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唐山文化工作綜述

最是一年春好處 打起鼓來唱新歌

——全市文化工作綜述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本報記者 盧山 通訊員 李永龍)市工業博物館籌備工作“緊鑼密鼓”, 冀東“三枝花”“滿園春色”, 城鄉文化“繁花似錦”……市文廣新局依託文化資源, 挖掘文化特色, 大力繁榮文化事業, 壯大文化產業, 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日趨明顯。 而全市文化工作者們更是點燃奮發作為、幹事創業的激情, 以積極向上的先進文化、堅實有力的精神支撐和不斷提升的人文精神, 在唐山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彰顯著巨大的推動力、強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文化工作通過精神激勵、文化薰陶, 詮釋著我們這座城市獨特的美。

春色滿園關不住 重點文化活動異彩紛呈

這註定是一個載入唐山歷史的春天, 這必定是一個開新圖強的起點:2016年的初春, 隨著市政府一聲令下, 市文廣新局擔當起文化使命, 為高標準完成世園會、中國—中東歐地方領導人會議、第2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和第十屆中國評劇藝術節等系列重大活動的組織保障任務, 打破原有建制、統籌使用機關和局屬單位力量, 明確責任主體, 細化責任分工, 實施不間斷調度、督導, 確保了各項工作的圓滿完成。

——以“冀東文藝三枝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世園會開、閉幕式演出以及世園會運營期間179場文化演出活動,

讓來自全國62個城市和單位近1.1萬名演員先後登上世園會舞臺, 約400萬人次遊客觀看了演出, 為世園會聚集了人氣、烘托了氛圍。

——精心謀劃了電影節開幕式演出、大眾電影百花獎提名者表彰儀式, 各影展開、閉幕式, 觀眾見面會等51項較大活動和電影展映等101項小型活動, 為全市乃至全國人民奉獻了一場精彩難忘的全民盛會。

——配合省文化廳策劃並組織實施了中國—中東歐地方領導人會議演出《鳳凰之約》和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演出《天涯若比鄰》, 主創了體現我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節目《鳳凰神韻》。 演出得到了省領導的高度肯定以及中外嘉賓的一致好評。

——成功舉辦了第十屆中國評劇藝術節和第九屆中國評劇票友大賽,

來自全國的16個院團的16台劇碼進行了展演, 來自全國8個省(市、自治區)的46名票友彙集唐山獻藝。 藝術節期間, 累計有1.5萬余名觀眾觀看演出。 十屆評劇藝術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極大的社會效益, 彰顯了評劇藝術的獨特魅力和巨大影響力, 逐步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的傳承發展模式, 開啟了多元化的評劇精品創作之路, 培育了一批德藝雙馨的評劇藝術家和藝術新星, 為評劇藝術的繁榮和發展譜寫了新的篇章。

春風遍野花千處 公共文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果

市文廣新局緊緊抓住世界園藝博覽會、第2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等一系列國際、國內重大活動在唐山舉辦的契機,

推進高標準規劃建設文化會展廣場專案, 使現代化的唐山大劇院、市群藝館和市圖書館新館崛起于風景秀麗的南湖中心地段, 成為世園會核心景區靚麗的標誌性景觀, 成為全市人民享受文化盛宴的藝術殿堂, 成為促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唐山的精神家園。

另外, 市政府投資1.5億元改擴建的唐山市博物館, 總建築面積24451平方米, 展陳面積增加了8倍, 2012年已正式對外開放。 唐山市市級“三館一院”的高標準建設和迅速投入使用, 使全市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也為我省其他各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推動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全覆蓋。 市文廣新局積極協調基層黨委、政府, 採取新建、改建和整合現有資源等多種方式,

由點及面, 不斷健全完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 截至目前, 全市共有13個公共圖書館, 15個文化館(群藝館), 建有296個基層文藝輔導基地, 136個圖書館館外流動服務點, 一級館比率均居全省第一, 全部鄉鎮和68%的街道建有綜合文化站, 84%的行政村和64%的社區建有文化活動室, 可供群眾活動的文化廣場3778個, 農家書屋、文化資訊資源分享、農村數位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覆蓋全市城鄉。

春風拂檻露華濃 文化品牌活動大放異彩

每年元旦、春節(元宵節)期間, 市文廣新局組織各級文化部門開展200余項較大規模的群眾文化活動, “文化唐山·戲迷演出月”、豐南區運河唐人街民俗文化廟會、灤南縣秧歌進城展演、樂亭縣秧歌、擂鼓展演、“賽徒獎師”等一批品牌活動深受群眾歡迎。 精心組織群眾原創文藝作品展演、數位電影惠民放映、“育種子,播文化”、“彩色週末”、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我們的節日”、評劇票友大賽等20余項群眾文化系列活動共2000餘場(次),活動覆蓋面、參與率、影響力逐年提升。

在全市公共圖書館開展“讀書圓夢—萬人采書”活動,並已形成機制。部署打造縣域特色文化品牌活動,“中國·遷西栗花節”和灤南縣“評劇票友大賽”分別被命名為河北省“一縣一品”縣域品牌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唐山記憶·文化鄉愁”非遺宣傳和展演展示活動,深入推進“戲迷演出月”“傳統文化進校園”“賽徒獎師”等非遺品牌推廣活動,使我市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有效傳承和保護。

組織唐山演藝集團皮影劇團、市群藝館、樂亭縣皮影團等赴日本、韓國、印度、智利、哥倫比亞以及臺灣等國內外地區舉辦唐山皮影展演展示,充分展示了唐山文化的獨特魅力。以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為抓手,開展了精品劇碼“走出去”和“引進來”,豐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市博物館與武漢、柳州、桂林、虎門等城市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擴大了唐山文化影響力。

百舸爭流千帆競 文化產業取得新突破

市文廣新局抓住文化產業這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大力促進文化消費,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在拉動就業方面的積極作用,積極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休閒、製造等產業相融合,在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為產業結構整體優化升級方面作出了應有貢獻。

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引進了北京典藏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我市投資註冊“唐山龍在天皮影藝術中心”,建設皮影博物館、演出廳、體驗館,並於2016年6月在啟新1889園區開始營業。助推文化旅遊業發展,主辦了愛尚莊園“中國·唐山第一屆櫻花藝術節”。指導、扶持我市首家以評劇演出為主題的文化茶座——永盛茶園在南湖影視城復興開業,在培植我市新型文化業態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組織文化企業參加了深圳文博會,我市清城旅遊產業融合園區、曹妃甸大學城文化創意主題街區二期、“陶陶樂園”主題公園、通源廣場耀萊成龍國際影城4個重點文化產業項目成功簽約,簽約金額79億元。

積極引進文化創意、影視製作、演藝娛樂公司。2016年2月,按照招標程式通過競爭性磋商引進北京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在唐山註冊成立了“唐山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對大劇院進行委託管理運營,2016年組織各種演出90餘場,平均上座率70%,累計票房530余萬元,吸引觀眾6萬人次,同時圓滿完成了中東歐地方領導人會議、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抗震40周年紀念大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的場地保障任務。引進的橫店影視城專案,於2016年9月圓滿完成了第2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產新片推介及展映的場地保障工作。利用第2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我市舉辦的契機,引進了天津立冬春影視策劃工作室,在我市註冊成立了唐山新影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該公司正加緊籌拍電影《天才計畫》《青蛙》《大唐曹妃》《願者上鉤》等影片。

彙聚能量謳歌新生活 惠民文化裝點唐山夢

全市文化工作者深深根植于750萬全市人民,用人民創造歷史的奮發精神哺育自己,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中汲取營養,藝術展現人們良好的精神風貌,回饋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使廣大群眾在娛樂中享受了快樂、受到了教育,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著眼弘揚本土優秀文化,不斷豐富《唐山大舞臺》演出內容。2016年,先後有中國評劇院、河北省“心連心”藝術團、市內專業劇團等20餘個院團登上“唐山大舞臺”,累計組織演出54場,惠及城鄉群眾近4萬餘人次;著眼不同層次需求,努力辦好“文化大講堂”,在燕山影劇院舉辦專家講堂,邀請全國著名專家學者來唐講座,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講座,在全社會引起了良好反響;在市圖書館舉辦讀書講座——“文化大講堂·唐圖講堂”,聘請我市各領域專家學者,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播華夏文明”為主題,舉辦的“品國學·悟經典·播文化”“知家鄉歷史愛大美唐山”等講座,場場爆滿,受到了廣大青少年以及家長的歡迎;在市博物館舉辦“文化沙龍”,邀請專家、學者就文物鑒定、歷史研究、藝術品鑒等多學科、多領域進行講座,吸引更多市民走進博物館,感受文化帶來的充盈體驗。

為迎接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我市舉辦,營造濃厚的電影藝術氛圍,把電影節真正辦成共用惠民的文化盛會,謀劃的“萬場惠民電影放映活動”,精選了農村、科教、戲曲、愛國主義教育等不同題材的影片222部,組織了260個放映隊,自2016年5月下旬起,深入全市社區、學校、軍營以及5049個行政村放映,激發了市民關注和參與電影節各項活動的熱情,在全市興起了觀影的熱潮。

精心組織群眾原創文藝作品展演、數位電影惠民放映、“育種子,播文化”、“彩色週末”、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我們的節日”、評劇票友大賽等20余項群眾文化系列活動共2000餘場(次),活動覆蓋面、參與率、影響力逐年提升。

在全市公共圖書館開展“讀書圓夢—萬人采書”活動,並已形成機制。部署打造縣域特色文化品牌活動,“中國·遷西栗花節”和灤南縣“評劇票友大賽”分別被命名為河北省“一縣一品”縣域品牌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唐山記憶·文化鄉愁”非遺宣傳和展演展示活動,深入推進“戲迷演出月”“傳統文化進校園”“賽徒獎師”等非遺品牌推廣活動,使我市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有效傳承和保護。

組織唐山演藝集團皮影劇團、市群藝館、樂亭縣皮影團等赴日本、韓國、印度、智利、哥倫比亞以及臺灣等國內外地區舉辦唐山皮影展演展示,充分展示了唐山文化的獨特魅力。以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為抓手,開展了精品劇碼“走出去”和“引進來”,豐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市博物館與武漢、柳州、桂林、虎門等城市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擴大了唐山文化影響力。

百舸爭流千帆競 文化產業取得新突破

市文廣新局抓住文化產業這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大力促進文化消費,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在拉動就業方面的積極作用,積極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休閒、製造等產業相融合,在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為產業結構整體優化升級方面作出了應有貢獻。

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引進了北京典藏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我市投資註冊“唐山龍在天皮影藝術中心”,建設皮影博物館、演出廳、體驗館,並於2016年6月在啟新1889園區開始營業。助推文化旅遊業發展,主辦了愛尚莊園“中國·唐山第一屆櫻花藝術節”。指導、扶持我市首家以評劇演出為主題的文化茶座——永盛茶園在南湖影視城復興開業,在培植我市新型文化業態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組織文化企業參加了深圳文博會,我市清城旅遊產業融合園區、曹妃甸大學城文化創意主題街區二期、“陶陶樂園”主題公園、通源廣場耀萊成龍國際影城4個重點文化產業項目成功簽約,簽約金額79億元。

積極引進文化創意、影視製作、演藝娛樂公司。2016年2月,按照招標程式通過競爭性磋商引進北京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在唐山註冊成立了“唐山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對大劇院進行委託管理運營,2016年組織各種演出90餘場,平均上座率70%,累計票房530余萬元,吸引觀眾6萬人次,同時圓滿完成了中東歐地方領導人會議、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抗震40周年紀念大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的場地保障任務。引進的橫店影視城專案,於2016年9月圓滿完成了第2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產新片推介及展映的場地保障工作。利用第2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我市舉辦的契機,引進了天津立冬春影視策劃工作室,在我市註冊成立了唐山新影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該公司正加緊籌拍電影《天才計畫》《青蛙》《大唐曹妃》《願者上鉤》等影片。

彙聚能量謳歌新生活 惠民文化裝點唐山夢

全市文化工作者深深根植于750萬全市人民,用人民創造歷史的奮發精神哺育自己,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中汲取營養,藝術展現人們良好的精神風貌,回饋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使廣大群眾在娛樂中享受了快樂、受到了教育,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著眼弘揚本土優秀文化,不斷豐富《唐山大舞臺》演出內容。2016年,先後有中國評劇院、河北省“心連心”藝術團、市內專業劇團等20餘個院團登上“唐山大舞臺”,累計組織演出54場,惠及城鄉群眾近4萬餘人次;著眼不同層次需求,努力辦好“文化大講堂”,在燕山影劇院舉辦專家講堂,邀請全國著名專家學者來唐講座,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講座,在全社會引起了良好反響;在市圖書館舉辦讀書講座——“文化大講堂·唐圖講堂”,聘請我市各領域專家學者,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播華夏文明”為主題,舉辦的“品國學·悟經典·播文化”“知家鄉歷史愛大美唐山”等講座,場場爆滿,受到了廣大青少年以及家長的歡迎;在市博物館舉辦“文化沙龍”,邀請專家、學者就文物鑒定、歷史研究、藝術品鑒等多學科、多領域進行講座,吸引更多市民走進博物館,感受文化帶來的充盈體驗。

為迎接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我市舉辦,營造濃厚的電影藝術氛圍,把電影節真正辦成共用惠民的文化盛會,謀劃的“萬場惠民電影放映活動”,精選了農村、科教、戲曲、愛國主義教育等不同題材的影片222部,組織了260個放映隊,自2016年5月下旬起,深入全市社區、學校、軍營以及5049個行政村放映,激發了市民關注和參與電影節各項活動的熱情,在全市興起了觀影的熱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