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農業信貸屢屢突破 看無錫金融“雨露”怎樣滋潤一片農田

農業信貸由於風險大、成本高而收益低, 一向是金融支持薄弱之處, 但近年來, 無錫在農業科技信貸上屢屢突破。 近日, 宜興市梁祝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宜興市祝陵花卉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分別獲得來自興業銀行的5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 成為江蘇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以來的首批獲益者。

銀行:連續三年每年增量貸款1億元, 其中六成用於農業科技

“連續三年, 我行每年在農業領域貸款投放增加1億元, 其中至少6成用於支持農業科技發展。 ”據中國農業銀行無錫分行三農金融部沈晨介紹,

雖然無錫農業業態不如省內其他地區面積大, 但在農業科技資金投入上一直在“加碼”, 增幅省內領先。 從精細化農業種植、生態農業、休閒農場、農業互聯網+……在各個與農業科技連接的領域, 都有無錫農行的身影。 “如果不增加科技含量不創新, 農業很難做大做強, 這就是我們這幾年不斷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的緣由。 ”

支援企業調結構, 助推產業轉移升級。 伽力森主食企業(無錫)股份有限公司是新三板上市企業, 該企業原主導產品為黃油, 後自主研發和生產的“冷鮮麵食”“冷凍麵食”系列, 被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201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 2016年, 該企業調整產業佈局, 決定將黃油生產轉移至泰州興化市, 無錫廠區生產麵食產品。

農業銀行無錫分行聯合泰州分行組成系統內銀團, 對伽力森在泰州興化地區廠房及基礎配套設施項目提供8000萬元信貸支援, 實現黃油產能22000噸/年。 同時, 成功引入無錫現代農業發展產業投資基金, 以委託貸款的形式向該企業發放資金5000萬元, 幫助企業擴大冷凍方便熟面產能。

金融活水“孕育”農業物聯網。 農業銀行、江蘇銀行無錫科技支行向無錫愷易物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發放信用貸款200萬元, 支援該企業將物聯網技術開發應用于現代農業全產業鏈。 該公司開發的智慧農業監控系統、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數位化牧場管理系統已落地應用, 實現了農業生產管理的遠端化、自動化。

企業:呼喚更小更精細的農業信貸服務

為解決農業企業融資難, 我市金融機構近年來“發掘”出多種增信方式。 農業銀行無錫分行以無錫市惠山區“兩權”抵押試點為契機, 為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無錫市陽山安陽水蜜桃專業合作社以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發放貸款450萬元, 幫助“陽山”水蜜桃優質品種推廣種植。 對列入省委組織部名錄的科技領軍人才, 由省財政廳提供風險補償機制, 推出“人才貸”服務。 無錫市茶葉品種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德良, 為江蘇省“雙創”領軍人才, 在茶葉技術研究及推廣方面具有行業領先水準。 為支援企業在宜興茶場建設新的科研示範專案和培育新的茶樹品種, 江蘇銀行無錫分行為其發放“人才貸”信用貸款400萬元。

此外還有全省首筆農家樂貸款、首創農業保單質押貸款……近幾年, 無錫農業信貸創新產品不斷。

不過, 由於農業科技型企業仍然存在著規模小、產品附加值低、風險抵禦能力弱等農業企業的共性缺陷;農業科技創新從研究開發到轉化推廣, 不僅過程漫長, 而且面臨政策、技術、市場等多方面的不確定性等因素。 目前農業科技的金融支援仍主要集中於農業龍頭企業。

“一些政策扶持資金或對專利、或對人才水準有所要求, 相對來說, ‘門檻’還是比較高的, 一些處於創業期, 或者農業新業態的農戶、企業, 資金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一位來自錫山區的家庭農場主表示, 希望金融機構的信貸服務能更加細化, 為更多經濟“小單元”“微細胞”提供服務。

政府:構建風險分擔機制, 組建農業擔保公司

儘管法律、政策層面已經做出積極的探索調整, 但在實際執行層面, 農業科技企業擔保難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 按照規定, 農業生產經營者可以農業半成品進行抵押, 但評估、登記、監控保管等環節的具體操作難以落地。 而專利權、商標權等智慧財產權由於拍賣變現難、技術更新快、價值衡量缺乏標準, 銀行機構一直較難接受。 同時, 由於農業保險政策不完善、交易成本高、補償標準及範圍難以界定等原因, 農業保險的保障與風險分擔功能始終未能充分發揮。 “從體制機制上來看, 只有建立完善的風險分擔機制, 才能打消銀行的顧慮, 從而增加投放。 ”市銀監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去年9月,宜興市芳橋街道及所屬各個村(社區)作為股東共同出資1000萬元,成立了宜興市芳橋惠農擔保有限公司。該公司通過擔保方式,為農民提供惠農貸款,不僅無需抵押不動產,而且融資成本低,緩解了農民貸款難問題。

為確保運轉高效,芳橋街道成立惠農貸款擔保評審工作領導小組。村(社區)負責受理農戶貸款申請,瞭解融資需求;街道經管辦調查農戶經營規模,核實土地流轉畝數;街道農服中心調查貸款擔保申請所涉及行業的市場前景;街道財政所負責貸款資金流向的全程監控;宜興農商行以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為上限確保一周內放款;街道紀工委負責全程監督惠農貸款擔保的評審過程。通過這一方式,在惠農擔保公司股東、銀行、農戶之間建立多方風險共擔機制,原本主要由銀行承擔的信貸風險得以稀釋,也進一步增強了銀行投放“三農”貸款的信心。

截至目前,芳橋惠農擔保有限公司已經擔保發放11筆貸款,緩解了宜興新芝家庭農場、碧園春果業專業合作社等8家農民合作組織和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授信額300余萬元,這一創新模式還吸引了本市其他鄉鎮及常州等地的相關部門前來學習取經。(劉純 吳夢佳)

去年9月,宜興市芳橋街道及所屬各個村(社區)作為股東共同出資1000萬元,成立了宜興市芳橋惠農擔保有限公司。該公司通過擔保方式,為農民提供惠農貸款,不僅無需抵押不動產,而且融資成本低,緩解了農民貸款難問題。

為確保運轉高效,芳橋街道成立惠農貸款擔保評審工作領導小組。村(社區)負責受理農戶貸款申請,瞭解融資需求;街道經管辦調查農戶經營規模,核實土地流轉畝數;街道農服中心調查貸款擔保申請所涉及行業的市場前景;街道財政所負責貸款資金流向的全程監控;宜興農商行以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為上限確保一周內放款;街道紀工委負責全程監督惠農貸款擔保的評審過程。通過這一方式,在惠農擔保公司股東、銀行、農戶之間建立多方風險共擔機制,原本主要由銀行承擔的信貸風險得以稀釋,也進一步增強了銀行投放“三農”貸款的信心。

截至目前,芳橋惠農擔保有限公司已經擔保發放11筆貸款,緩解了宜興新芝家庭農場、碧園春果業專業合作社等8家農民合作組織和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授信額300余萬元,這一創新模式還吸引了本市其他鄉鎮及常州等地的相關部門前來學習取經。(劉純 吳夢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