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吳起聽聞母親死訊,只乾哭三聲,結果被孔子高徒趕了出去!

很多年前, 在衛國的天空下, 吳起發現自己活得很窩囊。

因為母親老是罵他。

當時的吳起正青春年少, 將一把劍舞得虎虎有生氣。 但是吳母卻老是歎氣。

很顯然, 她不滿意兒子這樣。

事實上吳起也的確令人擔心。

因為他舞劍的目的不是要強身健體, 也不是要建功立業, 而是要稱霸鄉里。

他和一群無賴混在一起, 立志要做地頭王。

這顯然不是個遠大的人生理想。

因為任何一個時代, 同樣的一件事, 做小和做大性質完全不一樣。 就拿吳起的理想來說吧, 他如果志存高遠, 立志要統一中國, 那他天天和一群無賴混在一起就有了政治學上的意義。

很多年後, 劉邦就是這麼幹的。 他和那群混在沛縣的無賴們一起, 立志要做中國王。 結果一個數百年的漢家王朝被他給開創了。

這個道理, 吳起很快就明白了。 在又一次受到母親的責駡之後, 吳起惡狠狠地將自己的手臂咬出了血, 然後對母親發誓說, 他將從此離開衛國, 遊學他方, 以後不混個大出息出來就永不還鄉見她。

母親哭了。 因為這樣的兒子讓她感覺到陌生。 她本來是想拉近他的, 卻沒想到兒子離自己越來越遠。 怕只怕這輩子不能再見面了——吳母打心眼裡認為, 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否則兒子不可能有出息。

淚眼蒙朧中, 吳起從母親的視線裡消失。 這輩子, 他果然再沒有回家見他的母親。 因為, 這樣的時代, 一個遊學他方的人, 不管有沒有出息, 都不可能再回來了。

在魯國, 吳起拜到了曾參門下, 學習治國安邦的道理。 曾參是孔子的高足, 那可是有真學問的人。

不僅有真學問, 還有真性情。

因為吳起離開衛國老家做一名“魯漂”已經六年時間了,

卻從不回家探母, 這讓曾參覺得很不可思議。 吳起解釋說自己當年曾經發過誓的, 不出人頭地永不還鄉。 曾參便告訴他, 對別人可以發誓, 對母親怎麼可以發誓呢?母親只有一個, 快回家去看看吧。

但是吳起的心很硬, 藉口自己還沒有出息, 拒絕回家。

沒多久, 衛國有人帶信來, 說吳母已過世。 當時吳起同學正在上課, 只見他仰天乾哭了三聲, 馬上就止住眼淚, 繼續將功課進行到底。

曾參這一回不僅是不可思議, 而且是怒不可遏了。 見過人心似鐵的, 沒見過人心如此似鐵的。 他把吳起趕了出去, 宣佈他是個不受歡迎的人。

重要的是, 他告訴這個姓吳的:以後在外面混, 千萬別說認識我!

吳起昂首挺胸地走了。

戰國江湖, 需要他這樣的鐵石心腸者。 吳起知道, 自己的春天快來了。 做不做曾參的弟子無所謂, 只要可以在這個轟轟烈烈的大時代呼風喚雨, 那就行了。 他毅然改弦更張, 拜師苦學兵法, 並在三年後成功上位, 當上了魯國的大夫。

戰爭說來就來。 齊國打過來了。

齊國之所以要打魯國是因為有一個人心癢癢了。

齊相國田和。

田和的心其實已經癢了很多年了。

因為他不想再做相國。

而是要做國君。

田和本來也沒打算攻打魯國, 只是他心中的一個疑問始終揮之不去:他坐上王位的時候, 魯國會不會路見不平一聲吼, 該出手時就出手?

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為魯與齊世代聯姻。 基本上兩個國家好得跟一個國家似的。

所以田和不得不出手, 趁著他還沒搞反革命政變之前, 先出師教訓一下魯國, 要它在關鍵時刻老老實實的, 別亂說亂動。

魯國只好奮起自衛。

自衛需要自衛隊長。

合格的自衛隊長。

強悍的自衛隊長。

魯相國公儀休向魯穆公提了一個人選。

吳起。

吳起是公儀休的人。 沒有他, 吳起不能走到大夫的位置上。

不錯,吳起是有才。但是這樣的時代,有才的人多了,憑什麼是吳起而不是別人走到大夫的位置上呢?

所以要有人。

有推薦自己的人。

有罩著自己的人。

這個人是公儀休。

所以吳起離不開公儀休。

但反過來也一樣:公儀休離不開吳起。

因為在戰國國江湖,單打獨鬥永遠不可能發達。

不管是在戰場。

還是在官場。

公儀休也需要一張網。

一張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官場勢力網。

吳起將是網中的一個重要節點。

關於這一點,吳起看得很清楚。所以他做好準備,隨時準備出發。

不錯,吳起是有才。但是這樣的時代,有才的人多了,憑什麼是吳起而不是別人走到大夫的位置上呢?

所以要有人。

有推薦自己的人。

有罩著自己的人。

這個人是公儀休。

所以吳起離不開公儀休。

但反過來也一樣:公儀休離不開吳起。

因為在戰國國江湖,單打獨鬥永遠不可能發達。

不管是在戰場。

還是在官場。

公儀休也需要一張網。

一張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官場勢力網。

吳起將是網中的一個重要節點。

關於這一點,吳起看得很清楚。所以他做好準備,隨時準備出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