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飛機牽引中國製造產業鏈:下游倒逼上游

時代週報記者 王心昊 發自廣東佛山

廣東佛山張槎的一家舊廠房內, 一面牆上掛滿了鹵素燈和高壓鈉燈。 開關一開, 射出的亮光不僅讓人睜不開眼,

就連身上的皮膚都能感受到強烈的灼熱感。 這裡是佛山市柏克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據他介紹, 在2010年總裝線規劃的時候, 就需要尋找一套“可靠、高效、穩定”的整體電源解決方案。

之所以要樹立這樣的標準, 是因為在大飛機總裝的過程中需要同時啟動多台大型機械, 電力系統負擔很大, 而這些大型機械對電源故障應急處理要求苛刻, 只有小於2毫秒才能夠確保機器的安全。

事實上,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 中國曾吃過電源控制系統落後的苦頭。

當時, 包含鳥巢在內的許多體育場館都採用了金鹵燈作為光源。 這類照明燈具對電源故障應急處理要求苛刻, 切換速度要求小於3毫秒—相當於蒼蠅扇動一下翅膀的時間,

否則就要重新啟動;而金鹵燈的啟動速度偏慢, 倘若電力中斷, 沒有及時切換應急電源, 比賽就會因照明故障而暫停。 為了保證照明安全, 北京奧運會只好採用了更耗電的不斷電供應系統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

據瞭解, 示範區將以華南電源創新科技園為核心載體, 投入超10億元以提升園區業態。 同時, 佛山禪城區、張槎街道兩級政府將共同出資3000萬元, 撬動園區企業1億多元的科研投入。 目前, 園區已吸引56家電源企業進駐。

2016年, 園區產值達到30.26億元, 比2013年園區設立時增長48.3%;產業年銷售收入30.12億元, 比設立時增長53.7%, 示範區的產業集聚作用已經初步顯現。

柏克新能作為最早入駐的企業, 已經享受到產業集聚帶來的好處。

羅蜂透露, 正是透過產業集聚, 柏克新能和多家科研機構和院校建立起了合作關係。 “現在柏克新能有佛山、廣州和武漢三個研發中心, 尤其是在廣州與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聯合組建的新能源發電技術研發中心以及和廣東工業大學的合作, 對產品研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羅蜂說道。

類似的產業集聚經驗在珠三角比比皆是。 經歷了改革開放近40年發展之後, 珠三角專業鎮已經形成“一鎮一品”的產業特色, 鎮內產業基本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2015年, 時任佛山高新區禪城管委會書記胡安泉在上海靜安區調研時, 就發現靜安“主題招商”的發展模式與珠三角專業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下游倒逼上游,

拉動製造業起飛

“中國的航空製造商正在積極擴張壯大, 對供應商的要求也會增多, 可以預期的是將會產生巨大的航空市場。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在一次採訪中表示。

鐘翔也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C919即將開啟的航空市場, 將成為國內包括材料科學和精密機械製造在內的高端產業的驅動力。

以C919採用由德國利勃海爾(Liebherr)生產的起落架為例, 用的是國內目前無法生產的超高強度鋼, 這種鋼材能夠在高速下承受大飛機近80噸的衝擊。 而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 國內有幾家企業已經開始研製這種超高強度鋼材的研究, 預計數年內有望部分取代進口材料。

關於下游產業對上游產業的拉動作用,

羅蜂和柏克新能也曾兩次深切感受到。

第一次是2007年, 當時國內主流UPS電源產品集中在100千伏安以下, 柏克新能把目標市場瞄準技術更高、市場空間更大的300千伏安以上大功率產品。 不久後風口到來, 柏克新能也憑此獲得了在電源行業的一席之地。

第二次則是在2015年, 柏克新能成功研發出模組化電源, 單機一個模組容量能達到50千伏安的國內最大標準, 可以在保障不斷電的情況下排除故障環節。

“往這一個方向研發, 是因為我們的客戶在現實中遇到這樣的需求, 而他們的痛點, 就是我們的盈利點, ”羅蜂這樣對時代週報記者解釋, “下游企業要求的不斷提高, 必然會倒逼上游企業不斷發展。 這是製造業的生存之道。 ”

孫喜則從宏觀層面指出, C919對於中國高端裝備製造發展有著火車頭式的帶動意義。他說,假如中國從未有製造出C919,中國的製造業不會知道要怎樣的技術標準才能夠造出C919,也就難以厘清我們與先進製造之間的差距,“沒有C919,就像沒有燈塔一樣”。

航空技術作為技術水準與技術壁壘最高的產業,具有極高的技術產出比,它的發展能夠帶動整個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鏈條的發展。根據聯合國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公佈的相關資料,每在航空工業中投入1億美元,10年後航空及相關產業能產出80億美元。而根據日本一次對500余項技術擴散案例進行的調查,結果發現居然有60%的技術源自於航空工業。

C919對於中國高端裝備製造發展有著火車頭式的帶動意義。他說,假如中國從未有製造出C919,中國的製造業不會知道要怎樣的技術標準才能夠造出C919,也就難以厘清我們與先進製造之間的差距,“沒有C919,就像沒有燈塔一樣”。

航空技術作為技術水準與技術壁壘最高的產業,具有極高的技術產出比,它的發展能夠帶動整個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鏈條的發展。根據聯合國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公佈的相關資料,每在航空工業中投入1億美元,10年後航空及相關產業能產出80億美元。而根據日本一次對500余項技術擴散案例進行的調查,結果發現居然有60%的技術源自於航空工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