整個行業還沒有明確規定, 持股多少才能被稱為國資或上市背景, 因此也給不少平臺鑽空子的機會。 顯然, 隨著平臺發展, 這種過度行銷肯定會引起監管層的注意。

所以, 大麥的國資系+上市系背景雖然屬實, 但幾乎沒有什麼說服力, 如果是對國資上市情有獨鍾的朋友, 大麥理財就可以不用考慮了!

3

然後我們再來看大麥的資產端

大玩家仔細研究了, 發現有點供應鏈金融的意思。 目前市面上, 大玩家還沒有發現優質的做供應鏈金融的平臺,

當然也包括咱們的小麥。

先科普一下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指通過對資訊流, 物流, 資金流的控制, 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 直到最終的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網鏈結構。

供應鏈金融:就是依託供應鏈而產生的金融服務。 說白了就是金融機構圍繞企業, 管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和物流, 並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 通過立體獲取各類資訊, 將風險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務。

於是保理行業應運而生!

保理是供應鏈金融中占比很重的一環, 全稱叫做保付代理, 又叫托收保付。 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資金融通、買方資信評估、銷售帳戶管理、信用風險擔保、賬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務的綜合金融服務方式。

保理本身又分為銀行保理和商業保理,網貸平臺所提供供應鏈金融融資項目基本是指商業保理。商保算是對銀行保理的補充,而保理又是銀行信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商保想分得這杯羹,如果沒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很容易形成脫離實際產業鏈的空融資狀態,風險之大,大家可自行體會。

此外,這種專案對於平臺來說,一來業務很難直接下放到平臺,因為需要平臺在供應鏈方面有非常好的資源;二來P2P平臺的融資成本太高,是很多中小企業難以負擔的,平臺也很難靠此盈利。

升達林業2016年年初對大麥的增資報告顯示,2015年大麥理財未經審計的總資產為 1,248.27 萬元,淨 資產為 357.84 萬元,2015 年度營業收入為 215.06 萬元,淨利潤為-606.90 萬元。平臺利潤為負可能就跟這事有關!

4

再來看小麥的主要風險所在!

風險一:資產依賴性太強

以麥田計畫為例,大玩家仔細反復研究了一下,這個麥田計畫的大部分資產都來自于深圳國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簡稱深圳國投商保)。

在研究過程中,大玩家還發現麥田計畫的標的存在金額拆分的情況,及好幾個同期標的重複出現,為一個項目進行融資。此前的項目描述明確注明了金額拆分,但昨天大玩家在查看時,卻省略了這一條信息,很有意思!

(查詢日期:2017年5月31日)

(查詢日期:2016年11月25日,該圖片來自網路)

我們再來看一下它所提供的保障措施,從項目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該投資標的的四個保障措施分別為:

1、深圳國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於到期日當日向投資用戶回購該轉讓債權。

2、某大型集團承擔無限連帶保證責任。

3、實際控制人提供無限連帶責任保證。

4、國投商業保理風險準備金本息墊付。

跟大多數平臺項目介紹一樣,沒有對資產方實際控制人做任何披露,也沒有任何的保證合同體現,所以基本可以認定第2和第3條可以忽略。

而第1條和第4條意思差不多,有深圳國投商保兜底。有趣的是,幾乎所有涉及商業保理的融資專案都是由該機構來推薦的。

可以說,深圳國投商保既是主要資產供應商,又是風險擔保方,大麥對它的依賴性非同一般啊!一旦它發生問題,風險難以想像,平臺自有的300多萬備付金意義又有多大!

風險二:自擔自保

問題還是處在深圳國投商保上。根據工商資料顯示,深圳國投商保實際控股人為深圳國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6.4%。

(資訊來自企查查,為深圳國投商保股東構成)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這個深圳國投資本也是大麥理財的實際控股人之一,跟大麥理財第一股東谷傳廣持有相同股比,為33.29%。

這樣一輪迴圈下來,大麥理財的麥田計畫不就有點自擔自保了嗎?這可是明令禁止的啊!而且大麥理財的保理業務融資項目都來源於這個深圳國投商保,擔保效力如何,實在不敢想像。

保理本身又分為銀行保理和商業保理,網貸平臺所提供供應鏈金融融資項目基本是指商業保理。商保算是對銀行保理的補充,而保理又是銀行信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商保想分得這杯羹,如果沒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很容易形成脫離實際產業鏈的空融資狀態,風險之大,大家可自行體會。

此外,這種專案對於平臺來說,一來業務很難直接下放到平臺,因為需要平臺在供應鏈方面有非常好的資源;二來P2P平臺的融資成本太高,是很多中小企業難以負擔的,平臺也很難靠此盈利。

升達林業2016年年初對大麥的增資報告顯示,2015年大麥理財未經審計的總資產為 1,248.27 萬元,淨 資產為 357.84 萬元,2015 年度營業收入為 215.06 萬元,淨利潤為-606.90 萬元。平臺利潤為負可能就跟這事有關!

4

再來看小麥的主要風險所在!

風險一:資產依賴性太強

以麥田計畫為例,大玩家仔細反復研究了一下,這個麥田計畫的大部分資產都來自于深圳國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簡稱深圳國投商保)。

在研究過程中,大玩家還發現麥田計畫的標的存在金額拆分的情況,及好幾個同期標的重複出現,為一個項目進行融資。此前的項目描述明確注明了金額拆分,但昨天大玩家在查看時,卻省略了這一條信息,很有意思!

(查詢日期:2017年5月31日)

(查詢日期:2016年11月25日,該圖片來自網路)

我們再來看一下它所提供的保障措施,從項目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該投資標的的四個保障措施分別為:

1、深圳國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於到期日當日向投資用戶回購該轉讓債權。

2、某大型集團承擔無限連帶保證責任。

3、實際控制人提供無限連帶責任保證。

4、國投商業保理風險準備金本息墊付。

跟大多數平臺項目介紹一樣,沒有對資產方實際控制人做任何披露,也沒有任何的保證合同體現,所以基本可以認定第2和第3條可以忽略。

而第1條和第4條意思差不多,有深圳國投商保兜底。有趣的是,幾乎所有涉及商業保理的融資專案都是由該機構來推薦的。

可以說,深圳國投商保既是主要資產供應商,又是風險擔保方,大麥對它的依賴性非同一般啊!一旦它發生問題,風險難以想像,平臺自有的300多萬備付金意義又有多大!

風險二:自擔自保

問題還是處在深圳國投商保上。根據工商資料顯示,深圳國投商保實際控股人為深圳國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6.4%。

(資訊來自企查查,為深圳國投商保股東構成)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這個深圳國投資本也是大麥理財的實際控股人之一,跟大麥理財第一股東谷傳廣持有相同股比,為33.29%。

這樣一輪迴圈下來,大麥理財的麥田計畫不就有點自擔自保了嗎?這可是明令禁止的啊!而且大麥理財的保理業務融資項目都來源於這個深圳國投商保,擔保效力如何,實在不敢想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