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讓郭靖和周伯通結拜為異性兄弟,到底隱藏了金庸怎樣的惡趣味?

“老頑童”周伯通的年紀, 比郭靖大了整整兩輪, 按照正常的輩分來算, 郭靖得稱周伯通為師叔祖才是。 可是, 在郭靖到了桃花島之後,

他做的第一件大事, 就是被逼著和周伯通結拜為了異性兄弟。 實話實說, 郭靖有了這樣一位義兄, 那是禍福各占一半——郭靖一大半的功夫, 得自于周伯通, 這是郭靖的福分所在;而後來為了這位義兄, 郭靖九死一生, 這也是周伯通給他帶來的惡果。 那麼, 為什麼金庸突發奇想, 非得讓郭靖和周伯通結拜為兄弟呢?據鄙人的推測,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命運的安排

老頑童的性格是什麼?玩世不恭、為所欲為, 想到什麼, 就是什麼, 一般來說從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 但是, 這裡要注意的是, 老頑童一生之中, 有一個最尊敬的人, 這個人就是他的師哥王重陽。 老頑童再怎麼胡鬧, 對王重陽卻是極其尊敬的。 而如果你讀懂了《射雕》,

那麼, 你肯定知道, 郭靖實際上是王重陽的化身, 除了性格比較遲鈍之外, 郭靖的其他方面, 跟王重陽極其相似, 高度重合。 所以, 在見到郭靖之後沒多久, 老頑童就從郭靖的身上, 看到了自己的師兄的影子, 而正是這種感覺, 周伯通提出一定要與郭靖結拜。

第二.文似看山喜不平

金庸的小說為什麼長盛不衰, 就在於每次讀金庸的小說, 都會有一種新的收穫, 這大概就是經典的魅力所在吧, 為什麼經典有這麼大的魅力, 一個詞來總結的話, 就是——創新。 如果把創新放到文學創作上, 也叫做“文似看山喜不平”。 在見到周伯通之前, 郭靖已經見過了洪七公和黃藥師, 對洪七公, 郭靖有著師徒之情;對黃藥師, 郭靖有著“翁婿之意”, 但是,

不管怎麼說, 郭靖對待二人, 都執晚輩之禮。 如果見到周伯通的時候, 郭靖再以晚輩之禮見之, 這壓根就顯示不出金庸的獨創精神, 所以, 讓郭靖和周伯通這兩個差著幾十歲的人來結拜, 更能夠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

第三.金庸骨子裡的叛逆精神

其實, 有時候讀金庸的小說, 發現金庸跟黃藥師挺像的(當然, 後來新版的時候, 黃藥師被金庸改廢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二者的思想實際上都有些特立獨行的風采, 但是在特立獨行的背後, 二者都有著自己的底線和堅守。 在金庸的書中, 實際上很多主人公都有著特立獨行, 不拘一格的風采, 但是這些主人公的大節總是不虧。 在《射雕》中, 郭靖就是中國儒家“大俠”的典型,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估計都能夠做到, 所以, 在本書中, 為了顯示出郭靖的獨特方面, 讓郭靖跟周伯通結拜, 這樣更能顯示出郭靖的卓爾不群和獨特風采。

由此之後, 郭靖和周伯通的結拜, 成為武壇的一大談資, 更成為以後武俠小說中老哥哥和少弟弟義結金蘭、雲遊江湖的濫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