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神奇女俠》打響DC對漫威反擊戰,華納兄弟和萬達影業合作開始

神奇女俠

昨天, DC擴展宇宙的最新影片《神奇女俠》全國首映, 必然的成為了當日票房冠軍。

早在5月31日晚, 在內地搶先做了200場特效影廳的試映,

大概吸引了近7.3萬名觀眾, 場均人次達到了224人, 斬獲了近250萬的票房, 每場貢獻了1萬+的票房。

神奇女俠劇照

國內著名APP貓眼, 該片的評分高達9.0分, 更為難得可貴的是, 影片基本獲得了國內影評人的讚譽聲音。 作為真正意義第一部大投資的超級女英雄電影,

《神奇女俠》之所以可以獲得媒體和影評人的青睞, 除了華納DC自身做出的升級改變, 同時也離不開其背後的國內投資方和行銷方對於影片的發行擴展作用。 他們就是萬達、騰訊影業和卓然影業。

好萊塢愈發看重中國市場, 中方資本的滲透也成為了影視圈的常態。 像萬達這種傳統老大, 自然是好萊塢合作的首選。 除了萬達的資源和資本優勢, LA同樣看重用戶, 騰訊之所以可以輕鬆拿到好萊塢的直通劵, 還不是因為手握龐大的互聯網用戶這張王牌。

在之前, 五洲影業和四海影業的這種聯盟只不過是簡單的比拼銀幕數量, 當華影天下這種更合理的發行公司成立後, 萬達勢必會用全新的理念來應對, 那麼引入騰訊、加持以行銷起家的卓然,

遠比之前五洲那種傳統模式更有前途。

女權主義、政治正確、回歸傳統、強儀式感使《神奇女俠》跑贏口碑, DC用“既反DC亦反漫威”擊敗漫威

爛番茄網站評分

目前《神奇女俠》在北美知名評分網站爛番茄上的新鮮度已經到達94%,

均分7.6, 並且已經被網站官方認證為新鮮, 共有117位影評人和媒體為影片打出了好評, 僅有7位媒體保留了意見。 在MTC上的評分也達到了76分, 要知道之前北美評價好到爆棚的《銀河護衛隊2》在這裡的評分才67分。

看來這次DC一掃之前的陰霾, 至少在評價層面, 這部《神奇女俠》已經從各個方面打敗了之前的《銀河護衛隊2》, 甚至有可能碾壓未來漫威宇宙的下一部影片《雷神3:諸神黃昏》。

雷神3劇照

從2008年漫威創新的開拓漫威電影宇宙這種以整合&特殊性擴展的集團性超級英雄系列片模式, 獲得很好的票房與戰績, 漫威電影也用自己清新明快的節奏, 既掃除了自己之前《蜘蛛俠》系列影片的屌絲味道, 也給予DC《黑暗騎士》系列影片黑暗壓抑風格極大的反擊。

2013年《鋼鐵之軀》上映, 導演紮克施耐德憑藉之前華納成功合作《守望者》、《300勇士》的契機, 獲得了執棒首部DCEU的資格。 雖然華納之前曾經重啟過一次超人電影, 但那次不成功的經驗現在讓華納回想起來都心有餘悸。

《鋼鐵之軀》之前導演呼聲最高的是諾蘭導演, 但最終諾蘭團隊只做了影片的編劇工作,看得出這部《鋼鐵之軀》深受之前《黑暗騎士》風格的影響,到了續作《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時,前作的負面評論並沒有從本質上改變紮克導演對影片風格的調整。《X特遣隊》也沒有改變DC電影陰暗的基調,這三部影片被很多漫威擁躉嘲笑為DC沒錢,拍電影交不起電費,所以不能開燈。

鋼鐵之軀劇照

不過這三部影片並不賠錢,甚至都有相對不錯的盈餘,即便是像《蝙超》這樣預算達到2.5億美元,全球票房僅8億看起來略不划算的電影,DC和華納仍然可以憑藉影片的後產品賺到盆滿缽滿,但的確,DC和華納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無論是北美的評價還是31號晚上內地點映後的評論,都對這次DC和華納的改變表示出了肯定,《神奇女俠》無論是從男女主角加朵和小派派的CP養眼度,還是影片開片時廣袤靚麗的天堂島大全景,以及影片中後段對一戰戰場的全面還原等等,這些在之前DC電影中都是較為罕見的。

《神奇女俠》的導演派蒂·傑金斯是一位知名的女導演,這也是其在2003年執導《女魔頭》後,再次獨立執導女性題材電影,也幾乎是女性導演首次獨立執導成本破億的影片,這部影片創作了太多關於女性的第一次和各種記錄,這對於一直在超級英雄電影中略被邊緣化的女性角色,本身既是巨大的風險,也是巨大的突破。

神奇女俠劇照

也是基於此原因,無論從影評人還是媒體對於這樣一部絕對豎立女權主義的影片都給予較為積極正面的評價,對於好萊塢而言,尤其主演加朵是以色列籍,種族、血統、女權以及政治上絕對的正確都為影片獲得更多正面評價特別加分。

即便如此,拋開女權和政治正確,《神奇女俠》仍然是優秀的電影。不同於漫威的刻意漫畫人物,DC對人物的塑造更願意深度去挖掘人物和社會的相互關係。很多評論家也說到,漫威從個人出發,DC從社會深入。

這次《神奇女俠》做得最好之處便是解答之前《鋼鐵之軀》《蝙超》中凡人如何看待神的另一面的問題,那就是神如何來看待人。神奇女俠在認知自我的過程中逐步來瞭解人類和人類社會,這也是較為傳統超級英雄電影慣用的技巧,也是一種對傳統電影儀式感的回歸。

《神奇女俠》背後的卓然影業,低調且不張揚

這次除了在影片開頭我們所能看見的萬達和騰訊的LOGO之外,還有一家公司也為影片的發行助力,這就是卓然影業。目前卓然影業有兩個註冊番號,除了北京卓然影業之外,還有伊利卓然影業。這家公司可能對於很多觀眾都很陌生,至少很多普通影迷基本都是聞所未聞。的確這家公司到今天也就才成立不到兩年半,今年第一次獨立操盤的影片是《愛樂之城》,並一舉打破了歌舞影片的票房紀錄。

《愛樂之城》

卓然影業CEO張進較早前合夥做過廣告公司,2014年獨立出來開始做電影的全案行銷工作。不僅僅是張進,最近兩年多家原為廣告公司的廣告人都開始涉足到電影行業,他們憑藉多年積攢下來的行業優勢,為多部電影策劃全案的行銷。

卓然影業最初與萬達、華誼合作,《十萬個冷笑話》是他們第一個為萬達所做的全案行銷案例,同時像五洲(暨萬達)發行的《煎餅俠》、華誼的《老炮兒》也都在卓然的助力下拿到突破性的成績。

同時今年萬達參與投資的幾部進口影片如《太空旅客》《藍精靈:尋找神秘村》卓然影業也有份參與行銷策劃工作,只不過萬達本身自己有院線的支援,並不用卓然所籌建的地面發行團隊來協調這幾部影片的排片工作。但《愛樂之城》之所以可以申請到國內放映IMAX版本,也要得益于萬達和卓然良好的合作關係。

這次《神奇女俠》也是卓然第二次為華納的影片做行銷推廣的工作,較早前同樣由華納出品的影片《亞瑟王:鬥獸爭霸》是兩者第一次的合作,這部影片因題材等多方面原因未能實現北美和內地的理想票房收益,但並沒有影響華納和卓然的合作關係。華納目前也已經成立了中國區域的“全漢化”行銷團隊,基本也都是由原國內其他發行團隊的骨幹所構成。

神奇女俠劇照

之前華納、傳奇、騰訊出品的影片《金剛:骷髏島》並沒有找到卓然來負責主要的工作,不過這次《神奇女俠》卓然則要全權頂上來協調大部分地面發行的工作,也是既《愛樂之城》之後,卓然所要面對的更艱巨的任務。

卓然影業今年在《愛樂之城》後的項目《指甲刀人魔》僅僅取得450萬的票房成績。這並不能說明卓然選擇專案的眼光和地方發行團隊的無能,只能說明在目前中國電影市場上,這種無奈專案和影視作品實在太多,對於很多影片無論換做誰發行,都未見得做出突破他人的成績,這些不好的專案氾濫才是目前中國電影最大的泡沫。

在未來,卓然影業手握著日本影片《與君相戀100次》,該片是內地院線化以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日本偶像愛情真人電影,可以看做去年《你的名字。》真人版的延續化。還有與萬達、騰訊等合作的項目《中邪》,該片被譽為中國版的《女巫布雷爾》。

卓然影業其實是目前很多新影視公司的一個典型代表,老總原來是非影視行業人員,但對行銷策劃等工作較為熟悉,憑藉對優質專案的全盤掌控獲得深入行業的准入場券,至於此類企業在未來能否自己獨立掌控和拍攝全案影片,也要看時間的考驗和自己對未來行業變化的眼光。

騰訊影業與傳奇影業多次聯手,這背後有何故事?

《魔獸》之後,騰訊影業的logo再次出現到《金剛:骷髏島》的片頭,而且兩次都是跟傳奇一起。

萬達因收購了傳奇,同時萬達也在索尼年初的一攬子協議計畫中做了重要簽署,因此今年多部索尼電影萬達都有投資參與,並在影片前有自己的署名權。

但好萊塢影片的署名權非常複雜,萬達在多個專案中大多以中國區域為主要目標。但上述的這一攬子計畫有個特殊性,就是要對專案進行盲投,萬達自己並沒有特別好的自主選擇權,這一點相對來說有點麻煩。

同時萬達收購的傳奇影業出品的影片《長城》並未實現盈利,雖然影片後期可以通過多個管道最少實現保本,但對於高額的投資成本來看,實在是不算划算的買賣。華納和傳奇合拍的《金剛:骷髏島》以1.85億的成本,換回來全球5.65億的票房,也只能說勉強及格。不過這次騰訊的進入,是意義不同的。

普遍大家會認為,最近兩年中國公司進入好萊塢始終以“買買買”的姿態。無論是萬達對北美、歐洲院線的收購,還是收購了傳奇影業,還是派拉蒙與華樺、上影的合作,包括電廣傳媒與獅門等。目前幾乎每一部好萊塢電影都要注入中國資本的血液,比如中影暨《速度與激情7》後,再對《速度與激情8》追加了高額投資。

速度與激情8劇照

不過,對好萊塢而言,他們真正認可的兩個中國公司,不是這些較為傳統的影視行業起身的大佬,也絕非一些金主爆發戶引領的新興企業。他們看重的仍然是企業的內部造血功能、資源把握、人才儲備和終端使用者的粘性程度。那麼阿裡和騰訊作為內地在這些方面做得較好的兩個新興線上的公司格外獲得青睞,這道理其實和矽谷公司目前更容易獲得美國金主的融資是一個道理。

萬達本身自己的確非常有錢,但洛杉磯並不缺錢,他們更看重的是用戶,騰訊之所以可以輕鬆拿到好萊塢的直通劵,手裡龐大的用戶基礎才是關鍵。

在之前,五洲影業和四海影業的這種聯盟只不過是簡單的比拼銀幕數量,當華影天下這種更合理的發行公司成立後,萬達勢必會用全新的理念來應對,那麼引入騰訊、加持以行銷起家的卓然,遠比之前五洲那種傳統模式更有前途。

未來無論是五洲、四海、華影還是卓然影業,大家彼此之間的信任才會是未來持續合作的基礎,但所有的一切還是要基於我們內地整個電影行業至上而下的良性發展為根本。

但最終諾蘭團隊只做了影片的編劇工作,看得出這部《鋼鐵之軀》深受之前《黑暗騎士》風格的影響,到了續作《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時,前作的負面評論並沒有從本質上改變紮克導演對影片風格的調整。《X特遣隊》也沒有改變DC電影陰暗的基調,這三部影片被很多漫威擁躉嘲笑為DC沒錢,拍電影交不起電費,所以不能開燈。

鋼鐵之軀劇照

不過這三部影片並不賠錢,甚至都有相對不錯的盈餘,即便是像《蝙超》這樣預算達到2.5億美元,全球票房僅8億看起來略不划算的電影,DC和華納仍然可以憑藉影片的後產品賺到盆滿缽滿,但的確,DC和華納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無論是北美的評價還是31號晚上內地點映後的評論,都對這次DC和華納的改變表示出了肯定,《神奇女俠》無論是從男女主角加朵和小派派的CP養眼度,還是影片開片時廣袤靚麗的天堂島大全景,以及影片中後段對一戰戰場的全面還原等等,這些在之前DC電影中都是較為罕見的。

《神奇女俠》的導演派蒂·傑金斯是一位知名的女導演,這也是其在2003年執導《女魔頭》後,再次獨立執導女性題材電影,也幾乎是女性導演首次獨立執導成本破億的影片,這部影片創作了太多關於女性的第一次和各種記錄,這對於一直在超級英雄電影中略被邊緣化的女性角色,本身既是巨大的風險,也是巨大的突破。

神奇女俠劇照

也是基於此原因,無論從影評人還是媒體對於這樣一部絕對豎立女權主義的影片都給予較為積極正面的評價,對於好萊塢而言,尤其主演加朵是以色列籍,種族、血統、女權以及政治上絕對的正確都為影片獲得更多正面評價特別加分。

即便如此,拋開女權和政治正確,《神奇女俠》仍然是優秀的電影。不同於漫威的刻意漫畫人物,DC對人物的塑造更願意深度去挖掘人物和社會的相互關係。很多評論家也說到,漫威從個人出發,DC從社會深入。

這次《神奇女俠》做得最好之處便是解答之前《鋼鐵之軀》《蝙超》中凡人如何看待神的另一面的問題,那就是神如何來看待人。神奇女俠在認知自我的過程中逐步來瞭解人類和人類社會,這也是較為傳統超級英雄電影慣用的技巧,也是一種對傳統電影儀式感的回歸。

《神奇女俠》背後的卓然影業,低調且不張揚

這次除了在影片開頭我們所能看見的萬達和騰訊的LOGO之外,還有一家公司也為影片的發行助力,這就是卓然影業。目前卓然影業有兩個註冊番號,除了北京卓然影業之外,還有伊利卓然影業。這家公司可能對於很多觀眾都很陌生,至少很多普通影迷基本都是聞所未聞。的確這家公司到今天也就才成立不到兩年半,今年第一次獨立操盤的影片是《愛樂之城》,並一舉打破了歌舞影片的票房紀錄。

《愛樂之城》

卓然影業CEO張進較早前合夥做過廣告公司,2014年獨立出來開始做電影的全案行銷工作。不僅僅是張進,最近兩年多家原為廣告公司的廣告人都開始涉足到電影行業,他們憑藉多年積攢下來的行業優勢,為多部電影策劃全案的行銷。

卓然影業最初與萬達、華誼合作,《十萬個冷笑話》是他們第一個為萬達所做的全案行銷案例,同時像五洲(暨萬達)發行的《煎餅俠》、華誼的《老炮兒》也都在卓然的助力下拿到突破性的成績。

同時今年萬達參與投資的幾部進口影片如《太空旅客》《藍精靈:尋找神秘村》卓然影業也有份參與行銷策劃工作,只不過萬達本身自己有院線的支援,並不用卓然所籌建的地面發行團隊來協調這幾部影片的排片工作。但《愛樂之城》之所以可以申請到國內放映IMAX版本,也要得益于萬達和卓然良好的合作關係。

這次《神奇女俠》也是卓然第二次為華納的影片做行銷推廣的工作,較早前同樣由華納出品的影片《亞瑟王:鬥獸爭霸》是兩者第一次的合作,這部影片因題材等多方面原因未能實現北美和內地的理想票房收益,但並沒有影響華納和卓然的合作關係。華納目前也已經成立了中國區域的“全漢化”行銷團隊,基本也都是由原國內其他發行團隊的骨幹所構成。

神奇女俠劇照

之前華納、傳奇、騰訊出品的影片《金剛:骷髏島》並沒有找到卓然來負責主要的工作,不過這次《神奇女俠》卓然則要全權頂上來協調大部分地面發行的工作,也是既《愛樂之城》之後,卓然所要面對的更艱巨的任務。

卓然影業今年在《愛樂之城》後的項目《指甲刀人魔》僅僅取得450萬的票房成績。這並不能說明卓然選擇專案的眼光和地方發行團隊的無能,只能說明在目前中國電影市場上,這種無奈專案和影視作品實在太多,對於很多影片無論換做誰發行,都未見得做出突破他人的成績,這些不好的專案氾濫才是目前中國電影最大的泡沫。

在未來,卓然影業手握著日本影片《與君相戀100次》,該片是內地院線化以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日本偶像愛情真人電影,可以看做去年《你的名字。》真人版的延續化。還有與萬達、騰訊等合作的項目《中邪》,該片被譽為中國版的《女巫布雷爾》。

卓然影業其實是目前很多新影視公司的一個典型代表,老總原來是非影視行業人員,但對行銷策劃等工作較為熟悉,憑藉對優質專案的全盤掌控獲得深入行業的准入場券,至於此類企業在未來能否自己獨立掌控和拍攝全案影片,也要看時間的考驗和自己對未來行業變化的眼光。

騰訊影業與傳奇影業多次聯手,這背後有何故事?

《魔獸》之後,騰訊影業的logo再次出現到《金剛:骷髏島》的片頭,而且兩次都是跟傳奇一起。

萬達因收購了傳奇,同時萬達也在索尼年初的一攬子協議計畫中做了重要簽署,因此今年多部索尼電影萬達都有投資參與,並在影片前有自己的署名權。

但好萊塢影片的署名權非常複雜,萬達在多個專案中大多以中國區域為主要目標。但上述的這一攬子計畫有個特殊性,就是要對專案進行盲投,萬達自己並沒有特別好的自主選擇權,這一點相對來說有點麻煩。

同時萬達收購的傳奇影業出品的影片《長城》並未實現盈利,雖然影片後期可以通過多個管道最少實現保本,但對於高額的投資成本來看,實在是不算划算的買賣。華納和傳奇合拍的《金剛:骷髏島》以1.85億的成本,換回來全球5.65億的票房,也只能說勉強及格。不過這次騰訊的進入,是意義不同的。

普遍大家會認為,最近兩年中國公司進入好萊塢始終以“買買買”的姿態。無論是萬達對北美、歐洲院線的收購,還是收購了傳奇影業,還是派拉蒙與華樺、上影的合作,包括電廣傳媒與獅門等。目前幾乎每一部好萊塢電影都要注入中國資本的血液,比如中影暨《速度與激情7》後,再對《速度與激情8》追加了高額投資。

速度與激情8劇照

不過,對好萊塢而言,他們真正認可的兩個中國公司,不是這些較為傳統的影視行業起身的大佬,也絕非一些金主爆發戶引領的新興企業。他們看重的仍然是企業的內部造血功能、資源把握、人才儲備和終端使用者的粘性程度。那麼阿裡和騰訊作為內地在這些方面做得較好的兩個新興線上的公司格外獲得青睞,這道理其實和矽谷公司目前更容易獲得美國金主的融資是一個道理。

萬達本身自己的確非常有錢,但洛杉磯並不缺錢,他們更看重的是用戶,騰訊之所以可以輕鬆拿到好萊塢的直通劵,手裡龐大的用戶基礎才是關鍵。

在之前,五洲影業和四海影業的這種聯盟只不過是簡單的比拼銀幕數量,當華影天下這種更合理的發行公司成立後,萬達勢必會用全新的理念來應對,那麼引入騰訊、加持以行銷起家的卓然,遠比之前五洲那種傳統模式更有前途。

未來無論是五洲、四海、華影還是卓然影業,大家彼此之間的信任才會是未來持續合作的基礎,但所有的一切還是要基於我們內地整個電影行業至上而下的良性發展為根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