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恥受堯禪、洗耳河濱?揭秘歷史,還你一個真實的許由

不知多少次走在這條路上。

從嵩山出發, 向南, 涉過潁水, 箕山便很快橫陳眼前。

在這條路上走, 你會發現人越來越少, 事實上,

讀過一點歷史的人, 對此不會大驚小怪, 因為自古而然。

否則, 我的鄉党許由還叫“逃隱”嗎?

一條潁河水, 把我的故鄉登封一分為二。 北面是“峻極於天”的巍巍嵩山, 南面則是低矮平緩的小小箕山。

與嵩山相比, 不管是個頭, 還是自古在民眾心中的份量, 箕山都只能算是個小兄弟。

隨便翻翻關於嵩山的文字, 隨處都可以看到上至帝王將相, 下至文人騷客的典故。 可箕山呢?大概許多人只能想到一個名字——許由。

這局面極象中國的歷史。

嵩山上下, 熙熙攘攘, 如我們在讀史時, 看到無數個英雄豪傑朝著高大的廟堂走去。 而箕山路上, 零零落落, 如我們偶爾讀到的幾個歷史“另類”, 逆著時代的洪流, 飄然而至。

然而, 在我的心中, 箕山與嵩山並不分伯仲。

如果真要說它小, 它也是支在撬動中國歷史杠杆下的那塊石頭, 只要被那些偶爾出現的“許由們”一用力, 某個王朝便會抖動一下, 甚至整個歷史都要改變走向。

這也正是我總愛到箕山來, 看望鄉党許由的原因。

按典籍上說, 許由是生在箕山隱在箕山葬在箕山的, 應該算是我地地道道的鄉黨。

可典籍卻讓人有些生疑。

最早記述許由事蹟的應是莊子, 可他老人家寫東西多用寓言故事, 大多都不怎麼靠譜, 即使靠譜, 《莊子》從內篇到外篇共寫了八次許由, 也一次沒有說到許由是哪裡的人。

然後是司馬遷, 史學家的他, 在《史記·伯夷列傳》中, 用“說者雲”寫道:“堯讓天下于許由, 許由不受, 恥之, 逃隱。 ”這已明確表達了他對許由事蹟的懷疑,

但他不死心, 又親自登上了箕山, 看見了許由塚。 於是他又說“餘登箕山, 其上蓋有許由塚雲。 ”雖有個“蓋”字, 也總算是證明了許由是葬在箕山的, 可葬在這裡, 不一定就生在這裡。

再然後就是東漢時的朱寵了, 他當潁川太守期間, 除在嵩山上建了啟母闕之外, 還在箕山為許由建了廟和闕。 前者作為國家級文物, 如今依然屹立在嵩山萬歲峰下, 而後者卻早不見了蹤影。 好在史書《漢紀》中還留下了朱寵建許由廟闕前與他人的一段對話, 其中說到恥受堯禪、洗耳河濱的許由、巢父, 還有志潔心遐的樊仲父“俱出陽城”。 由於陽城即在箕山腳下, 這算是第一次說明白許由是生於箕山了。

而最早完整為許由作傳的是晉皇甫謐,

他專門在《高士傳》中為許由作了傳:

“許由, 字武仲, 陽城槐裡人也。 ……堯讓天下于許由, ……不受而逃去。 ……由於是遁耕于中嶽潁水之陽, 箕山之下, 終身無經天下色。 ……許由沒, 葬箕山之巔, 亦名許由山, 在陽城之南十餘裡。 堯因就其墓, 號曰箕山公神, 以配食五嶽, 世世奉祀, 至今不絕也。 ”

看這段文字, 雖然皇甫謐也是個史學家, 但所取之材多不嚴謹, 僅就在許由姓名之外, 又添了一個“字武仲”, 就讓人不足信, 上堯時代, 有姓有名都了不得了, 哪可能有“字”呢?這是基本的常識。

可是, 自此許由也終於生地、隱地、葬地合三為一了。 而且千百年來, 不管正史野說, 全都以此為據。 雖然也偶有人提出異議, 更有人用一此奇怪的證據證明他不是我的鄉黨,

但在洪洪主流之下, 總被“雨打風吹去”。

自此, 許由在“說者雲”和“史者雲”的不斷豐富下, 終於“復原”了。

自此, 許由也以最多的文獻和考證指向, 成為了我絕對的鄉黨。

我雖實不敢苟同於他的“復原”過程, 但我對其結果卻是萬分的滿意。

據說如今好幾個地方爭西門慶故里, 讓他們爭去吧。 我只要這樣一位鄉黨, 足矣。

可我這位鄉黨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不說相貌了吧。 自古以來, 以許由為題材的藝術品還真不少, 繪畫不用說了, 從唐到宋金元, 多有銅鏡的背面, 以許由洗耳為內容做浮雕, 明清的一些瓷器上, 又有以堯訪許由為內容的裝飾畫, 可其中的許由形象, 不說神情有沒有高士之風, 其裝束多頭紮方巾, 寬衣博帶, 皆為漢代的模樣, 這顯然不妥。

那就說說他的事蹟吧。

在各種典籍中,許由的事大同小異,不外兩樣,一是堯讓許由,二是許由洗耳。

堯讓許由的事情,最早還是莊子說的,且說得也最為詳細。先看看《莊子》裡的原文:

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

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這其實就是一說一答兩句話。

先是堯要把天下讓給許由,他說,許由與他相比,許由是自然而成的日月雲雨,而堯自己是人力而為的爝火浸灌。有了日月,還要爝火做什麼?有了“時雨”,還要“浸灌”做什麼?所以,堯說,這天下還是您許由來坐吧。

接著是許由的回答,他說,您已把天下治得好好的,現在再讓給我,你讓我圖這個名嗎?我還是當天下的子民吧,就象小麻雀在全天下的樹林中,只要一枝以立即可,就象偃鼠在全天下的河水中,只需喝飽自己的一點點而已。其他對我來說都是無用的,就是你不幹了,我也不會“越樽俎而代之”的。

莊子要表達什麼,眾說紛紜,而我讀這段文字,對許由的認識則是這樣的:

一是許由是不主張“治”天下的。這一點堯已從許由的“夫子立而天下治”看出來了,“人為”地“治”天下,不如“自然而為”,或者說不如“無為而治”。

二是許由也認可堯“治”天下的做法。由於許由明確說“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

三是許由志不在天下,而只想做好自己。你堯不是把天下已經治理好了嗎?那我就象小麻雀和偃鼠一樣做自己好了。

四是對堯讓天下給他,許由有些不悅。首先他認為堯這樣做,說重點是侮辱,說輕點是不瞭解自己;其次他說到最後很嚴厲,你這個廚子,做不做飯,幹我毛事?

最後這話我愛聽,也尤其符合我們登封人說話直的性格。

這算是許由隱居以前的事,也應是直接導致我這位鄉黨回老家隱居的原因。

接下來就是許由洗耳了。這個典故最早應是出自《漢紀》或者蔡邕的《琴操》中。其中後者寫的較為詳實,錄文部分如下:

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以清節聞於堯,堯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璽禪為天子。……許由以使者言為不善,乃臨河洗耳。樊堅見由方洗耳,問之:“耳有何垢乎?” 由曰:“無垢,聞惡語耳。” 堅曰:“何等語者?” 由曰:“堯聘吾為天子。” 堅曰:“尊位何為惡之?” 由曰:“吾志在青雲,何乃劣劣為九州伍長乎?” 於是樊堅方且飲牛,聞其言而去,恥飲於下流。

這段文字後來演繹者很多,其中多從了皇甫謐的《高士傳》,樊堅變成了巢父,堯讓天下變成了前後兩次,先是前邊莊子講的,接著是許由都已隱回老家了,堯還不死心,又“遣使”請他做“九州長”,這一回真把他老人家給氣惱了,乾脆來了個“行為藝術”——“洗耳”,牽牛路過的樊堅或者巢父更絕,怕許由洗過耳的水髒,連牛也不讓喝了。

看來,許由不僅是中國隱士的鼻祖,更是全世界“行為藝術”的鼻祖了。

說到許由,繞不過一個話題:隱士。

我這位鄉党作為隱士的鼻祖,開啟了中國文化的另一個源頭。

從他開始,中國人有了另一樣的活法,這種活法非主流,這種活法很多人不看好,但是這種活法也非常人所能選擇。

從他開始,在滾滾時流之外,總有一些人,有著非常人的才能和素養,其行為常如“洗耳”一樣高潔,他們不融於或者志不在於當下朝廷官場,遠離廟堂,淡泊名利,隱于山林而自樂。

從他開始,抱這種活法的人,雖有些是自願的,有些是被逼的,但他們卻都如一股股清流,在同時代的洪流之外,激蕩著,奔突著,引來時人和歷史的欣賞和敬仰。

從他之後,伯夷叔齊來了,當他們勸諫武王不要以暴治暴無果時,寧肯餓死在首陽山上,再不食周粟,再不做周民。

從他之後,介子推來了,為了避去曾用自己股肉相救的晉文公的封賞,和老母一起燒死在綿山,也不願出來為官。

從他之後,竹林七賢來了,他們於亂世之中,以與當局不合作的態度,放浪形骸于竹林山野之中,第一次使隱士有了群體的形象。

從他之後,陶淵明來了,他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轉身而歸於田園,過起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

從他之後,唐代作為太平盛世,卻也隱士多多,僅在登封隱居,並載入正史的就有十多位。《舊唐書》總共列了20位“隱逸”,長年在嵩山隱居的就有王績、田游岩、盧鴻一、王遠知、潘師正、劉道合、司馬承禎、吳筠、孔述睿等人,再加上暫隱半隱的王維、李渤、武攸緒等等,正所謂“箕、潁之跡,粲然可觀。”其中田遊岩尤其可陳,其他諸位大都隱于潁水之北的嵩山,而只有他還真在箕山之上,做起了“許由東鄰”,唐高宗在嵩山上給他專門蓋了別墅,他也不住。

再往後就不贅述了吧,宋代陳摶、種放,元代杜英,明代倪瓚、沈周、周顛。清代漢人不服滿人統治,隱于山林的更是多多。

另外,隱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更被歷代文士所推崇,從而,雖在朝堂之上,而又有隱逸精神的更是枚不勝舉。

再還有儒家提倡的“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其中也有“隱”的處世精神在裡面。所以,古代更有不少政治謀臣,如春秋時的範蠡、西漢時的張良、初唐時的郭子儀、明初時的湯和等等,治亂之時,臨危受命,挺身而出,待天下太平了,則功成隱退,默默無聞。

如此一路下來,許由的追隨者代代有續,雖然一個個都與當時的統治者避而遠之,但卻總讓統治者心有顧及,甚至畏懼。也正是這種“無為”而為的力量,使中國人有了多元的價值取向,使中國歷史無論亂世治世,都增加了糾偏的功能,他們也由此成為了中國文化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此時,我忽然想起朱熹那兩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在隱士文化這條河上,那源頭的活水,正是許由。

然而,源頭的活水清清,也難料後邊濁流的混入。

在自稱是許由的追隨者中,除以上那些犖犖大者,也有“東施效顰”,更有沽名釣譽,甚至還有人混入其中,做起了“掛羊頭買狗肉”的勾當。

“東施效顰”者,我看東漢的嚴子陵就是一個典型。許由搞了個洗耳的“行為藝術”,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誰看了誰都明白,可這位老嚴呢,也學著搞了個“行為藝術”,在富春江上歸隱垂釣卻不象漁夫一樣穿身蓑衣,硬是披了件羊皮襖,結果讓世人認為,他是故意讓別人識得,好告訴老朋友漢武帝他在這裡。難怪後人有詩譏諷他說:“披上羊裘便有心,賢名博取到如今。當年若著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

沽名釣譽者,許由之後,似乎哪一朝代都不乏此類假隱。他們從許由那裡看到的不是高士之風,而是從中悟得了如何通過“逃隱”而名揚天下的玄機。由於許由事件太具有傳播性了。一是從堯讓許由中,他們發現,只要能讓帝王權貴發現自己,就不愁天下不認得你;二是從許由洗耳中,他們還發現,搞一些怪異的“行為藝術”,很快就會變成熱點話題,引得全天下議論紛紛。這一套盧藏用算是集大成者吧,於是“終南捷徑”成為了許多後來假隱者的“綠色通道”。

“掛羊頭賣狗肉”者,許由之後也不乏其人。在我心中,袁世凱應為此中之最。1906年,當宣統即位後,與老袁有新仇舊恨的攝政王載灃當權,一下子就把正在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任上,手握重權的袁世凱“打回了老家”。

此時,深諳兵法的老袁就來了個許多隱士特有“行為藝術”表演,只見他身披蓑衣,頭戴斗笠,偕親友二三人,來到洹水之上,手持釣魚竿坐於舟頭,來了一個淡泊風雅的洹上垂綸。並把此拍成照片,在上海《東方》、《北洋畫報》等報刊上登載,大肆渲染,使其成為全國矚目的新聞。

如此還怕有人懷疑自己不是真的“歸隱”,又作詩《自題漁舟寫真》二首,其中一首寫道:

身世蕭然百不愁,煙蓑雨笠一漁舟。

釣絲終日牽紅蓼,好友同盟只白鷗。

投餌我非關得失,吞鉤魚卻有恩仇。

回頭多少中原事,老子掀須一笑休。

這“羊頭”掛得的確有些水準,恐我的鄉党許由在世也難辨真偽,自然也瞞過了當時的朝廷。其結果大家也都知道,“羊頭”招牌之下,老袁的“狗肉”也賣得不錯,直賣得當了83天的皇帝。

這實在令我的鄉黨萬萬想不到,隱士文化竟發展到,即使用來欺世盜名,也能一下子改變歷史的走向。

了得。

歷史迢迢,箕山依舊。

當下正是小滿到芒種時節,暑熱已熾,“箕陰避暑”是登封八大景之一,按理,來箕山正是時候。

可是整個山路上,卻只有我在孤獨地走著。

來到洗耳泉,水質固然清澈,只是這泉如井,水面兩米見方的樣子,而不能流出成溪。若按典籍記載,巢父的牛是無法喝到水的,由於在這裡根本沒有下游或者上游。顯然,這不過是個紀念性的標誌而已,當年許由若真洗耳,當在山下的潁水,或者山中別處。

從此再向上不遠,有一棵巨大的古槐,傳說是許由手植槐的第二代,已有千年的樹齡了,這大概也是皇甫謐說許由是“陽城槐裡人”的物證吧。

再往上走,就是許由廟了,裡面已少有舊物,供奉我這位鄉黨的三小間瓦房,明顯是現代建築,裡面的許由塑像更無高士之風,兩邊還站著兩個待從,在信眾的心中,這位“隱士”過的當是帝王生活,一定好生奢華。

這讓我突然想起韓非子關於許由的記述來。他在《韓非子·說林》中寫道:

堯以天下讓許由,許由逃之,舍于家人,家人藏其皮冠。夫棄天下而家人藏其皮冠,是不知許由者也。

什麼意思呢,翻譯過來就是,堯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逃避了,住在一個老百姓家中,這家人看他來了,連忙把自己的皮帽子藏起來。許由連天下都能放棄了,這家人卻要藏起自己的皮帽子,這是因為不瞭解許由這個人啊。

是啊,古往今來,能知許由者,何其少哉。

再往上走稍長的路,便到達了箕山頂上,上面平整如田疇,只是石多土少。往東望去,整個山頭被石寨圍著,朝西有一寨門可入,裡面有一巨大的石圍土丘,不用問,正是司馬遷當年看到了“許由塚”。

中國人是講風水的,自古也有許多人死後都“托體同山阿”,但多埋在向陽避風之處,很少見把自己埋在高山之巔的。可當我站在許由塚頭,不得不嘆服這樣安排的妙處。在這裡放眼四望,天高地闊,看山下人間,如螻如蟻,盡收眼底,而自己又仿佛遺世而立,高士境界,立即變得真切可感。

箕山美哉,許由高兮,我輩羨矣。

這麼巧啊!今天竟是端午節。

遙想汩羅江上,一定正龍舟競發,只為了那一位“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楚國屈大夫。

汩羅江距離潁水箕山太遠了,那位獨醒而高潔的愛國詩人,當年一定不知道我這位鄉黨吧?

如果知道,與許由一樣高潔的他又何必自沉汩羅?逃隱大概也可以吧。

下山路上,我不由地又折身到洗耳泉,探身掬了一捧泉水飲下。

然後,方遲遲暫別了箕山,暫別了我這位永遠的鄉黨。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張國昌:筆名趙呆子、少林經生。登封人,1970年生,1993年畢業于鄭州大學中文系,登封市嵩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登封市中文化副會長、嵩山方言協會副會長。長期致力嵩山文化研究,主編《嵩山古詩詞》,華夏文明探源工程《大嵩山》撰稿人之一,公開發表有關嵩山文化論文數十篇,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作品數百篇。

這顯然不妥。

那就說說他的事蹟吧。

在各種典籍中,許由的事大同小異,不外兩樣,一是堯讓許由,二是許由洗耳。

堯讓許由的事情,最早還是莊子說的,且說得也最為詳細。先看看《莊子》裡的原文:

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

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這其實就是一說一答兩句話。

先是堯要把天下讓給許由,他說,許由與他相比,許由是自然而成的日月雲雨,而堯自己是人力而為的爝火浸灌。有了日月,還要爝火做什麼?有了“時雨”,還要“浸灌”做什麼?所以,堯說,這天下還是您許由來坐吧。

接著是許由的回答,他說,您已把天下治得好好的,現在再讓給我,你讓我圖這個名嗎?我還是當天下的子民吧,就象小麻雀在全天下的樹林中,只要一枝以立即可,就象偃鼠在全天下的河水中,只需喝飽自己的一點點而已。其他對我來說都是無用的,就是你不幹了,我也不會“越樽俎而代之”的。

莊子要表達什麼,眾說紛紜,而我讀這段文字,對許由的認識則是這樣的:

一是許由是不主張“治”天下的。這一點堯已從許由的“夫子立而天下治”看出來了,“人為”地“治”天下,不如“自然而為”,或者說不如“無為而治”。

二是許由也認可堯“治”天下的做法。由於許由明確說“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

三是許由志不在天下,而只想做好自己。你堯不是把天下已經治理好了嗎?那我就象小麻雀和偃鼠一樣做自己好了。

四是對堯讓天下給他,許由有些不悅。首先他認為堯這樣做,說重點是侮辱,說輕點是不瞭解自己;其次他說到最後很嚴厲,你這個廚子,做不做飯,幹我毛事?

最後這話我愛聽,也尤其符合我們登封人說話直的性格。

這算是許由隱居以前的事,也應是直接導致我這位鄉黨回老家隱居的原因。

接下來就是許由洗耳了。這個典故最早應是出自《漢紀》或者蔡邕的《琴操》中。其中後者寫的較為詳實,錄文部分如下:

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以清節聞於堯,堯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璽禪為天子。……許由以使者言為不善,乃臨河洗耳。樊堅見由方洗耳,問之:“耳有何垢乎?” 由曰:“無垢,聞惡語耳。” 堅曰:“何等語者?” 由曰:“堯聘吾為天子。” 堅曰:“尊位何為惡之?” 由曰:“吾志在青雲,何乃劣劣為九州伍長乎?” 於是樊堅方且飲牛,聞其言而去,恥飲於下流。

這段文字後來演繹者很多,其中多從了皇甫謐的《高士傳》,樊堅變成了巢父,堯讓天下變成了前後兩次,先是前邊莊子講的,接著是許由都已隱回老家了,堯還不死心,又“遣使”請他做“九州長”,這一回真把他老人家給氣惱了,乾脆來了個“行為藝術”——“洗耳”,牽牛路過的樊堅或者巢父更絕,怕許由洗過耳的水髒,連牛也不讓喝了。

看來,許由不僅是中國隱士的鼻祖,更是全世界“行為藝術”的鼻祖了。

說到許由,繞不過一個話題:隱士。

我這位鄉党作為隱士的鼻祖,開啟了中國文化的另一個源頭。

從他開始,中國人有了另一樣的活法,這種活法非主流,這種活法很多人不看好,但是這種活法也非常人所能選擇。

從他開始,在滾滾時流之外,總有一些人,有著非常人的才能和素養,其行為常如“洗耳”一樣高潔,他們不融於或者志不在於當下朝廷官場,遠離廟堂,淡泊名利,隱于山林而自樂。

從他開始,抱這種活法的人,雖有些是自願的,有些是被逼的,但他們卻都如一股股清流,在同時代的洪流之外,激蕩著,奔突著,引來時人和歷史的欣賞和敬仰。

從他之後,伯夷叔齊來了,當他們勸諫武王不要以暴治暴無果時,寧肯餓死在首陽山上,再不食周粟,再不做周民。

從他之後,介子推來了,為了避去曾用自己股肉相救的晉文公的封賞,和老母一起燒死在綿山,也不願出來為官。

從他之後,竹林七賢來了,他們於亂世之中,以與當局不合作的態度,放浪形骸于竹林山野之中,第一次使隱士有了群體的形象。

從他之後,陶淵明來了,他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轉身而歸於田園,過起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

從他之後,唐代作為太平盛世,卻也隱士多多,僅在登封隱居,並載入正史的就有十多位。《舊唐書》總共列了20位“隱逸”,長年在嵩山隱居的就有王績、田游岩、盧鴻一、王遠知、潘師正、劉道合、司馬承禎、吳筠、孔述睿等人,再加上暫隱半隱的王維、李渤、武攸緒等等,正所謂“箕、潁之跡,粲然可觀。”其中田遊岩尤其可陳,其他諸位大都隱于潁水之北的嵩山,而只有他還真在箕山之上,做起了“許由東鄰”,唐高宗在嵩山上給他專門蓋了別墅,他也不住。

再往後就不贅述了吧,宋代陳摶、種放,元代杜英,明代倪瓚、沈周、周顛。清代漢人不服滿人統治,隱于山林的更是多多。

另外,隱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更被歷代文士所推崇,從而,雖在朝堂之上,而又有隱逸精神的更是枚不勝舉。

再還有儒家提倡的“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其中也有“隱”的處世精神在裡面。所以,古代更有不少政治謀臣,如春秋時的範蠡、西漢時的張良、初唐時的郭子儀、明初時的湯和等等,治亂之時,臨危受命,挺身而出,待天下太平了,則功成隱退,默默無聞。

如此一路下來,許由的追隨者代代有續,雖然一個個都與當時的統治者避而遠之,但卻總讓統治者心有顧及,甚至畏懼。也正是這種“無為”而為的力量,使中國人有了多元的價值取向,使中國歷史無論亂世治世,都增加了糾偏的功能,他們也由此成為了中國文化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此時,我忽然想起朱熹那兩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在隱士文化這條河上,那源頭的活水,正是許由。

然而,源頭的活水清清,也難料後邊濁流的混入。

在自稱是許由的追隨者中,除以上那些犖犖大者,也有“東施效顰”,更有沽名釣譽,甚至還有人混入其中,做起了“掛羊頭買狗肉”的勾當。

“東施效顰”者,我看東漢的嚴子陵就是一個典型。許由搞了個洗耳的“行為藝術”,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誰看了誰都明白,可這位老嚴呢,也學著搞了個“行為藝術”,在富春江上歸隱垂釣卻不象漁夫一樣穿身蓑衣,硬是披了件羊皮襖,結果讓世人認為,他是故意讓別人識得,好告訴老朋友漢武帝他在這裡。難怪後人有詩譏諷他說:“披上羊裘便有心,賢名博取到如今。當年若著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

沽名釣譽者,許由之後,似乎哪一朝代都不乏此類假隱。他們從許由那裡看到的不是高士之風,而是從中悟得了如何通過“逃隱”而名揚天下的玄機。由於許由事件太具有傳播性了。一是從堯讓許由中,他們發現,只要能讓帝王權貴發現自己,就不愁天下不認得你;二是從許由洗耳中,他們還發現,搞一些怪異的“行為藝術”,很快就會變成熱點話題,引得全天下議論紛紛。這一套盧藏用算是集大成者吧,於是“終南捷徑”成為了許多後來假隱者的“綠色通道”。

“掛羊頭賣狗肉”者,許由之後也不乏其人。在我心中,袁世凱應為此中之最。1906年,當宣統即位後,與老袁有新仇舊恨的攝政王載灃當權,一下子就把正在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任上,手握重權的袁世凱“打回了老家”。

此時,深諳兵法的老袁就來了個許多隱士特有“行為藝術”表演,只見他身披蓑衣,頭戴斗笠,偕親友二三人,來到洹水之上,手持釣魚竿坐於舟頭,來了一個淡泊風雅的洹上垂綸。並把此拍成照片,在上海《東方》、《北洋畫報》等報刊上登載,大肆渲染,使其成為全國矚目的新聞。

如此還怕有人懷疑自己不是真的“歸隱”,又作詩《自題漁舟寫真》二首,其中一首寫道:

身世蕭然百不愁,煙蓑雨笠一漁舟。

釣絲終日牽紅蓼,好友同盟只白鷗。

投餌我非關得失,吞鉤魚卻有恩仇。

回頭多少中原事,老子掀須一笑休。

這“羊頭”掛得的確有些水準,恐我的鄉党許由在世也難辨真偽,自然也瞞過了當時的朝廷。其結果大家也都知道,“羊頭”招牌之下,老袁的“狗肉”也賣得不錯,直賣得當了83天的皇帝。

這實在令我的鄉黨萬萬想不到,隱士文化竟發展到,即使用來欺世盜名,也能一下子改變歷史的走向。

了得。

歷史迢迢,箕山依舊。

當下正是小滿到芒種時節,暑熱已熾,“箕陰避暑”是登封八大景之一,按理,來箕山正是時候。

可是整個山路上,卻只有我在孤獨地走著。

來到洗耳泉,水質固然清澈,只是這泉如井,水面兩米見方的樣子,而不能流出成溪。若按典籍記載,巢父的牛是無法喝到水的,由於在這裡根本沒有下游或者上游。顯然,這不過是個紀念性的標誌而已,當年許由若真洗耳,當在山下的潁水,或者山中別處。

從此再向上不遠,有一棵巨大的古槐,傳說是許由手植槐的第二代,已有千年的樹齡了,這大概也是皇甫謐說許由是“陽城槐裡人”的物證吧。

再往上走,就是許由廟了,裡面已少有舊物,供奉我這位鄉黨的三小間瓦房,明顯是現代建築,裡面的許由塑像更無高士之風,兩邊還站著兩個待從,在信眾的心中,這位“隱士”過的當是帝王生活,一定好生奢華。

這讓我突然想起韓非子關於許由的記述來。他在《韓非子·說林》中寫道:

堯以天下讓許由,許由逃之,舍于家人,家人藏其皮冠。夫棄天下而家人藏其皮冠,是不知許由者也。

什麼意思呢,翻譯過來就是,堯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逃避了,住在一個老百姓家中,這家人看他來了,連忙把自己的皮帽子藏起來。許由連天下都能放棄了,這家人卻要藏起自己的皮帽子,這是因為不瞭解許由這個人啊。

是啊,古往今來,能知許由者,何其少哉。

再往上走稍長的路,便到達了箕山頂上,上面平整如田疇,只是石多土少。往東望去,整個山頭被石寨圍著,朝西有一寨門可入,裡面有一巨大的石圍土丘,不用問,正是司馬遷當年看到了“許由塚”。

中國人是講風水的,自古也有許多人死後都“托體同山阿”,但多埋在向陽避風之處,很少見把自己埋在高山之巔的。可當我站在許由塚頭,不得不嘆服這樣安排的妙處。在這裡放眼四望,天高地闊,看山下人間,如螻如蟻,盡收眼底,而自己又仿佛遺世而立,高士境界,立即變得真切可感。

箕山美哉,許由高兮,我輩羨矣。

這麼巧啊!今天竟是端午節。

遙想汩羅江上,一定正龍舟競發,只為了那一位“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楚國屈大夫。

汩羅江距離潁水箕山太遠了,那位獨醒而高潔的愛國詩人,當年一定不知道我這位鄉黨吧?

如果知道,與許由一樣高潔的他又何必自沉汩羅?逃隱大概也可以吧。

下山路上,我不由地又折身到洗耳泉,探身掬了一捧泉水飲下。

然後,方遲遲暫別了箕山,暫別了我這位永遠的鄉黨。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張國昌:筆名趙呆子、少林經生。登封人,1970年生,1993年畢業于鄭州大學中文系,登封市嵩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登封市中文化副會長、嵩山方言協會副會長。長期致力嵩山文化研究,主編《嵩山古詩詞》,華夏文明探源工程《大嵩山》撰稿人之一,公開發表有關嵩山文化論文數十篇,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作品數百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