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唐一|真相有時與常識不符——讀《文心雕龍·神思》

人們習慣於用常識去下判斷, 一般而言, 這些常識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幫助。 但常識不等於真理, 有時與真相之間會全然背離。

就像亞里斯多德對大小球的認識, 他認為品質大的球體會先落地, 而事實是大球小球同時落地。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篇裡關於想像力的的論述也體現了這種情況。

關於想像, 我們的常識有:

一、想像力最好是無拘無束, 不受任何限制。

但劉勰的看法是“故思理為妙, 神與物游, 神居胸臆, 而志氣統其關鍵;物沿耳目, 而辭令管其樞機。 樞機方通, 則物無隱貌;關鍵將塞, 則神有遁心。 ”

劉勰在這裡明確指出, “神”與物、志氣、辭令都有關聯, 換句話說, 想像力是要與事物形象緊密結合的, 是要受到思想、情感的制約的, 是需要文字表達的配合的。 缺少了這三樣, 即便你有出眾的天賦靈感, 也無法讓想像力生動靈活起來, 也無法創造出好的作品。

下面看個具體的例子:

武陵春*荔枝頌(出自詩詞中國廣東站QQ群, 2017-5-24)

文/騾小子

萬紫千紅花錦秀, 妃子笑含愁。 南嶺迢迢古道幽, 驛馬傳春秋。

日啖荔枝三百餘, 恰好當詩酬。 粵劇紅伶戲韻謳, 佳果頌、曲名留。

這裡有“花、楊貴妃、古道、驛馬、蘇軾、蘇詩、粵劇紅伶”, 看著想像力豐富, 思維跳躍, 實則情感散亂, 我們梳理不出這首詞的情感主線, 作者只是把與荔枝相關的人和事拼湊在一起, 沒有一個中心的思想。 這樣, 我們的創作就走上了野狐禪的道路。 劉勰說得好, “關鍵將塞, 神有遁心。 ”情感的線索不理清, 我們的想像活動無法有效展開。

二、想像力是形象的, 那麼對於知識、事理邏輯的探求會阻礙我們的想像。 由於沒有學識的影響, 小孩子的想像力比大人豐富。

但劉勰依然有不同的看法, 談到想像力的培養, 劉勰說, “是以陶鈞文思, 貴在虛靜;積學以儲寶, 酌理以富才, 研閱以窮照, 馴致以懌辭。 ”

文章構思, 首先需要虛靜, 這裡的虛有兩層含義:一, 謙虛, 內心能接納各種事物, 不帶任何成見。 二、專一、不受外界干擾, 心思單純。 小朋友比大人顯得想像力豐富, 往往在虛靜上做得比大人好, 內心接觸事物少, 少有成見, 又心思單一。 且勤於思考。 真論起想像力, 成人調動起大腦, 遠甚小朋友矣。 只看看這世上的創造性成果, 基本是成人完成的吧, 即便小朋友有驚豔的想法, 也無法與大人的輝煌相比肩吧。

後面的“積學以諸寶, 酌理以富才, 研閱以窮照, 馴致以懌辭”, 基本上都打破了我們的常識。

想像力需要我們積累學問、需要斟酌事理、增長閱歷, 深入觀察, 梳理情感並挑選合適的言辭去表達。 所有這一切, 都告訴我們, 想像力的獲得並不依靠天資, 更多地靠的是積累, 靠的是艱苦漫長的堅持與努力。

且看詩人的創作實錄:

為詩有想當然者, 其病去體物不細尤甚。 體物不細, 或可得其皮毛;想當然則形跡俱杳矣。 余有答友人一聯, 初稿作“林容鷗鷺相來往, 海任魚龍自起沉”, 魯揚先生指雲:“鷗, 水鳥也, 棲江海之岸, 不入林。 ”餘驚覺, 旋改“鶴”字, 其病始脫。 餘之失也大, 志此以為君子鑒。 -----《求不是齋詩話·二四》

鷗鶴都是鳥, 放在詩裡意境差相仿佛, 但一個不合理, 一個合理, 不合理就失敗, 合理則成功。 想像總需要事理作為依託。

再讀一則詩話:

以己之忖度隨意改動他人詩句, 古已有之, 楊升庵改“千里鶯啼”為“十裡鶯啼”是也。 然尚假託古本, 未敢妄為人師。 今之好此道者則不然。 凡見他人詩作, 不問青紅皂白, 先揮斧大斫一通, 以顯其“宗師”身份。 甘肅《當代中華詩詞選》主編某公最擅此技。 餘有少作《詠鶴》雲:“雨雪風霜不計年, 江湖自在舞翩翩。 縱然難得晴空去, 也勝鸕鷀伴釣船。 ”蒙此公從某刊剪以入編, 一番斫削, 改為“雨雪風霜不計年, 江湖孤影獨蹁躚。 縱然難上晴空去, 也勝鸕鷀伴釣船”。 “孤”、“獨”二字犯複且不說, “難得”易“難上”, 尤冤煞吾。 難得者, 四害橫行時無晴空也;“難上”者, 有晴空而不能高飛也。 前者用以紀實, 後者則成抱怨。 如此垂青, 未敢言謝。 詩非吾有而著吾冠, 後人其謂我掠某公之美乎?志此以備考。

《求不是齋詩話二二》

“縱然難得晴空去,也勝鸕鷀伴釣船。”,“縱然難上晴空去,也勝鸕鷀伴釣船。”“難得”易“難上”,只是一個字的更改,則意味全部變了,文字表達與想像的關係在這裡也就體現出來。

劉勰的《文心雕龍》以體大思深而著稱,體大不論,思深主要就體現在劉勰理論思想的深刻,能發前人之未言。這一點在《神思》篇裡體現得尤其明顯。而劉勰種種打破我們常識的言論,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品讀的結果,不僅僅有助於我們的理論建設,也有助於我們的文學創作,同學們學習時不能輕忽!

【作者簡介】唐一,廣東第二師範中文系副教授,70後,從事文學理論、美學研究,閒時寫點隨筆怡情,居住廣州。現在單身,離異後對情感有一番不同于青年時新的感悟。

後人其謂我掠某公之美乎?志此以備考。

《求不是齋詩話二二》

“縱然難得晴空去,也勝鸕鷀伴釣船。”,“縱然難上晴空去,也勝鸕鷀伴釣船。”“難得”易“難上”,只是一個字的更改,則意味全部變了,文字表達與想像的關係在這裡也就體現出來。

劉勰的《文心雕龍》以體大思深而著稱,體大不論,思深主要就體現在劉勰理論思想的深刻,能發前人之未言。這一點在《神思》篇裡體現得尤其明顯。而劉勰種種打破我們常識的言論,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品讀的結果,不僅僅有助於我們的理論建設,也有助於我們的文學創作,同學們學習時不能輕忽!

【作者簡介】唐一,廣東第二師範中文系副教授,70後,從事文學理論、美學研究,閒時寫點隨筆怡情,居住廣州。現在單身,離異後對情感有一番不同于青年時新的感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