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解析A股重組失敗反漲停的原因 這類機會你一定不要錯過

重組停牌讓人又愛又恨, 恨是因為外面的機會更精彩, 停牌的煎熬卻很無奈。 愛的是吃定重組成功之後連續漲停的暴利。 但重組的結果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 在真正的底牌揭曉之前, 誰都是心裡沒數。

重組失敗但預期下跌沒有來

複牌當天漲停的例子不少, 稍遠一點如今年2月的四通股份, 去年12月的羅頓發展、深紡織A, 去年11月的快樂購、綿石投資, 更早一點的立霸股份、樂通股份等等, 都不約而同地上演了重組失敗反而大漲甚至漲停的走勢。 在某種程度上, 這也算是把喪事當成喜事來辦, 前一秒還為重組失敗揪心的投資者,

後一秒就已經沉浸在暴漲的歡喜中。 面對利空不跌反漲, A股的神邏輯看起來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

這些重組失敗反而大漲的股票並不僅僅是“有錢任性”, 而是存在一定的合理因素。 其中最重要就是所謂的“補漲”效應, 也就是複牌首日需要補上停牌期間大盤的漲幅。

換言之, 複牌之後的上漲, 只不過是一次性將停牌期間落後股指的漲幅, 濃縮在一兩天內補了回來, 算不上是特別的炒作。

重組失敗和股價漲跌的因素

1, 停牌期間大盤的漲跌情況。 如果有比較可觀的漲幅, 那麼將會給複牌之後的股價注入補漲動力, 反之則帶來補跌壓力。

2, 停牌期間個股的消息面情況。 ST摘帽、高送轉等會給股價帶來補漲效應, 而如果ST戴帽則有明顯的補跌壓力。

3, 停牌前股價的走勢。 停牌前股價表現平穩甚至下跌, 那麼重組失敗對股價的殺傷力就會較小甚至不存在。 反之, 如果停牌前1~3個月內股價有較大漲幅, 尤其是相對大盤指數有明顯漲幅的, 那麼這部分漲幅將構成停牌之後補跌的壓力。

4, 個股本身的重組潛力和股東構成等。 重組失敗並不可怕, 屢敗屢戰是A股殼資源公司重組的常態, 尤其是公司的大股東實力雄厚、擅長資本運作, 而停牌前後又有剝離資產動作的公司, 未來在適當時機啟動重組也是可預期的大概率事件。

除了以上四大因素之外, 如果複牌之後市場走勢平穩, 部分遊資也會逆向思考, 收集散戶賣出的籌碼進行短炒。 這部分因素很難量化, 某種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運氣成分。 但究竟是“踩雷”還是“騎牛”, 持有停牌股或想在複牌之後參與的投資者,

首先都需要參照以上四方面對號入座, 在科學量化漲跌的基礎上, 運氣才會不請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