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美麗人生|摩梭傳統手工紡織傳承人阿七獨支瑪

2017-06-02 19:24:00 女性之聲APP原創

摩梭人世代以種地、養殖、織布為生, 摩梭手工紡織是摩梭人祖祖輩輩留傳下來的民族工藝, 摩梭婦女被親切地稱為“摩梭織女”。

後來隨著棉布及其他原材料衣服的普及, 該工藝受到很大衝擊, 許多婦女農閒時不再織布, 作為摩梭文化重要載體的摩梭手工紡織頻臨滅絕, 只有年長的婦女才掌握其中的技巧, 同時摩梭傳統的紡織非常費時費力, 但精美無比。 當地政府從保護摩梭傳統文化的角度出發, 向上級部門爭取扶持資金, 支援有技術的婦女到麗江辦手工作坊, 同時對附近村寨的年青婦女進行培訓, 並在縣婦聯的幫助下, 于2006年成立了甯蒗縣溫泉摩梭傳統手工紡織廠。

寧蒗縣摩梭傳統手工紡織廠設立在寧蒗縣永甯鄉溫泉村委會瓦拉別自然村, 主要從事摩梭傳統手工紡織、製作手工圍巾、披肩、服飾等。 廠長阿七獨支瑪是一位能幹的摩梭婦女。 阿七獨支瑪當過永甯鄉溫泉村的村支書, 她的心思不只在手工紡織, 她建起了傳統文化保護區展示室, 從民居建築到傳統禮儀習俗, 展示的都是摩梭人的文化根源。

這裡的農村除了務農沒有任何收入, 199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阿七獨支瑪賣了一條手工紡織圍巾賺了27元錢, 從此以後她決定帶領和她一樣的農村婦女一起做手工紡織。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 她培訓出來的農村婦女就已經超過800人, 家裡放織布機做手工服飾銷售成了這裡的一大特色。

鑒於她在保護傳統文化和帶動山區婦女就業中的突出貢獻, 2007年, 她被評為“雲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麗江市民俗民間工藝繼承人”, 她的手工傳統服飾被省市博物館、日本福岡博物館、彭麗媛的外訪服飾設計師馬克老師收藏, 她的手工披肩和圍巾成為麗江的一大特色,

深受國內外朋友的喜愛, 被CCTV10、湖南衛視、ELLE雜誌等報導, 被譽為“原始社會走來的絢爛的手的舞蹈”。

阿七獨支瑪從事手工紡織幾十年, 除了帶動村裡的婦女們從事手工紡織外, 還主動聯繫和培訓了周圍十幾個村子的婦女, 不僅不要報酬還提供簡單的午餐, 培訓的物件還包括附近四川省村落的婦女,前後共計800多人。摩梭傳統手工的興起,不僅解決了旅遊產品的需求問題,還解決了因摩梭女人外出而影響摩梭母系大家庭的世襲問題。許多外出的女性被家長叫回來了,僅瓦拉比村就有幾十名外出打工的姑娘陸續回到家鄉學習紡織技術。目前阿七尼瑪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每項都有兩個以上傳承人和學員,以後有了作坊,做出產品,從事的人會越來越多。

文圖:樊文軍

編輯:張佳敏

培訓的物件還包括附近四川省村落的婦女,前後共計800多人。摩梭傳統手工的興起,不僅解決了旅遊產品的需求問題,還解決了因摩梭女人外出而影響摩梭母系大家庭的世襲問題。許多外出的女性被家長叫回來了,僅瓦拉比村就有幾十名外出打工的姑娘陸續回到家鄉學習紡織技術。目前阿七尼瑪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每項都有兩個以上傳承人和學員,以後有了作坊,做出產品,從事的人會越來越多。

文圖:樊文軍

編輯:張佳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