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新疆,這是最動聽的聲音,最美好的事情

有一場音樂會, 可以持續一天一夜。 有一門藝術, 融合了東方與西方的多種元素。 有一種文化, 記載著一個民族的精神史。

從小酷愛木卡姆,

不種地, 不放羊, 四處漂蕩演唱木卡姆。 十年浩劫的時候, 他被列入牛鬼蛇神對象。

人高馬大的父親就因為會唱木卡姆, 被人當毒草給拔掉了, 不明不白慘死後, 家裡的祖傳樂器不是轉藏在可靠的親戚家, 就是埋進地窖裡或火炕下, 不少損壞和流失, 無可找回。

如此的遭遇, 加上在歲月風塵的蕩滌下, 極易耗散。 木卡姆體系太龐大, 詞意深奧, 曲牌綿長, 完整死記硬背下來非常困難, 到解放前夕, 它已瀕臨滅絕。

粗獷嘹亮的歌聲, 婉轉動聽的旋律, 美妙旋轉的舞姿, 還有美麗的維吾爾族姑娘。 這樣的場景在新疆各地幾乎天天可見, 維吾爾族只要有人群, 只需一隻手鼓, 就可以在沙漠中、戈壁上、綠樹下、果園裡載歌載舞, 用熱情和美麗招待客人。

"哎, 大傢伙想聽什麼, 我來唱!""好好, 我來打手鼓。 "在青翠的葡萄架旁坐下, 暑氣似乎都被隔絕在外, 從小一起長大的老友們熟練地各自尋了一把擅長的樂器, 快樂地彈奏了起來。

有所為, 有所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