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高考季來襲,文曲星和文昌帝君你更信賴哪個?

高考季來襲, 文曲星和文昌帝君你更信賴哪個?

關於文曲星和文昌帝君的崇拜, 在我國由來已久, 這是我國歷代崇文尚德、重視文化傳承和發展的象徵。

進入6月, 對於很多高三的學子來說, 即將面臨一場“大考”, 即高考。 從官方的層面講, 為了鼓勵人多方向成才, 幫助人們從古代科舉考試的思想禁錮中擺脫出來, 在官方媒體不再做有關高考“狀元”等類似的報導。 但在民間, 有關省“狀元”、“文科狀元”、“理科狀元”等排名和傳播, 依然存在。

科舉制度誕生以來, 殿試的前三名非常受人推崇, 被人依次奉為“狀元、榜眼、探花”。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 全國科考第一的人, 都是文曲星轉世, 故而才華非凡, 鼇頭獨佔。 科舉時代離開我們已經百年之久了, 但長期以來形成的“狀元”文化以及對文曲星的崇拜卻如同一種文化基因, 深深地植根在老百姓心目中。 舊時代的科舉考試是為國選材,

今天的高考雖然已不能和當年的科舉考試一樣, 具有“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和“學成文武藝, 貨與帝王家”的重大意義, 僅僅是人才分流、定向的一種方式, 但在一定程度上, 對人才的遴選、對人生路程的選擇等方面, 高考依然具有同等作用。 所以, 人們依然會關注高考, 並對高考給予沉甸甸的期望。

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 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 對於臨考學生, 高考是壓力和機遇並存、挑戰和打擊共存。 對於所有的考生家長而言, 不可以身替代, 除過全力以赴地支援, 剩下的只有在心中默默地祈禱了。 相信會有一部分家長會以各種方式祈求某種神秘力量的指引和庇佑。 所以, 每當高考來襲,

文曲星和文昌帝君, 這兩個主天下文運的神祇就會成為神靈中的“紅人”。

關於文曲星的傳說很多, 民間認為, 很多才華橫溢, 並能以文章貴重身份, 成就官運的人, 都是文曲星轉世。 文獻記載最早的文曲星是晉朝的張亞之, 這據說是文曲星的原型。 但在《封神演義》,

比干王叔因為具有七巧玲瓏心, 為人正直聰明, 後世的人又將他奉為文曲星。 另外被認為是文曲星轉世的, 還有孔子、包拯、范仲淹、文天祥以及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的白素貞的兒子許仕林。

按說, 文曲星主天下文運, 是文采、文章的象徵, 其轉世者都應該是華夏文脈的繼承者或者一個時代的文化代表人物。 但從傳說中幾位文曲星的經歷來看, 除過孔子是儒家文化創始人和集大成者無可非議, 范仲淹可以稱為“一代文宗”, 文天祥有大名鼎鼎的《正氣歌》、《過零丁洋》名世外, 其餘人物的文化造詣均很平庸。 唐代的李白、杜甫等名傳千古的大詩人, 韓愈、歐陽修等堪稱“文壇領袖”的名列“唐宋八大家”的人物, 乃至上溯到偉大詩人屈原、曹操為首的“建安七子”等,

才高八斗, 學富五車, 但都不被人認為是文曲星轉世, 揣測其原因, 可能是在老百姓的心目, 文藝水準歸文藝水準, 能否成為文曲星, 還得綜合評判這個人的人品、性格, 以及對蒼生社稷的貢獻等。

在民間傳說中, 關於文曲星和文昌帝君的傳說很多, 有人認為二者其實是一個神靈,但更多的文化學者則認為二者是有區別的。首先,文曲星會根據天帝的安排投胎轉世,我們常常聽說文曲星轉世,從來沒有聽說過文昌帝君轉世的。其次,二者的形象不同。在民間供奉的寺廟裡,文曲星一般都是文雅的儒生打扮,而文昌帝君則是氣象威嚴、冠袍堂皇的高級官員形象。其三,二者雖然都掌管文脈和文運,但側重點不同,文曲星主要掌管文采、音樂、書畫等更傾向靈感創作的領域,以感性才華為主。而文昌帝君則主要掌管典章制度、法律法規、經綸治世等以實用、規範、嚴整為主要特徵的理性智慧。

如果從這個層面分析,文曲星是一個天上的星宿,可以流動和轉換,文昌帝君則是天上一個神職,屬於有固定崗位和職責管理機構。說到這裡,是不是可以建議廣大考生和家長,從文曲星和文昌帝君的掌管領域出發,文科生需要更信賴文曲星,理科生需要更信賴文昌帝君?

在民間傳說中,還有一個和文運息息相關的神祇,那就是魁星。魁星在古時的文人心目中也具有非常高的地位。據傳說,每次科考有資格成為狀元的人,魁星都會趕過去在這人的額頭上用毛筆點一下,叫“點狀元”。在廟宇中,魁星形象很出乎人意料,他金身青面、赤發環眼、面目猙獰、頭生兩角,直接一個惡鬼造型。魁星右手握筆,左手墨斗,右腳踩著一隻大鼇魚,寓意“獨佔鰲頭”。

在另外一些民間傳說中,魁星不但主文運和學子的文章才華,還主管科舉高中的以後的文人的官位和前程,所以權力更大,影響更深遠。

在佛教文化中,人們則一般認為文殊菩薩主管智慧,是文人學子的庇佑者。但事實上,從佛教的角度講,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

述說完文曲星、文昌帝君和魁星的文化傳承,最後誠祝天下考生文思敏捷、文運恒通、金榜題名,前程似錦!

有人認為二者其實是一個神靈,但更多的文化學者則認為二者是有區別的。首先,文曲星會根據天帝的安排投胎轉世,我們常常聽說文曲星轉世,從來沒有聽說過文昌帝君轉世的。其次,二者的形象不同。在民間供奉的寺廟裡,文曲星一般都是文雅的儒生打扮,而文昌帝君則是氣象威嚴、冠袍堂皇的高級官員形象。其三,二者雖然都掌管文脈和文運,但側重點不同,文曲星主要掌管文采、音樂、書畫等更傾向靈感創作的領域,以感性才華為主。而文昌帝君則主要掌管典章制度、法律法規、經綸治世等以實用、規範、嚴整為主要特徵的理性智慧。

如果從這個層面分析,文曲星是一個天上的星宿,可以流動和轉換,文昌帝君則是天上一個神職,屬於有固定崗位和職責管理機構。說到這裡,是不是可以建議廣大考生和家長,從文曲星和文昌帝君的掌管領域出發,文科生需要更信賴文曲星,理科生需要更信賴文昌帝君?

在民間傳說中,還有一個和文運息息相關的神祇,那就是魁星。魁星在古時的文人心目中也具有非常高的地位。據傳說,每次科考有資格成為狀元的人,魁星都會趕過去在這人的額頭上用毛筆點一下,叫“點狀元”。在廟宇中,魁星形象很出乎人意料,他金身青面、赤發環眼、面目猙獰、頭生兩角,直接一個惡鬼造型。魁星右手握筆,左手墨斗,右腳踩著一隻大鼇魚,寓意“獨佔鰲頭”。

在另外一些民間傳說中,魁星不但主文運和學子的文章才華,還主管科舉高中的以後的文人的官位和前程,所以權力更大,影響更深遠。

在佛教文化中,人們則一般認為文殊菩薩主管智慧,是文人學子的庇佑者。但事實上,從佛教的角度講,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

述說完文曲星、文昌帝君和魁星的文化傳承,最後誠祝天下考生文思敏捷、文運恒通、金榜題名,前程似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