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錢鐘書編《宋詩選注》,文天祥的《正氣歌》為什麼沒有收進去

1957年6月, 錢鍾書開始編著《宋詩選注》。 那時宋詩遠不及唐詩熱門, 宋詩數量浩繁, 研究又幾乎是空白, 要做這個項目工作量極大, 對學術水準要求極高。

該書1958年9月一經出版, 即被批判, 原因是未選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和《正氣歌》。

或許, 錢鍾書先生對此早有預料。 《宋詩選注》初版三十年之後, 著名文學家潘耀明先生欲印行該書的香港版, 他特邀錢鍾書再寫了一篇序。 錢先生在文章開頭便說, “這本書在一九五八年出版, 受到一度公開批判”。 接著以特有的錢氏幽默和許多輕快的揶揄, 帶出一個沉重的舊話題。 該文在《人民日報》等報刊上轉載時, 作者又做了稍許修改, 並重新冠以醒目的標題——《模糊的銅鏡》。 現依最新版摘抄如下:

這部選本不很好;由於種種原因, 我以為可選的詩往往不能選進去, 而我以為不必選的詩倒選進去了。 只有些評論和注解還算有價值。

不過, 一切這類選本都帶些遷就和妥協。 選詩很像有些學會之類選舉會長、理事等, 有“終身制”、“分身制”。 一首詩是歷來選本都選進的, 你若不選, 就惹起是非;一首詩是近年來其他選本都選的, 要是你不選, 人家也找岔子。 正像上屆的會長和理事, 這屆得保留名位;兄弟組織的會長和理事, 本會也得拉上幾個作為裝點或“統戰”。 所以老是那幾首詩在歷代和同時各種選本裡出現。 評選者的懶惰和懦怯或勢利, 鞏固和擴大了作者的文名和詩名。 這是構成文學史的一個小因素, 也是文藝社會學裡一個有趣的問題。

我們有幸讀過許多錢鍾書的作品, 此文最是精妙。 娓娓道來, 言外有音, 韻味令人琢磨不盡。

編書向有官修和私著之分。

官修在一定的意識形態下, 有時是為政權服務的, 那麼, 取捨標準便是以該政權之取向為取向, 多不顧及藝術性和作品的風格。

私著, 一般都會由編著者對於審美取向的而決定作品入選的尺度, 史上一些著名的文選、詩詞選, 無不體現編著者的理論主張。

就幾種著名的宋詩選本來看, 都沒有選文天祥的《正氣歌》。 清代陳衍的《宋詩精華錄》, 近代高步瀛的《唐宋詩舉要》, 錢鐘書的《宋詩選注》, 金性堯的《宋詩三百首》。

陳衍是“同光體”的祖師爺, 其不喜此詩, 自在情理之中, 錢先生為石遺老人弟子, 取向可知。 高選為49年前編訂。 金選成書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 其又供職於某出版社, 亦未選入, 於本書前言中並未提及何因素, 至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出版的《伸腳錄》中, 於《兩本三百篇》中方見片言隻語“我們不選文天祥的《正氣歌》, 就因其正氣有餘而詩味不足”。

從以上四種選本可知, 《正氣歌》的不能入選, 大概就是因其沒有詩味吧。 不過, 錢鍾書並非忽略文天祥的詩, 他把文天祥的詩分作前後兩個時期,

一是元兵打破杭州, 宋帝被俘虜以前, 認為“這個時期裡的作品可以說全部都草率平庸”。 二是文天祥從元兵的監禁裡逃出來, 直到再度被捕被殺。 這一時期的詩歌“大多是直書胸臆, 不講究修詞, 然而有極沉痛的好作品。 ”《宋詩選注》共選了文天祥四首詩, 《揚子江》一首屬前期作品, 《南安軍》《除夜》和《金陵驛》三首屬後期作品。

附《正氣歌》

作者:文天祥 (宋代)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附《正氣歌》

作者:文天祥 (宋代)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