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歐呦|熬夜刷《紙牌屋》?這10個秘密不知道等於白!看!

就在這個端午小長假, 某部神劇靜悄悄地回歸了。

還是Netflix慣用套路, 一次性放出全集, 不知道多少人在假期最後一天熬夜刷完生肉。

*今天全13集熟肉也也應該都有了

這就是號稱Netflix原創劇集開山之作的——

《紙牌屋》

House of Cards

影射現實的《紙牌屋》, 原定的第五季播出時間在年初, 生生拖到五月底。 製作團隊還爆料, 其中有2集, 就是到了大選之後才拍的。

不過, 總算是來了。 終於又能看下木夫婦倆相愛相殺了。

知道很多旁友還沒時間看, 放心, 今天不劇透, 而是來說說《紙牌屋》幕後的一些小趣事小細節。

知道這些, 我決定從第一季開始, 再看一遍。

1、

拍攝《紙牌屋》這樣現實黑暗的題材, 大衛·芬奇是最合適的人選, 看看他的作品履歷——

《七宗罪》、《搏擊俱樂部》、《消失的愛人》,

哪一部不是讓人後脊背發涼。

一部《龍紋身的女孩》和《社交網路》, 一部《紙牌屋》

芬奇已經和Mara姐妹倆都合作過了

他曾經, 還語出驚人, 直言自己覺得人類都是變態。

既然這麼實誠, 當然把自己也算進了"變態", 他有多追求細節到令人髮指, 小K建議你去看看《社交網路》的紀錄片《製作"社交網路"》。

舉個最直觀例子, 光是這一段愛德華多(加菲)在馬克·紮克伯格面前砸電腦的戲份, 就拍了大概30遍。

加菲肌肉在酸痛, 劇組經費在燃燒。

不細碎, 不嚴格, 無芬奇。

作為《紙牌屋》的執行製片+導演, 大衛·無爛片·特別嚴·芬奇在開拍前, 給劇組所有卡司開了個會。

在會上他說:在這個房間裡的所有人, 都是我們對這個角色的第一選擇, 所以別給我搞砸了。 如果你搞砸了的話, 我永遠都不會饒了你。

"Every single person in this room represents our first choice, so don't f*ck this up. If you do, I will never forgive you."

2、

扮演冤大頭前總統的演員邁克爾·吉爾和國務卿Cathy的演員簡妮·阿金遜,雖然沒什麼對手戲,但人家在現實中是貨真價實的兩口子。

98年結婚,恩愛至今。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拍《紙牌屋》的芬奇導演,一直到製作第一集片頭的時候才知道這件事……

真的很巧,夫妻倆同時被同一劇組選中。邁克爾·吉爾自己也說,當我們剛到片場的時候,沒人知道我們結婚了。

3、

這個劇組有多細碎?

男主角、扮演Francis Underwood(以下簡稱下木)的芬奇老搭檔凱文·史派西,在拍攝劇集宣傳照時,手裡需要握著一面燃燒的小旗子。

但不巧,把自己燒傷。

由於傷口不小,史派西都需要纏著繃帶拍完接下去的戲份,為了使這個紗布造型說得過去,芬奇特意在第一季第九集設計了一段戲份——

下木喝咖啡的時候被迎面跑鬧的小孩撞到,滾燙咖啡燙傷右手。

所以接下去的戲份都纏著紗布,也就合情合理。

4、

還記得第一季第三集裡讓下木煩了一集的大桃子水塔嗎?

一位17歲的少女開車的時候收到男友短信,"你看那個大桃子像不像一個巨大的…",少女因為看短信車輛失控,車禍身亡。

當時因教育法案備受全國矚目的下木,本身就是事故所在地——加夫尼市人,甚至辦公室裡還掛著大桃子的照片。

他的對手利用當地輿論大做文章,當地居民都認為,這大桃子又土又不雅觀,要不是下木一再保住它,小姑娘也不會出事。

實際上,這座大桃子水塔,是真實存在的。

而且就位於南卡羅來納州加夫尼,有四層樓大約150英尺高。所幸,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劇中這樣的交通事故因大桃子發生過。

凱文·史派西還樂呵呵地和大桃子合過影。

5、

從第三季開始,黃藍色色彩對比的鏡頭反復出現,一般是背景黃、主角服飾藍,不信你看。

主角身上或淺藍、或因光照產生淺藍色差的服飾,輔以背景中的暖黃燈光。

到底是攝影套路,還是有意為之?

出人意料的是,答案是,並非設計。

雖然該劇充滿了各種陰謀詭計,但攝影導演卻解釋說,這種黃藍對比,是一種自然現象。

"The human eye tends to perceive shadows as cold and lighting sources as warm. In terms of colour, this translates into blue and yellow. "

人類的眼睛傾向於認為陰影是寒冷的,而光源則是溫暖的。轉換成顏色,就意味著藍色和黃色。他還說,其實《紙牌屋》中有成千上萬這樣的鏡頭。

“你知道,就算這樣的打光真意味著什麼,我也沒有權力說(劇透)。”

好吧,雖然這裡並沒有我們所期待的"搞事",但也是一個有趣的自然現象。看第五季的時候,不妨看看這樣的鏡頭有沒有第三季那麼多。

但要說攝影組是毫無心機的傻白甜,那也未必。

因為在開拍前,芬奇就給攝製組定了條鐵律——禁止移動攝像機。

我們在看劇的時候可能很少注意到,全劇八成採用定點拍攝,芬奇還規定,斯坦尼康(攝影機穩定器),絕對不允許在片場出現。

與之對應的,我們就能看見非常有序、精確和靜態的鏡頭,對本劇的定調來講再合適完美不過。

“I remember David saying something like he would only move the camera if there was a damn good reason to.”

該劇的常規導演之一弗雷就說,我記得大衛說過差不多意思就是,別動鏡頭,除非你有很好的理由這麼做。

6、

《紙牌屋》一大亮點,就是凱文·史派西的獨白。

操刀所有獨白臺詞的,正是本劇主創鮑爾·威利蒙(很可惜,第五季他離開了劇組)。

曾經他也是政壇精英,做過多名知名政客的助理,寫這些捭闔縱橫的臺詞,正好在專業領域之內。

他不僅會寫,還很會玩。

第一季第二集開頭,下木吃完肋排,貢獻了第一季裡最經典的臺詞之一——

“You know what I like about people? They stack so well.”

此處翻譯小K還沒有找到最合理的版本,如果有,歡迎提出。

stack作為動詞時,意為堆疊,引申義為洗牌時作弊,下木的這句話,意思大概是指,他最喜歡人的一點,就是有時他們是可被操縱的(就像紙牌一樣)。

這句話,其實是和芬奇開的一個玩笑,也可以說是致敬。

1992年,大衛·芬奇導演處女作《異形3》上映。若干年後,他自己爆料,在拍攝時,一位製片人曾經對他講,"你能不能對工作人員友善一點,努力做個人緣好的人不好嗎?"

能說出"人都是變態"的芬奇哪聽得進這種建議,他回應時,就說了下木在劇中說的這句話,他說我眼中的人們在工作時,就像紙牌一樣可以被堆疊,被管理。

總之意思就是,我怎麼用人,你不要管我。

He replied by saying that he loved people, but hinted that he saw them as things to be managed.

7、

沒有逼真的口音,照樣說不好臺詞。

剛剛已經說過,下木的老家是南卡羅來納州,位於美國東南,經常看美劇的朋友知道,美國南部擁有獨特口音。

而凱文·史派西,卻是美國東北部新澤西人。

但看過劇你就聽得出,凱文·史派西的南方口音,非常濃重。

但在劇集播出之後,也不免被美國南方人分析,你這口音到底標不標準。好比《羅曼蒂克消亡史》上映後,我們也在比較,片中哪位演員的上海話說得最好。

為了還原南方口音,首先可以注意到,史派西用到了不捲舌的R發音法(R-dropping),即弱化所有捲舌的R音,類似英音。

這是非美國南方演員在模仿南部口音時比較通用的一種方法,《越獄》中的T-Bag也有明顯的南方口音。

但缺點是,最早出現在18世紀英國南部、後傳入美國東岸精英群體的這種口音,已經基本被新一代的美國南方人拋棄。

那麼這樣講,是不是史派西老師沒做好功課呢?

也不全是,南方口音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ai不滑音,通俗易懂一點,就是【愛】的音都變成了【阿】。

熟肉via @穀大白話

有興趣可以看這個視頻 有完整分析

而在《紙牌屋》中,史派西老師雖然沒有完全還原南部口音,但也能說個七八分像,能串音已經足見功底和誠意。

當然,提起演技派必然會提到的史派西,做的功課何止口音那麼簡單。為了扮演好城府深、手段高明的下木,他跟在真正的政客後頭學習了一段時間,細緻到學習如何開會。

他說自己有個習慣,每次結束一天的拍攝工作,從片場回家,就打開電視看看新聞,看到真正的政客怎麼說話,也就不覺得戲裡的臺詞太瘋狂了。

8、

快速回答:《紙牌屋》的片頭,你會不會快進?

信不信看完分析,你會重新找出來看。因為快進,實在是有些暴殄天物。

一分半的片頭,可以說是一部華盛頓旅遊宣傳片,雖然全是風景鏡頭,但拍攝耗時近6個月,從2012年3月開拍,最後一個鏡頭到8月底才拍完。

素材多達6TB,甚至每一季還會進行微調。

*以差不多前三分之一舉例:

00:02 波托馬克河,甘迺迪中心

00:05 FBI,賓夕法尼亞大道,美國國稅局,司法部

00:07 國會大廈,布魯明戴爾

00:09 布魯明戴爾

00:14 國會大廈

00:15 聯合車站

00:17 羅奈爾得雷根大廈和國際貿易中心

00:19-00:23 華盛頓紀念碑,格蘭特紀念碑及雕像

00:26 林肯紀念堂

而到了片頭後程,夜色將近,寓意好戲登場。

之前出現過的景點距離拉近,觀眾終於能對這"紙牌屋",一探究竟。

再來看第二季(下)與第一季(上)片頭變化示意,可能是季節變化,拍攝時間調整,拍攝角度也稍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二季片頭色調更陰沉,飽和度降低,局勢已風雲變幻。

真的給這劇組跪了。

9、

之前說過,作為Netflix的原創開山之作,《紙牌屋》從誕生開始,就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它可以說打破了人們看美劇的習慣,從每週一追(趕上冬歇和停播更痛苦),到一口氣看完。

有網站給出的標題就是,"《紙牌屋》,改變了電視行業。"

但差一點點,它就改變不了電視行業。因為一開始還有兩家付費台巨頭,與Netflix爭取放映權。

那就是HBO和AMC.

一家出品了《權力的遊戲》,一家帶來了《行屍走肉》,在競爭上Netflix並沒有太大優勢。

但Netflix,最終贏在誠意(當然還有資金)——放話:只要你把劇給我們,我們一拍就拍兩季。

“We took it around to a lot of networks and they all loved it and they all were interested, but nobody wanted to commit to 13 episodes.”

芬奇回憶說,我們繞了一圈,許多電視網都愛慘了這個劇本,他們都有興趣投入拍攝,但沒有人原意承諾拍13集。

但鐵了心要進軍原創劇集市場的Netflix做到了,而且事實證明,他們做得非常漂亮。

10、

不僅改變了電視行業,它更讓Online Series也就是網上線上劇集揚眉吐氣。

2013年剛播出第一季,《紙牌屋》就拿下電視最高獎項——黃金時段艾美獎劇情類最佳導演、最佳選角、單鏡頭劇集最佳攝影三項大獎。

這是史上第一部獲得艾美獎(任意獎項)的網上劇集。

說白了,它也是個網劇,但那又如何,網劇並不天生掛著粗製濫造的標籤。

最後,說個八卦

在劇中比下木先生人氣還高的太太克雷爾,由羅賓·懷特扮演。但她爆料說,自己的片酬,並沒有凱文·史派西高。

這事兒去年還上過頭條。

據報導,凱文·史派西每集的片酬大概在50萬美元左右,但女主角羅賓·懷特就只有42萬左右。

但是在近日採訪中,羅賓說,即使劇組承諾過,自己並沒有等到漲薪。

而《紙牌屋》的出品公司表示,因為史派西是執行製片之一,所以男女主角不可能同酬。可以把女主角升為執行製片,或有機會掌鏡。

但羅賓就覺得這種解決方案和自己的訴求不一樣,“我不喜歡被愚弄。”

你怎麼看?

2、

扮演冤大頭前總統的演員邁克爾·吉爾和國務卿Cathy的演員簡妮·阿金遜,雖然沒什麼對手戲,但人家在現實中是貨真價實的兩口子。

98年結婚,恩愛至今。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拍《紙牌屋》的芬奇導演,一直到製作第一集片頭的時候才知道這件事……

真的很巧,夫妻倆同時被同一劇組選中。邁克爾·吉爾自己也說,當我們剛到片場的時候,沒人知道我們結婚了。

3、

這個劇組有多細碎?

男主角、扮演Francis Underwood(以下簡稱下木)的芬奇老搭檔凱文·史派西,在拍攝劇集宣傳照時,手裡需要握著一面燃燒的小旗子。

但不巧,把自己燒傷。

由於傷口不小,史派西都需要纏著繃帶拍完接下去的戲份,為了使這個紗布造型說得過去,芬奇特意在第一季第九集設計了一段戲份——

下木喝咖啡的時候被迎面跑鬧的小孩撞到,滾燙咖啡燙傷右手。

所以接下去的戲份都纏著紗布,也就合情合理。

4、

還記得第一季第三集裡讓下木煩了一集的大桃子水塔嗎?

一位17歲的少女開車的時候收到男友短信,"你看那個大桃子像不像一個巨大的…",少女因為看短信車輛失控,車禍身亡。

當時因教育法案備受全國矚目的下木,本身就是事故所在地——加夫尼市人,甚至辦公室裡還掛著大桃子的照片。

他的對手利用當地輿論大做文章,當地居民都認為,這大桃子又土又不雅觀,要不是下木一再保住它,小姑娘也不會出事。

實際上,這座大桃子水塔,是真實存在的。

而且就位於南卡羅來納州加夫尼,有四層樓大約150英尺高。所幸,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劇中這樣的交通事故因大桃子發生過。

凱文·史派西還樂呵呵地和大桃子合過影。

5、

從第三季開始,黃藍色色彩對比的鏡頭反復出現,一般是背景黃、主角服飾藍,不信你看。

主角身上或淺藍、或因光照產生淺藍色差的服飾,輔以背景中的暖黃燈光。

到底是攝影套路,還是有意為之?

出人意料的是,答案是,並非設計。

雖然該劇充滿了各種陰謀詭計,但攝影導演卻解釋說,這種黃藍對比,是一種自然現象。

"The human eye tends to perceive shadows as cold and lighting sources as warm. In terms of colour, this translates into blue and yellow. "

人類的眼睛傾向於認為陰影是寒冷的,而光源則是溫暖的。轉換成顏色,就意味著藍色和黃色。他還說,其實《紙牌屋》中有成千上萬這樣的鏡頭。

“你知道,就算這樣的打光真意味著什麼,我也沒有權力說(劇透)。”

好吧,雖然這裡並沒有我們所期待的"搞事",但也是一個有趣的自然現象。看第五季的時候,不妨看看這樣的鏡頭有沒有第三季那麼多。

但要說攝影組是毫無心機的傻白甜,那也未必。

因為在開拍前,芬奇就給攝製組定了條鐵律——禁止移動攝像機。

我們在看劇的時候可能很少注意到,全劇八成採用定點拍攝,芬奇還規定,斯坦尼康(攝影機穩定器),絕對不允許在片場出現。

與之對應的,我們就能看見非常有序、精確和靜態的鏡頭,對本劇的定調來講再合適完美不過。

“I remember David saying something like he would only move the camera if there was a damn good reason to.”

該劇的常規導演之一弗雷就說,我記得大衛說過差不多意思就是,別動鏡頭,除非你有很好的理由這麼做。

6、

《紙牌屋》一大亮點,就是凱文·史派西的獨白。

操刀所有獨白臺詞的,正是本劇主創鮑爾·威利蒙(很可惜,第五季他離開了劇組)。

曾經他也是政壇精英,做過多名知名政客的助理,寫這些捭闔縱橫的臺詞,正好在專業領域之內。

他不僅會寫,還很會玩。

第一季第二集開頭,下木吃完肋排,貢獻了第一季裡最經典的臺詞之一——

“You know what I like about people? They stack so well.”

此處翻譯小K還沒有找到最合理的版本,如果有,歡迎提出。

stack作為動詞時,意為堆疊,引申義為洗牌時作弊,下木的這句話,意思大概是指,他最喜歡人的一點,就是有時他們是可被操縱的(就像紙牌一樣)。

這句話,其實是和芬奇開的一個玩笑,也可以說是致敬。

1992年,大衛·芬奇導演處女作《異形3》上映。若干年後,他自己爆料,在拍攝時,一位製片人曾經對他講,"你能不能對工作人員友善一點,努力做個人緣好的人不好嗎?"

能說出"人都是變態"的芬奇哪聽得進這種建議,他回應時,就說了下木在劇中說的這句話,他說我眼中的人們在工作時,就像紙牌一樣可以被堆疊,被管理。

總之意思就是,我怎麼用人,你不要管我。

He replied by saying that he loved people, but hinted that he saw them as things to be managed.

7、

沒有逼真的口音,照樣說不好臺詞。

剛剛已經說過,下木的老家是南卡羅來納州,位於美國東南,經常看美劇的朋友知道,美國南部擁有獨特口音。

而凱文·史派西,卻是美國東北部新澤西人。

但看過劇你就聽得出,凱文·史派西的南方口音,非常濃重。

但在劇集播出之後,也不免被美國南方人分析,你這口音到底標不標準。好比《羅曼蒂克消亡史》上映後,我們也在比較,片中哪位演員的上海話說得最好。

為了還原南方口音,首先可以注意到,史派西用到了不捲舌的R發音法(R-dropping),即弱化所有捲舌的R音,類似英音。

這是非美國南方演員在模仿南部口音時比較通用的一種方法,《越獄》中的T-Bag也有明顯的南方口音。

但缺點是,最早出現在18世紀英國南部、後傳入美國東岸精英群體的這種口音,已經基本被新一代的美國南方人拋棄。

那麼這樣講,是不是史派西老師沒做好功課呢?

也不全是,南方口音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ai不滑音,通俗易懂一點,就是【愛】的音都變成了【阿】。

熟肉via @穀大白話

有興趣可以看這個視頻 有完整分析

而在《紙牌屋》中,史派西老師雖然沒有完全還原南部口音,但也能說個七八分像,能串音已經足見功底和誠意。

當然,提起演技派必然會提到的史派西,做的功課何止口音那麼簡單。為了扮演好城府深、手段高明的下木,他跟在真正的政客後頭學習了一段時間,細緻到學習如何開會。

他說自己有個習慣,每次結束一天的拍攝工作,從片場回家,就打開電視看看新聞,看到真正的政客怎麼說話,也就不覺得戲裡的臺詞太瘋狂了。

8、

快速回答:《紙牌屋》的片頭,你會不會快進?

信不信看完分析,你會重新找出來看。因為快進,實在是有些暴殄天物。

一分半的片頭,可以說是一部華盛頓旅遊宣傳片,雖然全是風景鏡頭,但拍攝耗時近6個月,從2012年3月開拍,最後一個鏡頭到8月底才拍完。

素材多達6TB,甚至每一季還會進行微調。

*以差不多前三分之一舉例:

00:02 波托馬克河,甘迺迪中心

00:05 FBI,賓夕法尼亞大道,美國國稅局,司法部

00:07 國會大廈,布魯明戴爾

00:09 布魯明戴爾

00:14 國會大廈

00:15 聯合車站

00:17 羅奈爾得雷根大廈和國際貿易中心

00:19-00:23 華盛頓紀念碑,格蘭特紀念碑及雕像

00:26 林肯紀念堂

而到了片頭後程,夜色將近,寓意好戲登場。

之前出現過的景點距離拉近,觀眾終於能對這"紙牌屋",一探究竟。

再來看第二季(下)與第一季(上)片頭變化示意,可能是季節變化,拍攝時間調整,拍攝角度也稍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二季片頭色調更陰沉,飽和度降低,局勢已風雲變幻。

真的給這劇組跪了。

9、

之前說過,作為Netflix的原創開山之作,《紙牌屋》從誕生開始,就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它可以說打破了人們看美劇的習慣,從每週一追(趕上冬歇和停播更痛苦),到一口氣看完。

有網站給出的標題就是,"《紙牌屋》,改變了電視行業。"

但差一點點,它就改變不了電視行業。因為一開始還有兩家付費台巨頭,與Netflix爭取放映權。

那就是HBO和AMC.

一家出品了《權力的遊戲》,一家帶來了《行屍走肉》,在競爭上Netflix並沒有太大優勢。

但Netflix,最終贏在誠意(當然還有資金)——放話:只要你把劇給我們,我們一拍就拍兩季。

“We took it around to a lot of networks and they all loved it and they all were interested, but nobody wanted to commit to 13 episodes.”

芬奇回憶說,我們繞了一圈,許多電視網都愛慘了這個劇本,他們都有興趣投入拍攝,但沒有人原意承諾拍13集。

但鐵了心要進軍原創劇集市場的Netflix做到了,而且事實證明,他們做得非常漂亮。

10、

不僅改變了電視行業,它更讓Online Series也就是網上線上劇集揚眉吐氣。

2013年剛播出第一季,《紙牌屋》就拿下電視最高獎項——黃金時段艾美獎劇情類最佳導演、最佳選角、單鏡頭劇集最佳攝影三項大獎。

這是史上第一部獲得艾美獎(任意獎項)的網上劇集。

說白了,它也是個網劇,但那又如何,網劇並不天生掛著粗製濫造的標籤。

最後,說個八卦

在劇中比下木先生人氣還高的太太克雷爾,由羅賓·懷特扮演。但她爆料說,自己的片酬,並沒有凱文·史派西高。

這事兒去年還上過頭條。

據報導,凱文·史派西每集的片酬大概在50萬美元左右,但女主角羅賓·懷特就只有42萬左右。

但是在近日採訪中,羅賓說,即使劇組承諾過,自己並沒有等到漲薪。

而《紙牌屋》的出品公司表示,因為史派西是執行製片之一,所以男女主角不可能同酬。可以把女主角升為執行製片,或有機會掌鏡。

但羅賓就覺得這種解決方案和自己的訴求不一樣,“我不喜歡被愚弄。”

你怎麼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