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洪拳 鐵線拳技法拆解(五)

在讀文章之前您可以點擊下方超連結, 閱讀武功秘笈。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

【用法】

1、敵我對峙(圖3-73)。

2、敵左墊步, 右腳踹擊我面部。 我左腳左擺一步, 右腳迅速插步, 隨即左轉身左腳再上一步, 避過敵腿攻擊(圖3-74)。

3、敵右腿出擊落空, 右腳向後落步右轉身, 右鞭拳打擊我頭部。 我左腳進步, 右轉身180°, 右膝前弓, 雙臂十字交剪, 架住敵右腕(圖3-75)。

4、雙臂夾住敵右腕, 右腳後撤一步, 右轉身將敵旋摔於地, 並可折傷其腕(圖3-76)。

【解析】

1、洪拳金剪手除上、中、下三勢外, 尚有此右金剪及左金剪之變招。

2、此勢用於攔截敵來拳, 為金剪手之變化。

二十二、開弓射雕

【用法】

1、敵我對峙(圖3-77)。

2、敵左墊步, 右腳蹬擊我襠部。 我左腳向左後側退步, 右膝側弓, 左掌弧形下割敵右小腿內側, 並向外推開(圖3-78)。

3、右墊步進身, 左拳上翻, 掛擊敵胸部或面門(圖3-79)。

4、左拳向內一枚, 迅疾沉身坐成四平大馬,

日字箭捶重創敵腹部, 致其倒地(圖3-80)。

【解析】

1、此勢由金剪手變化而來。 金剪手是截, 此勢是劈掛, 合而即為洪拳有名的截掛勢。

2、凡金剪手之用, 無非一截一掛。 或由截變掛, 或由掛變截, 皆是硬橋硬打, 威猛有力。

二十三、外膀手

【用法】

1、敵我對峙(圖3-81)。

2、敵左墊步進身,右拳擊打我面部。我左腳向左後側退步,收右腳成吊馬,左偏身,避過敵拳之際右掌上劃,格擊敵右腕外側(圖3-82)。

3、右掌壓住敵右腕,左腳上步於敵身後,左拳掛擊敵頭部右側(圖3-83)。

4、右腳上步,兩拳在胸前一合,迅疾展臂分開,左拳掛擊敵頭部,以反攔勢將敵打跌(圖3-84)。

【解析】

1、傳統洪拳,以三大手為根,三大馬為基。所謂三大手,即橋、剪、膀手。

2、橋,指十二手橋;剪,指上、中、下、左、右五種十字金剪手;膀手,即內膀手和外膀手。而三大馬即是子午馬、四平馬和二字拑陽馬。若能悉知此橋、剪、膀、馬,苦練純熟之,則洪拳精髓盡得。

3、洪拳十二橋手中之剛橋,無固定之勢;凡兩手展開,沉勁逼力,橋手剛硬,皆以名之。

二十四、柔橋內膀

【用法】

1、敵我對峙(圖3-85)。

2、敵左墊步,右踹腿擊我上腹。我略後滑步,避其鋒芒,雙臂相交下截敵右小腿(近踝為准)(圖3-86)。

3、交剪臂向前下一推,蕩開敵腳,隨即滑步進敵中門,雙手上翻,左拳、右掌推敵胸部,同時用鼻發“唔”一聲,猛勁將敵跌出(圖3-87)。

【解析】

1、大凡柔橋,出手必緩,以逼生內力為要。此勢一抽腕指,內功頓生,內功厚則技擊自強。

2、上步子午馬,幾乎是貼著敵身,發出柔橋之勢,純用內勁將敵彈出。

二十五、內膀

【用法】

1、敵我對峙(圖3-88)。

2、敵左墊步進身,左拳擊打我面部。我左腳向左後側退步,左偏身,避過敵拳,左臂屈肘橫打敵後背(圖3-89)。

3、敵被擊僕身,我右肘一壓,再橫擊敵背部,將其打跌(圖3-90)。

【解析】

1、洪拳以外膀手為長橋,以內膀手為短橋。合外、內膀手之勢,則遠近並濟。長橋以拳掌打人,短橋則以肘膊撞人。其勢雖異,其勁同剛。

2、此勢為飛肘側擊,可兩肘同發,也可連環出擊,見勢而取,擇機當用。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

2、敵左墊步進身,右拳擊打我面部。我左腳向左後側退步,收右腳成吊馬,左偏身,避過敵拳之際右掌上劃,格擊敵右腕外側(圖3-82)。

3、右掌壓住敵右腕,左腳上步於敵身後,左拳掛擊敵頭部右側(圖3-83)。

4、右腳上步,兩拳在胸前一合,迅疾展臂分開,左拳掛擊敵頭部,以反攔勢將敵打跌(圖3-84)。

【解析】

1、傳統洪拳,以三大手為根,三大馬為基。所謂三大手,即橋、剪、膀手。

2、橋,指十二手橋;剪,指上、中、下、左、右五種十字金剪手;膀手,即內膀手和外膀手。而三大馬即是子午馬、四平馬和二字拑陽馬。若能悉知此橋、剪、膀、馬,苦練純熟之,則洪拳精髓盡得。

3、洪拳十二橋手中之剛橋,無固定之勢;凡兩手展開,沉勁逼力,橋手剛硬,皆以名之。

二十四、柔橋內膀

【用法】

1、敵我對峙(圖3-85)。

2、敵左墊步,右踹腿擊我上腹。我略後滑步,避其鋒芒,雙臂相交下截敵右小腿(近踝為准)(圖3-86)。

3、交剪臂向前下一推,蕩開敵腳,隨即滑步進敵中門,雙手上翻,左拳、右掌推敵胸部,同時用鼻發“唔”一聲,猛勁將敵跌出(圖3-87)。

【解析】

1、大凡柔橋,出手必緩,以逼生內力為要。此勢一抽腕指,內功頓生,內功厚則技擊自強。

2、上步子午馬,幾乎是貼著敵身,發出柔橋之勢,純用內勁將敵彈出。

二十五、內膀

【用法】

1、敵我對峙(圖3-88)。

2、敵左墊步進身,左拳擊打我面部。我左腳向左後側退步,左偏身,避過敵拳,左臂屈肘橫打敵後背(圖3-89)。

3、敵被擊僕身,我右肘一壓,再橫擊敵背部,將其打跌(圖3-90)。

【解析】

1、洪拳以外膀手為長橋,以內膀手為短橋。合外、內膀手之勢,則遠近並濟。長橋以拳掌打人,短橋則以肘膊撞人。其勢雖異,其勁同剛。

2、此勢為飛肘側擊,可兩肘同發,也可連環出擊,見勢而取,擇機當用。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