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葉綠野:境深意遠 墨彩生光

嶺南藝術家史評

本欄目摘選自張澤明、張莉嵐著《嶺南藝術家史評——當代嶺南書畫藝術家130家》, 該書作者致力於研究百年來嶺南書畫名家, 提供視角獨到的藝術觀察。

被稱為“嶺南畫壇長青樹”的葉綠野, 性格開朗, 雖已92歲高齡, 但走起路來仍健步如飛, 說起話來聲如雷至, 如今還在潛心於花鳥畫的研究與創新。 他早年受業于高劍父, 深得嶺南畫派之精髓, 如今古稀之年, 道法自然, 心畫一體。 其畫洋溢著一股平靜、平淡、平和、平常、自然之意韻, 也蘊含著開拓、開明、開放、寬容、包容的嶺南文化和廣東人精神,

從而開拓了中國花鳥畫雅俗共賞的局面。

“清秀文靜, 新穎雅淡而富詩意”, 這是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先生觀葉綠野畫作後的評價。 我讀葉教授作品之感受, 乃傳神生動, 墨彩生光, 其妙處在於雅俗共賞, 境深意遠, 獨成一家。

看!其筆下麻雀、斑鳩、螳螂、鷓鴣、鴻雁、孔雀……極其傳神、逼真;或疾行, 或爭鳴, 或前瞻, 或後顧, 或覓吃, 或嬉戲, 均順暢自然, 形神兼備, 令人讀而思之, 其樂融融。 僅鳥兒腳部之變化即見一斑, 他能抓住各種鳥兒多姿多彩活動瞬間的腳部變化並傳神地體現出來, 既生動, 又顯神氣。 如《荔熟時節》、《晴雪》 等, 尤其是14米長卷《杏花春雨江南》中198只八哥的腳部變化無一相同, 令人歎為觀止!

葉教授之畫, 無論立意、構圖、敷色、著墨、用筆,

都有“意在筆先, 筆在意先”之感, 處處實踐著“三結合”, 即筆與寫意結合, 中國畫法與西洋畫法結合, 花鳥與山水結合, 此乃灑脫、超越、創新也。 於是, 他的畫作中既有淋漓盡致的潑彩潑墨、撞水撞粉, 又有筆跡周密的線條勾勒;既保持中國傳統的筆法和意境, 又借助西洋畫的透視、渲染、明暗光彩變化等技法;既有山水連天、雨霧彌漫、飛雲映月、曠達飄逸的遠景空濛, 又有竹葉橫斜、清露浸潤、雀兒爭鳴的近景野趣。 其作品注重整體的構圖佈局, 注意微細處的起伏變化, 就連畫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蟲小鳥, 也有濃淡幹濕之變化, 由此可見葉教授之嚴謹與功力。

無怪乎, 諸多人士觀葉教授之畫作, 均喜歡先生筆下之鳥雀, 鳳鳴棲息,

動靜如生, 野趣盎然。

葉綠野, (1922— ), 廣東人

國畫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廣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嶺南畫派泰斗高劍父入室弟子

在國內外舉辦個展數十次, 作品為世界各國美術機構及收藏家所收藏。

出版有《葉綠野畫集》、《葉綠野畫選》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