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王羲之行草《期已至帖》

王羲之行草《期已至帖》

王羲之行草《期已至帖》

釋文:

期已至, 遲還。 具足下問耳, 當力東沿, 道家無緣省苦, 但有悲慨, 不得東。 此月問。

王羲之(303—361或321-379年), 字逸少, 因曾為右軍將軍, 故又稱“王右軍”。 琅邪國臨沂縣(今山東省臨沂市)人。 中國古代傑出的書法藝術家。 他承續鐘繇、張芝, 變革古法, 創立今體, 並把今體書法推向文人書美的極致, 被後世尊為一代“書聖”。

王羲之系出琅邪王氏, 父王曠, 母親姓氏不可考 (據清康熙年間王國棟編《王氏宗譜》(現藏北京圖書館) ,

羲之母親系河東安邑衛氏, 因系孤證, 暫不從。 )。 琅邪王氏自西漢時由琅邪皋虞遷至臨沂, 至西晉羲之伯曾祖王祥、曾祖王覽始成為‘士族’。 西晉末年, 司馬氏政權外受北方新起勢力劉淵的威脅, 內則“八王之亂”甫定, 元氣大傷, 政局岌岌可危。 羲之父親王曠獻策琅邪王司馬睿移鎮江南以求自保和發展, 並與羲之從伯王敦、王導 (又《世說新語·讚譽》劉孝標注:“按王氏譜, 羲之是敦從父兄子。 ”今從《晉書·王羲之傳》。 ) 輔佐司馬睿渡江。 後王曠率兵北征, 戰敗後下落不明。 王導、王敦擁立司馬睿登基, 建立東晉王朝, 名重一時, 有“王與馬, 共天下”之稱, 居江南王、謝、郗、庾四大家族之首。
但此後, 王敦起兵反叛, 王導晚年昏聵, 琅邪王氏勢力日漸衰落。

王羲之五歲隨家族過江, 入住建鄴(今南京)烏衣巷。 不久父親失蹤。 年幼的他雖身在名門大族, 卻“不蒙過庭之訓, 母兄鞠育, 得漸庶幾”(《晉書·王羲之傳》)。 特殊的環境養成了他骨鯁孤傲的性格, 以致成年後, 太尉郗鑒在王氏諸少中選婿, 羲之東床坦腹, 滿不在乎, 郗鑒大為欣賞, 以女妻之。

約于明帝太寧三年(三二五年), 王羲之按當時貴族子弟出仕慣例, 起家為秘書郎, 開始了他的仕宦生涯。 至永和十一年(三五五年)誓墓不仕, 王羲之先後任臨川太守、征西幕府參軍、江州刺史、護軍將軍、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等職。 有晉一代, 玄學興盛, 清談成風, 士族子弟及各級官吏浸淫于清談,

崇尚風流, 不以政務為要。 王羲之從‘事君行道’出發, 認為“虛談廢務, 浮文妨要”(《晉書·謝安傳》), 無論是在朝中為官, 還是出使外任, 均親理政務, 勤求民隱, 於種種弊政深切痛恨。 在護軍將軍任上, 他深入調查, 力欲糾治營中弊端, 發佈《臨護軍教》, 提出“公役均平”。 在會稽內史任上, 他針對吏治腐敗與賦役黑暗, 努力推行慎選°吏與均平賦役之策。

在連年大旱、民生困頓之際, 不等朝廷下令, 果斷開倉賑災, 救民於危難。

王羲之“清貴有鑒裁”(《晉書·王羲之傳》)。 東晉偏安江南, 收復北土的呼聲終朝不絕, 並成為政要權力之爭的砝碼。 王羲之洞察時政, 對歷次北伐之舉、將帥人選有著清醒的認識。 永和八年(三五二年), 殷浩為與桓溫對抗, 上疏請求北伐。

羲之以為此舉必敗, 便致書竭誠勸阻, 殷浩不聽, 終致大敗。 羲之悵惋不已。

永和十一年, 骨鯁氣傲的王羲之, 不堪忍受上司揚州刺史王述的百般刁難, 率子女在父母墓前誓墓不仕, 從此退出官場。 但他在優遊山林之餘, 仍關注朝臣進退, 深以國事為念。

在東晉政壇上, 王羲之可謂勤謹務實、體察民情的良吏, 但處於君昏政暗、“虛談廢務”的時代, 他難以有所作為, 故而政績不顯。 然而作為一名傑出的書法藝術家, 他為中國書法藝術樹立了一座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峰。

書法乃琅邪王氏家族世代相傳之藝術。 王羲之的父親王曠, 從伯王敦、王導, 叔父王廙等, 都有書名。 尤其是王廙, 多才多藝, “畫為晉明帝師, 書為右軍法”(南朝王僧虔《論書》) 。 王羲之受家學薰陶,得自衛夫人、王廙等名家指點,一經啟蒙便樂此不疲,勤習苦練,表現出極高的習書天賦。他苦苦臨習王導贈予的鐘繇《宣示表》,從中領悟書法藝術的真諦,為日後輝煌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羲之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 (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 在這一時期,新的審美觀念和標準在文人個性自覺的基礎上得以確立,古拙渾樸之美向妍麗飄逸轉換,各種藝術形式在要求表現自我情志的同時,開始追求形式的妍美。文學、書法、繪畫等各個領域的一大批極富天才、敢於創新的文學家、藝術家,衝破傳統的樊籬,以‘畫乃吾自畫,書乃吾自書’(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的氣概,建立了新的體式法度,開拓出文學藝術的新境界。王羲之就是書法領域中最傑出的代表。

在王羲之以前,漢字書體上承漢魏,已開啟今體草、行、楷書的體式,但以鐘繇、張芝為代表的書體,尚未脫盡隸意,稚拙古樸。王羲之順應書體發展的趨勢,引入時代審美意趣,在精研鐘、張書體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改革。楷書變橫向取式為縱向取式,端莊勻整。行書脫盡隸意,欹側取妍,遒媚緊斂,勢巧行密,筆法上中鋒側鋒互用,運筆迅疾,便於書寫,加強了書法的藝術性和實用性。草書則改章草的作書緩慢、多波挑、筆勢不連貫為今草的運筆自由、筆勢連貫、減省筆劃而不失字形。至此,草、行、楷書體式定型,漢字書體的發展基本完成。王羲之不僅完成了漢字書體的定型,而且完成了中國書法藝術變質為妍的重大轉變。

王羲之于書法藝術堪稱備精諸體。唐張懷瓘《書斷》列其隸書(即楷書)、行書、章草、飛白、草書為神品,八分為妙品。行書《蘭亭序》被奉為天下第一行書,楷書《樂毅論》、《黃庭經》亦被尊為極致。王羲之妍美流便、飄逸灑脫的書風,千餘年來令無數書家心馳神往。梁武帝評其書是“龍跳天門,虎臥鳳闕” (梁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唐太宗則讚歎“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唯王逸少乎!”(《晉書·王羲之傳》)

王羲之的書法對後世影響甚大。以臨摹他的書作或師其筆意自成一家的書法名家,有陳隋智永,唐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孫過庭、懷素、張旭,五代楊凝式,宋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趙孟睢⑾視謔唷⒖戮潘跡髯T拭鼇⑽尼緱鼇⒍洳⒒頻樂堋⑼躅歟辶躑取G逯幸逗螅萊肌⒖滌形岢北皇北北鹹購庥謔饋5氨咭嘧鴣繽豸酥ㄍ蹕字諛詰摹岸王”法書。自唐時起,王羲之書法作品隨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頻繁而東渡日本,對日本的書體書風產生了深刻影響,至今仍被視若珍寶,研究學習者不絕。

王羲之的書法真跡,自東晉末,經南朝至隋朝,歷經戰亂,佚失、毀滅者甚多。到唐初,由於太宗高價收購,共得二千餘紙,其中不乏贗品。部分名作,太宗甚至令響拓高手馮承素等摹出副本,分贈寵臣。後不少真跡殉葬昭陵,部分則由皇族自內府竊出,終致散佚。五代溫韜發昭陵,陵內法帖全遭毀棄。宋初,刻本叢帖出現,如《淳化閣帖》、《大觀帖》等,內中多收王羲之、王獻之書法,是以真跡亦或摹本為底本刻木刻石,無法詳考。由宋至清,叢帖更多。至今,書於絹上及紙上的摹本約有三十餘帖,大多藏於國內外(多在日本)博物館、美術館,部分為私人收藏,傳世羲之書法精品,多在其中。石刻拓本(如集王書聖教序、定武蘭亭)及宋明清木刻叢帖中各帖,因真偽交雜,總數難以確定。

晉穆帝升平五年(三六一年),王羲之因長年服散致疾,辭世而去,終年五十九歲,葬金庭(今屬浙江嵊州)。諸子遵其遺囑,辭卻朝廷“金紫光祿大夫”的贈官。王羲之有文集十卷,唐代散佚。明張溥、清嚴可均各有輯本,均不全。

延伸閱讀(一)

王羲之的“告誡”

在我國書法藝術的瑰麗蒼穹中,有一個燦爛奪目的“雙子”星座:王羲之+顏真卿。本人曾在報刊以《顏真卿的“告誡”》為題,介紹和闡述了星座中的“顏真卿星”的有關情況。現在來說明和闡發一下“王羲之星”的相關情狀。

王羲之遺留下來的書跡有章草、今草、楷書和行書。他早年曾學書于衛鑠(272-349)。衛鑠世稱“衛夫人”,是衛恒(?-291)的從妹,擅傳鍾繇(151-230)之法。而東漢末年的鍾繇是最早的楷書家。這就是說,王羲之早年學的是“流行”書法——楷書。書法史的研究顯示,王羲之生活在由隸書到楷書的過渡時期。當時,他除致力研習鍾繇的楷書外,還深究張芝(?-約192)的草書。可見,王羲之與顏真卿頗為相同的一點乃是先學楷書後學草(書)。這是王羲之對我們的“告誡”之一。

王羲之對我們的“告誡”之二是,學書欲成,當從“流行書體”起始而漸回溯和再推進。史載,王羲之從衛鑠學書一段時間後,遂遊歷四方,見到李斯、曹喜、鍾繇、梁鵠、蔡邕、張昶等人所書碑刻,便傾心探究,最後終於創造出了妍美流便的新體書法,並因此而被後人尊為“書聖”。需要說明的是,鳥瞰當時的“流行字體”雖為隸楷體,但傳統的“規範”字體卻是隸體。《晉書》說,王羲之“尤善隸書”。因此,王之楷書實是對隸書的一種“披離”;自然,其今草就是對章草的一種“披離”,等等。泛系(pansystems)理法中的“巧模擬,優擴變”(吳學謀《從泛系觀看世界》),是學習任何一門知識並有所創新的必由之路。書法的學習也概莫能外。王羲之的成功就是明證。今日的“流行字體”是印刷體,且主要是書宋體和楷體。所以,今日學書的青少年,當從與“流行字體”最為接近的書體學起,即從楷書學起,爾後再逐漸“披離”,或回溯或推進。

王羲之對我們的“告誡”之三是,學書欲成,當在一定的時段內主要學研某一種書體,而不可朝此暮彼。王羲之學書的前五年,基本上學的是由衛夫人傳授的鍾繇楷書。據趙南元在《認知科學與廣義進化論》一書中的說法,人的學習過程就是一種廣義的進化過程。進化一定要有一個“硬結構”和“軟結構”,並且硬結構支援軟結構,軟結構建構硬結構;軟結構不斷地建構硬結構的過程,就是進化的過程,其情形有似晶體的生長。學書之所以不可以朝此暮彼,就是要力求早日形成可支撐得起軟結構的硬結構。沒有較長時間對某一種書體的學習,就不可能形成硬度理想的硬結構,也自然就難以有知識晶核/晶母的出現。這樣,就不會有較快的進步。對於初學書法者,王羲之的此項“告誡”必須謹記;否則,就會事倍功半。

王羲之對我們的“告誡”之四是,學書欲成,當與時代的要求諧振,與時代的走勢合拍。如前所言,王羲之生活的時代是由隸書到楷書的過渡時期,因此用筆結體都比較粗放的楷書需要精化、美化。而王羲之的楷書就迎合了當時的人們的追求,所以摹仿的青年人眾多,以致保守的庾翼氣憤地說:“兒輩厭家雞而愛野鶩!”(“野鶩”指王羲之的新體書法,“家雞”指比較質樸的家傳的舊派字)楷法出現後,又給草書和行書注入了新鮮血液,致使其面貌有變。今日已完全不同於王羲之時代,字體的正化過程早已完結。那麼,現時代的要求與走勢對書法的“期盼”是什麼呢?從書法本體的發展規律看,今後“吃香”的書體將是:1魏碑與隸書的“化合物”;2行楷;3較今草更符號化的草書。從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看,將要“走紅”的書體是:1魏碑及魏碑與隸書的“化合物”;2行草。綜合起來看,魏碑、魏碑與其它書體的“化合物”/“混合物”以及行書將走俏。——這是就主流而言的。關於這一結論的得出緣由,因不屬於本文的論述範圍,故簡陳不贅。

王羲之對我們的“告誡”之五是,學書欲成,當博採眾長,提高書法漢字的信息量。王羲之對從秦漢以來的淳古的篆隸作品的研習中,獲得了很多有益的東西。這為他最終成為一顆書法藝術蒼穹中的亮星積聚了巨大的能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布白和用筆權且不論,僅就結構而言,可謂極盡變化之能事。文中的20個“之”字,寫法個個不同。這極大地增加了作品的信息量。試想,倘若20個“之”字狀貌如一,則信息量將要減少幾何?實際上,縱觀數千年的書法史,不難得知,那些輝映書法蒼穹的傳世之作,無一不是通過增加作品的信息量而彪炳史冊的。

書法的學習是有階段性的。這裡奉勸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學書欲成,須按規律辦事。王羲之的“告誡”雖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但不問時代等的差異而東施效顰又是不可取的,亦是缺乏理性思維的表現。因為此一時,彼一時也。敢問學書路在何方?曰:路在腳下。踏平坎坷,方成大道;一關攻克,再行出發。 (佚名)

延伸閱讀(二)

王羲之為何發毒誓不進官場?

時至今日,後人對王羲之的書法讚不絕口,對王羲之的神采風範傾慕不已,甚至對他的言行有意無意地進行美化。

永和十一年(355年)暮春的一天,一位年過半百的名士在父母的墳前,指天發誓:絕不再涉足官場踏入仕途,如違此言就是不孝之子,為天地所不載,名教所不容……

這位發誓者不是別人,正是讓後世傾慕不已的“書聖”王羲之。

指天發誓,多是武夫鄙士所為。王羲之文采風流,風姿俊逸,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讓王羲之如此痛徹肺腑以致有損名士風範?其實,不過是因為王羲之對王藍田(王述)的負性使氣而已。

王羲之出身山東琅琊望族,自其官至太保的六世祖王祥以來,王氏族人便一直世居高位,數百人留名青史,數十人位極人臣,可謂“累世公卿”。到了王羲之從伯王導、王敦的時候,山東琅琊王氏甚至達到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而王述雖然出自亦為望族“太原王氏”,可時至當日,早已輝煌不再。在講究門第的東晉時代,王羲之自然有一種無法掩飾的優越之感。

神色俊逸、性情嫻雅的王羲之,在名士清談中體玄悟道,在政治上更具遠見卓識。從王羲之與時人謝安、殷浩等人的論玄談道、書信交往中,王羲之的才華可見一斑,他在郡治上的政治實踐也為時人所稱頌;而王述則性格沉靜,寡言少語,“每坐客馳辨,異端競起”,王述仍舊無動於衷、不發一言。直到而立之年,王述才被王導舉薦為不入流的“中兵屬”。由於家貧,王述還收受了不菲的賄賂,鬧得滿城風雨,以致王導都不得不訓誡他。世人多有恃才傲物的毛病,以王羲之的才華,怎麼可能把王述放在眼裡。

王羲之可謂成名甚早。當時任吏部尚書的周錯第一次看到王羲之的時候,竟然就將用來款待貴客的牛心炙第一個割給王羲之吃,從此王羲之聲名鵲起,而當時王羲之年僅十三歲。征西將軍庾亮、揚州刺史殷浩、晉安帝等對王羲之都是讚不絕口,堂伯父王敦更是喜歡得不得了,甚至認為王羲之即便和當時的大名士阮譽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相比較而言,少年喪父的王述一直閉門在家,安貧守約,鮮與外界往來,直到而立之年仍默默無聞。由於太原王氏家族曾有疑似“癡憨症”的遺傳史,於是沉默寡言的王述便被人們誤認為他也得了這種“病”。

如果拿王羲之和王述相比,論門第,王述難以望其項背;論才情。王述更無法與之相提並論;論名望,王述只不過是無名小輩。所以,王羲之從內心深處根本瞧不起王述。

當聽說王述因為性情急躁,竟然和雞蛋大動肝火的時候,王羲之幾乎為之噴飯,戲謔王述:即便是他的父親、名勝一時的東海太守王安期如果有如此性情,也是一無可取,何況是王述呢?王述後來遷建威將軍、會稽內史,王羲之仍然和賓客奚落王述,說王述只適合當尚書,到老了或許能升為僕射(讀作“夜”),要想進一步高升就不可能了。不屑之情溢於言表。王羲之為何獨獨和王述過不去呢?那是因為後來者(王述)竟然與之“共伍”,而且大有超過自己的勢頭。

當王羲之還在挖苦、奚落王述的時候,王羲之已經開始注意到了王述的變化,而且王述的變化簡直是令人咋舌。王述被舉薦之後的表現令王導十分滿意,以致懷疑王述的“癡憨”是別人有意的詆毀。王述以“人非堯舜,怎麼可能每件事都做到盡善盡美”指斥拍王導馬屁的賓朋,令王導嘆服不已,連同僚庾亮也稱讚王述“清貞簡貴”。王述初人仕途收受賄賂,這時也金盆洗手,而且清潔絕倫,財務皆散之親故,衣服宅宇一往如昔。此後,王述之譽一路飆升。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可是,令王羲之想不到的是王述的急性子居然也發生了質變,面對粗人謝奕的咒駡,王述僅以面壁應對,直至洩憤之後的謝奕揚長而去。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其實,此時的王述早已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

面對王述的“改頭換面”,王羲之的內心是不平的,更有些不安。尤其是當王述和自己齊名的時候,更讓王羲之難以容忍。王羲之對王述的挖苦、奚落,無疑是不安和擔憂的表現。

永和七年(351年),王羲之遷右將軍並接替因丁母憂而離職的王述。當時王述在會稽料理喪事,按常理作為地方長官的王羲之應該去弔唁致祭。因為一向看不起王述,礙於禮制情面的王羲之硬著頭皮去了一次,而且禮數不周,讓王述極為不滿。每當聽到王羲之的儀仗角聲,王述總以為地方官親自弔唁,於是灑掃靜候。如是反復幾年,王羲之依舊沒有來,王述因此非常嫉恨王羲之。如此一舉,王羲之心理自然十分痛快。

世事難料,三年後王述竟然代殷浩為揚州刺史並加征虜將軍,成了王羲之的頂頭上司。這讓王羲之做夢都沒有想到。王述是個“事親孝謹”之人,對於王羲之屢次對自己的蓄意侮辱焉能就此罷手。王述巡查郡縣唯獨不到會稽,等到離開的時候,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別而去以反辱王羲之。不久,餘怒未消的王述又後檢校會稽郡,稽查王羲之的得失。儘管王羲之不是老馬戀棧,可是他也不想回家了事,更不想繼續在王述的手下受辱。於是想出了兩全其美的辦法,派參軍去朝廷請求將會稽從揚州分割出來另設越州。結果事情辦砸了,王羲之此舉成為時人談資的笑柄。悻悻然的王羲之只好在永和十一年(355年)稱病請辭,來到父母的墳前,痛發誓言,今生絕不踏入仕途。

其實,王羲之和王述都是當時的名士,王羲之談玄論道,遠見卓識;王述為人忠孝,為政有方,二人在成名上可謂殊途而同歸,只不過王述的成名更坎坷更有後勁而已。二王之間也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從血緣關係而論,二人還同是名將王離之後。兩人最初的嫌隙源自王羲之當時的無禮,王羲之不僅侮辱了王述本人,更是對王述父母的不敬;“事親孝謹”的王述也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王羲之無禮在前,王述報復在後。而王羲之的無禮,根本原因是王羲之因為看不起王述,無法容忍王述這一後起之秀和自己齊名。而且,二人在爆發“衝突”之前,王羲之就已經多次挖苦、奚落王述了。

時至今日,後人對王羲之的書法讚不絕口,對王羲之的神采風範傾慕不已,甚至對他的言行有意無意地進行美化。但是,毋庸諱言,縱觀王羲之痛發毒誓這一“鬧劇”的前前後後,王羲之的心胸委實小了一些。王羲之在反思自己和王述二人之間的矛盾的時候,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狹隘自負,更沒有認識到自己負性使氣所導致的後果,他始終也沒有能夠容納王述,沒有用一顆平常的心去面對王述對自己的超越,並錯誤地將這一行為遷怒于自己的兒子。其實,只要王羲之能夠寬容一些,能夠包容別人對自己的“越位”,他也就不必那麼鬱悶不堪了,更不必在父母的墳前指天發誓了。

由此可見,羲之書品超凡入聖,人品似覺稍欠。無奈,人無完人也!

(據《文史天地》)

延伸閱讀(三)

王羲之年表:

晉太安二年癸亥(三○三年)王羲之生。一歲。 王羲之,字逸少,琅玡臨沂(今屬山東)人。 祖王正,官尚書郎;父王曠,官淮南太守;司徒王導,為其從父。 按《晉書.王羲之傳》(以下稱本傳):“(羲之)年五十九卒”。未言卒於何年。關於他的生卒,所見有如下一些說法: (一)晉大興四年(三二一年)— 晉太元四年(三七九年)。此說系據羊欣《筆陣圖》:“三十三歲書《蘭亭序》”推得。但據本傳:“(羲之)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按周顗為王敦所殺,時在永昌元年。(三二二年)。而按羊欣的說法,則周頡被害時,王羲之年才周歲,不可能有氣“謁周”之事。疑羊說有誤。(二)晉太安二年(三○三年) — 晉升平五年(三六一年)。此說始見於唐張懷瓘《書斷》:“(羲之)升平五年卒,年五十九。”此說又為《歷代名畫記》所引,《東觀餘論》、《廣川書跋》並據此。又陶弘景《論書啟》有“逸少亡後,子敬年十七八”之語。按王獻之(子敬)生於建元二年,至升平五年,年正十八,與張說合。但此說清人魯一同曾提出質疑: 一、《右軍集》有《桓公以江州還台帖》,而桓溫自江陵入朝,是興寧二年(三六三年)七月事;其移鎮姑孰則在興寧三年(三六四年)二月,“於是固讓內錄,遙領揚州,故謂之"還台"。升平以前,未嘗有還台事也。” 二、郗曇卒於升平五年,《晉書.郗愔傳》說,愔自曇卒“益無處世意。在郡優遊,頗稱簡默。與姊夫王羲之、高士許詢並有邁世之風,俱淒心絕谷,修黃老之術”士氣內世說鑼載右軍與王敬仁、許玄度並善。二人亡後,右軍為議論更克,孔岩誡之云云。魯認為“詳其年月,許後郗曇卒,王又後許,優遊盛于當年,周旋稱其疇昔,進退相准,不當與重熙(郗曇)同年殂謝稔矣”。 (三)晉永嘉元年(三○七年)— 晉興寧三年(三六五年)。此說見清人魯一同《右軍年譜》他的根據除已見前引外,主要是《十七帖》中有“足下年政七十耶?……吾年垂耳順”等語,他說:“相傳《十七帖》雲乃逸少與周益州,歷代鑒別,殆無異論。”“益州名撫,鎮蜀二十年,卒于興寧三年六月。據此,則”年垂耳順“正五十九歲,逸少之卒,又不得至興寧三年之後矣。” 此外,尚有人據《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說王羲之生於晉光熙元年(三○六年),卒于晉興寧二年(三六四年)。但此文系後人偽託,實不足為據。又近人薑亮夫《歷代人物年裡碑傳綜表》說王羲之生於晉太安二年(三○三年),卒於太元四年(三七九年),如此,則王羲之享年應為七十七歲,與本傳不合,且未詳其根據。 以上數說中,張懷瓘說曆為前人所引,征以獻之行年,多有合處,故本表據以編年。魯一同之說雖系旁證推論,頗能成理,故亦附見,以供參考。 晉永嘉元年丁卯(三○七年)五歲。 按清人魯一同以為王羲之當生於此年,較張懷瓘說生卒各推遲四年,見其所著《右軍年譜》。 晉永嘉三年己巳(三○九年)七歲。 始學書。 晉建興二年甲戌(三一四年)十二歲。 獲其父枕中所藏前人筆論。父又語以大綱,書法因而大進。按見《筆勢傳》。又《書史會要》:“王曠(羲之父),導從弟,與衛世為中表,故得蔡邕筆法于衛夫人,以授羲之。 晉建興三年己亥(三一五年)十三歲。 曾謁周顗,為顗所重,於是始知名。按見本專。 晉永昌元年壬午(三二二年)二十歲。 是年郗鑒拜領軍將軍。王羲之娶郗鑒女,當在此頃。按本傳:“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鹹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 遂以女妻之。“又《王氏譜》:“郗夫人名璿,字子房。“《在窮記》:”郗夫人王羲之之妻也,甚工書。” 晉鹹和九年甲午(三三四年)三十二歲。 是年庾亮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諸軍事,進號征西將軍。王羲之參庾亮軍事當在此頃。 晉咸康四年己亥(三三九年)三十七歲。 外舅郗鑒卒。按見《晉書●成帝紀》 晉咸康六年庚子(三四○年)三十八歲。 是年庾亮卒。亮臨終上疏稱羲之清貴有鑒裁。因遷甯遠將軍、江州刺史。 晉建元二年甲辰(三四四年)四十二歲。 第七子王獻之生。按《書斷》:獻之“太元十一年卒於官,年四十三。”又《新語注》以為太元十三年卒,年四十五。卒年有異說,但其生年則一。 晉永和四年戊申(三四八年)四十六歲。 是年殷浩以江州刺史五羲之為護軍。十二月書《樂毅論》。按《書斷》:“子敬五六歲,時學書.右軍潛於後掣其筆不脫.乃歎曰:“此兒當有大名!”遂書《樂毅論》與之。”(按是年王獻之五歲。) 晉永和五年己酉(三四九年)四十七歲。 是年衛鑠(茂猗)卒。按《書斷》:“衛夫人名鑠,字茂猗,……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也。隸書尤善,規矩鐘公。……永和五年卒,年七十八。“又《西溪叢語》:“衛夫人,王逸少師。善鐘法,能正書,入妙能品。王子敬年五歲,已有書意,夫人書《 大雅吟》賜之。” 晉永和六年庚戌(三五○年)四十八歲。 自護軍出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 晉永和八年壬子(三五二年)五十歲。 有與殷浩書,諫北伐。按本傳:“時殷浩與桓溫不協。羲之以國家之安在於內外和,因與浩書以戒之。浩不從。及浩將北伐,羲之以為必敗,以書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為姚襄所敗。” 晉永和九年癸醜(三五三年)五十一歲。 三月三日與太原孫統等共四十二人,宴集于山陰之蘭亭。書《蘭亭集敘》。又與殷浩書,諫再北伐。 晉永和十一年乙卯(三五五年)五十三歲。 稱病去會稽郡。于其父母墓前自誓。書《告誓文》。 晉永和十二年丙辰(三六六年)五十四歲。 為王敬仁書《東方朔畫贊》。 晉升平二年戊午(三六八年)五十六歲。 時謝萬為豫州都督,矜豪傲物,以嘯詠自高。王羲之致書誡之。 晉升平三年己未(三五九年)五十七歲。 是年王洽卒。王獻之諫父改體.當在此頃。按:王洽,字敬和,導第四子,隸、行,草入妙。升平三年卒,年四十四。羲之嘗雲。“弟(指洽)書遂不減吾。”又《書估》:“子敬年十五、六時.常白逸少曰:“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頗異諸體。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稿行之間,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逸少笑而不答。”按是年王獻之年十六。 晉升平五年辛酉(三六一年)五十九歲。 王羲之卒。按見《書斷》。又陶弘景《論書啟》:“逸少亡後,子敬年十七八。全仿此人(指代書人)書,故遂成專工相似。”按是年王獻之年十八。 晉興寧三年乙丑(三六五年) 清人魯一同以為王羲之當卒於此年。(潘德熙)

王羲之受家學薰陶,得自衛夫人、王廙等名家指點,一經啟蒙便樂此不疲,勤習苦練,表現出極高的習書天賦。他苦苦臨習王導贈予的鐘繇《宣示表》,從中領悟書法藝術的真諦,為日後輝煌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羲之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 (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 在這一時期,新的審美觀念和標準在文人個性自覺的基礎上得以確立,古拙渾樸之美向妍麗飄逸轉換,各種藝術形式在要求表現自我情志的同時,開始追求形式的妍美。文學、書法、繪畫等各個領域的一大批極富天才、敢於創新的文學家、藝術家,衝破傳統的樊籬,以‘畫乃吾自畫,書乃吾自書’(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的氣概,建立了新的體式法度,開拓出文學藝術的新境界。王羲之就是書法領域中最傑出的代表。

在王羲之以前,漢字書體上承漢魏,已開啟今體草、行、楷書的體式,但以鐘繇、張芝為代表的書體,尚未脫盡隸意,稚拙古樸。王羲之順應書體發展的趨勢,引入時代審美意趣,在精研鐘、張書體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改革。楷書變橫向取式為縱向取式,端莊勻整。行書脫盡隸意,欹側取妍,遒媚緊斂,勢巧行密,筆法上中鋒側鋒互用,運筆迅疾,便於書寫,加強了書法的藝術性和實用性。草書則改章草的作書緩慢、多波挑、筆勢不連貫為今草的運筆自由、筆勢連貫、減省筆劃而不失字形。至此,草、行、楷書體式定型,漢字書體的發展基本完成。王羲之不僅完成了漢字書體的定型,而且完成了中國書法藝術變質為妍的重大轉變。

王羲之于書法藝術堪稱備精諸體。唐張懷瓘《書斷》列其隸書(即楷書)、行書、章草、飛白、草書為神品,八分為妙品。行書《蘭亭序》被奉為天下第一行書,楷書《樂毅論》、《黃庭經》亦被尊為極致。王羲之妍美流便、飄逸灑脫的書風,千餘年來令無數書家心馳神往。梁武帝評其書是“龍跳天門,虎臥鳳闕” (梁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唐太宗則讚歎“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唯王逸少乎!”(《晉書·王羲之傳》)

王羲之的書法對後世影響甚大。以臨摹他的書作或師其筆意自成一家的書法名家,有陳隋智永,唐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孫過庭、懷素、張旭,五代楊凝式,宋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趙孟睢⑾視謔唷⒖戮潘跡髯T拭鼇⑽尼緱鼇⒍洳⒒頻樂堋⑼躅歟辶躑取G逯幸逗螅萊肌⒖滌形岢北皇北北鹹購庥謔饋5氨咭嘧鴣繽豸酥ㄍ蹕字諛詰摹岸王”法書。自唐時起,王羲之書法作品隨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頻繁而東渡日本,對日本的書體書風產生了深刻影響,至今仍被視若珍寶,研究學習者不絕。

王羲之的書法真跡,自東晉末,經南朝至隋朝,歷經戰亂,佚失、毀滅者甚多。到唐初,由於太宗高價收購,共得二千餘紙,其中不乏贗品。部分名作,太宗甚至令響拓高手馮承素等摹出副本,分贈寵臣。後不少真跡殉葬昭陵,部分則由皇族自內府竊出,終致散佚。五代溫韜發昭陵,陵內法帖全遭毀棄。宋初,刻本叢帖出現,如《淳化閣帖》、《大觀帖》等,內中多收王羲之、王獻之書法,是以真跡亦或摹本為底本刻木刻石,無法詳考。由宋至清,叢帖更多。至今,書於絹上及紙上的摹本約有三十餘帖,大多藏於國內外(多在日本)博物館、美術館,部分為私人收藏,傳世羲之書法精品,多在其中。石刻拓本(如集王書聖教序、定武蘭亭)及宋明清木刻叢帖中各帖,因真偽交雜,總數難以確定。

晉穆帝升平五年(三六一年),王羲之因長年服散致疾,辭世而去,終年五十九歲,葬金庭(今屬浙江嵊州)。諸子遵其遺囑,辭卻朝廷“金紫光祿大夫”的贈官。王羲之有文集十卷,唐代散佚。明張溥、清嚴可均各有輯本,均不全。

延伸閱讀(一)

王羲之的“告誡”

在我國書法藝術的瑰麗蒼穹中,有一個燦爛奪目的“雙子”星座:王羲之+顏真卿。本人曾在報刊以《顏真卿的“告誡”》為題,介紹和闡述了星座中的“顏真卿星”的有關情況。現在來說明和闡發一下“王羲之星”的相關情狀。

王羲之遺留下來的書跡有章草、今草、楷書和行書。他早年曾學書于衛鑠(272-349)。衛鑠世稱“衛夫人”,是衛恒(?-291)的從妹,擅傳鍾繇(151-230)之法。而東漢末年的鍾繇是最早的楷書家。這就是說,王羲之早年學的是“流行”書法——楷書。書法史的研究顯示,王羲之生活在由隸書到楷書的過渡時期。當時,他除致力研習鍾繇的楷書外,還深究張芝(?-約192)的草書。可見,王羲之與顏真卿頗為相同的一點乃是先學楷書後學草(書)。這是王羲之對我們的“告誡”之一。

王羲之對我們的“告誡”之二是,學書欲成,當從“流行書體”起始而漸回溯和再推進。史載,王羲之從衛鑠學書一段時間後,遂遊歷四方,見到李斯、曹喜、鍾繇、梁鵠、蔡邕、張昶等人所書碑刻,便傾心探究,最後終於創造出了妍美流便的新體書法,並因此而被後人尊為“書聖”。需要說明的是,鳥瞰當時的“流行字體”雖為隸楷體,但傳統的“規範”字體卻是隸體。《晉書》說,王羲之“尤善隸書”。因此,王之楷書實是對隸書的一種“披離”;自然,其今草就是對章草的一種“披離”,等等。泛系(pansystems)理法中的“巧模擬,優擴變”(吳學謀《從泛系觀看世界》),是學習任何一門知識並有所創新的必由之路。書法的學習也概莫能外。王羲之的成功就是明證。今日的“流行字體”是印刷體,且主要是書宋體和楷體。所以,今日學書的青少年,當從與“流行字體”最為接近的書體學起,即從楷書學起,爾後再逐漸“披離”,或回溯或推進。

王羲之對我們的“告誡”之三是,學書欲成,當在一定的時段內主要學研某一種書體,而不可朝此暮彼。王羲之學書的前五年,基本上學的是由衛夫人傳授的鍾繇楷書。據趙南元在《認知科學與廣義進化論》一書中的說法,人的學習過程就是一種廣義的進化過程。進化一定要有一個“硬結構”和“軟結構”,並且硬結構支援軟結構,軟結構建構硬結構;軟結構不斷地建構硬結構的過程,就是進化的過程,其情形有似晶體的生長。學書之所以不可以朝此暮彼,就是要力求早日形成可支撐得起軟結構的硬結構。沒有較長時間對某一種書體的學習,就不可能形成硬度理想的硬結構,也自然就難以有知識晶核/晶母的出現。這樣,就不會有較快的進步。對於初學書法者,王羲之的此項“告誡”必須謹記;否則,就會事倍功半。

王羲之對我們的“告誡”之四是,學書欲成,當與時代的要求諧振,與時代的走勢合拍。如前所言,王羲之生活的時代是由隸書到楷書的過渡時期,因此用筆結體都比較粗放的楷書需要精化、美化。而王羲之的楷書就迎合了當時的人們的追求,所以摹仿的青年人眾多,以致保守的庾翼氣憤地說:“兒輩厭家雞而愛野鶩!”(“野鶩”指王羲之的新體書法,“家雞”指比較質樸的家傳的舊派字)楷法出現後,又給草書和行書注入了新鮮血液,致使其面貌有變。今日已完全不同於王羲之時代,字體的正化過程早已完結。那麼,現時代的要求與走勢對書法的“期盼”是什麼呢?從書法本體的發展規律看,今後“吃香”的書體將是:1魏碑與隸書的“化合物”;2行楷;3較今草更符號化的草書。從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看,將要“走紅”的書體是:1魏碑及魏碑與隸書的“化合物”;2行草。綜合起來看,魏碑、魏碑與其它書體的“化合物”/“混合物”以及行書將走俏。——這是就主流而言的。關於這一結論的得出緣由,因不屬於本文的論述範圍,故簡陳不贅。

王羲之對我們的“告誡”之五是,學書欲成,當博採眾長,提高書法漢字的信息量。王羲之對從秦漢以來的淳古的篆隸作品的研習中,獲得了很多有益的東西。這為他最終成為一顆書法藝術蒼穹中的亮星積聚了巨大的能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布白和用筆權且不論,僅就結構而言,可謂極盡變化之能事。文中的20個“之”字,寫法個個不同。這極大地增加了作品的信息量。試想,倘若20個“之”字狀貌如一,則信息量將要減少幾何?實際上,縱觀數千年的書法史,不難得知,那些輝映書法蒼穹的傳世之作,無一不是通過增加作品的信息量而彪炳史冊的。

書法的學習是有階段性的。這裡奉勸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學書欲成,須按規律辦事。王羲之的“告誡”雖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但不問時代等的差異而東施效顰又是不可取的,亦是缺乏理性思維的表現。因為此一時,彼一時也。敢問學書路在何方?曰:路在腳下。踏平坎坷,方成大道;一關攻克,再行出發。 (佚名)

延伸閱讀(二)

王羲之為何發毒誓不進官場?

時至今日,後人對王羲之的書法讚不絕口,對王羲之的神采風範傾慕不已,甚至對他的言行有意無意地進行美化。

永和十一年(355年)暮春的一天,一位年過半百的名士在父母的墳前,指天發誓:絕不再涉足官場踏入仕途,如違此言就是不孝之子,為天地所不載,名教所不容……

這位發誓者不是別人,正是讓後世傾慕不已的“書聖”王羲之。

指天發誓,多是武夫鄙士所為。王羲之文采風流,風姿俊逸,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讓王羲之如此痛徹肺腑以致有損名士風範?其實,不過是因為王羲之對王藍田(王述)的負性使氣而已。

王羲之出身山東琅琊望族,自其官至太保的六世祖王祥以來,王氏族人便一直世居高位,數百人留名青史,數十人位極人臣,可謂“累世公卿”。到了王羲之從伯王導、王敦的時候,山東琅琊王氏甚至達到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而王述雖然出自亦為望族“太原王氏”,可時至當日,早已輝煌不再。在講究門第的東晉時代,王羲之自然有一種無法掩飾的優越之感。

神色俊逸、性情嫻雅的王羲之,在名士清談中體玄悟道,在政治上更具遠見卓識。從王羲之與時人謝安、殷浩等人的論玄談道、書信交往中,王羲之的才華可見一斑,他在郡治上的政治實踐也為時人所稱頌;而王述則性格沉靜,寡言少語,“每坐客馳辨,異端競起”,王述仍舊無動於衷、不發一言。直到而立之年,王述才被王導舉薦為不入流的“中兵屬”。由於家貧,王述還收受了不菲的賄賂,鬧得滿城風雨,以致王導都不得不訓誡他。世人多有恃才傲物的毛病,以王羲之的才華,怎麼可能把王述放在眼裡。

王羲之可謂成名甚早。當時任吏部尚書的周錯第一次看到王羲之的時候,竟然就將用來款待貴客的牛心炙第一個割給王羲之吃,從此王羲之聲名鵲起,而當時王羲之年僅十三歲。征西將軍庾亮、揚州刺史殷浩、晉安帝等對王羲之都是讚不絕口,堂伯父王敦更是喜歡得不得了,甚至認為王羲之即便和當時的大名士阮譽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相比較而言,少年喪父的王述一直閉門在家,安貧守約,鮮與外界往來,直到而立之年仍默默無聞。由於太原王氏家族曾有疑似“癡憨症”的遺傳史,於是沉默寡言的王述便被人們誤認為他也得了這種“病”。

如果拿王羲之和王述相比,論門第,王述難以望其項背;論才情。王述更無法與之相提並論;論名望,王述只不過是無名小輩。所以,王羲之從內心深處根本瞧不起王述。

當聽說王述因為性情急躁,竟然和雞蛋大動肝火的時候,王羲之幾乎為之噴飯,戲謔王述:即便是他的父親、名勝一時的東海太守王安期如果有如此性情,也是一無可取,何況是王述呢?王述後來遷建威將軍、會稽內史,王羲之仍然和賓客奚落王述,說王述只適合當尚書,到老了或許能升為僕射(讀作“夜”),要想進一步高升就不可能了。不屑之情溢於言表。王羲之為何獨獨和王述過不去呢?那是因為後來者(王述)竟然與之“共伍”,而且大有超過自己的勢頭。

當王羲之還在挖苦、奚落王述的時候,王羲之已經開始注意到了王述的變化,而且王述的變化簡直是令人咋舌。王述被舉薦之後的表現令王導十分滿意,以致懷疑王述的“癡憨”是別人有意的詆毀。王述以“人非堯舜,怎麼可能每件事都做到盡善盡美”指斥拍王導馬屁的賓朋,令王導嘆服不已,連同僚庾亮也稱讚王述“清貞簡貴”。王述初人仕途收受賄賂,這時也金盆洗手,而且清潔絕倫,財務皆散之親故,衣服宅宇一往如昔。此後,王述之譽一路飆升。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可是,令王羲之想不到的是王述的急性子居然也發生了質變,面對粗人謝奕的咒駡,王述僅以面壁應對,直至洩憤之後的謝奕揚長而去。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其實,此時的王述早已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

面對王述的“改頭換面”,王羲之的內心是不平的,更有些不安。尤其是當王述和自己齊名的時候,更讓王羲之難以容忍。王羲之對王述的挖苦、奚落,無疑是不安和擔憂的表現。

永和七年(351年),王羲之遷右將軍並接替因丁母憂而離職的王述。當時王述在會稽料理喪事,按常理作為地方長官的王羲之應該去弔唁致祭。因為一向看不起王述,礙於禮制情面的王羲之硬著頭皮去了一次,而且禮數不周,讓王述極為不滿。每當聽到王羲之的儀仗角聲,王述總以為地方官親自弔唁,於是灑掃靜候。如是反復幾年,王羲之依舊沒有來,王述因此非常嫉恨王羲之。如此一舉,王羲之心理自然十分痛快。

世事難料,三年後王述竟然代殷浩為揚州刺史並加征虜將軍,成了王羲之的頂頭上司。這讓王羲之做夢都沒有想到。王述是個“事親孝謹”之人,對於王羲之屢次對自己的蓄意侮辱焉能就此罷手。王述巡查郡縣唯獨不到會稽,等到離開的時候,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別而去以反辱王羲之。不久,餘怒未消的王述又後檢校會稽郡,稽查王羲之的得失。儘管王羲之不是老馬戀棧,可是他也不想回家了事,更不想繼續在王述的手下受辱。於是想出了兩全其美的辦法,派參軍去朝廷請求將會稽從揚州分割出來另設越州。結果事情辦砸了,王羲之此舉成為時人談資的笑柄。悻悻然的王羲之只好在永和十一年(355年)稱病請辭,來到父母的墳前,痛發誓言,今生絕不踏入仕途。

其實,王羲之和王述都是當時的名士,王羲之談玄論道,遠見卓識;王述為人忠孝,為政有方,二人在成名上可謂殊途而同歸,只不過王述的成名更坎坷更有後勁而已。二王之間也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從血緣關係而論,二人還同是名將王離之後。兩人最初的嫌隙源自王羲之當時的無禮,王羲之不僅侮辱了王述本人,更是對王述父母的不敬;“事親孝謹”的王述也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王羲之無禮在前,王述報復在後。而王羲之的無禮,根本原因是王羲之因為看不起王述,無法容忍王述這一後起之秀和自己齊名。而且,二人在爆發“衝突”之前,王羲之就已經多次挖苦、奚落王述了。

時至今日,後人對王羲之的書法讚不絕口,對王羲之的神采風範傾慕不已,甚至對他的言行有意無意地進行美化。但是,毋庸諱言,縱觀王羲之痛發毒誓這一“鬧劇”的前前後後,王羲之的心胸委實小了一些。王羲之在反思自己和王述二人之間的矛盾的時候,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狹隘自負,更沒有認識到自己負性使氣所導致的後果,他始終也沒有能夠容納王述,沒有用一顆平常的心去面對王述對自己的超越,並錯誤地將這一行為遷怒于自己的兒子。其實,只要王羲之能夠寬容一些,能夠包容別人對自己的“越位”,他也就不必那麼鬱悶不堪了,更不必在父母的墳前指天發誓了。

由此可見,羲之書品超凡入聖,人品似覺稍欠。無奈,人無完人也!

(據《文史天地》)

延伸閱讀(三)

王羲之年表:

晉太安二年癸亥(三○三年)王羲之生。一歲。 王羲之,字逸少,琅玡臨沂(今屬山東)人。 祖王正,官尚書郎;父王曠,官淮南太守;司徒王導,為其從父。 按《晉書.王羲之傳》(以下稱本傳):“(羲之)年五十九卒”。未言卒於何年。關於他的生卒,所見有如下一些說法: (一)晉大興四年(三二一年)— 晉太元四年(三七九年)。此說系據羊欣《筆陣圖》:“三十三歲書《蘭亭序》”推得。但據本傳:“(羲之)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按周顗為王敦所殺,時在永昌元年。(三二二年)。而按羊欣的說法,則周頡被害時,王羲之年才周歲,不可能有氣“謁周”之事。疑羊說有誤。(二)晉太安二年(三○三年) — 晉升平五年(三六一年)。此說始見於唐張懷瓘《書斷》:“(羲之)升平五年卒,年五十九。”此說又為《歷代名畫記》所引,《東觀餘論》、《廣川書跋》並據此。又陶弘景《論書啟》有“逸少亡後,子敬年十七八”之語。按王獻之(子敬)生於建元二年,至升平五年,年正十八,與張說合。但此說清人魯一同曾提出質疑: 一、《右軍集》有《桓公以江州還台帖》,而桓溫自江陵入朝,是興寧二年(三六三年)七月事;其移鎮姑孰則在興寧三年(三六四年)二月,“於是固讓內錄,遙領揚州,故謂之"還台"。升平以前,未嘗有還台事也。” 二、郗曇卒於升平五年,《晉書.郗愔傳》說,愔自曇卒“益無處世意。在郡優遊,頗稱簡默。與姊夫王羲之、高士許詢並有邁世之風,俱淒心絕谷,修黃老之術”士氣內世說鑼載右軍與王敬仁、許玄度並善。二人亡後,右軍為議論更克,孔岩誡之云云。魯認為“詳其年月,許後郗曇卒,王又後許,優遊盛于當年,周旋稱其疇昔,進退相准,不當與重熙(郗曇)同年殂謝稔矣”。 (三)晉永嘉元年(三○七年)— 晉興寧三年(三六五年)。此說見清人魯一同《右軍年譜》他的根據除已見前引外,主要是《十七帖》中有“足下年政七十耶?……吾年垂耳順”等語,他說:“相傳《十七帖》雲乃逸少與周益州,歷代鑒別,殆無異論。”“益州名撫,鎮蜀二十年,卒于興寧三年六月。據此,則”年垂耳順“正五十九歲,逸少之卒,又不得至興寧三年之後矣。” 此外,尚有人據《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說王羲之生於晉光熙元年(三○六年),卒于晉興寧二年(三六四年)。但此文系後人偽託,實不足為據。又近人薑亮夫《歷代人物年裡碑傳綜表》說王羲之生於晉太安二年(三○三年),卒於太元四年(三七九年),如此,則王羲之享年應為七十七歲,與本傳不合,且未詳其根據。 以上數說中,張懷瓘說曆為前人所引,征以獻之行年,多有合處,故本表據以編年。魯一同之說雖系旁證推論,頗能成理,故亦附見,以供參考。 晉永嘉元年丁卯(三○七年)五歲。 按清人魯一同以為王羲之當生於此年,較張懷瓘說生卒各推遲四年,見其所著《右軍年譜》。 晉永嘉三年己巳(三○九年)七歲。 始學書。 晉建興二年甲戌(三一四年)十二歲。 獲其父枕中所藏前人筆論。父又語以大綱,書法因而大進。按見《筆勢傳》。又《書史會要》:“王曠(羲之父),導從弟,與衛世為中表,故得蔡邕筆法于衛夫人,以授羲之。 晉建興三年己亥(三一五年)十三歲。 曾謁周顗,為顗所重,於是始知名。按見本專。 晉永昌元年壬午(三二二年)二十歲。 是年郗鑒拜領軍將軍。王羲之娶郗鑒女,當在此頃。按本傳:“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鹹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 遂以女妻之。“又《王氏譜》:“郗夫人名璿,字子房。“《在窮記》:”郗夫人王羲之之妻也,甚工書。” 晉鹹和九年甲午(三三四年)三十二歲。 是年庾亮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諸軍事,進號征西將軍。王羲之參庾亮軍事當在此頃。 晉咸康四年己亥(三三九年)三十七歲。 外舅郗鑒卒。按見《晉書●成帝紀》 晉咸康六年庚子(三四○年)三十八歲。 是年庾亮卒。亮臨終上疏稱羲之清貴有鑒裁。因遷甯遠將軍、江州刺史。 晉建元二年甲辰(三四四年)四十二歲。 第七子王獻之生。按《書斷》:獻之“太元十一年卒於官,年四十三。”又《新語注》以為太元十三年卒,年四十五。卒年有異說,但其生年則一。 晉永和四年戊申(三四八年)四十六歲。 是年殷浩以江州刺史五羲之為護軍。十二月書《樂毅論》。按《書斷》:“子敬五六歲,時學書.右軍潛於後掣其筆不脫.乃歎曰:“此兒當有大名!”遂書《樂毅論》與之。”(按是年王獻之五歲。) 晉永和五年己酉(三四九年)四十七歲。 是年衛鑠(茂猗)卒。按《書斷》:“衛夫人名鑠,字茂猗,……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也。隸書尤善,規矩鐘公。……永和五年卒,年七十八。“又《西溪叢語》:“衛夫人,王逸少師。善鐘法,能正書,入妙能品。王子敬年五歲,已有書意,夫人書《 大雅吟》賜之。” 晉永和六年庚戌(三五○年)四十八歲。 自護軍出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 晉永和八年壬子(三五二年)五十歲。 有與殷浩書,諫北伐。按本傳:“時殷浩與桓溫不協。羲之以國家之安在於內外和,因與浩書以戒之。浩不從。及浩將北伐,羲之以為必敗,以書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為姚襄所敗。” 晉永和九年癸醜(三五三年)五十一歲。 三月三日與太原孫統等共四十二人,宴集于山陰之蘭亭。書《蘭亭集敘》。又與殷浩書,諫再北伐。 晉永和十一年乙卯(三五五年)五十三歲。 稱病去會稽郡。于其父母墓前自誓。書《告誓文》。 晉永和十二年丙辰(三六六年)五十四歲。 為王敬仁書《東方朔畫贊》。 晉升平二年戊午(三六八年)五十六歲。 時謝萬為豫州都督,矜豪傲物,以嘯詠自高。王羲之致書誡之。 晉升平三年己未(三五九年)五十七歲。 是年王洽卒。王獻之諫父改體.當在此頃。按:王洽,字敬和,導第四子,隸、行,草入妙。升平三年卒,年四十四。羲之嘗雲。“弟(指洽)書遂不減吾。”又《書估》:“子敬年十五、六時.常白逸少曰:“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頗異諸體。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稿行之間,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逸少笑而不答。”按是年王獻之年十六。 晉升平五年辛酉(三六一年)五十九歲。 王羲之卒。按見《書斷》。又陶弘景《論書啟》:“逸少亡後,子敬年十七八。全仿此人(指代書人)書,故遂成專工相似。”按是年王獻之年十八。 晉興寧三年乙丑(三六五年) 清人魯一同以為王羲之當卒於此年。(潘德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