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張艾嘉:直到我孩子被綁架回來後,我才懂了

文:三嬸

在1990年的某一天, 已為人母的女星張艾嘉接到一個電話。

從那一刻起, 她的人生徹底轉變了。

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 昨日文學類自媒體“拾遺”發佈了一篇名為“真正的母愛,

是一場得體的退出”的文章來“預祝”兒童節快樂, 不同的是, 這篇文章選擇回到孩童最原始的本體——父母, 來反思真正的歡樂童年該是怎樣的。

這篇文章所帶來的共鳴和思考使它的閱讀輕鬆在一小時內突破10w+, 文中所舉的例子中, 有一段關於知名電影人張艾嘉的親身經歷尤為特別。

今天, 我們就來還原張艾嘉的親身經歷——那足以改變她一生的時刻。 作為孩子的你, 作為父母的你, 是否都曾像張艾嘉一樣, 無形中讓孩子成為了自己的影子……

說起華語電影界最會演戲的女演員, 你可能還不會蹦出張艾嘉三個字;但是說華語電影界既會演戲, 又能做導演的女性, 張艾嘉一定是第一人,

他的成就足與許鞍華並肩, 後又調教出劉若英、李心潔等各具特色的女藝人, 在華語演藝圈裡再無第二人。

1972年, 芳齡19的張艾嘉簽約嘉禾電影製片廠, 同年參演了她的首部電影《龍虎金剛》, 4年後, 憑藉《碧雲天》拿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從此開始她註定不平凡的演繹人生。

隨後, 1981年參與柯俊雄執導的《我的爺爺》獲得第一座金馬影后獎盃, 在那個花瓶輩出的年代, 張艾嘉率先拔得頭籌, 以實力征服了無數菲林。

剛滿25歲就接下了香港新藝城公司臺灣分公司的總監一職, 在她的籌畫之下, “新藝城”推出悲劇片《搭錯車》。 該片也是新藝城出品歷史上最為文藝的一部作品, 主題曲《酒幹倘賣無》至今流傳, 該片獲得第2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11項提名, 最終奪得最佳男主角、最佳電影原創音樂、最佳原創歌曲等4項大獎。

我們說, 華語影壇真正會演戲的那波人現在都已經近花甲、古稀,

張艾嘉便是那個年代出生的瑰麗, 沒有太過出眾的相貌, 卻能用百變的角色, 真實的演技去打動觀眾, 未滿35歲就憑藉自己自導自演的作品《最愛》已經獲得兩座金馬影后獎盃, 一次金像影后。

從影三十多年來主演過近百部電影, 1987年英國國家電影院便舉辦了“向張艾嘉致敬”焦點專題, 這樣的成就難以找到第二位。

才華是最持久的性感。圍繞在張艾嘉的周圍的男人,羅大佑、李宗盛、楊德昌、侯孝賢各個都是藝壇的“教父”級別,也難怪黃霑戲稱張艾嘉就是臺灣的“眾人教母”。

張艾嘉與羅大佑

性格決定命運,獨當一面的張艾嘉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也是特立獨行,剛滿25歲便不顧家人的反對嫁給了比她大16歲的劉幼林,不過這段婚姻並沒有持續太久。

1991年張艾嘉未婚先孕,誕下與第二任丈夫(現任丈夫)王靖雄的愛情結晶:王令塵(奧斯卡Oscar)。

王令塵與張艾嘉

這同樣也是男方的第二次婚姻,因為“未婚先孕”、“第三者插足”等新聞使得產後的張艾嘉備受著輿論的壓力,再加上長期活躍在影視版面的張艾嘉,話題度、流量、大錢與非議隨時隨地得圍繞著她,在張艾嘉的周圍,從來不乏大導演、名演員,亦從來不缺焦點新聞,似乎舉手投足都足以登上新聞的頭條版面,畢竟,像張艾嘉這樣敢愛敢恨又創下一番天地的“奇女子”在現今實在是太稀少了。

從1990年8月產下王令塵開始,獨有見地的張艾嘉便規劃好了他的所有人生,將愛子取名為Oscar,直截了當得表達了厚望:我要他成為最好的童星, 讓所有人知道我張艾嘉所擁有的東西全部都是最好的, 不管是婚姻還是後代。

第二日,丈夫王靖雄與前任正式提出離婚,他與張艾嘉便順理成章得結了婚,就在結婚那一刻,張艾嘉更加清晰了自己的育兒計畫:我要從此開始培養兒子, 讓他成為「張艾嘉」這個金字招牌上最耀眼的那點金漆。

「追名逐利」這四個字形容張艾嘉式的教育並不恰當,她只是作為一位母親,一位元權高位重的母親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繼承衣缽,富貴三代,她沒有思考得更深,於是兒子Oscar便成為了另外一個「張艾嘉」,他的人生從一開始便沒有了自己的足跡。

丈夫王靖雄也時常認為張艾嘉並不像是在養育一個孩子,更像是機械式得填充組裝,把所有最先進、最頂級的軟體全部塞進去,所有的零件都是為了完成張艾嘉藍圖的一部分,稍有不對就立馬糾正,不容許絲毫的偏差。

Oscar的童年可想而知,無法被容忍的嬉笑打鬧,更別說是在地上打滾這樣粗魯的行為,孩童天生的好奇與蠻性被抑制,才學會走路便要學習打領帶、穿西服,說話不能夠太大聲,吃西餐要記得刀叉的用法,小小年紀卻過早得懂得了大人的道德約束,別人誇這孩子真懂事,聽起來卻是某種冷酷的諷刺。

張艾嘉為了能夠讓Oscar有個“體面”的童年,沒少下功夫,她甚至效仿「孟母三遷」搬往嘉多利山居住。為了能讓兒子入讀名校。

張艾嘉是很愛Oscar的,她把自己能給予的所有都傾注了進去。

到了Oscar四歲的時候,他已經能夠非常流利得說一口英式英語,鋼琴、小提琴隨意都可拉上一段,與母親一起去西餐廳,懂得禮貌得幫家人拖椅子,等到別人都入座了方才自己坐下,這樣“懂事”、“乖巧”的Oscar顯然已經完成了張艾嘉計畫的初步。

五歲那年,初登銀幕的Oscar在張艾嘉的一次採訪中嶄露頭角,這部分採訪在香港播出時轟動一時,大家都驚歎於Oscar驚人的天賦,很快,Oscar也成為了媒體爭相報導的寵兒,開始有大小的走秀、童裝展示會等橄欖枝向他拋來,張艾嘉也利用著她在圈內的名聲為兒子打下基礎,Oscar的成名皆在意料之中。

張艾嘉享受著周圍投來的豔羨目光,為自己有這樣一個兒子,為自己完美的計畫實現,作為一個母親的張艾嘉也可以和拼事業的張艾嘉一樣成功。

然而有一日,張艾嘉突然變了,她從一個活力四射的一線影壇女星瞬間轉為一個隨遇而安的普通女子,她開始懂得放下,開始享受作為一名普通人的生活樂趣。

2000年7月5日,家中電話無人接聽,幾個小時後,張艾嘉接到了生命中最不願意接到的那通電話……

兒子Oscar被綁架了。

對方開出了2000萬港幣的贖金,並且在電話內要脅道:“你兒子現在是童星,你是大導演, 他絕對值這個價錢,你也拿得出這筆錢。 給你三天時間,交錢的地點我會再通知你。別玩花樣,不然,就等著給你兒子收屍吧! ”

張艾嘉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悉心為兒子打造的這一條成名道路竟然會以綁匪威脅性命來徹底扭轉。

在接到電話後,心急火焚的張艾嘉感覺賣了樓,又取空了銀行存款,雖然對方一再強調不能報警,但最終張艾嘉還是在九龍重案組的協助下,以800萬港幣的贖金談下交易價,並且找到了綁匪的棲息地,成功破案。

在綁架案現場,張艾嘉發現了犯人準備的香燭和冥幣,張艾嘉越想越後怕,看來罪犯隨時準備著“撕票”。

緊緊擁住10歲兒子的張艾嘉,哭得泣不成聲,在她的腦海裡開始不斷顯現這過去10年她歲對兒子“安排”的這一切,到底是什麼會引得兒子招來殺身之禍,是自己的刻意高調和過於追求成功的虛榮,還是真心想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這些所謂的“為孩子好”,是否真心是孩子所需要的。

從這一刻起,張艾嘉變了。

“老天已經對我很寬厚了,把活生生的兒子還給了我。 我開始學著用母愛的本能去和他共處,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他高興,由著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他擯棄牛排去啃漢堡包;請同學回家來鬧得翻天覆地; 和那些以前我嗤之以鼻的不富貴、沒氣質的同學打成一團; 他開始穿便宜的T恤和牛仔褲; 不再把頭髮三七分得細緻、梳得一絲不苟; 不再我的監督下練樂器、苦著臉去聽交響樂… ”

張艾嘉在綁架案結案之後, 面對媒體有這樣一番話:“一直以為最重要的是盛名, 時時處處想保持常青, 不管是婚姻還是兒子, 都當作自身招牌的一點金漆, 從未將自己從高處放下, 好好審視一下生活。 直到兒子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 方才明瞭最珍貴的財富並非那個熠熠的金字招牌。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攘攘熙熙,皆為名往。 以前,我就是攘攘熙熙中的一分子, 結果從相夫到教子處處一敗塗地。”

有一次,張艾嘉帶著Oscar去埃及遊玩,與Oscar一起騎著駱駝,Oscar半躺在張艾嘉的懷裡,張艾嘉一邊撫摸著兒子被駱駝的鬃毛蹭紅的小腿,一邊輕撫著他的頭髮,突然間,Oscar將腦袋往媽媽的胸口擠了擠,夢囈般道:“媽媽,謝謝!”,張艾嘉的眼淚嘩得一下湧出來了。

她說:我讓他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學生,他沒有謝謝我; 我讓他成為當紅第一童星,他沒有謝謝我; 我傾家蕩產去交贖金,他也沒有謝謝我。 可就在落日大漠裡,靠在我懷裡的時候,他那麼由衷地感謝我。 一句謝謝,頓時讓我覺得所有的榮耀,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我發覺這樣的生活才是兒子真正覺得幸福和滿足的日子。

張艾嘉,把一個孩子的自由原原本本得還給了Oscar,那一刻,她終於體會到作為母親最本真的快樂。

“不必追”雖然蒼涼,但作為父母不該將愛化為佔有。

"史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英國的心理學女博士西爾維婭·克雷爾

祝天下所有的孩子六一兒童節快樂,但願天下的父母都能留給孩子們不“殺”之恩。

(我也覺得今天的推文很雞湯……)

有 一 種 電 影 叫 香 港

才華是最持久的性感。圍繞在張艾嘉的周圍的男人,羅大佑、李宗盛、楊德昌、侯孝賢各個都是藝壇的“教父”級別,也難怪黃霑戲稱張艾嘉就是臺灣的“眾人教母”。

張艾嘉與羅大佑

性格決定命運,獨當一面的張艾嘉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也是特立獨行,剛滿25歲便不顧家人的反對嫁給了比她大16歲的劉幼林,不過這段婚姻並沒有持續太久。

1991年張艾嘉未婚先孕,誕下與第二任丈夫(現任丈夫)王靖雄的愛情結晶:王令塵(奧斯卡Oscar)。

王令塵與張艾嘉

這同樣也是男方的第二次婚姻,因為“未婚先孕”、“第三者插足”等新聞使得產後的張艾嘉備受著輿論的壓力,再加上長期活躍在影視版面的張艾嘉,話題度、流量、大錢與非議隨時隨地得圍繞著她,在張艾嘉的周圍,從來不乏大導演、名演員,亦從來不缺焦點新聞,似乎舉手投足都足以登上新聞的頭條版面,畢竟,像張艾嘉這樣敢愛敢恨又創下一番天地的“奇女子”在現今實在是太稀少了。

從1990年8月產下王令塵開始,獨有見地的張艾嘉便規劃好了他的所有人生,將愛子取名為Oscar,直截了當得表達了厚望:我要他成為最好的童星, 讓所有人知道我張艾嘉所擁有的東西全部都是最好的, 不管是婚姻還是後代。

第二日,丈夫王靖雄與前任正式提出離婚,他與張艾嘉便順理成章得結了婚,就在結婚那一刻,張艾嘉更加清晰了自己的育兒計畫:我要從此開始培養兒子, 讓他成為「張艾嘉」這個金字招牌上最耀眼的那點金漆。

「追名逐利」這四個字形容張艾嘉式的教育並不恰當,她只是作為一位母親,一位元權高位重的母親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繼承衣缽,富貴三代,她沒有思考得更深,於是兒子Oscar便成為了另外一個「張艾嘉」,他的人生從一開始便沒有了自己的足跡。

丈夫王靖雄也時常認為張艾嘉並不像是在養育一個孩子,更像是機械式得填充組裝,把所有最先進、最頂級的軟體全部塞進去,所有的零件都是為了完成張艾嘉藍圖的一部分,稍有不對就立馬糾正,不容許絲毫的偏差。

Oscar的童年可想而知,無法被容忍的嬉笑打鬧,更別說是在地上打滾這樣粗魯的行為,孩童天生的好奇與蠻性被抑制,才學會走路便要學習打領帶、穿西服,說話不能夠太大聲,吃西餐要記得刀叉的用法,小小年紀卻過早得懂得了大人的道德約束,別人誇這孩子真懂事,聽起來卻是某種冷酷的諷刺。

張艾嘉為了能夠讓Oscar有個“體面”的童年,沒少下功夫,她甚至效仿「孟母三遷」搬往嘉多利山居住。為了能讓兒子入讀名校。

張艾嘉是很愛Oscar的,她把自己能給予的所有都傾注了進去。

到了Oscar四歲的時候,他已經能夠非常流利得說一口英式英語,鋼琴、小提琴隨意都可拉上一段,與母親一起去西餐廳,懂得禮貌得幫家人拖椅子,等到別人都入座了方才自己坐下,這樣“懂事”、“乖巧”的Oscar顯然已經完成了張艾嘉計畫的初步。

五歲那年,初登銀幕的Oscar在張艾嘉的一次採訪中嶄露頭角,這部分採訪在香港播出時轟動一時,大家都驚歎於Oscar驚人的天賦,很快,Oscar也成為了媒體爭相報導的寵兒,開始有大小的走秀、童裝展示會等橄欖枝向他拋來,張艾嘉也利用著她在圈內的名聲為兒子打下基礎,Oscar的成名皆在意料之中。

張艾嘉享受著周圍投來的豔羨目光,為自己有這樣一個兒子,為自己完美的計畫實現,作為一個母親的張艾嘉也可以和拼事業的張艾嘉一樣成功。

然而有一日,張艾嘉突然變了,她從一個活力四射的一線影壇女星瞬間轉為一個隨遇而安的普通女子,她開始懂得放下,開始享受作為一名普通人的生活樂趣。

2000年7月5日,家中電話無人接聽,幾個小時後,張艾嘉接到了生命中最不願意接到的那通電話……

兒子Oscar被綁架了。

對方開出了2000萬港幣的贖金,並且在電話內要脅道:“你兒子現在是童星,你是大導演, 他絕對值這個價錢,你也拿得出這筆錢。 給你三天時間,交錢的地點我會再通知你。別玩花樣,不然,就等著給你兒子收屍吧! ”

張艾嘉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悉心為兒子打造的這一條成名道路竟然會以綁匪威脅性命來徹底扭轉。

在接到電話後,心急火焚的張艾嘉感覺賣了樓,又取空了銀行存款,雖然對方一再強調不能報警,但最終張艾嘉還是在九龍重案組的協助下,以800萬港幣的贖金談下交易價,並且找到了綁匪的棲息地,成功破案。

在綁架案現場,張艾嘉發現了犯人準備的香燭和冥幣,張艾嘉越想越後怕,看來罪犯隨時準備著“撕票”。

緊緊擁住10歲兒子的張艾嘉,哭得泣不成聲,在她的腦海裡開始不斷顯現這過去10年她歲對兒子“安排”的這一切,到底是什麼會引得兒子招來殺身之禍,是自己的刻意高調和過於追求成功的虛榮,還是真心想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這些所謂的“為孩子好”,是否真心是孩子所需要的。

從這一刻起,張艾嘉變了。

“老天已經對我很寬厚了,把活生生的兒子還給了我。 我開始學著用母愛的本能去和他共處,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他高興,由著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他擯棄牛排去啃漢堡包;請同學回家來鬧得翻天覆地; 和那些以前我嗤之以鼻的不富貴、沒氣質的同學打成一團; 他開始穿便宜的T恤和牛仔褲; 不再把頭髮三七分得細緻、梳得一絲不苟; 不再我的監督下練樂器、苦著臉去聽交響樂… ”

張艾嘉在綁架案結案之後, 面對媒體有這樣一番話:“一直以為最重要的是盛名, 時時處處想保持常青, 不管是婚姻還是兒子, 都當作自身招牌的一點金漆, 從未將自己從高處放下, 好好審視一下生活。 直到兒子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 方才明瞭最珍貴的財富並非那個熠熠的金字招牌。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攘攘熙熙,皆為名往。 以前,我就是攘攘熙熙中的一分子, 結果從相夫到教子處處一敗塗地。”

有一次,張艾嘉帶著Oscar去埃及遊玩,與Oscar一起騎著駱駝,Oscar半躺在張艾嘉的懷裡,張艾嘉一邊撫摸著兒子被駱駝的鬃毛蹭紅的小腿,一邊輕撫著他的頭髮,突然間,Oscar將腦袋往媽媽的胸口擠了擠,夢囈般道:“媽媽,謝謝!”,張艾嘉的眼淚嘩得一下湧出來了。

她說:我讓他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學生,他沒有謝謝我; 我讓他成為當紅第一童星,他沒有謝謝我; 我傾家蕩產去交贖金,他也沒有謝謝我。 可就在落日大漠裡,靠在我懷裡的時候,他那麼由衷地感謝我。 一句謝謝,頓時讓我覺得所有的榮耀,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我發覺這樣的生活才是兒子真正覺得幸福和滿足的日子。

張艾嘉,把一個孩子的自由原原本本得還給了Oscar,那一刻,她終於體會到作為母親最本真的快樂。

“不必追”雖然蒼涼,但作為父母不該將愛化為佔有。

"史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英國的心理學女博士西爾維婭·克雷爾

祝天下所有的孩子六一兒童節快樂,但願天下的父母都能留給孩子們不“殺”之恩。

(我也覺得今天的推文很雞湯……)

有 一 種 電 影 叫 香 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