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數位化時代,讀屏還是讀書?

6月2日, 在第27屆全國書博會上, 幾位讀者通過手中的“VR”眼鏡來“閱讀”圖書。 本屆書博會上, “VR+圖書”、“3D列印”、裸眼3D技術、機器人互動、綠色創意印刷等給讀者帶來了不同的閱讀體驗。

記者耿輝 田瑞夫攝

帶著濃濃墨香的紙質書籍, 曾經是我們閱讀的唯一選擇。 然而當下媒介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 網路數位化閱讀正以其強大的衝擊力, 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讀書生活。 數位化時代我們應該如何閱讀?在第27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 這一話題成為讀者、作家和出版界關注的焦點。

數位化碎片閱讀持續升溫

與數位化碎片閱讀持續升溫相對的, 則是紙質閱讀的嚴重不足。 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今年4月發佈的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 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手機閱讀率高達66.1%。 成年國民手機閱讀率、閱讀時長連續8年增長。 10.5%的國民表示, 2016年減少了紙質讀物的閱讀。

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部主任宋強看來, 數位化閱讀是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人們幾乎沒有時間坐下來靜靜地讀完一本大書。 但是碎片化閱讀容易使人形成惰性,不易形成深度的、系統的知識體系。 “一個人每天可供閱讀的時長是相對固定的, 數位化閱讀的興起, 必然會擠佔紙質讀物的閱讀時間。 ”

閱讀需因勢利導、各取所長

“數位化閱讀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在這種形勢下, 應當順應讀者閱讀方式的變化, 將讀屏與讀書有機結合, 因勢利導、各取所長。 ”6月1日, 全民閱讀的宣導者, 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甯在做客本屆書博會“紅沙發”訪談時分享了自己的讀書之道。

“忙時讀屏, 閒時讀書。

”談到閱讀, 聶震寧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他認為, 書籍形式的變革, 從來就是向著材質更輕、閱讀更方便、傳播更快捷的方向邁進。 人們可以利用碎片時間, 通過手機閱讀來獲取資訊、新聞, 但閑下來的時候還是要讀書。 “讀書對個人成長有許多好處:為求知而讀, 讀以知之;為有用而讀, 讀以致用;為修身而讀, 讀以修為;讀中有樂, 讀以致樂。 ”同時, 他還強調, 獨讀書不如眾讀書。 每個人讀書的收穫不盡相同, 當大家彼此交換閱讀心得時, 就可以更為深入地去讀懂、讀透一本書, 這相較於一個人讀書效率更高。

談到讀屏與傳統閱讀相比較而言的優勢, 湖南文藝出版社副社長陳新文說:“讀屏有著快速、及時、交互、便捷的優點, 這些是傳統閱讀所不具備的。

但是, 讀屏需要有效地加以完善和引導。 ”陳新文說, 僅僅有電子書、平板電腦或者其他數位化深度閱讀的工具還不夠, 還需要適合數位化深度閱讀的內容作支撐, 用好的內容去搶佔數位媒體的市場和閱讀空間, 而不是放任低俗化、娛樂化的內容氾濫成災。

經典名著仍是人們閱讀首選

6月1日, 適逢孩子們的節日, 書博會場館裡的學生數量明顯增多。 12歲的佐心怡今年上六年級, 她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展位前認真翻閱《呼蘭河傳》。 她告訴記者, 快要放暑假了, 自己打算買一些老師推薦的經典圖書, 利用假期多讀書。 “老師不定期會給我們提供一些書單, 都是國內外的經典著作。 閱讀這些書籍能幫助我們瞭解歷史,

學習很多人生哲理, 遇到什麼問題也往往能從書中找到答案。 ”

記者在書博會現場看到, 中南出版傳媒集團、北京出版集團、山東出版集團等代表團展位的書櫃上, 經典圖書都被放在顯著位置。 山東威海天梯圖書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劉靜告訴記者:“每一屆書博會, 讀者對經典名著的關注度都很高, 這類書的銷量也非常好。 ”

今年47歲的陸天專程從天津趕來, 《四庫全書》《中國通史》等包裝精美的套裝圖書裝滿了四個大袋子。 他說:“無論讀屏還是讀書, 閱讀經典名著, 都應當成為首選。 經典名著中蘊含著濃郁的書香, 能使人心情愉悅, 感受到蓬勃向上的力量。 閱讀經典名著, 還能使人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 淨化人們的心靈。 ”

5月31日書博會開幕當天,歷史學者閻崇年在“讀者大會”上說,閱讀是為了讓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更為豐富,所以不應該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那些並不值得一讀的書上。“閱讀經典名著就是閱讀智慧。朋友讓我薦書時,我都會從經典名著中挑幾本給大家選擇。”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開啟智慧人生的航程,要從閱讀經典名著開始。作家余秋雨在本屆書博會上表示,經典名著作為代代相傳的人類智慧結晶,就像是歷史文化海洋中的燈塔,提供經驗,指引方向。此外,閱讀經典名著要多和自己的人生實踐聯繫在一起,從書中汲取養分,豐富人生閱歷,這對於當下社會精神的養成有著深刻意義。

5月31日書博會開幕當天,歷史學者閻崇年在“讀者大會”上說,閱讀是為了讓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更為豐富,所以不應該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那些並不值得一讀的書上。“閱讀經典名著就是閱讀智慧。朋友讓我薦書時,我都會從經典名著中挑幾本給大家選擇。”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開啟智慧人生的航程,要從閱讀經典名著開始。作家余秋雨在本屆書博會上表示,經典名著作為代代相傳的人類智慧結晶,就像是歷史文化海洋中的燈塔,提供經驗,指引方向。此外,閱讀經典名著要多和自己的人生實踐聯繫在一起,從書中汲取養分,豐富人生閱歷,這對於當下社會精神的養成有著深刻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