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李克平:大資管行業粗獷式發展 出現大量幣驅逐良幣

中投公司原總經理 李克平

金融界網站訊 6月3日--6月4日, 由清華大學主辦,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清華大學國家金融學院承辦的2017清華五道口金融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

本屆論壇主題為“經濟全球化與金融業規範發展”, 金融界網站作為特約合作媒體全程直播此次論壇。

中投公司原總經理李克平表示, 過去十年中國金融領域發生的最重大的變化就是大資管的形成和迅速擴張, 2005年, 當時的資管行業的規模只有2.5萬億, 占GDP的比例大致是11%, 但是到2016年有約70萬億, 相當於GDP的規模, 經歷飛躍式的發展。

資管行業覆蓋面變成金融領域最廣泛的, 過去主要集中在比較傳統的公募基金、證券資管、保險的資產管理。 到了現在, 已經覆蓋了包括銀行理財、信託、私募等等很多領。

李克平說在過去五年, 新的與資產管理相關的機構層出不窮, 數額巨大。

談及資管行業為什麼在過去的十年和五年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李克平認為和一些體制的因素與一些重大的經濟因素有關,

包括前期的利率管制、監管模式的變化和市場的壓力和競爭等內因、外因、體制各個方面的因素, 推動了中國大資管行業的迅速擴張。

李克平特別指出在分業經營方面出現了交叉以後, 分業監管的體制並沒有變化。 因此如果沒有特別高效率的協同和統籌的話, 在分業監管之間和某種程度上打破分業實行了交叉、混業經營之後, 會出現很多監管的空白和空地。

李克平說, 規模、機構, 行業的發展雖然非常迅猛, 但是我們基本上還處在大而不專、多而不精的狀態。

因為這種情況, 反過來又使得整個大資管行業的快速發展是一種快而不穩的粗放式的發展模式,

這種粗放式的模式也就隱含著很多風險因素和不可持續的因素, 包含在裡面。

這裡面也出現了不少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 李克平認為當前這種加強金融監管特別是針對大資管行業加強金融監管的方向是完全正確的, 監管部門決定了方向以後, 需要認真考慮的如何在實行監管或者是處理相關的風險因素、防範風險因素、控制風險的時候, 避免出現難以承受的或者是對系統性造成傷害的問題。

中國過去這十年和五年, 儘管存在問題, 但是大資管行業的發展本身說明了一點, 中國伴隨著自己的經濟增長、儲蓄增加、財富積累, 具有巨大的現實資產管理的需要和需求,

而這個巨大的需求還遠遠沒有滿足需求, 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但是毫無疑問, 這個發展必須建立在可持續的基礎上, 我們必須要尋求可持續的健康發展之路, 李克平表示。

對於大資管行業, 李克平表示, 第一, 資管行業發展的過程中, 我們國家面臨一個長期不能解決的頑症, 就是剛性兌付, 或者說是由剛性兌付的一些事件引發了比較普遍的剛性兌付預期, 剛性兌付是資管行業發展的大敵。 剛性兌付破壞了風險定價, 影響了市場配置效率。 有剛需兌付的預期, 使機構的投資能力變得不重要, 同時使產品也變得沒有意義。 第二, 加強監管的統一協調, 明確違規、界限, 建立公平的市場環境, 特別是要去掉監管套利的空間。

第三, 標本兼治, 中國的大資管發展的確需要從基本面、基本、基礎的一些體制和制度方面有更多的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