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十八描”第35集 海派著名連環畫家——韓伍(上)

著名連環畫家韓伍

韓伍 男1936年出生, 漢族 , 浙江省杭州市人。 著名連環畫家, 擅長連環畫、中國畫人物、插圖等

1956年畢業於上海藝術師範學校,

歷任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社美術編輯、副編審, 《哈哈畫報》主編

上海美協連環畫研究會理事, 上海美協書籍裝帖研究會理事

上海老年書畫會理事,

任上海市第七屆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第八屆政治協商委員會

委員, 上海市第九屆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 列席三次會議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上海美術家協會理事, 上海書畫院畫師

1985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長期從事出版工作榮譽證書

1988年被評為全國連環畫畫刊優秀編輯

主要得獎作品:

1956年 參加上海市青年畫展, 連環畫《群英會》獲二等獎, 《靈隱》獲三等獎。

1983年 彩色連環畫《燈花》獲全國連環畫評比二等獎

1987年 湖南省美術大賽評為美術伯樂獎

1988年 連環畫《救生犬》獲遼寧省優秀作品獎

1988年 連環畫《世界動物故事》獲《童話報》金翅獎

1988年 連環畫《包公》獲《好兒童》優秀作品獎

1990年 《哈哈畫報》獲中國首屆少兒報刊評比封面一等獎

1990--1992年《未來漫畫家》在全國連環畫刊上獲優秀欄目設計獎和優秀獎

主要學術著作:

1990年3月 《韓伍畫集》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發行

1997年11月 中國古代經典精華彩繪本《詩經》河北少年兒童出版

社出版發行

1997年7月 自編自繪《小巷童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發行

1997年 海上中國畫畫家作品選——韓伍(名信片)上海書畫

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3年10月 《韓伍作品選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4年4月 《韓伍新繪西遊記》世紀出版集團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4年12月 《鶺鴒在原》中國收藏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6年1月 《韓伍京劇作品集》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8年10月 《韓伍》上海書畫名家精選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出版發行

2012年12月 《西遊記100幅》 連環畫出版社出版發行

2015年6 月 《上海灘風俗圖說;新上海角落頭》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發行

2016年8月 《宋慶齡童年故事》 中國中福會出版社出版發行

韓伍的書畫藝術早在五十年代便馳譽畫壇, 當時他是以創作連環畫和

編輯、插圖畫家名揚天下。

八十高齡的韓伍正在創作《水滸人物畫》,他將每位梁山好漢都描繪得惟妙惟肖,每個人物的性格發揮到極致。畫稿已完成67幅,餘下的正在繪畫中,現發表已完成的作品以饕讀者。對於創作歷史人物韓伍曾這樣說:“歷史人物畫往往取材古代文學,繪畫者要善於從詩文中提煉出繪畫元素,使自己的作品在創作上立意較高,同時具有群眾性。”

韓伍為創作寫出了:我的《水滸》緣

“我自小喜讀四大名著,特別是《水滸傳》,對於三十六名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總兵都頭宋江、玉麒麟盧俊義、機密軍師吳用、公孫勝,以及各步兵頭領,馬軍五虎將等等的分工異常熟悉。我學校畢業進入出版社投入創作工作後,一直想把一百零八將繪畫成冊,因為騰不出整段的時間來完成,計畫也就束之高閣。最近有關單位囑我繪畫這個題材,各方面條件都無限制,就欣然接受下來。然而歷來畫水滸人物者大有人在,在南宋,就有名家李嵩等已開始畫《宋江三十六人》之作,以後僅明清兩代畫此題材者就不下十幾種,其中達高水準者陳老蓮之水滸葉子,僅寫四十人。當代畫壇畫一百零八將者更是不乏其人,如顏梅華、戴敦邦等都屬此道的高手。我參閱前者之畫作,本意並非參照並掠取他人成果,而是違避前者畫風、人物造型設計,儘量另闢蹊徑,具備以下特點:

一.水滸一百零八人,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身份的跨度極大,入夥前各人員出身不同,社會身份不同,經歷和職位也不同,如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董平是兵馬總監,宣贊是王府郡馬,安道全做過太醫身世顯赫,而出身低微者、行為猥瑣則占一半以上,如屠夫曹正,賣膏藥的李忠,打鐵的湯隆,靠賭博為生的閑漢鄒淵,殺人放火的鮑旭等,絕不能以出身、經歷來論人格。出身顯赫者,絕不能畫得高人一等,出身低下者,也不能畫得萎靡不振,或刁鑽古怪,或窮凶極惡,不管怎麼說,他們畢竟還是願意忠義為重、棄惡從善,即使實在是十惡不赦,猙獰兇惡的人物,如飛簷走壁、跳籬騙馬的時遷等,也應畫得只見凶不惡,給人以滑稽、親切的情感。

二.我在繪畫每位好漢的同時,都配上簡單的背景、有現在的戰鬥場面的,也有關係到他出身、職業生涯的環境,一是為了區別于其他畫家的創作,也是為了烘托氣氛,前所未有,作此嘗試。

三.我在這一創作中,有意識地摻入了中國戲曲的元素,這對於武打的氣勢,增強英雄人物的戰鬥力是有幫助的。中國戲曲的武打程式動作繁多、身段複雜,幾乎無片刻靜止,我就利用這些特點來描繪這些英雄的。我先談這一些,一直忙於畫下來,缺點錯誤肯定很多,希望能得到同行和讀者的批評。”

最近幾年,韓伍的創作進入全盛時期,題材內容廣泛。人物、風俗、走獸、魚蟲花翎、山水風光畫,多以斗方冊頁、小立軸、扇面、手卷形式表現。小品畫體現小中見大, 雋永精闢的特色,視覺效果更經典大氣。作品人物畫更注重形態傳神,突出人物個性,筆墨、線條凝重有力,力透紙背。動物畫動態準確生動,酣暢淋漓、奔放的墨色,濡染出動物的形體,充滿生機盎然的情趣。魚蟲、墨竹、墨荷,墨色兼運、筆態恣意、瀟灑。山水吸取西畫之長,墨線似行雲流水,氣勢磅礴,充溢著現代氣息和風貌。書法取經顏真卿,又取漢碑之精髓、與他的畫風相得益彰。

韓伍自幼喜讀書,嗜丹青,對京劇有著一往情深的癡迷,談起京劇如數家珍。他的父親韓小梅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戲迷,作畫時播放京劇唱片,休閒時經常唱上那麼幾句。少年的韓伍聽著聽著也入了迷。當時上海人將跟隨留聲機學唱京劇的人戲稱為“留學生”,所以常在鄰居家裡聽留聲機模仿學唱京戲的韓伍,也加入了“留學生”的隊伍。

學唱戲,為畫戲,韓伍曾將京劇藝術當中的生旦淨末醜一一繪畫出來,創作了一幅《京劇行當人物》長卷,既有知識性,又很有趣味性。

韓伍天資聰慧,才情別具,為人謙遜,文章品行眾口皆碑。早年就讀於上海行知藝校,師從油畫家錢延康、朱懷新,精研西畫,接受嚴格系統的人物素描寫生訓練。傳統國畫遠取宋人白描,近取陳老蓮、任伯年諸人藝術。七十年代追隨程十發大師請教國畫。他擅長歷史、戲曲、現代人物畫。特別是韓伍的戲曲人物畫堪稱“獨門絕技”,造詣深厚、獨樹一幟,是他對京劇藝術的酷愛,為他的畫品提供了源源不盡的靈感,戲趣墨韻、相映成輝。他筆下的舞臺角色,不僅神形兼備,從中可以領略出演員的風采。除了惟妙惟肖的各種戲曲人物,韓伍還畫出了他愛戲,品戲的歷程和感受。

韓伍悟中國畫之靈氣。並博採眾家之長,加之他刻苦鑽研與自強不息,

數十年磨礪,終成當今海派書畫苑中的又一丹青翼軫,成為名揚滬上

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待續,下集請看韓伍的西遊記人物……)

圖文:大關、趙剛(連趣網CEO)

八十高齡的韓伍正在創作《水滸人物畫》,他將每位梁山好漢都描繪得惟妙惟肖,每個人物的性格發揮到極致。畫稿已完成67幅,餘下的正在繪畫中,現發表已完成的作品以饕讀者。對於創作歷史人物韓伍曾這樣說:“歷史人物畫往往取材古代文學,繪畫者要善於從詩文中提煉出繪畫元素,使自己的作品在創作上立意較高,同時具有群眾性。”

韓伍為創作寫出了:我的《水滸》緣

“我自小喜讀四大名著,特別是《水滸傳》,對於三十六名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總兵都頭宋江、玉麒麟盧俊義、機密軍師吳用、公孫勝,以及各步兵頭領,馬軍五虎將等等的分工異常熟悉。我學校畢業進入出版社投入創作工作後,一直想把一百零八將繪畫成冊,因為騰不出整段的時間來完成,計畫也就束之高閣。最近有關單位囑我繪畫這個題材,各方面條件都無限制,就欣然接受下來。然而歷來畫水滸人物者大有人在,在南宋,就有名家李嵩等已開始畫《宋江三十六人》之作,以後僅明清兩代畫此題材者就不下十幾種,其中達高水準者陳老蓮之水滸葉子,僅寫四十人。當代畫壇畫一百零八將者更是不乏其人,如顏梅華、戴敦邦等都屬此道的高手。我參閱前者之畫作,本意並非參照並掠取他人成果,而是違避前者畫風、人物造型設計,儘量另闢蹊徑,具備以下特點:

一.水滸一百零八人,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身份的跨度極大,入夥前各人員出身不同,社會身份不同,經歷和職位也不同,如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董平是兵馬總監,宣贊是王府郡馬,安道全做過太醫身世顯赫,而出身低微者、行為猥瑣則占一半以上,如屠夫曹正,賣膏藥的李忠,打鐵的湯隆,靠賭博為生的閑漢鄒淵,殺人放火的鮑旭等,絕不能以出身、經歷來論人格。出身顯赫者,絕不能畫得高人一等,出身低下者,也不能畫得萎靡不振,或刁鑽古怪,或窮凶極惡,不管怎麼說,他們畢竟還是願意忠義為重、棄惡從善,即使實在是十惡不赦,猙獰兇惡的人物,如飛簷走壁、跳籬騙馬的時遷等,也應畫得只見凶不惡,給人以滑稽、親切的情感。

二.我在繪畫每位好漢的同時,都配上簡單的背景、有現在的戰鬥場面的,也有關係到他出身、職業生涯的環境,一是為了區別于其他畫家的創作,也是為了烘托氣氛,前所未有,作此嘗試。

三.我在這一創作中,有意識地摻入了中國戲曲的元素,這對於武打的氣勢,增強英雄人物的戰鬥力是有幫助的。中國戲曲的武打程式動作繁多、身段複雜,幾乎無片刻靜止,我就利用這些特點來描繪這些英雄的。我先談這一些,一直忙於畫下來,缺點錯誤肯定很多,希望能得到同行和讀者的批評。”

最近幾年,韓伍的創作進入全盛時期,題材內容廣泛。人物、風俗、走獸、魚蟲花翎、山水風光畫,多以斗方冊頁、小立軸、扇面、手卷形式表現。小品畫體現小中見大, 雋永精闢的特色,視覺效果更經典大氣。作品人物畫更注重形態傳神,突出人物個性,筆墨、線條凝重有力,力透紙背。動物畫動態準確生動,酣暢淋漓、奔放的墨色,濡染出動物的形體,充滿生機盎然的情趣。魚蟲、墨竹、墨荷,墨色兼運、筆態恣意、瀟灑。山水吸取西畫之長,墨線似行雲流水,氣勢磅礴,充溢著現代氣息和風貌。書法取經顏真卿,又取漢碑之精髓、與他的畫風相得益彰。

韓伍自幼喜讀書,嗜丹青,對京劇有著一往情深的癡迷,談起京劇如數家珍。他的父親韓小梅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戲迷,作畫時播放京劇唱片,休閒時經常唱上那麼幾句。少年的韓伍聽著聽著也入了迷。當時上海人將跟隨留聲機學唱京劇的人戲稱為“留學生”,所以常在鄰居家裡聽留聲機模仿學唱京戲的韓伍,也加入了“留學生”的隊伍。

學唱戲,為畫戲,韓伍曾將京劇藝術當中的生旦淨末醜一一繪畫出來,創作了一幅《京劇行當人物》長卷,既有知識性,又很有趣味性。

韓伍天資聰慧,才情別具,為人謙遜,文章品行眾口皆碑。早年就讀於上海行知藝校,師從油畫家錢延康、朱懷新,精研西畫,接受嚴格系統的人物素描寫生訓練。傳統國畫遠取宋人白描,近取陳老蓮、任伯年諸人藝術。七十年代追隨程十發大師請教國畫。他擅長歷史、戲曲、現代人物畫。特別是韓伍的戲曲人物畫堪稱“獨門絕技”,造詣深厚、獨樹一幟,是他對京劇藝術的酷愛,為他的畫品提供了源源不盡的靈感,戲趣墨韻、相映成輝。他筆下的舞臺角色,不僅神形兼備,從中可以領略出演員的風采。除了惟妙惟肖的各種戲曲人物,韓伍還畫出了他愛戲,品戲的歷程和感受。

韓伍悟中國畫之靈氣。並博採眾家之長,加之他刻苦鑽研與自強不息,

數十年磨礪,終成當今海派書畫苑中的又一丹青翼軫,成為名揚滬上

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待續,下集請看韓伍的西遊記人物……)

圖文:大關、趙剛(連趣網CE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