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端午節:博愛縣九街舞龍隊上演《龍騰盛世》

博愛縣歷史悠久, 山清水秀, 素有“太行山下小江南”之稱。 為打造豫西北、晉東南重要節點城市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博愛縣在濕地公園舉辦了為期三天的端午節大型實景民俗文化晚會, 晚會同端午小長假結合一起, 特別推出具有地方風味的萬人水席和60家特色小吃的“電商小吃匯”美食一條街, 使遊客在品嘗特色風味小吃的同時, 又能欣賞民俗文化晚會。

2017年5月28日一30日晚, 由博愛縣鴻昌街道辦事處九街村上演的民間藝術《龍騰盛世》, 五條巨龍,五彩繽紛, 飛轉盤旋, 活靈活現,

惟妙惟肖, 場面十分壯觀。 連續三場, 每場觀眾達六萬多人, 喝彩聲此起彼伏。

九街龍燈簡介

九街龍燈是博愛縣最早的龍燈, 是清化九街的一項傳統文藝,人文景觀.相傳與明朝嘉靖年間創建的晉商會館---清化大王廟同根同源, 距今已有450多年的歷史,享譽懷慶府,

曾進京表演, 過去每逢我縣的鬧元宵焰火表演, 必需由九街龍燈表演金龍盤玉柱之後, 方可開演。 解放以來多次改進, 赴焦作市表演。 曾參加月山寺開光大典,建縣紀念日慶典,縣工業區奠基等重大活動. 蘇家作、下期城、月山鐵路等單位曾多次來我街學習龍燈製作和表演技藝, 或邀請我街藝人前去指導。

過去的九街龍燈有兩條, 分為青龍和火龍, 火龍戲寶珠,青龍追蜘蛛.均由民間老藝人用博愛縣特產的斑竹破篾,手工編制, 龍頭惟妙惟肖, 蜘蛛活靈活現.敷以多層麻頭紙, 描畫彩繪, 用麻絲染色製成鬍鬚, 等等配飾均由手工製作,獨特而精巧。 龍頭重達三、四十斤, 連龍尾一共九節, 約30米長。 龍內設置燭火,在正月十五、十六晚上鬧元宵時扮演主角,

慶祝和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兩條龍燈需要40多名年輕有力的青年默契配合, 方能完成各種組合動作。 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 “蛟龍漫遊”、“龍頭鑽節”、“龍騰跳躍”等等。 舞龍者步伐一般是用碎步而跑。 在“雙龍戲珠”時, 龍頭動一步, 龍身、龍尾就要跑十步、二十步。 兩條巨龍在鏗鏘的鑼鼓伴奏中, 追捕著紅色的寶珠騰飛跳躍, 一會兒龍頭高聳似沖雲端, 撥雲見日;一會兒忽而低下, 像破浪入海, 龍宮尋寶。 蜿蜒盤旋, 高低錯落的精湛表演, 使觀者陶醉稱奇。

2014年, 在民間藝人的努力下, 九街龍燈在以青龍、火龍兩條大龍的基礎上, 又增添了“赤、橙、黃、綠、青、藍、紫”七條小龍。 形成了九街九龍的浩大演出陣容。

兩千多年的龍燈史,

演繹著龍的傳人豐富的舞龍技巧, 孕育著一代代舞龍人。 龍逢盛世,龍馬精神。 現如今,每到春節、元宵節時, 九街龍燈在廣場上飛舞, 氣勢十分壯觀。

2013年以來連續參加焦作市春節文藝匯演, 被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評為一等獎、金獎等榮譽。 (梁紅池供稿)

河南電視臺主持人:丁錦、崔亮。

主持人:博愛電視臺高玫、河南電視臺崔亮、博愛電視臺劉夢夢、博愛電視臺劉肖、河南電視臺丁錦。

主持人:博愛電視臺高玫、河南電視臺崔亮、博愛電視臺劉夢夢、博愛電視臺劉肖、河南電視臺丁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