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十大名門望族

1.隴西李氏

隴西李氏, 是李姓中最顯要的一支。 古時隴西亦稱隴右, 泛指隴山以西今甘肅省東部地區。 源自于顓頊孫皋陶之後, 世為理官, 到了周朝時文化名人老子李耳是孔子的老師。 秦漢時期設置隴西郡, 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隴西李氏始祖是秦國的司徒李曇長子隴西郡郡守李崇, 李崇之次子李瑤為南郡守, 封狄道侯;其孫李信為大將軍, 封隴西侯。 其子孫“飛將軍”李廣是漢朝時的重要人物。 魏晉時期, 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 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國君。 南北朝時隴西李氏蟬聯圭組, 世為顯著,

門第高華, 與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為中原五姓高門士族, 到了唐高宗時頒佈法令禁止這五姓七望自行婚娶。 隴西李氏到唐朝時連續出了10位宰相。

隴西李氏

2.趙郡李氏

趙郡李氏, 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古代著名大族。

開基始祖為秦太傅李璣的次子李牧, 李璣是隴西李氏始祖李崇之弟。 李牧是戰國時名將, 為趙國丞相, 封武安君, 始居趙郡柏人(今邢臺隆堯), 為趙郡李氏的始祖。 是東漢以來山東望族, 歷經魏晉南北朝, 南北朝時講究士族門第, 趙郡李氏史載人物尤多, 各盛家風, 世言高華, 被列為一等大姓崔盧李鄭王, 為第一等的高門大族。 至唐代又有五姓七望之說。 唐朝初年, 全國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五姓七家中, 李姓占了兩家, 即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 李氏“出趙郡、隴西二望”。

3.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 即華陰楊氏。 弘農郡西漢元鼎四年置, 轄河南黃河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 陝西渭河下游關中平原南岸以及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楊氏是楊姓郡望, 西漢丞相楊敞, 玄孫楊震官太尉, 號稱“關西孔子”, 子楊秉、孫楊賜、重孫楊彪, “四世三公”。 楊震子楊奉後代世居高官。 從“西晉三楊”到北魏楊播兄弟, 無不顯赫。 隋朝皇室, 越國公素及子玄感等。 唐朝的“李武韋楊”四姓聯姻, 楊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楊妃、武則天之母、唐玄宗楊皇后等。 弘農楊氏, 文的有楊修、楊炯、楊凝式、楊時、楊萬里、楊大異。

弘農楊氏

4.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 系由爵位而來, 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後”。 追本溯源, 都是黃帝後裔。 黃帝, 是少典之子, 姓公孫, 名軒轅, 生於壽丘, 長於姬水, 故又改姬姓。 其時, 炎帝神農氏國運衰弱, 諸侯相互侵伐, 而以蚩尤暴虐。 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 蚩尤伏誅, 諸侯咸尊黃帝(姬軒轅)為天子(實為部落聯盟首領), 代炎帝神農氏。 黃帝即位後, 會諸侯于釜山, 經略四方, 融黃、炎於一爐, 遂開中華一統之局面, 被尊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黃帝居軒轅之丘, 娶西陵之女, 是為嫘祖, 嫘祖為黃帝正妃, 生二子:玄囂(即少昊)、昌意, 玄囂之孫高辛氏, 是為帝嚳。

帝嚳娶陳鋒氏女, 生放勳, 是為帝堯;娶有戎氏女簡狄, 簡狄因吞玄鳥之卵而生契。 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 封于商, 賜姓子氏, 是為商之祖;娶有邰氏女薑嫄, 為元妃, 生棄, 棄好農耕, 懂稼穡, 帝堯舉為農師, 封于邰, 號後稷, 為周朝先祖。

太原王氏

5.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The wang family in LangYa), 我國古代頂級門閥士族,晉代四大盛門“王謝袁蕭”之首,是中古時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門望族,素有“華夏首望”之譽稱。琅琊王氏開基於兩漢時期的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鼎盛于魏晉時期,史稱“王與馬,共天下”。南朝以後走向衰弱。《二十四史》中記載,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琅琊王氏共培養出了以王吉、王導、王羲之、王元姬等人為代表的35個宰相、36個皇后和36個駙馬和186位文人名仕。琅琊王氏家族世代居住於琅琊臨沂,西晉末年永嘉之亂時衣冠南渡、舉族遷居會稽、金陵。南渡之後,因對故鄉思念的一直都以北土地名為稱呼,東晉元帝時,僑置南琅琊郡(今江蘇省南京市)。

琅琊王氏

6..陳郡謝氏

陳郡謝氏,中國古代著名家族,頂級門閥之一。陳郡謝氏起家于魏晉時期,在著名的“淝水之戰”中,以謝安為首的謝氏家族為東晉大勝立下至偉的貢獻,奠定了陳郡謝氏為東晉以及南朝的當軸士族。陳郡謝氏還出了許多于文學貢獻與藝術才能的傑出人物。以至後人將門閥士族鼎盛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比喻為“王謝”並稱的年代。南朝四大盛門“王謝袁蕭”第二位,興起于曹魏,衰落于南朝梁,至南朝陳亦有人出任高位,但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在南朝末年,與很多士族一樣走向沒落,在南朝四大僑望之中沒有能像蘭陵蕭氏那樣繁盛到唐朝,相比整個魏晉南北朝的所有門閥士族,陳郡謝氏在文學藝術方面的貢獻是最傑出的。

.陳郡謝氏

7.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時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縣和山東武城縣、高唐縣),東漢以後成為山東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門下。南北朝時講究士族門第,在北方後魏把崔氏被列為一等大姓王崔盧李鄭。至唐代開國有五姓七望之說崔氏仍立其中。

8.滎陽鄭氏

滎陽鄭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士族,北魏隋唐時期,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為五姓七家。滎陽鄭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鄭國,其王室國滅後仍以鄭為姓,以故地滎陽為郡望。東漢末年,以鄭當時一脈的鄭渾、鄭泰等人為開始,逐漸發展為高門望族。歷經變遷入唐之後,鄭姓仍為望族,後因科舉制的實行,影響逐漸衰落,但仍為天下鄭氏中,最為顯赫的一支 。

滎陽鄭氏起自西漢 大司農 鄭當時, 鄭興、 鄭眾父子是東漢名儒,鄭渾歷任魏郡、上党太守是 曹魏名臣, 鄭泰是揚州刺史漢末名臣, 鄭沖西晉 太傅開國元勳, 鄭袤是密陵候西晉初名臣。 鄭袤子孫四世都是西晉重臣。 鄭渾八世孫鄭羲是北魏中書令,鄭羲子 道昭為兗州刺史號北方書聖。 鄭羲兄弟六人都為北魏重臣。鄭儼官至中書令等十多職,名震天下。 鄭渾十一世孫 鄭孝穆為北周中書令, 鄭偉為北周襄城郡公、龍驤大將軍、江陵防主。鄭孝穆子 鄭譯為北周內史上大夫,助 楊堅建立隋朝,被封為沛國公、 祁州刺史。鄭譯子鄭元夀曆仕隋、唐兩朝,官拜鴻臚卿。鄭元夀堂兄 鄭善果,歷任隋唐兩朝的兵部、戶部、 工部尚書,卒于江州刺史之職。在唐朝, 滎陽鄭氏有十一人為宰相,其餘節度使、將軍、司馬、參軍多的無法細查

滎陽鄭氏

9.范陽盧氏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齊國後裔,因封地盧邑而受姓盧氏,世祖盧敖(約西元前275-前195),號雍熙,秦始皇召為五經博士,徙居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固城鎮),子孫遷居至涿水(今涿州)一帶之後,定居涿地,以范陽為郡望,後世遂稱范陽人(即范陽盧氏由來)。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齊國後裔,因封地盧邑而受姓盧氏,世祖盧敖(約西元前275-前195),號雍熙,秦始皇召為五經博士,徙居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固城鎮),子孫遷居至涿水(今涿州)一帶之後,定居涿地,以范陽為郡望,後世遂稱范陽人(即范陽盧氏由來)。始祖盧植以儒學顯名東漢,肇其基業,三國盧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後盧欽、盧珽、盧志、盧諶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時盧玄“首應旌命”,入局朝廷,盧氏成為北方一流高門。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盧李鄭](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國),經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經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北魏分裂後,戰亂頻仍,政局動盪,范陽盧氏受到打擊,官位元不顯,部分成員入仕北齊、北周。唐初,李唐政權打擊山東士族,范陽盧氏暫時沉寂,直至唐代中期複又崛起,先後有八位范陽盧氏成員官至宰相,進入政事堂議事。在婚姻上,范陽盧氏注重門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穩定在清河崔氏、滎陽鄭氏、趙郡李氏、隴西李氏幾個大族,唐代又增加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兩家,北魏和北齊時期與皇室通婚頻繁,而隋唐時期未有與皇室通婚現象。在文化方面,范陽盧氏以儒學傳家,尤以盧植一脈為代表。

范陽盧氏

10.太原溫氏

相傳華夏百姓皆系黃炎子孫,然傳說而已,未證其實。而百姓家乘、族譜,沿著歷史考究,便使這種傳說有了實實在在的佐證和依據。翻開太原溫氏族譜,便知上自軒轅黃帝、玄囂、 極、帝嚳、嶠極、後稷等數十世到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成王姬誦,再從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國為侯是為唐叔虞,曆晉侯燮公等八十餘世到同保公生九子分九支傳四十餘世到如今,一脈相承,代代相傳,歷歷在目。從我溫氏太原始祖叔虞于西元前1106年受封唐國侯算起,至今已曆三千一百多年;若從軒轅黃帝算起,則已有五千年歷史,與我華夏上下五千年之文明史共久長,並為這個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期間,叔虞封地于唐,其子燮公襲封後便改唐國為晉國,晉公族封河南溫邑而得姓,乃尊唐叔虞為溫氏太始祖。

爾後,到西漢恂侯疥之後何公定居太原祈縣,溫郡太原始此。由是生髮開來播遷各地之溫氏皆以太原為堂號,祖宗神位牌上皆書以“太原堂上……神位”。後燮公傳四十五世至序公,庠公兄弟(周——唐世系圖),自後派分東南,我南派庠公傳五十七世祖厚孫公(鼻祖),仕東漢太傅,再傳至六十七世祖嶠公,官東晉江州刺史,因勤王有功,封建甯開國公,始安郡王,先後居官九江,武昌,病逝後運葬豫章(今江西南昌)。再傳至七十八世皋公于唐初武德元年(618)攜家屬入籍浙江,任揚州刺史。皋公次子穆公(字明由),奉旨仕浙江溫州大夫而居溫州。穆公次子顒公徙居浙江永嘉,仕樞密使,于咸亨三年(672)奉旨入贛任虔州(今贛州)刺史,是為江南開基始祖。

顒公之子訁利 字衡齋,于唐開元癸醜(713)仕虔化(今江西寧都)令,因惠政於民,民戴恩留之,遂家于寧都。訁利 公生四子曰:如璋、如珪、如玉、如金。其次子如珪(本祖)傳至五代孫少四郎(源宗)于唐開成元年(836)從甯都徙居石城溫坊檀樹下。大中元年(847)生子同保;同保公又由檀樹下輾轉移居柏林裡野芋窩(即今岩嶺鄉堂下村)開基,娶賴氏生九子:春、夏、秋、冬、尚、高、林、興、旺。自始子孫繁衍,並由江西石城生髮開來,遂播遷周邊各縣市乃至省內外,國內外——這便是我溫氏之所由來也。據此溫氏之譜實譜溫氏之祖與裔也。由是亦知我同保公乃 訁利 祖次子如珪公之裔也。同保公是江西石城堂下開基發祥始祖也。

太原溫氏

我國古代頂級門閥士族,晉代四大盛門“王謝袁蕭”之首,是中古時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門望族,素有“華夏首望”之譽稱。琅琊王氏開基於兩漢時期的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鼎盛于魏晉時期,史稱“王與馬,共天下”。南朝以後走向衰弱。《二十四史》中記載,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琅琊王氏共培養出了以王吉、王導、王羲之、王元姬等人為代表的35個宰相、36個皇后和36個駙馬和186位文人名仕。琅琊王氏家族世代居住於琅琊臨沂,西晉末年永嘉之亂時衣冠南渡、舉族遷居會稽、金陵。南渡之後,因對故鄉思念的一直都以北土地名為稱呼,東晉元帝時,僑置南琅琊郡(今江蘇省南京市)。

琅琊王氏

6..陳郡謝氏

陳郡謝氏,中國古代著名家族,頂級門閥之一。陳郡謝氏起家于魏晉時期,在著名的“淝水之戰”中,以謝安為首的謝氏家族為東晉大勝立下至偉的貢獻,奠定了陳郡謝氏為東晉以及南朝的當軸士族。陳郡謝氏還出了許多于文學貢獻與藝術才能的傑出人物。以至後人將門閥士族鼎盛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比喻為“王謝”並稱的年代。南朝四大盛門“王謝袁蕭”第二位,興起于曹魏,衰落于南朝梁,至南朝陳亦有人出任高位,但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在南朝末年,與很多士族一樣走向沒落,在南朝四大僑望之中沒有能像蘭陵蕭氏那樣繁盛到唐朝,相比整個魏晉南北朝的所有門閥士族,陳郡謝氏在文學藝術方面的貢獻是最傑出的。

.陳郡謝氏

7.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時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縣和山東武城縣、高唐縣),東漢以後成為山東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門下。南北朝時講究士族門第,在北方後魏把崔氏被列為一等大姓王崔盧李鄭。至唐代開國有五姓七望之說崔氏仍立其中。

8.滎陽鄭氏

滎陽鄭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士族,北魏隋唐時期,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為五姓七家。滎陽鄭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鄭國,其王室國滅後仍以鄭為姓,以故地滎陽為郡望。東漢末年,以鄭當時一脈的鄭渾、鄭泰等人為開始,逐漸發展為高門望族。歷經變遷入唐之後,鄭姓仍為望族,後因科舉制的實行,影響逐漸衰落,但仍為天下鄭氏中,最為顯赫的一支 。

滎陽鄭氏起自西漢 大司農 鄭當時, 鄭興、 鄭眾父子是東漢名儒,鄭渾歷任魏郡、上党太守是 曹魏名臣, 鄭泰是揚州刺史漢末名臣, 鄭沖西晉 太傅開國元勳, 鄭袤是密陵候西晉初名臣。 鄭袤子孫四世都是西晉重臣。 鄭渾八世孫鄭羲是北魏中書令,鄭羲子 道昭為兗州刺史號北方書聖。 鄭羲兄弟六人都為北魏重臣。鄭儼官至中書令等十多職,名震天下。 鄭渾十一世孫 鄭孝穆為北周中書令, 鄭偉為北周襄城郡公、龍驤大將軍、江陵防主。鄭孝穆子 鄭譯為北周內史上大夫,助 楊堅建立隋朝,被封為沛國公、 祁州刺史。鄭譯子鄭元夀曆仕隋、唐兩朝,官拜鴻臚卿。鄭元夀堂兄 鄭善果,歷任隋唐兩朝的兵部、戶部、 工部尚書,卒于江州刺史之職。在唐朝, 滎陽鄭氏有十一人為宰相,其餘節度使、將軍、司馬、參軍多的無法細查

滎陽鄭氏

9.范陽盧氏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齊國後裔,因封地盧邑而受姓盧氏,世祖盧敖(約西元前275-前195),號雍熙,秦始皇召為五經博士,徙居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固城鎮),子孫遷居至涿水(今涿州)一帶之後,定居涿地,以范陽為郡望,後世遂稱范陽人(即范陽盧氏由來)。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齊國後裔,因封地盧邑而受姓盧氏,世祖盧敖(約西元前275-前195),號雍熙,秦始皇召為五經博士,徙居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固城鎮),子孫遷居至涿水(今涿州)一帶之後,定居涿地,以范陽為郡望,後世遂稱范陽人(即范陽盧氏由來)。始祖盧植以儒學顯名東漢,肇其基業,三國盧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後盧欽、盧珽、盧志、盧諶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時盧玄“首應旌命”,入局朝廷,盧氏成為北方一流高門。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盧李鄭](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國),經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經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北魏分裂後,戰亂頻仍,政局動盪,范陽盧氏受到打擊,官位元不顯,部分成員入仕北齊、北周。唐初,李唐政權打擊山東士族,范陽盧氏暫時沉寂,直至唐代中期複又崛起,先後有八位范陽盧氏成員官至宰相,進入政事堂議事。在婚姻上,范陽盧氏注重門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穩定在清河崔氏、滎陽鄭氏、趙郡李氏、隴西李氏幾個大族,唐代又增加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兩家,北魏和北齊時期與皇室通婚頻繁,而隋唐時期未有與皇室通婚現象。在文化方面,范陽盧氏以儒學傳家,尤以盧植一脈為代表。

范陽盧氏

10.太原溫氏

相傳華夏百姓皆系黃炎子孫,然傳說而已,未證其實。而百姓家乘、族譜,沿著歷史考究,便使這種傳說有了實實在在的佐證和依據。翻開太原溫氏族譜,便知上自軒轅黃帝、玄囂、 極、帝嚳、嶠極、後稷等數十世到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成王姬誦,再從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國為侯是為唐叔虞,曆晉侯燮公等八十餘世到同保公生九子分九支傳四十餘世到如今,一脈相承,代代相傳,歷歷在目。從我溫氏太原始祖叔虞于西元前1106年受封唐國侯算起,至今已曆三千一百多年;若從軒轅黃帝算起,則已有五千年歷史,與我華夏上下五千年之文明史共久長,並為這個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期間,叔虞封地于唐,其子燮公襲封後便改唐國為晉國,晉公族封河南溫邑而得姓,乃尊唐叔虞為溫氏太始祖。

爾後,到西漢恂侯疥之後何公定居太原祈縣,溫郡太原始此。由是生髮開來播遷各地之溫氏皆以太原為堂號,祖宗神位牌上皆書以“太原堂上……神位”。後燮公傳四十五世至序公,庠公兄弟(周——唐世系圖),自後派分東南,我南派庠公傳五十七世祖厚孫公(鼻祖),仕東漢太傅,再傳至六十七世祖嶠公,官東晉江州刺史,因勤王有功,封建甯開國公,始安郡王,先後居官九江,武昌,病逝後運葬豫章(今江西南昌)。再傳至七十八世皋公于唐初武德元年(618)攜家屬入籍浙江,任揚州刺史。皋公次子穆公(字明由),奉旨仕浙江溫州大夫而居溫州。穆公次子顒公徙居浙江永嘉,仕樞密使,于咸亨三年(672)奉旨入贛任虔州(今贛州)刺史,是為江南開基始祖。

顒公之子訁利 字衡齋,于唐開元癸醜(713)仕虔化(今江西寧都)令,因惠政於民,民戴恩留之,遂家于寧都。訁利 公生四子曰:如璋、如珪、如玉、如金。其次子如珪(本祖)傳至五代孫少四郎(源宗)于唐開成元年(836)從甯都徙居石城溫坊檀樹下。大中元年(847)生子同保;同保公又由檀樹下輾轉移居柏林裡野芋窩(即今岩嶺鄉堂下村)開基,娶賴氏生九子:春、夏、秋、冬、尚、高、林、興、旺。自始子孫繁衍,並由江西石城生髮開來,遂播遷周邊各縣市乃至省內外,國內外——這便是我溫氏之所由來也。據此溫氏之譜實譜溫氏之祖與裔也。由是亦知我同保公乃 訁利 祖次子如珪公之裔也。同保公是江西石城堂下開基發祥始祖也。

太原溫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