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求社會輿論導致曹操對袁紹的心裡面積?

如果非要找出一些在袁紹與曹操兩大集團對抗時最沒有發言權的人的話, 孔融一定是其中的一個。

或許是文學家特有的多嘴習慣, 他的觀點顯然對曹操非常的不利。

孔融的話基本概括了袁紹集團所有的優勢:

1、擁有北方四個州的領地, 經濟實力強大;

2、因為經濟實力強大, 所以袁紹可以支持一支龐大的軍隊為其效力;

(顏良、文醜這兩個非常勇敢的武將為其統帥軍隊)

3、袁紹手下的幕僚集團十分強大, 都是當時中國最頂級的人才精英。

(田豐、許攸這兩個十分有智慧的幕僚為其出謀劃策, 有審配、逢紀這兩個非常忠誠的幕僚為他辦公做事)

孔融所說的確實是事實。

直到西元200年時曹操只有不到三萬人的機動部隊可以投入一場會戰, 而袁紹則隨時可以組建一支十萬人的大兵團。

人才方面, 大部分社會精英僅僅是為了效忠皇帝而來到的許昌。

歷史記載袁曹決戰後曹操在袁紹的軍營中發現了大量自己手下與袁紹秘密往來的書信, 其數量之龐大讓曹操不得不當眾將其燒毀才得以平息眾人的恐懼, 由此可見戰前社會輿論對袁紹的支持。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距離曹操所處時代兩百多年前的羅馬, 當時尤裡烏斯•凱撒在戰勝格涅烏斯•龐培後也在對方的軍營中發現了類似的書信, 而他最後的處理辦法也只能是全部燒毀。

面對孔融的言辭, 曹操屬下大多數人保持沉默。

唯一一個站出來公開反駁孔融的人是荀彧。

荀彧說道:“袁紹的軍隊雖然眾多但卻沒有良好的紀律。

田豐這個人很喜歡頂撞上司,

許攸又十分的貪婪,

審配有很強的權力欲望卻沒什麼智謀,

逢紀處事很果斷卻非常的自負。

一旦我們雙方開戰, 這些人組合到一起後的結果只可能是:審配和逢紀負責料理袁紹的後方就一定會逮捕貪婪的許攸的家屬, 這時許攸就必然叛變。

至於顏良、文醜, 拿只是兩個有勇無謀的武將, 一旦開戰就肯定會被我們俘虜的!”

建安四年(199年)四月, 曹操派部將北渡黃河, 擊斬依附袁紹的眭固, 攻佔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 控制河內郡(治懷縣, 今河南武陟西南)。 由於曹操在內線作戰中, 集中兵力, 各個擊破, 速戰速決, 逐步由弱變強, 據有兗、豫、徐等州, 為抗擊袁紹集團準備了條件。

此時, 袁紹擊滅幽州公孫瓚, 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割據勢力。 六月, 河北割據勢力袁紹統帶精兵10萬, 戰馬萬匹, 企圖南下進攻許昌。

圍繞著是否抗袁的問題, 在曹操集團內部又展開了一場辯論。 名士孔融反對與袁紹抗爭, 他說:“袁紹地廣兵強, 有田豐、許攸等謀臣替他出謀劃策, 審配、逢紀等忠臣為他做事, 顏良、文醜勇冠三軍, 為他統領軍隊, 恐怕很難戰勝啊!”荀彧說:“袁紹兵雖眾而法令不整肅, 田豐剛愎而好犯上, 許攸貪婪而不檢束, 審配專權而無謀, 逢紀果決而剛愎自用, 這兩人料理後方, 如果許攸家犯了法, 一定不會放過, 不寬縱, 許攸必然叛變。 至於顏良、文醜, 不過匹夫之勇罷了, 可以一戰而擒!”一席話, 堅定了曹操戰勝袁紹的信心。

顏良、文醜二人, 他們都是剛出現在史書上便立刻死去的人物, 所以我不會比別人更多瞭解他們在歷史上的事蹟。

流傳下來的文字多次記載了袁紹幕僚集團在各種問題上出現的分歧, 其中包括是否迎接皇帝、如何攻略南方、如何分配軍權等等, 而這些分歧隨著袁紹在繼承人問題的搖擺而徹底爆發。

面對眾人對自己集團未來的質疑, 曹操本人表現得非常自信, 他說道:“我知道袁紹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有很大的志向卻沒有足夠的智商,樣子很嚇人膽子卻很小,經常嫉妒有才能的人,沒有什麼威儀,軍隊雖然多但卻管理得很亂,部將都很驕傲以至於命令經常不能通行,所以他的地盤雖然廣大、糧食雖然豐富,卻也只是為我而準備的禮物而已!”

玄德曰:“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可為英雄?操笑曰:“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從已交待的歷史和事後的情況來看,曹操對袁紹的評價是十分中肯的。

但問題在於,一個集團的領導人物雖然對集團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也是有限的。

古往今來我們都有看到許多小組織的首領非常有才能嗎,但因為缺乏一個好的平臺,所以他們對歷史的影響也十分的有限。

袁紹可能真的像曹操所說的那樣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是他的平臺比曹操的要更好,掌握的資源也比曹操更豐富,所以兩人決戰的勝負還為未可知。

更何況曹操本人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的缺點也和優點一樣鮮明,至少袁紹至今還沒有因為什麼桃色問題而險些死於非命,而這種事情已經在曹操身上發生了一次,誰能保證他不會再犯?

一場圍繞官渡這個地點展開的大戰,已經開始無聲地打響了,中國的命運,將何去何從?

他說道:“我知道袁紹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有很大的志向卻沒有足夠的智商,樣子很嚇人膽子卻很小,經常嫉妒有才能的人,沒有什麼威儀,軍隊雖然多但卻管理得很亂,部將都很驕傲以至於命令經常不能通行,所以他的地盤雖然廣大、糧食雖然豐富,卻也只是為我而準備的禮物而已!”

玄德曰:“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可為英雄?操笑曰:“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從已交待的歷史和事後的情況來看,曹操對袁紹的評價是十分中肯的。

但問題在於,一個集團的領導人物雖然對集團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也是有限的。

古往今來我們都有看到許多小組織的首領非常有才能嗎,但因為缺乏一個好的平臺,所以他們對歷史的影響也十分的有限。

袁紹可能真的像曹操所說的那樣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是他的平臺比曹操的要更好,掌握的資源也比曹操更豐富,所以兩人決戰的勝負還為未可知。

更何況曹操本人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的缺點也和優點一樣鮮明,至少袁紹至今還沒有因為什麼桃色問題而險些死於非命,而這種事情已經在曹操身上發生了一次,誰能保證他不會再犯?

一場圍繞官渡這個地點展開的大戰,已經開始無聲地打響了,中國的命運,將何去何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