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內地電視劇:一言不合拍長劇,注水現象幾時休?

文 | 張十巴仙

內地歷史劇通常大氣厚重, 歷史感強;內地生活劇真實、接地氣、有共鳴。 中國內地劇的味道, 一個字——正!

21世紀以來, 中國內地娛樂圈蓬勃發展, 電視劇拍攝量水漲船高。 內地觀眾有內地自家產的電視劇看, 不必像以前那樣被選擇引進劇了。

劇量大增的體現, 其一是劇集的部數, 其二是單劇的集數。 如今的內地劇, 長劇形式已成家常便飯, 也常能獲得“螢屏代有長劇出, 各領收視個把月”的好報。 然而, 近期湖南衛視芒果台播出的兩部長劇《擇天記》和《思美人》, 收視率卻有些尷尬。

鹿晗主演的《擇天記》,

硬生生把20集的劇情拍成了56集。 該劇臺詞水話連篇(一句臺詞說四遍), 鏡頭重複剪輯, 忽視劇情鋪墊, 強加無聊劇情。 至於特效差、演技浮誇等問題, 都老生常談了。 口碑慘澹的《擇天記》是一場鹿晗都救不了的災難。 《擇天記》的收視率雖穩居第一, 卻在1%附近徘徊。 這個冠軍太平庸, 與《武媚娘傳奇》的破3%和《人民的名義》的破5%相比, 熱度大大不及。

Δ 鹿晗主演電視劇《擇天記》

馬可主演的《思美人》混淆歷史真實, 主角屈原談戀愛、被逼婚, 還有點腦殘。 為屈原加入一段紅粉情事, 本身就有注水嫌疑, 且注水部分還拖遝不堪, 拍78集是情理之中。 《思美人》的收視率連1%都破不了, 相比之前播出的《人民的名義》的高收視, 當真是斷崖式暴跌。

Δ 被黑的屈原, 太委屈了

說話速度慢、劇情慢悠悠, 是國產劇一貫的特點, 還或許是優點, 能撇清與“速食文化”的關係。 節奏慢不等於注水(插入無關緊要的東西), 而注水卻會導致節奏奇慢。

若某劇發生了注水、節奏奇慢、集數多的連鎖反應, 那該劇就是“水腫”了。 節奏注水、臺詞注水、人物注水都能讓劇集變得很長。 長劇本有將故事講豐滿的優勢, 而國產劇卻常用來節外生枝。

Δ 情節拖遝就像這樣

如今的國產劇一般按集數賣, 集數越長, 價錢越高, 廣告越多。 這種標準下, 製作方不研究如何拍好劇, 而琢磨著如何拍長劇。 故事渣也有粉絲看到底, 因為請來了流量明星, 就圈住了粉絲。

然而, 長劇《擇天記》和《思美人》卻打亂了製作方的如意算盤, 質素跌破一定底線, 粉絲也會看不下去。 粉絲們不是報復性地不觀影, 而是“發乎情而止乎禮”。

差劇如此, 好的內地劇也脫不了注水的嫌疑,

動機如出一轍。

湖南衛視剛播畢的《人民的名義》引發了收視狂潮, 成為現象級作品。 作為一部反貪題材的正劇, 該劇無緣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原來央視一套規定黃金時段劇集不能超過40集, 導演李璐不願意刪減55集的《人民的名義》, 才轉戰芒果台。

Δ 《人民的名義》也難免注水

該劇編劇承認,為了商業收益考慮,就注水了15集,寫成了55集。網友也看出注水的部分,最強烈要求的是刪減鄭西坡兒子戲份。就像對典型國劇的態度一樣,觀眾並未難忍《人民的名義》的慢節奏,但還是反感注水部分。幸好瑕不掩瑜,觀眾還是追完了該劇。此劇離劇終前還剪掉了三集,可能是回饋觀眾意見吧。

Δ 《人民的名義》也被吐槽注水

好劇和差劇在集數方面都是一個調調,這個“賺錢為王”的宗旨太牢不可破。

就連原本只有13集的動畫片《葫蘆兄弟》,也要翻拍成260集的《新葫蘆兄弟》,要戴上“注水動畫”的帽子。

Δ 動畫片《新葫蘆兄弟》

如此長劇成風,是會引起條件反射的。當初一看《琅琊榜》有54集,真擔心它也是注水劇。觀劇後發現,儘管節奏稍顯慢,卻稱不上水分作祟,算是部好劇。有人還“抱不平”說,該劇要是注水就可拍80集。正午陽光的劇不愧為“國劇門臉”,連注水都罕見。

Δ 《琅琊榜》收視率不高,口碑不錯

回望1980年代初,中國電視劇剛起步時只能拍幾集長的電視劇。六小齡童版《西遊記》拍了六年,也只有25集。90年代唐國強版《三國演義》拍成84集才能講完原著故事,劇情卻不失緊湊。而現如今,不注水的長劇都成清流了,這是什麼世道?

面對長劇的尷尬問題,到是有些“二次創作”來緩解一下。

2014年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傳奇》在湖南衛視播出時,有96集之長。香港TVB電視臺買了播出權後,為適合香港觀眾快節奏觀劇的習慣,除配音成粵語外,還剪輯成了75集。“剪輯行動”不謀而合,浙江衛視版剪成了86集,DVD版剩下82集。剪完後的“精編版”依然是長劇,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駝峰裡還有水。

Δ 《武媚娘傳奇》96集被剪短

2015年大熱IP劇《何以笙簫默》有32集也不算長劇,卻也注水明顯。江蘇電視臺剪輯了4集的版本播出,此舉“大快人心”。剪掉了87.5%的篇幅,剩下的劇情還能“自圓其說”,可想原來的水分之多。

Δ 《何以笙簫默》32集剪成了4集

原著《何以笙簫默》的內容只能“寒酸”地拍三四集,適當增加劇情、擴展集數也情有可原,但若增加的是水分就會透支觀眾的信任。

這方面,25集TVB電視劇《天梯》就做出了好的示範。該劇以重慶“愛情天梯”故事為原型拍攝,如果按原故事拍,頂多拍5集。為此,該劇加入了男女主人公在上山隱居前經歷的商戰、感情等矛盾衝突的情節。這些加入的劇情能與整體相融,不失港劇的緊湊節奏,不屬於注水。

Δ TVB電視劇《天梯》

從《天梯》說到了TVB,那就說說TVB的長劇。TVB在1990年代後期出品過107集的《創世紀》、63集《天地男兒》、62集《天地豪情》等長劇。這些劇篇幅雖長,卻都做到情節密度高,信息量大,且扣人心弦。

Δ 《創世紀》107集,依然扣人心弦

新世紀後,TVB拍長劇幾乎收山,最多拍40集。就算暌違多年後再拍的80集長劇《珠光寶氣》(2008年)被人批評不精彩,也並無“注水”的字眼。劇情不精彩是發揮不足,而注水就是誠意不足了。港劇容易被人說成速食文化,但它“短平快”的劇情還是很符合觀劇習慣的。

2014年31集臥底警匪劇《使徒行者》火爆內地網路,TVB趁熱打鐵拍攝續集《使徒行者2》。利用IP效應拍個四五十集估計也有人買帳,但這種劇必須節奏緊湊、懸念迭生才能吸睛,因此續集只安排了30集,沒有“鋌而走險”地注水。

Δ 《使徒行者》拍續集雖是趁熱打鐵,可還是只拍了30集

2017年適逢TVB成立五十周年,闊別長劇的TVB也想拍部長劇紀念半百生日。在劇集《誇世代》發佈會上,主演歐陽震華提到該劇第一個“誇”就是有50集。他不是眼光短淺、沒見過TVB拍長劇,而是認為長劇應是難得之物。不讓拍長劇氾濫,是一種節操,港劇雖走下坡路,但能被吐槽注水的劇實在屈指可數。

Δ TVB劇《誇世代》發佈會

不止港劇,美劇市場也沒有注水劇存活的空間。美劇是季播劇,每週出一集,觀眾的口碑會影響劇集後續收視。若收視不佳,就會取消餘下的拍攝計畫。美劇漫長的播出過程意味著劇集要杜絕注水,才能抓住觀眾。儘管哪兒的電視劇市場都唯利是圖,但利益可以取之有道,即用劇集品質吸引觀眾和廣告商。

十巴仙從不認為境外的月亮一定是圓的,但那裡注水劇的少見還是值得學習。電視劇不要甘於做低於電影的藝術,也值得用電影上“濃縮是精華”的理念來拍攝。叫停國產電視劇的“催胖風” ,不僅要觀眾的監督,也得製作方有自知之明。

長劇的長是為了讓劇更帥、更大氣,而不是為了注水。觀眾想看的是一部帥氣的長劇,否則就寧可看短小精悍的劇。

Δ 《人民的名義》也難免注水

該劇編劇承認,為了商業收益考慮,就注水了15集,寫成了55集。網友也看出注水的部分,最強烈要求的是刪減鄭西坡兒子戲份。就像對典型國劇的態度一樣,觀眾並未難忍《人民的名義》的慢節奏,但還是反感注水部分。幸好瑕不掩瑜,觀眾還是追完了該劇。此劇離劇終前還剪掉了三集,可能是回饋觀眾意見吧。

Δ 《人民的名義》也被吐槽注水

好劇和差劇在集數方面都是一個調調,這個“賺錢為王”的宗旨太牢不可破。

就連原本只有13集的動畫片《葫蘆兄弟》,也要翻拍成260集的《新葫蘆兄弟》,要戴上“注水動畫”的帽子。

Δ 動畫片《新葫蘆兄弟》

如此長劇成風,是會引起條件反射的。當初一看《琅琊榜》有54集,真擔心它也是注水劇。觀劇後發現,儘管節奏稍顯慢,卻稱不上水分作祟,算是部好劇。有人還“抱不平”說,該劇要是注水就可拍80集。正午陽光的劇不愧為“國劇門臉”,連注水都罕見。

Δ 《琅琊榜》收視率不高,口碑不錯

回望1980年代初,中國電視劇剛起步時只能拍幾集長的電視劇。六小齡童版《西遊記》拍了六年,也只有25集。90年代唐國強版《三國演義》拍成84集才能講完原著故事,劇情卻不失緊湊。而現如今,不注水的長劇都成清流了,這是什麼世道?

面對長劇的尷尬問題,到是有些“二次創作”來緩解一下。

2014年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傳奇》在湖南衛視播出時,有96集之長。香港TVB電視臺買了播出權後,為適合香港觀眾快節奏觀劇的習慣,除配音成粵語外,還剪輯成了75集。“剪輯行動”不謀而合,浙江衛視版剪成了86集,DVD版剩下82集。剪完後的“精編版”依然是長劇,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駝峰裡還有水。

Δ 《武媚娘傳奇》96集被剪短

2015年大熱IP劇《何以笙簫默》有32集也不算長劇,卻也注水明顯。江蘇電視臺剪輯了4集的版本播出,此舉“大快人心”。剪掉了87.5%的篇幅,剩下的劇情還能“自圓其說”,可想原來的水分之多。

Δ 《何以笙簫默》32集剪成了4集

原著《何以笙簫默》的內容只能“寒酸”地拍三四集,適當增加劇情、擴展集數也情有可原,但若增加的是水分就會透支觀眾的信任。

這方面,25集TVB電視劇《天梯》就做出了好的示範。該劇以重慶“愛情天梯”故事為原型拍攝,如果按原故事拍,頂多拍5集。為此,該劇加入了男女主人公在上山隱居前經歷的商戰、感情等矛盾衝突的情節。這些加入的劇情能與整體相融,不失港劇的緊湊節奏,不屬於注水。

Δ TVB電視劇《天梯》

從《天梯》說到了TVB,那就說說TVB的長劇。TVB在1990年代後期出品過107集的《創世紀》、63集《天地男兒》、62集《天地豪情》等長劇。這些劇篇幅雖長,卻都做到情節密度高,信息量大,且扣人心弦。

Δ 《創世紀》107集,依然扣人心弦

新世紀後,TVB拍長劇幾乎收山,最多拍40集。就算暌違多年後再拍的80集長劇《珠光寶氣》(2008年)被人批評不精彩,也並無“注水”的字眼。劇情不精彩是發揮不足,而注水就是誠意不足了。港劇容易被人說成速食文化,但它“短平快”的劇情還是很符合觀劇習慣的。

2014年31集臥底警匪劇《使徒行者》火爆內地網路,TVB趁熱打鐵拍攝續集《使徒行者2》。利用IP效應拍個四五十集估計也有人買帳,但這種劇必須節奏緊湊、懸念迭生才能吸睛,因此續集只安排了30集,沒有“鋌而走險”地注水。

Δ 《使徒行者》拍續集雖是趁熱打鐵,可還是只拍了30集

2017年適逢TVB成立五十周年,闊別長劇的TVB也想拍部長劇紀念半百生日。在劇集《誇世代》發佈會上,主演歐陽震華提到該劇第一個“誇”就是有50集。他不是眼光短淺、沒見過TVB拍長劇,而是認為長劇應是難得之物。不讓拍長劇氾濫,是一種節操,港劇雖走下坡路,但能被吐槽注水的劇實在屈指可數。

Δ TVB劇《誇世代》發佈會

不止港劇,美劇市場也沒有注水劇存活的空間。美劇是季播劇,每週出一集,觀眾的口碑會影響劇集後續收視。若收視不佳,就會取消餘下的拍攝計畫。美劇漫長的播出過程意味著劇集要杜絕注水,才能抓住觀眾。儘管哪兒的電視劇市場都唯利是圖,但利益可以取之有道,即用劇集品質吸引觀眾和廣告商。

十巴仙從不認為境外的月亮一定是圓的,但那裡注水劇的少見還是值得學習。電視劇不要甘於做低於電影的藝術,也值得用電影上“濃縮是精華”的理念來拍攝。叫停國產電視劇的“催胖風” ,不僅要觀眾的監督,也得製作方有自知之明。

長劇的長是為了讓劇更帥、更大氣,而不是為了注水。觀眾想看的是一部帥氣的長劇,否則就寧可看短小精悍的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