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能語丹思|用智慧點亮電力的轉型之路

導讀:能語丹思, 是GE中國發電事業部總裁楊丹女士的專欄。 楊丹女士希望通過文字與業內人士共同探討和解讀能源、電力領域的熱門話題, 為高效、清潔和智慧的電力未來一起思考和對話, 探求解決之道。

作為“能語丹思”的開篇, 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大唐集團總經理助理呂庭彥先生和楊丹女士進行一場“智慧”的對話。

數位化是一個不能再熱的話題, 兩位元在電力行業都工作過幾十年, 怎麼看待電力行業中的數位化變革?

楊丹:對於電力企業的產業升級來說, 數位化變得越來越重要。 未來十年, 軟體會重新定義並推動工業和商業的迅速發展。

你想像一下, 一個電廠每天所產生的5到10個G的資料量, 其中可挖掘的空間非常巨大。 所以, 利用有效的數位化平臺運營, 通過科學的大資料分析, 來説明發電企業提升效能就顯得很重要。

呂庭彥:不錯, 數位化可以管理並挖掘機組現有潛力,

連接人、資料和機器設備, 大幅度提高發電效率和機組可靠性, 從而幫助發電企業降本增效, 增強核心競爭力。 可以說發電數位化對於中國電力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數位化的迅猛發展對電力行業帶來哪些新的挑戰和衝擊?

呂庭彥:目前, 從發電集團來看,電力行業當前面臨著外部電力市場化改革、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更為嚴格的環保要求等方面的壓力。 內部對機組可靠性、靈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說變革時不我待!

再者, 發電集團管理上億的裝機設備、數百個電廠, 管理範圍覆蓋全國不同區域市場和用電客戶, 管理難度大, 需要統一的雲平臺來協調管控。

因此, 大資料的應用對提高總部的綜合能力至關重要;採用數位化技術,

以智慧發電帶動企業降本增效, 才能應對挑戰, 實現未來電力企業利潤的平方加速增長。

楊丹:確實, 面對這些新的挑戰, 國家一直在強調“數位化電廠”, 智慧發電的概念也由此應運而生。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智慧發電, 對於這個概念, 二位是怎麼理解的?

楊丹:全速數位化是GE在中國積極踐行的三大發展戰略之一。 全速數位化的戰略下, 智慧發電是我們在發電企業數位化轉型大概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智慧發電就是通過數位化平臺實現電廠設備和資料的連接, 對電廠運營大資料進行有效的分析, 結合統計模型、物理模型和專家知識將資料轉化為洞察,

來指導運營優化和精細管理, 從而提升電廠效益。

智慧發電應該分為電廠和集團兩個維度。 從電廠層面看, 主要是通過數位鏡像, 建立高保真資料模型, 説明電廠提升設備可靠性, 降低檢修成本, 進而優化運營能力, 提升效率。 對於集團及分公司來說, 智慧發電關注更多的應是如何使電廠傳遞到集團的生產資料, 做到即時通透, 讓集團和分公司做到不同維度的對標和優化。

總結起來, 智慧發電能給電廠帶來四大好處:滿足客戶提質增效、節約成本的夙願, 同時説明客戶更好的融會貫通、適應未來。

呂庭彥:發電數位化的核心是發電企業的數位化。 發電企業的數位化是發電企業在市場化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平臺, 平臺實現了資料的連通, 計算讓資料化為洞見, 洞見為人類提供預知, 因為預知, 專業人員可以對場景進行優化, 通過優化最終提升了效益, 這就是工業互聯網的魅力, 也是我對智慧發電的一點解讀。

那麼智慧發電實施中的核心要素是什麼?又面臨怎樣的挑戰?

楊丹:關於智慧發電的實施, 我們有一個“兩步走戰略”, 第一步是在一定範圍內選擇多個有代表性的電廠進行試點;其次是有針對性地打造智慧發電典範, 規模複製到集團及分公司層面, 真正實現集團、分公司層面的資訊即時共用和輔助決策。

呂庭彥:變革時不我待。 在中國, 火力發電是主要的發電形式。 我們如何通過新的技術和數位化的手段降低污染排放, 實現發電企業利潤的平方式增長,是智慧發電要達到的目的之一,也是面臨的挑戰。在2016年底,大唐集團聯手GE打造北京國際電力資料監測診斷中心,針對燃氣和部分燃煤機組進行數位化管理,是我們在電力化轉型中做出的新嘗試。

面對智慧發電的未來和電力行業的轉型,大唐和GE有什麼共同願景和責任?

呂庭彥:在過去的20年,特別是十三五以來,資訊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中國發電數位化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發電工業數位化經歷了從DCS引進並廣泛使用,到廠級生產即時系統、輔控網的建設,再到區域及總部生產即時系統的建設完善。我們相信,基於雲平臺的工業互聯網會加速中國電力數位化的發展,智慧發電也一定能更好的支撐中國電力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楊丹:大唐是GE發電重要的客戶和合作夥伴之一,我們之間的合作是全方位的。GE致力於同中國領軍企業建立可持續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以幫助電力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並在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的大背景下攜手在國際市場取得成功。

我相信,智慧發電有機會使發電行業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我們希望能夠把握這一機遇,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探索和發展。

據估計,如果每個電廠通過數位化的手段可以提高1%的效益,從整個生命週期來說電廠的收益就能夠增加3.5億元。這就是數位化的力量,也是智慧發電的力量。我們希望智慧發電能為中國電力企業的升級保駕護航,為綠水藍天的清潔環境盡一份力。

聽完這場智慧的對話,是不是對GE智慧發電的理念有了更多的認識?快點擊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以及感興趣的話題,說不一定下一期“能語丹思”就能為你解答哦!

(作者:GE發電)

實現發電企業利潤的平方式增長,是智慧發電要達到的目的之一,也是面臨的挑戰。在2016年底,大唐集團聯手GE打造北京國際電力資料監測診斷中心,針對燃氣和部分燃煤機組進行數位化管理,是我們在電力化轉型中做出的新嘗試。

面對智慧發電的未來和電力行業的轉型,大唐和GE有什麼共同願景和責任?

呂庭彥:在過去的20年,特別是十三五以來,資訊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中國發電數位化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發電工業數位化經歷了從DCS引進並廣泛使用,到廠級生產即時系統、輔控網的建設,再到區域及總部生產即時系統的建設完善。我們相信,基於雲平臺的工業互聯網會加速中國電力數位化的發展,智慧發電也一定能更好的支撐中國電力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楊丹:大唐是GE發電重要的客戶和合作夥伴之一,我們之間的合作是全方位的。GE致力於同中國領軍企業建立可持續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以幫助電力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並在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的大背景下攜手在國際市場取得成功。

我相信,智慧發電有機會使發電行業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我們希望能夠把握這一機遇,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探索和發展。

據估計,如果每個電廠通過數位化的手段可以提高1%的效益,從整個生命週期來說電廠的收益就能夠增加3.5億元。這就是數位化的力量,也是智慧發電的力量。我們希望智慧發電能為中國電力企業的升級保駕護航,為綠水藍天的清潔環境盡一份力。

聽完這場智慧的對話,是不是對GE智慧發電的理念有了更多的認識?快點擊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以及感興趣的話題,說不一定下一期“能語丹思”就能為你解答哦!

(作者:GE發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