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誰的童年不張狂?孔子也曾是個小孩子

六一兒童節

寶寶們過得開心嗎

好像成年人更喜歡六一兒童節

畢竟又到了假裝自己很年輕的日子

雖然很多人離兒童的年紀很遠了

但童年確實是能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時光

那些偉人之所以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與他童年的經歷也是息息相關的

例如, 孔子

孔子名丘

孔丘的童年是不幸的, 幼年喪父, 寡母熬兒, 還有同父異母的哥哥, 生活拮据而辛苦。

但好在他有個知書達理的母親

能教育出孔丘這樣空前絕後教育家的孔母是偉大的

孔母在孔丘剛三歲時, 就教他讀書識字, 四歲時, 他已會念百餘字。

所以孔丘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孔丘不僅聰明, 還很勤奮

一日, 孔母問:“昨日我教你的字會背了嗎?”

孔丘回答:“都記住了。

母親說:“如此, 明日一早我考考你。 ”

這天晚上, 孔丘對哥哥說:“哥哥, 母親教給你的字都記住了嗎?”

哥哥道:“當然都記住了。 你呢?”

孔丘說:“我背了好多遍, 可又沒有把握, 明日一早咱媽要考我, 若是我不會, 她一定非常傷心。 不行, 我一定要起來再多練幾遍。 ”

哥哥心疼地說:“天氣涼了,

別起來練了, 就在我的肚子上寫吧!”

孔丘很感動, 然後答應了。

於是, 孔丘就在哥哥的肚子上寫了起來。 每寫一字, 就念出聲來。 可這聲音越來越輕, 當他寫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 聲音也聽不到了。

第二天一早, 在母親考核時, 他一遍就通過。

母親很驚喜, 孔丘很高興, 站在旁邊的哥哥, 瞬間悟到了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比你優秀的人, 永遠比你努力。

其實, 孔丘的外公對孔子的影響也很大

孔丘有次問他外公:“怎樣做一個君子呢?”

孔丘的外公說:“人生在世, 有三個問題一定要認真思考:一是小時候不好好學習, 年紀大了就得去“搬磚”;二是年老了不講學,死後就沒有人紀念他;三是有財吝嗇,不施捨給窮人,自己窮了就沒有人幫助他。時常反省這三點,就可以成為君子了。”

小孔丘點點頭,牢牢記在心裡。

後來,孔丘在開壇講學時,有弟子問:”老師,怎樣做一個君子呢?”

孔丘回答;“人生在世,有三個問題一定要思考。。。。。”

雖然孔丘的童年生活貧困,但孔母和外公都給予了他很好地教導,這也對孔丘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但遺憾的是,過度的勞累讓孔母在孔丘17歲時就離他而去。但就因為經受了如此重大的挫折,反而磨練了孔子的意志,使得他在後來的幾千年引導著自己的崇拜者的不斷學習。這只是孔子教育理念之泰山一角。

年紀大了就得去“搬磚”;二是年老了不講學,死後就沒有人紀念他;三是有財吝嗇,不施捨給窮人,自己窮了就沒有人幫助他。時常反省這三點,就可以成為君子了。”

小孔丘點點頭,牢牢記在心裡。

後來,孔丘在開壇講學時,有弟子問:”老師,怎樣做一個君子呢?”

孔丘回答;“人生在世,有三個問題一定要思考。。。。。”

雖然孔丘的童年生活貧困,但孔母和外公都給予了他很好地教導,這也對孔丘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但遺憾的是,過度的勞累讓孔母在孔丘17歲時就離他而去。但就因為經受了如此重大的挫折,反而磨練了孔子的意志,使得他在後來的幾千年引導著自己的崇拜者的不斷學習。這只是孔子教育理念之泰山一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