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曾經的魔法小子哈利波特,已是邋遢大叔丹尼爾,你還記得嗎?

作為一部外來的兒童劇, 《哈利·波特》系列老少鹹宜, 它承包了很多人對魔法世界的幻想。 雖然以兒童劇為主打, 但是誰敢說自己不是拉著朋友、情人和家人一起上影院去支持票房。

很多人撐過開頭, 卻沒撐過結尾。 曾經和我們一起看劇的人早已各奔東西, 正如我們已經淡忘了曾經的哈利·波特, 如今的丹尼爾· 拉德克利夫。

以正義的格蘭芬多魔法少年哈利·波特出道的丹尼爾,

在電影七部曲裡度過了自己的天真童年和青春期, 成為全球青年的榜樣。 大概是受不了這麼一個“被看著長大的我男孩”變壞。 2011年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完結後, 就有媒體說丹尼爾不行了, 就連小跟班羅恩都逆襲變帥出名了, 他卻因被定型找不到合適角色。 什麼抽大麻, 打飛機。 人紅就要被人黑。 在每一個演員身上都適用。

“抽大麻, 自慰, 酗酒, 這個童星直接變邋遢大叔”

對於童星, 媒體最愛寫的就是長殘了, 犯事兒了, 大時了了無為。

2008年間, 丹尼爾染上了酗酒的習慣。 19歲的他急於擺脫童星、兒童電影明星的標籤, 他妄圖用酒和奢靡的生活來印刻成長的痕跡。 當時他正在拍《混血王子》。 在上一部《鳳凰社》裡, 劇中的哈利從天真、信任、依賴的兒童心態轉變為獨立、自主的成人心態。 劇外的丹尼爾也極度渴望改變。

煙酒從來不分家。 換在開放的國外, 吸大麻、磕藥實屬平常。 2014年, 丹尼爾被曝又在荷蘭咖啡廳內吸食大麻。 被指骨瘦如柴, 蒼白臉龐不健康。 不過他挑的地兒也忒好, 荷蘭法律允許民眾在咖啡廳內有條件地交易和吸食大麻。

2015年初, 丹尼爾接受《花花公子》採訪時, 說自己拍《哈利·波特》時是叛逆期, 喜歡事後“來一發”放鬆。 後來變成他喜歡在片場打飛機。 直到近年底, 他才在《NME》的採訪裡澄清“我有忍到回家”。

在電影十年裡, 哈利和丹尼爾重合了。 就如哈利也曾心生嫉妒, 和朋友猜忌, 為權勢、虛榮與舊友疏遠, 學會欺騙和隱瞞。 可他終究是走出來了。

丹尼爾曾在《GQ》的採訪裡說, “有好些年, 我沉迷酒精, 我太迷戀所謂名流的那種生活方式。 但事實證明, 那並不適合我。 ”2014年, 他終於打破了這個“童星遭遇的詛咒”。

當一個克服缺陷回歸的演員認真了,那他真得不會太失敗。

誰說他只會演哈利·波特?

電影《黑衣女人》裡的年輕律師亞瑟·吉普斯是丹尼爾結束十年童星角色後接到的第一個電影角色。這部恐怖題材裡,丹尼爾留起了鬍子,梳起了成年男子的髮型。

儘管國內一些網友的評論滿是吐槽,“這部片最可怕的地方是哈利波特給一個三四歲的孩子當爹了”,“沒魔杖了,你還敢往鬼屋跑?刨死屍,辛苦了”。

可是年輕的丹尼爾還是撐起了票房,用那張娃娃臉帶起了執著於真相,努力保護幼子,投入與惡鬼的殊死搏鬥中。

人愛記憶,所以會串戲,把角色混淆。對演員來說,這件有趣的事也會成為一種傷害。

跳出舊有的平臺,進入全新的領域,從電影轉到舞臺劇。這是急於轉型的丹尼爾釋放自己的又一方式。

當他站在百老匯的舞臺上,“和很多有趣的人一起工作”,肢體動作誇張地出演《平步青雲》。這不是他的第一次舞臺劇表演。2007年2月27日,在倫敦首演《馬屬》時,他在最後十分鐘脫去所有衣服,赤裸在舞臺上。在這則關於馬童和馬匹之間情感欲望糾葛的故事裡,丹尼爾突破的不只是那些衣服。涉及到全裸照片,所以所有劇照做PS處理過了(全部穿上牛仔褲)。

《殺死汝愛》裡,他化身“垮掉的一代”裡知名成員的少年時,組成四個男性的圈子,與卡爾上演大尺度愛戀戲碼。《瑞士軍刀人》裡,丹尼爾是孤島男人背上的一具死屍,搞怪的喜劇元素讓這具死屍學會了說話、使用人類的表情、點火、當指南針、用屁形成氣流做划艇的動力。

既能嚴肅如《統治權》,又能搞笑如《驚天魔盜團2》和《瑞士軍刀人》。在告別哈利後,他一直在成長。只是走了和其他人不一樣的路。他要的是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硬漢,擺脫身高、長相帶來的“不成熟”這般的評語。如果你看過《統治權》,除了矮和過於年輕的面容,你還真不能黑他。

多年功名終有得。2015年,26歲的他留名好萊塢星光大道。達尼爾不是哈利了,但他還是丹尼爾。

2011年,《哈利·波特》系列的最終部在倫敦首映時,很杜哈迷相擁而泣。他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成長,但英雄終究會謝幕。當時的丹尼爾引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臨終前的話“你們為什麼哭?難道你們曾經想像我可以永生嗎?”,為自己和哈利告別。

也許他已經等這一刻很久了,久到他已經獨自完成了從童星、鮮肉到硬朗大叔的轉變。雖然他現在也才29歲。他說,他想在電影裡死去。

當一個克服缺陷回歸的演員認真了,那他真得不會太失敗。

誰說他只會演哈利·波特?

電影《黑衣女人》裡的年輕律師亞瑟·吉普斯是丹尼爾結束十年童星角色後接到的第一個電影角色。這部恐怖題材裡,丹尼爾留起了鬍子,梳起了成年男子的髮型。

儘管國內一些網友的評論滿是吐槽,“這部片最可怕的地方是哈利波特給一個三四歲的孩子當爹了”,“沒魔杖了,你還敢往鬼屋跑?刨死屍,辛苦了”。

可是年輕的丹尼爾還是撐起了票房,用那張娃娃臉帶起了執著於真相,努力保護幼子,投入與惡鬼的殊死搏鬥中。

人愛記憶,所以會串戲,把角色混淆。對演員來說,這件有趣的事也會成為一種傷害。

跳出舊有的平臺,進入全新的領域,從電影轉到舞臺劇。這是急於轉型的丹尼爾釋放自己的又一方式。

當他站在百老匯的舞臺上,“和很多有趣的人一起工作”,肢體動作誇張地出演《平步青雲》。這不是他的第一次舞臺劇表演。2007年2月27日,在倫敦首演《馬屬》時,他在最後十分鐘脫去所有衣服,赤裸在舞臺上。在這則關於馬童和馬匹之間情感欲望糾葛的故事裡,丹尼爾突破的不只是那些衣服。涉及到全裸照片,所以所有劇照做PS處理過了(全部穿上牛仔褲)。

《殺死汝愛》裡,他化身“垮掉的一代”裡知名成員的少年時,組成四個男性的圈子,與卡爾上演大尺度愛戀戲碼。《瑞士軍刀人》裡,丹尼爾是孤島男人背上的一具死屍,搞怪的喜劇元素讓這具死屍學會了說話、使用人類的表情、點火、當指南針、用屁形成氣流做划艇的動力。

既能嚴肅如《統治權》,又能搞笑如《驚天魔盜團2》和《瑞士軍刀人》。在告別哈利後,他一直在成長。只是走了和其他人不一樣的路。他要的是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硬漢,擺脫身高、長相帶來的“不成熟”這般的評語。如果你看過《統治權》,除了矮和過於年輕的面容,你還真不能黑他。

多年功名終有得。2015年,26歲的他留名好萊塢星光大道。達尼爾不是哈利了,但他還是丹尼爾。

2011年,《哈利·波特》系列的最終部在倫敦首映時,很杜哈迷相擁而泣。他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成長,但英雄終究會謝幕。當時的丹尼爾引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臨終前的話“你們為什麼哭?難道你們曾經想像我可以永生嗎?”,為自己和哈利告別。

也許他已經等這一刻很久了,久到他已經獨自完成了從童星、鮮肉到硬朗大叔的轉變。雖然他現在也才29歲。他說,他想在電影裡死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