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當心比特幣背後的風險

比特幣風靡數年, 價格幾跌幾漲。 今年以來比特幣的價格飛漲, 打破歷史紀錄, 最高點時達到1285.74美元, 超過了每盎司黃金價格, 而且短期內價格波動幅度不小。 在中國, 每盎司比特幣的價格高達7000元左右。 比特幣的應用範圍也在拓寬, 一些國家的大型零售商店開始允許用比特幣來支付, 甚至還開發出比特幣移動支付方式。

此前有人認為比特幣是一種沒有銀行和國家信用基礎的虛擬電子錢, 而最近央行相關負責人指出, 比特幣是網路虛擬商品, 而不是貨幣, 與央行正在研究的數位貨幣有本質的區別。

目前比特幣交易平臺經常被誤認為是交易所, 實際上目前的比特幣交易平臺並沒有相應的金融牌照, 不能稱為交易所。

中國比特幣交易量一度占全球的99%, 參與者不少。 但比特幣的特殊屬性和劇烈漲跌也讓市場看到其中的風險。 早在2013年, 相關部門就提示比特幣風險, 指出存在較高的投機風險、洗錢風險和被違法犯罪分子或組織利用的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主任周學東說, 實際上, 中國真實的交易量並不是特別大, 主要是一些機構和投資者製造虛假交易、通過刷單做大業務量。 在最近的現場檢查過程中發現, 部分比特幣交易平臺存在重大風險隱患:一是部分機構涉嫌違規從事金融業務, 包括杠杆交易、融資融幣、連續競價、集中撮合等;二是部分機構尚未建立符合規定的反洗錢內控制度和措施,

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成為洗錢的管道。 此外, 有些平臺存在宣傳不合規、技術安全風險和平臺關聯業務風險。

相關人士指出, 對於普通投資人來說, 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並不容易瞭解, 其運行規律難以把握。 這種情況下, 貿然投資的風險不小。 而且現在比特幣支付的場景很少, 也沒有國家信用支撐, 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 參與買賣時要格外謹慎。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20日 18 版)

(責編:周恬、張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